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 篇1
我們按照家鄉(xiāng)的老規(guī)矩,過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了。
農(nóng)歷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臘八粥可好喝了,它里面有桂圓、苡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蕓豆、花生。
我們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地回蕩著,大人們在門外貼對聯(lián),家中貼漂亮的.年畫,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在外上班或打工的人,一定得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得守歲。
就在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樣。人們都會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給長輩拜年,孩子們會得到特別多的壓歲錢,有的孩子會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
也是到了元宵節(jié),超市就特別熱鬧,人們買元宵回家煮著吃,為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 篇2
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又到了。在春節(jié)里,小朋友們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穿上新衣服,到長輩家拜年,收到紅包了。
今年也不例外。拜完年后,我和媽媽一起整理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一看這數(shù)目還真不小。你看,這是奶奶、外婆分別給了1000元,舅舅給了800元,小姨1000元……看著這些錢,我眼睛瞇成一條縫,心里樂開了一朵花,心滿意足地笑了。
咦,這里還有50元,是誰給的呢?這么少。哦,想起來了,是大姨婆給的,難怪紅包當時摸起來扁扁的,我就覺得有點不屑一顧了。這時,媽媽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寧寧,你別小看了這50元錢,這是大姨婆一年辛苦勞作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她的紅包比誰都來得不容易!甭爧寢屵@一說,我羞愧的地下了頭,不禁回想起那天拜年時的情景。
那天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和媽媽到永康老家的大姨婆家拜年,走了很長的一段山路才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我們拎著大包小包的拜年禮物,在村子里的小弄堂里七拐八拐,來到一幢破舊的黃泥和木板搭的樓房,這就是大姨婆家了。我們進了家,大姨婆和大姨丈公高興地給我們泡茶,讓我們吃花生和他們自己做的麥芽糖。爸爸、媽媽和姨丈公聊家常,姨婆則拉著我的手問我杭州的學校好不好,學習成績怎么樣。大姨婆告訴我,因為以前家里窮,所以幾個表哥讀不起好學校,所以讀書成績都不好,讓我一定要珍惜在杭州讀書的機會,好好學習,長大做大事情。從大姨婆的`話里,我感受到了她對我濃濃的期待。在我們拜完年告辭的時候,大姨婆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塞進了我的手里,說:“這是給你的壓歲錢。你拿著買學習的書用!痹诨丶业穆飞,媽媽告訴我:“你大姨丈公生病了,干不了重活,所以去田里勞動的活大多數(shù)是大姨婆干的。她給的紅包一定是平時種菜拿去賣,辛苦賺來的!
現(xiàn)在,我看著這50元紅包,我仿佛又看到了大姨婆那張布滿皺紋的臉和長滿凍瘡的雙手,聽到了她殷切的囑咐。我想這錢是大姨婆平時辛苦積攢起來的,我一定要合理利用大姨婆給我的錢,更加努力的投入學習生活中,不辜負長輩對我的期望。
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 篇3
我是一個鄉(xiāng)下人,對我而言過春節(jié)是最盛大的節(jié)日了。
今年春節(jié)我和父親母親又回到了家鄉(xiāng)和姥姥一起過,剛到姥姥家只聽傳來一陣“啪、啪、啪”的放鞭炮的.聲音,進到屋里后我對姥姥說“姥姥,多吵得鞭炮啊為什么要放呢”后來姥姥告訴我放鞭炮是一個習俗,表示主人對來客的,“哦,原來小小的放鞭炮也有大大學問啊”我不經(jīng)感嘆道。接著,我又從姥姥口中了解了很多,比如;一到臘月家家戶戶都要殺豬,打糍粑、莫豆皮、做年糕,趕產(chǎn)打年貨....
大家知道嗎,每到過年前幾天,家家戶戶的人都在打掃衛(wèi)生,貼上春聯(lián),直到過年的當天早上,必須起早準備包餃子,包餃子的人就要往餃子里放一樣硬幣,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發(fā)大財。
過完年后,初二開始,人們就帶著糍粑、豬蹄等去拜年。一般拜年要在十五以前回來,由于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點蠟燭,有的還要舞獅子等等。
過春節(jié)就是最熱烈,最準要的日子,每次過春節(jié),我都會沉靜在歡樂中。
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 篇4
春節(jié),俗稱“過年”,是華夏民族最傳統(tǒng)與最隆重的節(jié)日,也是我們小朋友最期待最快樂的日子。
這一天,雖然全國各地乃至全球華人因地域與風俗的不同而略有差異,但家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鄉(xiāng)在農(nóng)村,雖然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五彩霓虹,卻有著我們農(nóng)村獨有的'歡愉自在。還沒到三十,大人們便七手八腳地把嗷嗷叫的年豬宰了,以示隆重,我們也就順便嘗嘗鮮、解解饞。到三十這天,早上貼好春聯(lián),下晚吃過團圓飯,還沒等春節(jié)晚會開始,我們便老早把腳洗個白凈上床睡覺。把腳洗的白凈據(jù)說是為了洗去一年的晦氣,至于睡覺則其實根本睡不著,心里完全被大年初一穿新衣的的喜悅勁給占據(jù)了。
大年初一天一亮,我們便猴子似的一骨碌翻跳起來,急促的洗漱完畢便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在鏡前照了又照,才裝上鞭炮歡歡喜喜地出門去。大人則笑臉盈盈地三五成群,或聊聊天、或打打牌。直到晚飯熟了,大人呼喊了好幾遍,小伙伴們才意猶未盡地各自回家去,此時,一早才穿的新衣服早已臟亂不堪,手啊、臉啊花得像貓。
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二再到大年初三一直到十五,我們就每天樂此不彼地玩著、笑著、樂著。要不是“誰誰誰”規(guī)定了過年只過到十五,我真想永遠就這樣過下去。
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 篇5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春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七夕節(jié)等等,其中我最喜歡春節(jié),因為春節(jié)就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jié)日,每到這個節(jié)日,我們都會貼春聯(lián),貼倒福,到處都洋溢著喜氣洋洋、一團和氣的景像,以便慶祝春節(jié)的到來。接下來我就告訴你春節(jié)的來歷吧!
在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物,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戶人家門口掛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我們家就是這樣過年的:大年三十那天中午,我們會先去奶奶家跟爺爺奶奶吃團圓飯。這一天中午,叔叔阿姨和哥哥也會來奶奶家吃團圓飯。吃完飯之后,我和哥哥給爺爺奶奶拜了年,拿了紅包,我們又各自到外婆家去吃團圓飯,吃得其樂融融。吃完之后,我們給外公外婆拜了年,拿了紅包,一起快樂地看春晚了!
這就是我們過年的習俗了,想不想知道我們過其他節(jié)日是怎么過的呢?我下次再給那么介紹吧!再見!
【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09-22
【精選】春節(jié)的小學作文09-28
[精選]春節(jié)小學作文09-01
(精選)春節(jié)小學作文08-28
春節(jié)小學作文(精選)11-25
(精選)小學春節(jié)的作文11-26
【精選】小學春節(jié)的作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