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的教學技巧
教學是老師一生從事的工作,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成敗,也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的教學技巧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小學語文的教學技巧【1】
一、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安排
過去的語文教學是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只要求完成教學任務,不管學生在學習中是否了解,也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接受這繁雜的內容。
我試著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淡化課文間的嚴格界限,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法。
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因為有著某些方面的共同點才組織到一塊的,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共同點集中訓練語言。
教學時,把一個單元看成一篇課文,從整體入手,先由學生自由讀通每篇課文,然后由學生初步讀懂自己所喜愛的課文內容,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疑義,再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組織教學,進行詞語的組塊、句子的組塊、段落的組塊及寫法的組塊,讓學生在各種組塊中求同存異,得到內化與積累。
這樣,就提高了教學速度和效率。
二、教學要聯系現實生活
當我上到《釣魚的啟示》一課時,我要求他們談談捐款的“啟示”。
因為學校有位學生家里失火,大家剛剛向他捐過款。
學生積極舉手,暢談自己的想法。
通過討論,大家理解了“愛”的含義。
活動是讓學生親身體驗、感悟,如課本劇表演、辯論會、對抗賽等。
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折騰”,一定會碰撞出許多“求新”的火花。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求真、求新”,需要每位教師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實踐、提高,才能為大家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表演、游戲等活動,入情入景地感悟、識記和品味語言,使情景的設置與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在教學過程中隨意捕捉或有意設置一些情景讓學生在無意中學會運用語言。
一次春游活動中,我和五年級的全班學生在河邊玩,無意中看到一條蛇正在吃一只青蛙。
學生們都驚叫起來,都跑出幾十米開外。
當我們都鎮(zhèn)定下來后,才穩(wěn)下心來。
當蛇跑后,我向學生講有關物盡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
通過這件事,學生懂得不少的知識。
經過實踐證明,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情感參與緊密相連。
當學生的情緒處于一個積極振奮的狀態(tài)時,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壓抑,一個個奇思妙想才會如泉噴涌。
在課堂上,學生有時會再現一些奇特甚至有點荒誕的想法或回答,此時,教師應保護、鼓勵學生這種創(chuàng)新意識,切不可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從而培養(yǎng)學生有大膽能說的習慣,在自由言論中進行語言實踐。
四、注重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上課中發(fā)現,自主、合作學習的形式多,實效少。
不少教師僵化地理解合作學習,片面地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
有的教師把問題提出后沒有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直接進行合作討論;有的問題則只需要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可以解決也去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有的合作討論的目標方向不明確或范圍太空太大,學生不知道該去合作什么,討論什么;有的小組學習,
幾個學生各自將答案一對便完事了,根本沒有了合作,沒有了討論,結果你還是你,我還是我;有的小組學習中,有發(fā)言權的依然是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習成績差的則只是旁聽;有的小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而變成了學生說笑或玩耍的機會。
組織小組式的合作學習要遵循合作學習的原則。
語文老師必須具備以下教學技能【2】
一、 教學技能之語言藝術
教師的語言藝術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古人云:“言為心聲”,“惠于心而秀于言”。
貧乏的口語只能是貧乏的思想的反應。
上課的過程中常常會為一個知識點想到很好的內容,把自己腦海中的內容變成語言的時候就變了樣子,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反而讓自己的意識走了樣子,這就是讓人常常感覺遺憾的“詞不達意”。
教師要想提高教學口語藝術水平就應該切實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其次,還要使自己的教學口語做到規(guī)范,做到語音正確,用詞恰當,說話符合邏輯,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生動活潑。
教學口語要使學生愿聽,愛聽,掌握口語的表達技巧,使自己的語言具有磁石一樣的吸引力。
二、教學技能之目標設計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說:“目標是預期的教學結果”。
教學目標是對教學后學生將能夠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是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十分繁復,因此科學的設計教學目標有利于語文學科教學任務的完成。
、沤虒W目標的設計要全面。
要求立足于小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不僅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不僅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颇繕说脑O計應具有可測量性。
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生學習結果有明確的界定,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
、悄繕说脑O計要有一定的層次。
即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動機意志等的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有效的語文教學,決不能搞“一刀切”,讓全體學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⑷目標的設計一定要體現發(fā)展性。
教學的關鍵是要通過教學使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發(fā)展。
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時一定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確定通過教學,發(fā)展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只有在確定了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我們再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媒體、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結構,才能最終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此所謂“射箭首先就要瞄準靶子”。
三、教學技能之流程設計
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好的教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是實施教學之前的一種規(guī)劃和安排,它是否具有合理性影響著語文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語文教學任務能否圓滿完成。
合理的設計教學程序可以把語文的各項教學內容有機融合的整體。
可以有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語文教學活動,保證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任務的完成,同時也可以體現語文教師組織教學能力和教學上的個性特色。
在設計上,要了解教學的一般過程要求,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注意與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課型相適應;環(huán)節(jié)要確定,步驟要清晰,安排要合理,規(guī)劃要具體;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努力求得創(chuàng)新。
在教學設計中課前的溫習、內容的切入以及教學形式轉換,均要牢牢地把握內容與形式如漆似膠,互為依存的這條線。
這樣無論側重哪點,都會讓你的教學設計略勝一籌。
值得注意的是:以為教師只要在教學設計時挖深挖透,語言品足品夠,過于追求自己教得深刻、教得順暢、教得輕松,即為“教”而設計的教學設計是行不通的。
更多的去關注內容,關注語言,教出自己的個性,不忘給學生上實實在在的語文課。
這樣,任何的教學設計都是一個好設計。
四、教學技能之現代教育技術的利用
現代教育技術就是在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以實現教育過程的最優(yōu)化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和質量”。
現代教育技術的開展使的教育教學質量、效率都獲得顯著提高,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最優(yōu)化的效果。
以圖像符號為主呈現教育信息的多媒體課件,不僅比語言、文字形象生動,便于準確理解與加強記憶,而且在單位時間內所傳遞的信息要比語言、文字大得多。
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手段,充分的提高教學效果。
時代要求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熟練的掌握和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更加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媒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五、教學技能之科學有效的評價
《新課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
語文教師的教學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的學習,幫助他們掌握學習內容和積極進行知識遷移。
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
具體到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中,既有針對學習內容的評價,也有針對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合作學習等方面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首先要正確引導,激勵評價。
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情緒不穩(wěn),表現易變,教師應適當地采用能夠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采取鼓勵他們不斷的上進的評價方式,合理地運用鼓勵性評價,以增強學生的信心。
其次、教師要動態(tài)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應拋棄傳統教育的那種以學生一時一事的表現,輕率地斷定學生終身發(fā)展的評價方式。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充分意識到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展過程之中,切忌以僵化的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應堅信學生的學習潛力,注意發(fā)現學生學習的每點進步,并及時地加以肯定和表揚,以激發(fā)他們的動力。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努力學習、挖掘潛力,掌握較高水平的職業(yè)技能是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新挑戰(zhàn),同時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更高水準的道德養(yǎng)成,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小學語文的教學技巧】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學習技巧10-07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技巧08-05
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技巧10-12
小學語文閱讀考試答題技巧10-26
小學語文課文背誦技巧10-05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技巧02-01
小學語文錯別字學習技巧解析10-08
小學語文學習方法與技巧10-07
小學教育教學技巧探究論文10-09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技巧2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