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集合七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4月22日當天,我們德江縣學員4人一同赴蘇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進行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對今后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感悟,新時代下教師需要發(fā)展,教育需要不斷輸入新的血液,這樣的教師和教育才能融合,所以說教師的任務是艱巨的,需要我們更加努力。
一、所見
一走進教師發(fā)展中心,就感受到了一股濃郁的學習氣息,在一聲聲的驚嘆聲中,我也倍感驕傲著,從今天開始我是其中的一員。從教師發(fā)展中心設施的擺設到地上的一草一木,墻上的一點一滴,無不體現出她們工作的精細和面面俱到。整潔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學習環(huán)境和閱讀空間,讓我感受到培訓活動的多樣性。走進培訓大廳映入眼簾的是閱讀的世界,多種多樣的圖書是我們這些培訓學員渴望的,在這樣優(yōu)質的中心學習,可想而知我們是多么的快樂與自在,培訓學員們是多么的幸福。各層樓的設計很合理,分布有序,每一個角落布置都很有蘇州的文化底蘊體現。
二、所聽
參觀了校園文化建設后,我們開始了《銅仁市中小學名師蘇州學習培訓》會,蘇州市教育局人事與師資處唐曉明處長向我們講述了蘇州的歷史到蘇州的教育發(fā)展,再到現在所取得的成績是付出了巨大的物力和精力,看著蘇州的點滴文化和教育的發(fā)展之快,心里感到有點驕傲和激動,同時唐處長還分別介紹了教師發(fā)展中心的目的和初衷,從他的言語中,讓我感受到了他對銅仁名師這個培訓投入了感情和熱情。其次,朱曉芳特級教師給我們培訓了《教師的發(fā)展》,讓我們要做一個帶有智慧和思想的名師,去帶動和影響銅仁的教學發(fā)展和走向。沈雪春教授談了《名師發(fā)展之路》,通過沈教授的講課,讓我知道名師的任務是要擴展名師發(fā)展空間、構建教師成長平臺、開展課堂教學示范、主持教學科研項目。蔡明教授的通式教育就是通識教育,教育本一家,各有有趣點,能相互的融合。張必華教授的無痕教育告訴了我們學員無痕教育教學的意義在于一種“進”與“退”的智慧,如行云流水的.從容節(jié)奏和交融般的境界。
三、所思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讓我看到了銅仁同蘇州的差距之大,他們教育的理念堅定而自信,而且獨居特色,非常符合蘇州文化的底蘊。但是我們也不能對自己喪失信心,雖然我們條件有限,而且沒有雄厚的資金作后盾,但我們也應該向他們一樣,保持著一顆愛生如子的愛心、敢拼敢想的進取心、責任心和勇于創(chuàng)新意識,堅定做好名師發(fā)展的新路徑的決心。
最后,非常感謝銅仁市教育局給我的這次難得可貴的培訓學習機會,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名師工作室的教育發(fā)展之路,不但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而且讓我對名師工作室的教育發(fā)展前景大為看好,期待更進一步的與教授和名師共同培訓學習機會,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取其他人之精華,去其自身之糟粕,在教授和名師的帶領下,不斷提升,不斷進步。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長沙參加了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骨干教師培訓。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專家們特別是姜平教授、吳雨老師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以及精湛的理論闡述,讓我認識到了什么是綜合實踐課程,學習了綜合實踐課的范式以及課堂教學策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guī)定的一門必修課程,它在我國部分學校(特別是長沙的幾所學校)經過多年的實驗,取得了很好的經驗。
一、綜合實踐活動走入課堂。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驗稿)所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自3年級開始設置,每周平均3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根據主題活動經歷的過程劃分為選題指導型、主題分解型、活動策劃型、中期反饋型、成果交流型、方法指導型等六大類型。綜合實踐活動的產生既適應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又適應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都具有獨特性,具體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綜合實踐活動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間。當今社會變遷日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環(huán)境問題,道德問題,國際理解問題,信息科技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參與,探究,理解這些新的社會問題提供了機會。
二、綜合實踐活動在身邊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以現實主題為核心,注重學生的直接體驗和真切感受,綜合地利用各學科的知識,用綜合的辦法,通過解決各種問題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fā)展并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視野和方法,全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我們用心體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使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在學生的生活中來,越是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社會現實,學生就越能較好地操作,越有積極性。
三、新課程實施任重道遠。
新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隨著新課改實施的逐步深入,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著很多豐碩的成果。然而,卻大都是語文數學耀眼的光環(huán),綜合實踐活動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由于認識上的不到位,以為綜合實踐活動只不過是一個可上可不上的副科,又不考試,不用特別重視。對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知之甚少,拿到這門課甚至不知道該怎樣來上,更不能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靈活地運用教材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方法落后單一。各位教授專家的講座,從理論視角切入,結合具體課例,深入淺出地解讀綱要的內容,撥開了我心頭的迷霧,了解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理念,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及必要性。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綜合實踐活動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吳雨、王歡、李煒等老師的課例,讓我明白了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到底該怎樣上,我發(fā)現原來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上得這樣有聲有色,讓學生如此興趣盎然。
我初次接觸這門課程,以后我將邊教邊學,盡量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將盡量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活動目標,活動對象,活動方法,活動條件和環(huán)境,讓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完成學習對象與自我的雙向構建,從而實現全面發(fā)展。同時也會不斷充實自己,做好學生的引導者。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8月7日——8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山西工商學院新教師培訓,感到受益匪淺,現將參加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做如下總結。
1
對學校的前景充滿了信心,對自己選擇人民教師的職業(yè)無怨無悔
在這次培訓的開學典禮上,學校領導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為我們加入到山西工商學院這個大家庭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也介紹了學校未來的美好規(guī)劃,并且勉勵我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完成這次培訓的任務。這些都使我對我們學校的前途更加充滿了信心,也堅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業(yè)、扎根于我們山西工商學院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的信念。
2
認真學習教學規(guī)章制度、常規(guī)和教學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
雖然在來到工商以前,我已經積累了許多的工作經驗,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師,對其中的許多工作規(guī)范和制度還是十分陌生的。楊建國副院長、劉鴻波副處長、王彥臻老師、張彥穎老師結合多年來的許多典型范例,給我們詳細講解了我校的相關教學規(guī)章制度、常規(guī)和教學方法。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啟發(fā),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門一樣,高校教師有著很多的規(guī)章制度要遵守,也同樣要付出艱巨的努力。我認識到,作為高校教師,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必須堅持教學領域的社會主義方向,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要將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思想品德于教學之中。同時,要嚴格教學規(guī)范和堅守學校的各種教學規(guī)章制度,防止教學事故的發(fā)生,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3
高校教學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
從前作為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直十分向往,但是對如何才能夠不僅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并且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張彥穎老師以她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我們做了一次生動的報告。她從應用型課程教學的構成、對應用型教學的認識、教學觀念的轉換、大學應用型課程內容的基本特點、大學應用型教學過程基本特點等幾個方面做了全面而深刻的總結。通過聽講和自己的認真體會,我對高校教師教育工作內容和特點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確實感到受益匪淺。
我認識到,高校教師的應用型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相互關系,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學并非只是教師簡單的講授,而是一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能動作用的有機統(tǒng)一。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我們都需要有一個教學觀念的深刻轉變,包括從封閉性向開放性的轉變、從群體型到個性型的轉變、從權威型向民主型的轉變。這些都要經過我們不懈地努力和學習。
大學應用型課程內容的特點大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能性,四是方法性。同時應用型教學過程也是一門藝術,它不僅需要教師有專業(yè)的知識,還需要掌握有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的教學技巧。我體會到,要成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師,確實要付出自己艱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只有這樣才能收獲豐厚的回報。
通過這次培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感覺和所有受訓的老師拉近了距離。在此期間,我們不僅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師德師風也得了升華。為此,我衷心地感謝這次的培訓,也希望以后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多!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10月17日,在新進教師崗前培訓會上,汪主任帶領我們閱讀了著名作家張曉風的散文《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文章不長,卻字字令人動容。文中描寫了一位平凡的母親在家門口送別剛上小學的兒子,望著孩子的背影發(fā)出了一連串的問題:多年以后,學校將會還她一個怎樣的孩子?世界又將會還她一個怎樣的青年?
連日來,反復讀著這篇文章,感觸頗深,其中更多的是來自心底的那份惶恐——這么多母親把她們的孩子交給我,幾年以后,我將還她們一個怎樣的少年?我能保證給每一個孩子飲之以瓊漿嗎?我將怎樣做才不辜負這么多位母親對我的信任呢?
我所教授的孩子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向師性”,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認可,因此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上課積極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
然而不久,我便發(fā)現有一個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他上課時總是開小差,要么望著窗外,要么低頭在紙上亂寫亂畫。最讓我頭疼的是他的作業(yè),龍飛鳳舞的,完全看不清楚。
為此,我特意把他叫到身邊單獨談話,但他始終是紅著臉,低著頭,唆著鼻涕,不作任何回應。
后來我才知道,他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生。小時候由于爺爺的疏忽,掉進了家鄉(xiāng)的小河里,救上來時已不省人事。輾轉去了幾家醫(yī)院,昏迷了十幾天,后來才奇跡般地醒過來。然而醒過來的他已不像之前那么聰明伶俐了,而是呆呆的。我能想象,這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多么不幸。但是他的母親從來沒有放棄過他,耐心教他說話,教他穿衣服,讓他背著書包到學校讀書……她說:“朱老師,給您添麻煩了,本來他這種情況我應該讓他待在家里的,可是我想讓他覺得自己和其他孩子是一樣的。他能在學校里學到一點知識,知道怎么和別人相處,我就滿足了。”
我摸著孩子的`頭,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深深淺淺地撞擊著,那是來自一位母親的叮囑與期待。
我開始從各個方面關心著他?匆娝路┥倭,就提醒他把外套穿起來;看見他流鼻涕,就拿紙幫他擦干凈。剛開始他很不適應,有時候甚至會拒絕我的關心,上課不敢和我有眼神接觸,下課也躲得遠遠的。但我仍不放過一絲機會逮他談心,并利用課余時間幫他補習漢語拼音等一年級的功課;根據他的水平為他設計家庭作業(yè);每節(jié)課創(chuàng)設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發(fā)現他有一點點進步,便在班上表揚。
在我的影響下,班上其他小孩子也學會了關心他、幫助他。他們在下課的時候總是拉著他一塊兒玩耍,也會主動教他讀書、寫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次數的增多,他的膽子慢慢地大起來了,變得活蹦亂跳。有一次,我坐在講臺前批作業(yè),感覺背后有個人,回頭一看,原來是他站在我身后正看著我批作業(yè),我感到很高興——他愿意親近我了!
在課堂上,他也比以前表現的積極多了,聽課越來越認真,雖然有的時候不太聽得懂,作業(yè)的錯誤也很多,但是他在進步著,明顯地進步著。
教師節(jié)那天,他塞給我一張小紙團,打開一看,皺皺的小紙上寫著:“朱老師節(jié)日塊樂!”
看著那幾個歪歪扭扭的錯別字,我笑了。多么可愛的孩子,多么可愛的字呀!
時間悄悄流逝,轉眼兩個月過去了,我深深地體會到:讓每位家長放心地把他們的寶貝交給我,讓每個孩子在我的課堂學到豐富的知識,是多么平凡而偉大的一件事。
希望今后我面對每一位家長,都能做到問心無愧,都能底氣十足地說:“孩子交給我,你們放心吧!”
也希望孩子們以后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位老師,都能對他們溫柔相待,都能無愧于每位父母的信任和期望。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轉眼間暑期培訓馬上就要結束了,幾天的培訓讓我感覺受益匪淺。老師們詳盡的教材分析、專家團成員精彩的報告、典型的視頻材料還有激烈的小組討論,讓我從中思考了很多,同時也收獲了很多。
“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我們第一天小組討論的話題,這也是很多老師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因為老師們都知道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整個小學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在這里我也想談一下我的幾點看法:
第一、培養(yǎng)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專心傾聽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所以我感覺學會傾聽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習慣的重中之重。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當然要求學生聽課時要注意力集中,不得開小差或做小動作。再一個我覺得老師講課時適時運用點小“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一個同學回答完問題后,讓其他同學進行重復或對他回答的問題進行評價等,時間久了傾聽的習慣就養(yǎng)成了。
第二、“榜樣”的力量。低年級的學生都有很強的.表現欲,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我們的老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如果想讓某位同學做好,不是直接點名提醒他,而是表揚他身邊的同學,這樣就會給他以榜樣,他自然就會做好。
雖然近幾年來一直從事高年級數學的教學,但通過這次的培訓我對低年級的教學也同樣充滿了信心。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8月21日至22日,我非常幸運地參加了贛榆縣暑期生物骨干教師培訓。在培訓學習中,專家與名師的報告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結交了一群優(yōu)秀的同行朋友,探討了諸多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通過這次培訓,收獲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fā)。對我們的教育與新課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在這里,我要衷心地感謝贛榆縣教育局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次培訓學習,我聆聽了贛榆縣教育局教研室宋世亮老師20xx年生物中考試題分析和關于中學教師做課題研究的報告,贛榆縣實驗中學陸吉龍老師的六模塊建構式課堂教學設計的講座,贛榆縣外國語學校邵玲老師的關于生物命題的專題報告,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yōu)秀,看他有什么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么人相伴;有幾位好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
在貫徹新課改精神的過程中,宋世亮主任帶來的'思想道德教育,鼓勵教師安心是最高的境界;他像一位老朋友一般,與大家一起談人生、談工作,激發(fā)教師負起責任、開拓視野;勉勵教師不辱使命建設現代教育;激起我心中的許多感想。宋主任鼓勵我們初中生物教師多做課題研究,多讀書,多思考,多動筆寫教學心得。聽了宋主任的報告后,我對自己的心態(tài)作了一個調適,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并將以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到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去。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tài),一個好心情。愛事業(yè)、愛學生,輕輕松松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干事業(yè)。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臉上!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導,做到能理解、寬容。要通過改變目標、改進方法、轉換活動、合理宣泄、調整認知等幾個方面向名師靠近,促進自己向大師方向發(fā)展。這次學習,我學到了自信,學到了方法,感悟至深。
陸吉龍老師六模塊建構式課堂教學下角色的轉變,教會了我們設計、研究的方法。陸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活靈活現的教學氛圍,更是讓我感受到建構式課堂教學清新的氣息。正如古人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場”。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后課程改革中盡管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堅信我會去探索、解決,而不是躲避,因為希望就在前面!我們以前評課總是在關注教師的設計和講授,而很少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參與度,也很少去體察學生的情感和需求。
邵玲老師用實際事例展示編題命題的方法及要點,使我在編題命題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茅塞頓開,提高了自身的素養(yǎng)。這種命題方式的重大轉變,是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教師之間團結合作、共同發(fā)展的需要。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專家和名師能夠恰當把握教學生成,是與他們辛勤的付出、不斷地積累總結分不開的!安唤浺环畯毓,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他們的最好寫照。作為一名參加培訓的教師,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爭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7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讓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钡降资裁词菐煹聨燂L?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yè)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笆陿淠荆倌陿淙恕,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zhí)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么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yǎng)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
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边@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在學生心目中,亦師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師”的最重要特征。具有愛心和具有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愛前者。青少年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愿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讓我們時常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于說教。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yǎng),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校本培訓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文章,校本培訓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1-06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3-16
教師2022培訓心得體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2-08
教師培訓師培訓心得體會11-19
英語教師培訓心得教師英語培訓心得體會10-29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07-05
(經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