中班教學隨筆(匯編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了解吧?隨筆的創(chuàng)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學隨筆1
“老師,我去廁所!薄袄蠋煟掖蟊!泵恳惶炻牭阶疃嗟木褪侨绱说穆曇簦婚_始我也沒在意,但是每一天都是這樣,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是新來的.唐淑嫻。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發(fā)現(xiàn)其除了去廁所就是去廁所,呆在廁所不肯出來,不是大便就是小便,出來之后也不愿意回活動室,家長反映她在原先幼兒園老師反映很好,沒有這些現(xiàn)象,而且也很聰明……
經過多方分析,一是由于改變了環(huán)境,她還沒有適應新的環(huán)境;二是情緒緊張,不能很好合群,孤獨;最主要的原因就應是老師對其不夠親近。針對這些原因,和家長共同制訂了一些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淑嫻比以前好多了,雖然還是不愿進活動室,但在老師的熱情招呼下,還是能和其余幼兒一齊活動。看到她的進步,我們都感到很高興。我想,教師把愛心奉獻給每一位幼兒,你就會得到快樂……
中班教學隨筆2
下課了,我告訴孩子們:上完廁所后口渴的可以去喝水。我在廁所里照顧其余的孩子,浩浩突然跑過來告王立瑞的狀,說他把水倒進水桶里了。我連忙把立瑞叫過來要把事情弄明白。我問他:“立瑞,你怎么把水倒掉了?”
立瑞說:“我接的`水太多喝不了,倒了可惜,所以我把水到進水桶里,老師你可以來洗拖把,你不是教育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嗎?”
我不禁一笑,多么可愛的孩子呀!
同時,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對他進行了表揚,教育全班孩子向他學習。原來孩子對老師的話這么在意。經常聽到家長說老師說的話孩子全都聽。教師要注意平時的行為和話語,這可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中班教學隨筆3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設計的一個實驗:一只老鼠在盒子里亂動,突然,他碰到了一個橫桿,讓老鼠意想不到的是,一小塊食物掉進了盒子,老鼠又驚又喜,繼續(xù)碰那個橫桿,食物又掉下來,于是,老鼠開始樂此不疲的觸動那個橫桿。更絕妙的是,當食物被耗光之后,觸碰橫桿不再有食物掉下來,可老鼠依然樂此不疲地觸碰著橫桿,原來,老鼠已經玩這個游戲上癮了。
當孩子出現(xiàn)一個錯誤行為時,成人一定要明確不可以,告訴孩子可以怎么做,讓孩子受益和實用。
在每一個班都有一只迷茫的“小老鼠”,我們班的天天就是的。在他那里總能出現(xiàn)新奇的語言和動作,中班的孩子善于模仿,一個不留神,就會造成全班都跟風的現(xiàn)象。有一天早上點名時,老師一個個的.念名字,孩子一個個的說“到”,念到天天這里,“到”字變了音,引起哄堂大笑,我馬上意識到,如果不及時回應這個行為,下一個孩子肯定要用同樣的聲調來回應點名。于是,我頓了3秒,然后稍微放慢語言,告訴天天:“天天,點名的時候要用自己舒服又好聽的聲音說到,這樣才像中班的小哥哥”,說完我用堅定的眼神看著天天,再次念出他的名字,天天恢復了正常的聲調答了“到”,我立刻引導全班孩子給天天掌聲鼓勵,表揚他積極改正的態(tài)度。在后面幾天的點名環(huán)節(jié),天天每次都用舒服又好聽的聲音來回應老師。
中班教學隨筆4
幼兒園的孩子們,大多3-6歲,正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多說兒歌,多朗誦散文,將對孩子以后的口語表達、說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早上,孩子們到園的時間等等不一,為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讓早到的孩子感到無事可干。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帶或音樂磁帶。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將聽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穿插在午飯、睡覺前后和放學前,個多月下來,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孩子們在午飯期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guī),自覺性提高了。
孩子們敢大膽舉手講話,并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中班幼師教學隨筆:關注每一位幼兒
今天剛走進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掉在地上的兩幅畫。通過我的仔細觀察,屬人為破壞。
“一定是維鎮(zhèn)干的!蔽倚南。
維鎮(zhèn)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活潑聰明又調皮,類似的事件他干過不止一次,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維鎮(zhèn)來園后,我把它摟在懷里說:“告訴老師,你昨天干了什么?”“我跟媽媽去姨媽家,跟妹妹玩了!蔽疫@才記起維鎮(zhèn)昨天沒來園。
“老師,這是寒寒弄下來的!宾卧创舐暫暗。
怎么可能呢?寒寒是個愛靜的孩子,說話聲音也很小,經常讓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來的嗎?”我問寒寒。她笑瞇瞇的看著我沒有辯解!笆遣皇悄憧吹疆嬏惻f了,想換張新的?”“不是,我想讓老師叫我的名字。”
原來是這么回事,每天老師都會表揚很多優(yōu)秀的孩子,鼓勵一些表現(xiàn)較差的孩子,而寒寒既不優(yōu)秀,也不頑皮,所以老師極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這種方法引起老師的注意。
這件事給了我不小的啟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都能享受到老師的關懷和照顧,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班教學隨筆5
“請教師添餐,不添菜”這句話是我每一天都能從劉小朋友口中聽到的話。慢慢地,每一天吃餐時,就算他不說這句話,我也明白給他添湯和飯,湯里面還不許有菜。
我想讓劉改變這個習慣,讓他喜歡上蔬菜的味道,讓他喜歡吃菜。
首先我要弄清楚他為什么不吃菜,我直接問劉小朋友
“劉,你為什么不吃蔬菜呀?”“教師,我覺得不好吃。”我又經過離園時找家長談話。他奶奶說:“他和他爸爸一樣不喜歡吃菜,他在家也是不吃菜的,他不吃就隨他了!
剛開始我經過教學活動,想讓他明白多吃蔬菜對我們的身體的好處,好處有哪些,讓他明白不吃蔬菜會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危害,然而對他并沒有什么用。他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吃。再來,我又換了一個辦法“哄”,他喜歡排隊時站在第一個,于是我就告訴他,每一天只要吃一口菜,教師就讓他站在第一個,他答應了?墒俏覅s不高興了,看著他吃菜,我覺得自我在逼著他在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感覺很不好受。他吃菜的樣貌,就像是在吃一種很酸的食物,比如:檸檬。簡直是難以下咽。他艱難地吃了那一口菜。之后我覺得自我的'這種做法不對,我又改變方法。找他喜歡吃的菜,講它們這兩個菜味道都是一樣香的,他除了喜歡吃肉,還有就是胡蘿卜。我添餐時故意把兩種菜攪和在一齊,讓他吃。可是他很聰明把他挑出來了。我就這樣失敗。
今日離園時來了一個沒見過的人來接他回家,我一問,原先是他媽媽,他媽媽打工回來了。我占用了他媽媽有點時間,告訴了他在幼兒園的情景,他媽媽說:我們確實應當要改變他這個習慣,自我以前也要求他吃菜,可是自我常年在外,一年才回來一次,所以他一向改不了這個習慣。期望教師多幫忙他。我提議我們家園共同合作,一齊讓他喜歡吃菜。
這天我發(fā)現(xiàn)他吃菜了,雖然不多,可是他主動吃菜了,我很高興。我就問他:劉,你今日吃什么了,他回答:飯,肉,還有白菜!澳阌X得白菜的味道怎樣樣”“教師你說過的吃菜能夠長高高,所以我要吃菜”看來效果很明顯。這才是家園共育。
中班教學隨筆6
藝術活動《明亮的眼睛》選自主題活動《亮眼看世界》,執(zhí)教者徐老師把它作為了美術教研組的展示課。其活動目標為: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記錄眼睛所看到的景象,體驗發(fā)現(xiàn)美。2.體驗黑、白色結合的美;顒又攸c為:大膽繪畫出眼睛所看到的'的景象。
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欣賞范畫,是由眼睛小精靈帶來的,徐教師給幼兒準備的范畫有風景、水果、魚等畫面,通過眼睛小精靈一一向幼兒展示,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欣賞范畫,在范畫中感知眼睛的神奇,感知大千世界的沒,為孩子作畫提供一定的前期經驗。然后在欣賞的基礎上,讓幼兒回憶并和同伴說說自己的眼睛看到過的事物,為作畫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活動第二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作畫,在作畫過程中徐老師不斷的鼓勵、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畫面內容豐富。
活動第三環(huán)節(jié)展示幼兒作品,把幼兒的作品進行展出,通過與同伴的交流,讓幼兒體驗成就感。
最后組織幼兒談談眼睛的作用,讓幼兒產生保護眼睛的意識,學會科學用眼。
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安排緊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幼兒的掌握情況來說,這兩個目標基本上是達成的,孩子們參與的情況良好。如果在繪畫之前帶幼兒去室外觀察景象,然后回來再作畫的話,我想比回憶更直觀,那么效果也就會更好。
中班教學隨筆7
許多父母對于孩子愛發(fā)脾氣、無理取鬧沒有辦法。有的更是嬌慣的不行,孩子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不能一直嬌慣下去,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將來,F(xiàn)在,我們就來教教大家有哪些小竅門來對付那些愛發(fā)脾氣的孩子吧!
目的:孩子愛發(fā)脾氣的原因:一得不到滿足,二受到挫折或失敗。由于孩子缺乏控制能力,又不能用語言表達,脾氣就來了,有時弄得大人很尷尬很狼狽,怎么辦?
做法:盡量避免導致孩子鬧脾氣的因素,當然也決不能滿足孩子那些無理要求。
辦法:轉移注意力,采取置換,如孩子非去動物園不可,可改干別的或去他平時想去的.地方。他要昂貴的玩具改成別的,最好在大人口中避免出現(xiàn)“不行”等斷然拒絕的詞語,避免孩子發(fā)脾氣,還可拖延一下時間。又如孩子辦不成的事,大人要幫一幫,脾氣就發(fā)不起來,然而脾氣一旦發(fā)起來,可采。
一、分散注意力
二、大人像沒那么回事一樣,孩子也覺得大人沒注意,也就消減了脾氣,呆會兒就好了
三、讓孩子做些疲勞的游戲,釋放多余的能量,也少些發(fā)脾氣,這點挺靈驗,平時讓孩子玩的稍累一些,一方面玩的情趣和愉悅感不可能有脾氣可發(fā)。另外生活的充實,精力的消耗也就沒有心思去鬧脾氣。如果孩子的生活過得空虛乏味,如同大人一樣就該無事生非了。所以讓孩子多參加活動,增加認知增長知識,拓寬思路,提高智力水平和語言能力,又使孩子身心健康,情緒安定愉快,就少發(fā)脾氣。如果在大街上或在客人面前發(fā)了脾氣,就微笑著把他抱到一個安靜的地方(環(huán)境的安靜也消減脾氣的發(fā)作力),漸漸會安靜下來。萬萬不能以脾氣對脾氣,效果很糟。
中班教學隨筆8
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有關高三學生心理健康和調適的文章,也有不少高一學生如何適應高中生活的說法,甚至初中的也不少,但是我們卻很少看到有關高二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當然,可能也有不少學者、專家在研究這些。筆者在學校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高二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高二學生是高中階段的“斷層”時期,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高一新生剛進入高中,對學校、老師、同學以及學習都有新鮮的感覺,同時,其興奮心情也使其具有積極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而他們所面臨的是如何適應新的生活和新的學習,在這個時期,無論是學校還是老師都對這些學生給予高度的關注;高三的學生因為就要參加一年一度的高考,學校和老師對他們給予更高度的關注。相反,學校、老師和家長對高二的.學生的關注就相對較少,但是,高二這個階段的學生卻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問題。
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1.強迫癥
表現(xiàn):筆者在學校高二級11個班上心理健康導向課和對個別高二學生心理咨詢時發(fā)現(xiàn),高二學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強迫意念和強迫行為(強迫癥),其具體表現(xiàn)在:有些學生一上課就想到考試;每次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想到考大學會受阻,他們明知道不應該這樣想,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有些人每當接觸到某些概念和詞句,就會聯(lián)想到和它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如聽到別人說“安全”、“友好”則腦子里立即閃現(xiàn)出“危險”、“敵對”等概念;有的患者反復深究自然現(xiàn)象或日常生活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如“世界為什么存在”、“樹木為什么向上生長”等;加袕娖劝Y的患者內心都有焦慮不安的情緒反應。一方面,他們明知這些觀念和動作是毫無意義的、不必要的,想努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自己又無法消除這些行為,甚至引起更為嚴重的緊張和不安。許多患者同時伴有頭痛、頭昏、失眠等神經衰弱癥狀,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xiàn)。
原因:學習壓力過大?赡苁且驗閷W習壓力過大,而自己無法用適當?shù)姆椒ㄟM行有效的調節(jié)而導致,在平時的學習和考試中因為怕做錯題,而形成了一種過于擔心的行為方式,太過于關注自己的學業(yè)成績和日后能否考上大學;同時,由于學習的競爭導致人際關系緊張也會出現(xiàn)強迫現(xiàn)象。還有就是自卑感特別強和敏感的學生也容易出現(xiàn)強迫癥狀,一般是家庭經濟不好和學習較差的學生中出現(xiàn)較多。
對策:青少年由于學習或其它事情的壓力和緊張等原因而產生一些強迫意向和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就可能發(fā)展得越來越重,以致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處理方法:(1)自由聯(lián)想。教師引導學生找出現(xiàn)這種強迫意向和行為的原因。(2)心理咨詢。班主任介紹學生到專業(yè)心理咨詢老師或門診進行心理咨詢,這樣效果可能更好。對患者運用認知療法和森田療法比較有效,有時也可以用行為療法。(3)主題班會!叭绾蚊鎸毫Α薄ⅰ叭绾握J識自己”“戰(zhàn)勝自卑,超越自我”、“戰(zhàn)勝挫折”、“合作就是力量”等主題都會對學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4)科學排名。學校注意排名的科學性,排名次,它有好的方面,它可以形成一種你爭我趕的競爭局面,對學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它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導致進入名次的同學壓力加大,不能進入名次的同學產生消極情緒。因此,學校在進行排名時一定要注意其科學性。
2.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
表現(xiàn):高二,要說離高考很遠嗎!也不是,高三的一畢業(yè)就到自己了,要說很近嗎!也不是,還有高三的沒畢業(yè)呢!這時很多學生就出一種期待和恐懼的心理現(xiàn)象。他們具體表現(xiàn)在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易受干擾、經;孟雽淼取S泻芏鄬W生訴說自己在看書時只看到書是黑色的,沒看到內容是什么。
原因:每次考試,都會使一些學生感到非常緊張,他們時常想如果我這次考試考得好就可以順利學習,到時就會進入理想大學;如果考得不好可能就會影響自己日后學習,都不知道自己會如何?是否可以堅持下去!自己給自己一種消極而又錯誤暗示,有這種想法的學生在上課和咨詢時發(fā)現(xiàn)為數(shù)不少。他們感到很緊張,有的學生恨不得現(xiàn)在就高考,不用再這樣擔驚受怕,這種期待容易出現(xiàn)焦慮心理;但是,他們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懼,怕自己考不上好的、理想的大學,所以他們的潛意識有時寧愿在幻想中滿足。從而在上課和學習時容易走神和分心,在他們回過神之后又感到很內疚和后悔當初為什么會這樣,他們恐怕這次走神和分心會影響自己的學習,而同學不這樣,他們在下次考試就會比自己好。他就想,“如果考不上大學感到自己很沒面子和愧對家里人”,特別是一些自責心較強的學生。這樣他們顯得過分緊張,又影響下面的學習,就是這樣惡性循環(huán)下去,導致各種心理行為的出現(xiàn)。
對策:走神和分心可能每個人都曾經出現(xiàn)過,但是一個人總是在幻想中度過就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出現(xiàn)各種的心理問題。處理方法:(1)認知療法。班主任在日常交流中讓學生明白高考的意義,正確認識高考,對平時考試的認識,一次兩次的考試不能決定和體現(xiàn)一個人的能力,如果學習成績不好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補習。(2)教會學生正確的歸因方式。如:考試成績不好歸因為與智力沒有多大聯(lián)系,而通常都是學習策略不當造成,或者是由于不夠勤奮等可控原因造成。如果能掌握正確和科學的學習策略或是再勤奮些就可以取得一定進步,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后繼學習行為。(3)支持療法。對走神和分心的學生,首先是采用支持療法,讓學生明白它是每個人都會出現(xiàn)的正常的心理反應現(xiàn)象,減輕他們對這些的恐懼心理。(4)森田療法。森田療治療法是一種比較有效和方法。在治療過程中讓學生明白“順其自然”的含義,對其這些能做到順其自然,不要強迫自己不要走神和分心,如果了出現(xiàn)了也不要自責、內疚和后悔,回來神后就繼續(xù)學習,不要想為什么走神和分心和探究太多的原因。
中班教學隨筆9
記得一次上英語課,我正認真的教“寶貝”們在讀單詞,突然看見一個“寶貝”低著頭不知在玩什么,反正就是不看黑板,也不看我,當時我很生氣,并大聲呵斥道:“揚揚,你在干什么,這個單詞你會
讀嗎?他一聲不吭,耷拉著腦袋,好像犯了什么錯誤似的,我又問了一遍:“你會讀嗎?”“只會其中的兩個單詞,揚揚回答到。”我降低了音量說:“先把會的說出來,大膽一點,教師相信你,“Summer、Winter”,接下來他一向不說話,我輕輕的說:“明白為什么不會嗎?覺得這樣做對嗎?”他依舊不說話,我又問:“認為這樣是對的嗎?他慢吞吞的說:“教師我明白這樣不對,下次不敢了,對不起!”我微笑著說:“好吧,既然明白錯了,下次上課認真聽講就好了,坐下吧!钡诙煳鐣r上課時,我再次讓幼兒去復習學習過的`單詞,當我再次讓他起來回答問題時,他立刻振振有詞的說:“教師,今日我全會讀”,我開心的與他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并隨手拿出一張單詞卡讓他讀,結果他很快的讀了出來,并且回答的十分準確,當時我就獎勵了一個笑臉給他,并當著全班“寶貝”們表揚了他,也看到他異常靦腆的笑了。
的確,幼兒正處在似懂非懂階段,很多事情不明白該做不該做。作為教師的我是不是應當多去細心、耐心地去教育引導“寶貝”們呢?如果當時我采取別的方式教育“寶貝”們,其又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其實幼兒的心理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讓“寶貝”們銘記在心,一味的對幼兒吼罵、漠視、置之不理,這樣就會讓幼兒心理受到更大傷害,對于不一樣的幼兒還應當取不一樣的教育方法,深入了解每個“寶貝”們的性格、特點、愛好,才能讓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我不禁感嘆道:作為幼兒園的教師,應當用真誠的鼓勵來幫忙“寶
貝”們,也期望看到“寶貝”們提高并獲得成功,相反,也應當允許“寶貝”們失敗,同時不要忘記留給“寶貝”們時間和空間,這樣才會在我們的掌聲中走向成功!
中班教學隨筆10
折紙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之一。它既能鍛煉孩子手的矯捷性,成長孩子的目測力、空間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時還可以形成孩子的幾何形體觀點。
教4—5歲的孩子學習折紙,具體的做法是:
一、做一些色彩鮮艷、形狀較大的折紙動物作品讓孩子玩。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知道它們是紙折成的。
2、按照孩子愛仿照的獨特的地方,成人可讓孩子和本身一起用紙舉行簡單的`折疊,如邊對邊折、角對角折等。
3、4—5歲的孩子注重力保持時間只有十分鐘。是以,成人不要太永劫間的舉行折紙游戲。防止孩子不感興趣的方法是時常變換折紙的方式方法,可以讓孩子折好頭兩步,后面幾步由成人折好,將折好的皮球給孩子玩,可加強孩子對紙工的興趣。
4、4—5歲的孩子手指動作能力較差,還不能協(xié)調地動作。是以,成人要手把兒地教孩子,不能輕易下論斷:“太笨”、“太傻”,這都會打消孩子折紙的積極性。應該以表揚鼓勵為主,多肯定孩子的成績,使孩子在興奮的心態(tài)及第行折紙游戲。
五、教孩子折紙時,可接納游戲的口吻。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時,說成是“中心媽媽”親吻“四個寶寶”。孩子在親切的氣氛中沒察覺地學到本領。
中班教學隨筆11
這天一大早,在一聲聲的問候中迎來了我那些調皮可愛的孩子們。隨著問候聲,雷婷鈞來到我身邊,給我兩張折疊的紙,“老師,這是我畫的小房子,送給你和崔老師,每人一只!蔽掖蜷_一看,是一只用鉛筆描了一下的小房子,沒有涂任何顏色。我明白她是因為前一天王劍濤畫了兩張畫送給我了,所以她也要送張畫給我。為了給她面子,我收下了并謝謝她,可她并不就此罷休,天真地問我:“老師,你喜歡嗎?”“喜歡啊”,“那我明天再給你畫。”天哪,她還真以為她是個名畫家了?晌蚁肓艘幌,還是說:“好的,但是要是能涂上點顏色就會更漂亮,老師會更喜歡的!薄岸,我會的!”她一蹦一跳地去自己喜歡的區(qū)域里玩了,留下我在那里為難:怎樣處理這畫呢?扔了?不行!這會傷了她的心;貼出來?又沒有任何顏色和美觀可言。我想,還是把她叫來,說:“要不你此刻把這小房子涂上顏色吧?”她爽快地答應了,拿著畫走了。
事實上她畫的畫實在不咋樣,我說喜歡是違心的話,但我想,孩子的付出孩子的愛就應得到肯定得到保護!孩子的心很脆弱,如果她的`付出一向被潑冷水或視若無睹的話,深深地把自己包起來,會覺得做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比較安全;但如果他要什么都能給他,他就會變成一個無底洞,怎樣樣也填不滿。
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少有孩子能送出真正能讓我們喜歡的需要的禮物,但是,我們作為教師,就算不喜歡也會裝出喜歡的表情,只為了不給孩子的愛一個冰凍!
我把她的畫貼在我的辦公桌上了。
中班教學隨筆12
我們班上的昊昊小朋友,幾乎每天都是爺爺奶奶一起接送的,孩子在老人的過渡保護下,就像是一個“洋娃娃”一樣,處處小心謹慎,連打招呼也是家長搶先代替,我們老師和他說話,他奶奶常常幫忙回答,并不知道給孩子機會,逐漸的昊昊就形成了擔心、不敢說、也懶于說的局面,不僅自理能力偏弱,而且上課的時候沒有積極性,常常在別人唱歌的時候,他都只是呆呆的聽著,不知道跟著一起歌唱。在一次穿衣的時候,他居然說:“我是大笨蛋,我什么都不會,奶奶說我要長大了才會自己穿!”這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些家長在打電話或者在來接孩子的時候,常常會這樣問我:“老師,孩子最近乖不乖?”有時我會這樣回答他們:“嗯,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比以前好了,在不斷的進步中,在其他方面都還好,就是膽子有點小了點兒,而且表現(xiàn)欲望也不怎么不強!”家長們又總會說:“給他們多鍛煉的機會,上課的時候多請他們發(fā)言!笨墒沁@些小朋友往往上課喊了他,站起來卻什么都回答不出,這應該怎么做呢?常常發(fā)現(xiàn)不少幼兒在日常生活、班級活動和同伴交往中,都表現(xiàn)出“膽小”。這不僅影響了幼兒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對其身心的全面發(fā)展造成了一定障礙。為了消除這個障礙,幫助孩子自信、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老師和家長都有必要重視起來。
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我們班里的一部分孩子常常會表現(xiàn)出種。種不勇敢的行為,比如犯了錯誤不敢承認,老師一批評就哭鼻子,并且不敢在集體面前大聲說話、勇敢的表現(xiàn)。我們想有些孩子可能對某些事情有種天生的恐懼,但除此之外,還會是因為以前的不愉快的`經驗、陌生事物等都使得小朋友們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另外,幼兒的“膽小”還與他們的自信心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他們常常會因為對某一事物缺乏足夠的自信而產生畏懼心理。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應從改變家長和老師等成人對孩子的評價開始,慢慢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來。并且膽子也是練出來的,成人多鼓勵、多促進,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每一個“膽小”的孩子都會變的勇敢起來,變的更加自信!
中班教學隨筆13
一只小狗偶然闖入一間房屋,屋內墻壁四周鑲滿了鏡子,這只狗對著鏡子汪汪亂叫,鏡中的許多條狗也回報以狂吠;小狗開始對著鏡中的影像攻擊,鏡中的狗也群起而攻之;小狗碰得頭破血流,最后氣絕身亡。第二只小狗也進入這間屋子,它對著鏡子又是伸舌頭,又是搖腦袋,又是聳身作揖,又是親昵觸摸,鏡中的小狗也友善地同它戲耍。小狗快快樂樂地玩耍一陣,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夢幻小屋。
兩只小狗置身相同的情境,一只一命嗚呼,一只活蹦亂跳;同樣一間小屋,對第一只狗而言是墳場,對第二只狗卻是游樂場。原因何在?答曰:心態(tài)使然。第一只狗以敵對的態(tài)度對待同類,故而只能生活在焦慮、恐懼和絕望之中,最后自絕狗世;第二只狗以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同類,故而生活得自在、輕松、愜意,對生活充滿留戀。
我想到另外一個小故事:蘇軾和佛印在一起閑話,蘇軾對佛印說:“我看你像一堆狗屎。”佛印沒有以牙還牙,而是心平氣和地說:“我看你像一尊金佛!碧K軾挺得意,自以為占了便宜,口舌上打了勝仗,回去后興高采烈地告訴蘇。蘇劈頭潑來一盆冷水:“大哥,你上當了。你看別人是一堆狗屎,說明你心中盛放的是狗屎;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說明人家心中有佛!碧K軾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境界太低,修養(yǎng)太疲。
心中有佛,便是人生的大光明、大境界。有了這種心態(tài),才能善待同類,廣解善緣;才能凈化心靈,根除邪念;才能寵辱偕忘,不以物喜;才能容納天地,像江河般執(zhí)著,像大山般堅定。
教師最需要具備這種健全的心態(tài)。教師肩負著將學生渡向光明、幸福的.境界的重任,應該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價值,都有追求真善美的原動力,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教師以愛為動力,就能找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的鑰匙,就能化育桃李,成就英才。
有時,因為教師要求過嚴,急于求成,引發(fā)學生反感,教師會變得急躁;有時,因為教師備課疏漏,講解有誤,引來學生非議,教師會變得惱怒;有時,因為不明學情,設計不當,引來學生冷遇,教師會變得沉悶;更多的時候,教師因為任務重,壓力大,會產生攻擊情緒。教師本非神仙,產生這些消極情緒都很正常。但教師應該善于調控這些消極情緒,不讓其蔓延。教師還應自覺檢點教學中的失誤,不斷加強業(yè)務修養(yǎng),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使教育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具科學性,更富感染力和說服力,惟其如此,才能消除師生隔閡,形成共生共鳴共榮的機制,使教學達到魚水相歡、水融的境界。
讓學生都成為快樂的小狗,讓教師都成為大度、博愛的佛。讓我們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心態(tài),充分發(fā)揮心態(tài)的力量,把教書育人的工作做成快樂甜蜜的事業(yè)。
中班教學隨筆14
本周,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船。在探索船為什么不沉的問題上,我們進行沉浮試驗。實驗兒,我們選取的是相同材料進行比較操作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請小朋友輝映自己的選取材料進行比較,下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齊來分享你的快樂。
第二天,童童天真的問我:“老師,昨日晚上我這了很多的小紙船,有的浮起來,有的全濕了沉到水底”仔細一問,原先家里寫字紙不多,剛學會折小紙船的她又找來了餐巾紙折船。餐巾紙吸水性大,所以沉到水底。我靈機一動,這不是本節(jié)課最好的活動資料嗎我請小朋友選取不同的紙做小紙船,猜想實驗結果。由于幼兒有必須的生活經驗,很多幼兒猜是畫報紙做的小船能在水上游的最長,但也有的幼兒猜想是報紙。在玩一玩、做一做動手實驗中,幼兒的興趣最濃厚,探究欲望也最強,看到小船吸水后的變化都能主動的`和老師、小朋友進行交流。但操作的過程中老師問他們:“小紙船怎樣沉到水底下去了”孩子們的回答很生動形象,他們說:“紙船都濕透了,餐巾紙做的小紙船都散了,水都跑到紙里面去了!
孩子們透過自己的實驗發(fā)現(xiàn)于自己先前的猜想有了一個比較,兩種認知沖突使幼兒更相信自己動手做的結果。在對幾種紙船吸水的現(xiàn)象中,幼兒了解了不同材質的紙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中班教學隨筆15
“神奇的篩子”是我在科學區(qū)指導幼兒探索的系列案例。在這一個活動中我選取了幾個階段的指導片斷,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記錄。這則案例體現(xiàn)了我在指導區(qū)角活動時的一些觀點與做法,同時,在記錄與反思的過程中,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得到了一些啟示。
一、活動背景:
最近幾次區(qū)角活動由于缺乏新材料的投入,幼兒對科學區(qū)的興趣逐漸減退。正在我努力思索、尋找新的探索點時,一個偶然的事件給我們的'活動注入了新的“血液”:幼兒在搬運自然角物品時不小心將一些種子和干果混在了一起,大家紛紛討論、嘗試分離的方法:“呀,怎么辦?”“快撿起來!薄坝脪咧銙咭粧咭臁!薄袄蠋,怎么樣才好呢?”于是“篩子”的活動就這樣產生了。
二、片斷描述與簡析
片斷:
區(qū)角活動的時間到了,在巡視一圈后我將注意力轉到今天活動的重點——科學區(qū)。南南和涵琦已發(fā)現(xiàn)了今天的新材料:黃豆和沙的混合物、篩子、勺子、筷子等,他們正饒有興趣的在研究,但又不知所措。于是我輕輕的進入,告訴他們:我不小心把黃豆和沙混在了一起,你們想辦法把它們分開好嗎?他們一聽來了勁,開始有目的的想辦法,涵琦用勺子,城城用筷子一粒粒夾。這樣速度很慢,但他們卻很投入。我?guī)状蜗肷先ヌ嵝阉麄兛梢杂煤Y子試試,但都忍住了。
過了一會兒,南南開始去翻看其它的工具。他發(fā)現(xiàn)了篩子,端詳了好一會兒,然后用篩子去舀黃豆和沙,沙從篩子的孔中漏了出來,南南對這個發(fā)現(xiàn)很驚喜,馬上告訴涵琦,于是涵琦也開始用篩子操作。
我靜靜的看著他們,由于第一次操作,他們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幾次下來,沙撒了一地。我還是靜靜的觀察著,連續(xù)多次后,涵琦可能從“分”的新鮮感中慢慢轉移到尋找合適的方法中,開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篩子中,但在移動篩子時還是把沙漏到了桌上。我真想去幫助他,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就在這時,涵琦找到了好辦法:他用一個小臉盆接在篩子的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篩子中,這一次總算沒把沙弄到桌上。涵琦繼續(xù)在全神貫注的操作,南南看到他的好方法后也開始模仿。我微笑著走開了。
簡析:
教師以極大的耐心和欣賞的態(tài)度來觀察幼兒的言行。當幼兒并沒有選擇篩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離混合物時,教師并沒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觀察等待,幼兒在滿足了一時的新鮮感后便通過觀察“工具”發(fā)現(xiàn)了篩子,并用它進行嘗試。這是幼兒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對于他的影響是不同一般的,更重要的是能養(yǎng)成他良好的、積極的探索習慣。
【中班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教學隨筆中班05-10
中班教學的隨筆09-19
中班的教學隨筆09-17
中班教學隨筆06-06
中班教學隨筆短篇10-02
中班簡潔教學隨筆06-18
幼兒中班教學隨筆07-18
中班幼兒教學隨筆03-07
幼兒中班教學隨筆04-05
【熱門】中班教學隨筆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