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設置研究論文
學前教育屬于培養(yǎng)幼教人才的專業(yè),在時代快速變化下,社會對學前教育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以培養(yǎng)學前教育人才為目標,優(yōu)化整合藝術類課程,構建契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體系。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設置現存問題,其次針對這些問題,結合現階段高師人才教育理念和目標,給出了針對性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體系設置思路,并再次具體探討了設置方案,最后進行了全文總結。
藝術教育應該以提升學生藝術修養(yǎng)、綜合能力為目標,不斷強化幼教學生的藝術教育能力、教學水平,以此為學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礎。由此,需要改革和創(chuàng)新藝術類課程,重新對課程進行設置。
一、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設置現存問題
現階段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設置存在這些問題:一是幼教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取向不一致。學前教育主要培養(yǎng)的是一線幼師,培養(yǎng)模式上存在一定差異,一種為培養(yǎng)技能型幼師,以學生能歌善舞為目標,一種是發(fā)展型幼師,以培養(yǎng)學生愛心、觀察力為主。不同的教育模式設置課程存在很大差異。前者重視美術、舞蹈、鋼琴、手工等技能培養(yǎng),后者重視學生涵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是沒有明確的藝術課程學習目標。由于缺少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藝術教師,大多聘請藝術專業(yè)的教師,部分教師沒有結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特殊性進行課程設置與教學,使得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上與藝術專業(yè)沒有差異。學前教育專業(yè)是培養(yǎng)幼教人才的地方,需要關注學生藝術素養(yǎng)、教學能力,如此,就應該基于職業(yè)特色,實施藝術課程設置與教學。三是缺乏合理的藝術課程結構體系。學前教育藝術課程設置一直都存在片面化、學科化的問題,學科之間孤立,或學科厚此薄彼。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對于幼兒教育如何教,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重技巧掌握,而不重綜合活動教學、幼兒創(chuàng)造力與綜合能力培養(yǎng)教學。
二、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體系設置思路
(1)基于專業(yè)特色,設計藝術課程目標。藝術教育的課程任務為協(xié)調藝術學科、學生發(fā)展及藝術的社會貢獻力之間的關系,幼兒教育藝術課程目標為,讓幼兒通過藝術感知周圍的環(huán)境,觸碰到生活、藝術中的美,并能夠運用藝術表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運用藝術結合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出藝術魅力,實施藝術活動。在幼兒教育綱要和藝術教育規(guī)程的指導下,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藝術教育,不應該只教授學生藝術知識、藝術技能,而應該契合幼兒生活,貼近幼兒實際,探尋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的需要,以豐富幼兒生活經驗為目標,引導學生感知、體驗、傳遞和創(chuàng)造藝術,借助藝術實現情感和思想的表達過程。所以,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藝術教育應該體現出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參與性,強化學生藝術審美、創(chuàng)造和教育能力。
(2)整合藝術課程,實現綜合藝術教學。隨著課改的逐步深入,課程整合逐漸成為課程設置的重點,《國家藝術課程標準》強調,藝術課程屬于綜合性的課程,它的綜合性不僅體現在藝術學科需要將藝術知識、創(chuàng)作背景、文化知識、技能與風格等綜合到藝術學習中,還應該將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等多藝術學科進行綜合,體現出內容、結構、目標上的綜合;诰C合性的藝術課程目標,設計課程體系,使得不同藝術板塊間的課程相互獨立又有所關聯,且內容、結構呈現出螺旋深入的形式。
縱向藝術課程體系可以分為音樂、樂器、舞蹈、美術4個板塊,橫向分配可以為基礎知識與能力、核心技巧與能力、綜合能力、遷移拓展4個逐漸深入的層次,在結構上不斷豐富與完善,并構建成系統(tǒng)化的藝術課程體系。
三、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體系設置方案
(1)音樂課構建策略。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設置時,應該包括如下內容: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幼兒音樂、聲樂等。并且刪除掉音樂專業(yè)學習的非常深入的內容,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把握音準、節(jié)奏方面,強化學生識譜技能,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學生音樂欣賞、兒歌演唱、兒童發(fā)聲練習方法的學習等這些內容。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音樂學習,應該一切圍繞將來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應該具備的音樂教學能力、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發(fā),以幼兒音樂為主題,完善學生兒童音樂欣賞、創(chuàng)編、合唱、指揮的能力。在課時的安排方面,音樂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可以先學,安排2學期課時,接著學習聲樂知識與技巧,安排2學期課時,之后學習幼兒音樂,并展開實習和幼兒音樂教學實踐。
(2)琴法課構建策略。琴法課藝術課程設置中,應該包括鋼琴演奏與欣賞、器樂演奏與欣賞、歌曲伴奏等一些內容的學習。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器樂演奏與欣賞教學,應該圍繞幼兒園教學時常用的器樂展開,鋼琴伴奏應該選取經典或流行的幼兒歌曲。在課時安排方面,首先安排2學期課時學習鋼琴基礎知識,再安排兩學期學習鋼琴彈奏技巧與方法,并于第3學期將重點放在鋼琴演奏技術的學習上,第4學期將重點放在歌曲伴奏、創(chuàng)編上,之后的課程時間安排鋼琴即興伴奏、創(chuàng)編、幼兒鋼琴演奏教學方法的學習。
(3)舞蹈課構建策略。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課學習內容應該包括舞蹈基本功學習和訓練、幼兒舞蹈、舞蹈欣賞、民族舞學習等。在實施舞蹈教學時,可以引用欒曉梅的思想,將舞蹈教學分為4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將舞蹈基礎知識、舞蹈基本技能的學習作為切入點,并沿著這條主線展開其他內容的學習。首先安排前2個學期學習舞蹈基本知識和基礎技能,并強化學生的身體基礎訓練,將舞蹈基本技能訓練融入到教學中,融合幼兒形體訓練的一些內容。接下來的第3學期安排民族舞學習,以民間舞作為這個學期學習的主線,融入民間舞文化、舞蹈欣賞、幼兒民間舞訓練等內容。
第4和第5學期中,主要學習幼兒舞蹈的相關知識,以此為主線,圍繞幼兒舞蹈教學法知識、教學技能展開學習。第6學期重點進行舞蹈鑒賞的學習,以優(yōu)秀舞蹈作品鑒賞作為學習的主線,在學習中融入舞蹈人文藝術相關知識,以及幼兒舞蹈鑒賞、即興舞蹈創(chuàng)編技巧等。
(4)美術課構建策略。幼教專業(yè)需要學習一定的美術知識,包括美術基本知識與技能、兒童繪畫技巧與賞析、幼兒繪畫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幼兒美術教育等相關知識。其中美術基本技能包括幼兒簡筆畫、裝飾畫、繪畫教具的自制等。在學習繪畫知識時,都是圍繞幼兒學習美術繪畫來展開,學習的是幼兒實用美術教育知識,并將造型能力提升作為教學主要內容。
在課程的課時安排方面,首先選取2學期時間學習繪畫基礎知識,與兒童繪畫賞析知識相結合,再運用2學期時間學習幼兒學具自制,并將第3學期的中心設置為幼兒簡筆畫學習,第4學期的中心設置為幼兒裝飾畫的學習,第5學期時掌握幼兒繪畫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學習,第6學期將學習幼兒美術教育作為主要內容,第7學期時主題為幼兒藝術教育相關內容的學習。若還有一定的學期時間,可以將實習、教學實踐的時間安排出來。
四、結束語
新時代、新要求下,為更好的踐行該種藝術類課程體系,也為提升教育效果,需要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改革教育方法、策略,完善科學藝術類評價體系,通過多元化、多渠道的藝術教學,提升學生藝術修養(yǎng)與綜合能力。另外,藝術教學課程設置還需要聽取學校師生的意見,在共同參與下,不斷完善與落實。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課程設置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師小學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思考論文10-10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研究論文10-12
關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男幼師美術課程設置的相關研究論文10-09
學前教育的課程設置解析論文10-09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設置研究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