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弘揚蘇區(qū)精神演講稿
蘇區(qū)歷史盡管成為過去,但“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chuàng)一流、無私奉獻”的蘇區(qū)精神。仍然是當前各級黨員干部學習的精神財富。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改革開放的不斷發(fā)展,中國共產黨的地位發(fā)生了根本變化,蘇區(qū)精神仍然是當前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所需要的,弘揚蘇區(qū)精神的時代價值就更加凸顯。 蘇區(qū)精神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雖然現在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目標任務已有很大的變化,但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群眾的主體地位沒有變。當前,我們面l臨的歷史任務艱巨而繁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干部應當樹立群眾觀點、站穩(wěn)群眾立場、改進工作方法,把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貫徹到全部工作之中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弘揚蘇區(qū)精神,就是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要把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落實到實際的各項工作中去,特別要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強化公仆意識,有愛民之心,把民生問題時刻放在心頭,把群眾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作為工作的標準,人民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心系群眾安危冷暖,尤其是要關心和關注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暖人心的實事好事,不斷增進群眾福祉。
弘揚蘇區(qū)精神就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過硬的工作作風,努力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群眾工作是黨員于部的基本功,必須掌握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當前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特征逐漸顯露,群眾的民主意識、平等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等新特點,把發(fā)揚蘇區(qū)干部
的好作風與創(chuàng)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群眾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耐心細致的做好宣傳解釋,克服簡單粗暴。要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訪民情,解民憂;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疏導群眾情緒,密切與群眾的關系,增進群眾的理解和信任,鞏固和擴大群眾基礎。
弘揚蘇區(qū)精神始終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一個法寶,傳承蘇區(qū)干部的好作風好做法更是我們每個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
在全縣大力倡導“為民、務實、創(chuàng)新、奉獻”的民政精神大競爭中,作為一名民政干部,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就如何做好基層民政工作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民政工作,顧名思義,第一要熱愛民政的工作業(yè)務,包括對他的熱情和冷淡,所謂熱情是民政干部對社會弱勢群體的熱愛,所謂冷淡是社會部分公眾對民政工作不理解的做法。第二要加強對民政業(yè)務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掌握民政法規(guī)的精神和內涵,達到更好的為民政對象服務的目的。第三要掌握民政工作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特點、新觀點和新做法,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做好新時期的民政工作。說大一點,民政工作,直接關系著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隨著社會對民生問題的日益關注,民政工作的作
用和地位更加凸顯重要。
一是愛心:即愛民之心。
作為一名基層民政工作者,不僅要具有平常的愛,更要有一種大愛的境界。對于新時期民政工作者就是要深懷愛民之心,這是世上最博大、最深厚的愛。與其他部門所承擔的職責任務相比,民政部門的許多業(yè)務,可說是面向千家萬戶的。在我們的工作的對象中,婚姻登記、殯葬改革、村據)委會建設、行政區(qū)劃、地名管理、民間組織管理等,是以全民為對象的,還有許多工作是為特定的服務對象即是最可愛的人,有烈軍屬、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為國家建設做過貢獻,有的上過戰(zhàn)場,為國家安全立下了功勞。在最困難的人中,有貧、孤、老、病、殘等等,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最需要是關愛,最缺少也是關愛,只有通過我們民政工作者的勤奮工作,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給他們。面對廣大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只有深懷愛民之心,心里時刻想著百姓,竭盡全力幫其排憂解難,才能不辜負廣大人民群眾和民政對象對民政工作的厚望,民政工作的存在才有社會價值,我們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二是要忠心:即忠于職責。
老一輩革命家陳毅曾將民政工作概括“上為中央分憂,下替百姓解愁”。隨著時代發(fā)展,民政工作的內涵延伸為“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民政職責范圍更廣、涉及面更多,民政工作的職責決定民政部門直接面對廣大群眾,每項工作,都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通過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救災救濟、社會福利等各項工作,幫助社會困難群眾解決基本
生活問題和生產中的一些實際困難;通過優(yōu)撫安置工作為軍隊和國防建設搞好服務:通過村民自治和社區(qū)建設,推進城鄉(xiāng)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通過民問組織管理、行政區(qū)劃、婚姻登記等專項社會行政事務管理,維護城鄉(xiāng)居民合法權益。這些職責都是黨和政府賦予民政工作者的神圣職責,事關‘“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起著鑄造社會平衡穩(wěn)定機制作用。這都需要我們民政工作者要忠于職守、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工作,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如何成為一名忠于職守的民政工作者,民政系統倡導和實踐的“為民、務實、創(chuàng)新、奉獻”精神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一是崇尚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二是崇尚知難而進,一往無前;三是崇尚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四是崇尚艱苦奮斗,勤儉興業(yè)。
三是要熱心:即熱愛本職工作。
作為一名民政工作者民政人,首先必須熱愛民政工作,有一穎熾熱的愛心,工作起來才會有熱情,才能滿腔熱忱為需要服務的民政對象做好服務,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政工作中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和問題才會被熱情所化解。民政工作頭緒多,范圍廣,各項工作之間沒有緊密的內在聯系,而每項工作又都很重要,都必須做好。特別是隨著社會發(fā)展,在共享發(fā)展成果的情勢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今天開展民政工作的社會環(huán)境也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天的民政對象、具體任務已同計劃經濟時期和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有了大所不同,每一項工作要做好,要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都不容易。民政工作的多元性,要求民政工作者要努力學習,不斷增強服
務本領,要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在工作中把握規(guī)律性、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同時,人民群眾對民政工作的新期待增多,新要求更高,這都需要民政工作者主動分析新形勢,適應新形勢,多謀善思,多想新辦法,多出新措施,增強工作者駕馭民政工作的能力。
四是要誠心:即誠心實意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
要對民政對象、民政事業(yè)充滿感情,把他們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辦。落實到工作中主要表現在:一是平等對待每一個民政對象,不歧視他們,而是像對待自已的親人那樣,尊重、理解、關心他們;二是多替民政對象著想,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幫他們所需,替他們分憂解愁;三是要說真話。民政工作者必須說真話、實話,不能說假話、空話,要真實反映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呼聲和實際困難。四是要辦實事。要切實為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辦實事,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形式主義;五是要講原則。要嚴格按規(guī)定、政策處理一切事情;六是要講公平。處理、解決問題要合理、公道,對所有人都要一視同仁,不能有親有疏。
五是要操心:即勤奮敬業(yè)。
為民,就是要把以民為本、為民服務作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務,關注民生、民意、民權、民利,做到親民、愛民、利民,為人民謀福利、為群眾辦實事。
【弘揚蘇區(qū)精神演講稿】相關文章:
弘揚嘉庚精神11-17
弘揚五四精神作文10-06
弘揚五四精神征文11-09
弘揚工匠精神征文09-07
弘揚五四精神標語04-10
弘揚工匠精神作文02-10
弘揚五四精神征文08-10
弘揚法制精神班會方案10-09
弘揚民族精神標語12-04
學生弘揚五四精神征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