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青春期女孩心理教育書籍推薦
青春期是一個非常敏感特殊的時期,此時多給孩子看些勵志的書籍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那么,青春期孩子該看什么書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青春期孩子該看什么書吧。
1、《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臺
在龍應臺與她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的三十多封書信里,進行著弭平兩代人之間代溝的努力。
探討了母子對新與舊、左派與右派、流行文化與人文關(guān)懷的看法,體現(xiàn)了母子不同的世代價值觀。
推薦理由:圍繞青春期孩子與上一代的代溝討論。
2、《給莉莉的信:關(guān)于世界之道》 艾倫·麥克法蘭
莉莉是本書作者艾倫·麥克法蘭教授的外孫女,17歲,對世界之道充滿好奇,經(jīng)常向他提問:“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于是,教授寫下這部專著,以30封信的形式,回答了莉莉的部分問題。
身為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和教師,作者運用自己的豐富學識和經(jīng)驗,對莉莉的問題給出了深入淺出、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
推薦理由:30封信縱觀人類歷史,綜覽世界文明,筆鋒的指向,從個人層面,直達哲學、宗教、政治等更宏觀的領(lǐng)域。
莉莉的問題沒有時間性,它們是每一個思考者——從青少年到成年人——的困惑。
同樣,教授的回答也沒有時間性,它們是每一個思想家的可能答案。
3、《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由12篇精彩動人的散文結(jié)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飯店》,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diào)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字,自此之后,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讀者。
推薦理由:充滿愛和自由。
4、《有一天啊,寶寶》 蔡康永
腹黑人講的溫暖故事,這本書寫給小S的寶寶,同樣也是寫給那些還在天上未來到人世的寶寶們。
年少的時候,會說,如果有選擇的話,我才不愿意來到這世界上。
年紀見長的如今,會說,如果有選擇的話,我還是會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
因為所謂的痛苦、傷害、不愉快,統(tǒng)統(tǒng)都變成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如果今天變成美好的,那是因為昨天的苦難。
愛生活,享受生命,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吧。
所以,寶寶,如果你可以選擇的話,一定要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哦。
因為不管是什么樣的人生,都會是你獨一無二的擁有。
生命是我們唯一與眾不同的東西。
推薦理由:通過蔡康永最深情最溫柔的寶寶日記,你將發(fā)現(xiàn),原來人生有這么多精彩好玩的“問號”,以此感悟生命的意義。
5、《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
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
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祁克果、柏拉圖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
推薦理由:為孩子的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青春期女孩心理教育【2】
青春期女孩心理
1、青春期的女孩會對異性明顯的關(guān)注
對異性的明顯關(guān)注是少男少女在青春期里一個最顯而易見,也最正常不過的表現(xiàn)。
可我們許多家長和老師卻將女孩子對男明星的思慕,對男孩子的好感視作是洪水猛獸、認為這種心理羞愧可恥,從而采取不當或過激的處理方式。
2、青春期的女孩極度追求個性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反叛心理也越來越重,總企圖追求一種個性的解放,企圖在蕓蕓眾生中彰顯自己的獨特。
這本無可厚非,關(guān)鍵是,她們往往會不惜一切代價標新立異,只要與眾不同,就不管是否合理。
這種情況出現(xiàn)多了,很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
還有一些孩子的追求個性,其實就是一種目光渴求癥。
真正的個性是一種內(nèi)心上的,不局限于外表,一味追求自己與眾不同,也是一種心理問題。
3、青春期的女孩反應激烈,有失偏頗
雖然每個人對同樣的事物反應速度與程度各有差異,但一般不會太大。
如果女兒在對待某件事上的反應與其他的孩子大相庭徑,甚至表現(xiàn)得偏于極端,那么說明她的心理不健康。
比如孩子因考試失敗而萌生輕生念頭,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4、青春期的女孩明顯出現(xiàn)叛逆
女孩子的青春期之所以容易讓我們忽略,是因為她們即使有叛逆,那叛逆也較為隱晦和內(nèi)斂。
男孩子會與批評指責他們的家長產(chǎn)生激烈的爭吵和情緒上的沖突,他們桀驁不馴、我行我素。
青春期心理教育【3】
1、理想型:沉浸在理想王國里,眼高手低,不愿腳踏實地地干平凡的工作。
這山望著那山高,一件事沒有做完,又想到第二件事,不切實際。
2、自卑型:自以為事事不如人,受到冷遇更受不了,總覺自己是一個局外人,郁郁寡歡,自暴自棄。
3、閉鎖型:有些青年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情感與別人不同,又不易為別人所理解,因而他們傾向于把自我體驗封閉在內(nèi)心,而不愿向他人表白。
4、失意型:失意,是當人的期望不能實現(xiàn),某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所感到沮喪的心理體驗。
它使有些人會產(chǎn)生不正常的自我評價和期望,將導致個人社會適應的失調(diào)。
5、嫉妒型:這不但有礙于別人,而且害己,對成長是極為有害的。
6、惟分型:考試流于重本本、條文的弊端,牢牢地打下“分數(shù)第一”的心理基礎(chǔ)。
在這種惟分心理支配下,人們只得為“分”而奮力拼搏。
7、怯懦型:這種心理的人過于謹慎,小心翼翼,常多慮,猶豫不決,稍有挫折就退縮,不想有所作為。
有這種心理的人一般都氣質(zhì)脆弱,無所謂創(chuàng)新,成才。
8、情緒型:青年情緒的變化帶有兩極性,容易動情、喜悅、激動和振奮。
同時,也容易悲觀、消沉、憂愁和苦悶。
對于青年的這種正常心理活動,重要的是在行為過程中加以正確引導,以減少不良影響。
9、習慣型:習慣的形成,一是自身養(yǎng)成的,一是傳統(tǒng)影響的。
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節(jié)奏緩慢,求穩(wěn)怕亂,安于現(xiàn)狀等保守的心理習慣,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種妨礙人才成長的不良習慣。
10、厭倦型:一旦遇到波折、困難或不順心的事,都要抱怨他人,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悔恨“明珠暗投”,牢騷滿腹,對生活失去興趣,對美好的東西失去追求。
這種厭倦心理磨損人的志氣,是成才的一個致命傷。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重點【4】
1、正確認識自己和接納自己
認識自己就是自我認識,自我認識與行為適應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是極為密切的。
一般說來,自我認識與其本身的實際情況越接近,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也就越能保持心理的健康;相反,自我認識與其本身的實際情況差距越大,則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弱,也就越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
2、逐步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挫折鍛煉是利用隨時隨地都可能發(fā)生的挫折情景,有目的地進行鍛煉,從而增強應付各種難以預料的挫折的能力。
挫折具有的實質(zhì)是獲取挫折的心理體驗,并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挫折以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3、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
良好穩(wěn)定的情緒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
控制自己消極的情緒,首先,應該是具有正確的思維方法,懂得萬事都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觀愿望順利發(fā)展;其次,必須糾正自我評價的偏差,避免不必要的消極情緒的產(chǎn)生。
【青春期女孩心理教育書籍】相關(guān)文章:
青春期女孩教育09-30
女孩青春期心理疏導心得06-08
青春期女孩情感教育04-30
女孩子青春期教育技巧10-26
教育心理學的書籍10-26
青春期教育資料05-15
青春期教育方案05-01
心理學入門書籍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