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書征文,征文大賽范文
讀書征文應該怎么寫?以下是文書幫分享的:讀書征文范文,歡迎閱讀!
讀書征文【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這句話雖已聽過無數(shù)遍了,但仍是琢磨不透,如何才能“破萬卷”呢?
小時候就經(jīng)常聽爸爸給我讀書,我十分愛聽,書中優(yōu)美的語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打動了我。
我那善于顧盼的雙眸明亮起來,盡管盯著那些不認識的文字,一雙本就大的招風耳也豎了起來,更是顯得大了。
從那小時的記憶中,我仿佛挖掘出了讀書之樂。
上了幼兒園,就漸開始自己讀書了。
每當老師教完拼音與漢字后,我總迫不及待地翻開那些帶有注音的小人書,一邊用手指點著,一邊癡癡地看著,似懂非懂地。
不過,也不走神,比起其他正在打鬧的小朋友,真是專注多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那時到底是在看圖還是看字,但老師卻不管這個,只顧夸我好學。
總之,從那依稀記得的時光中,我體會到,讀書之樂在父親那深厚的嗓音中,在老師甜美的表揚聲中。
小學時,我便開始閱讀大量的書籍,那時,班里還在比誰讀的書多,于是我便把“讀書破萬卷”當作我的座右銘。
但許多同學開始“抄襲”我的座右銘,我便生氣地對他們說:“你們配用這個座右銘嗎?說說誰有我讀的書多?”在他們紅著臉低頭不語時,我偷偷地得意地笑了。
讀書之樂又如同在小學時讀書的競爭中。
從六年級到現(xiàn)在,我卻是對“讀書之樂”和“讀書破萬卷”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暑假期間,我將《西游記》原著讀了一遍。
當讀到“小圣施威降大圣”時,更是置身其中。
有時眼前灰蒙蒙一片,原是讀到大圣與二郎激戰(zhàn):一會兒云霧散開,見一只麻雀釘在樹梢,一會兒又見小魚兒跳入水中,又一會兒,便有一只木木樗樗的花鴇立在廖汀之上……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仿佛成了真實的,如此生動,我不禁為這文字藝術嘆服。
現(xiàn)在我終于懂了,之所以能夠讀書“破萬卷”,是因為對書的樂趣了。
“讀書”樂!樂在與作者的交流。
讀書之樂在于仰俯間,縱覽千古,橫歷八荒;讀書之樂在于掩卷后,靈思飄逸、神清氣爽;樂在于書中優(yōu)美的語句、鮮明的形象和栩栩如生的畫面……
此為讀書之樂!
讀書伴我成長作文篇【2】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
聽爸爸說,那時我還在牙牙學語地時候就每天纏著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
他們都講得口干舌燥了,我還不罷休。
上幼兒園時,盡管我認識的字并不多,但我能自己讀書了,要是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做個記號拿去問家長。
直到現(xiàn)在我還堅持閱讀,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我認為書是一種精神糧食,只有把它一點一點的消化了,才能獲取知識。
我讀過許多作家的書,如:湯素蘭的《笨狼系列》,陽光姐姐伍美珍的《我的同桌是班長》,曉玲叮當?shù)摹缎πκ蟆、《叮當(shù)哪Хā?middot;·····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幽默大師——周銳爺爺?shù)臅?/p>
周銳爺爺寫的書有個特點:他寫的文章全都是既生動又有趣,而且幽默的,富含了許多兒童的天真。
我最喜歡的是周銳爺爺寫的《中國兔子德國草》系列的書,聽周銳爺爺說這套書里的主角出生在德國,是在兔年生的,但他是中國人,不過定居在德國,連起來就是一只中國的兔子吃德國的草,所以周銳爺爺才會取這個書名。
這套書里的主人公有兩個名字,他在德國叫愛爾安,在中國叫顧頁威。
他的學習也是頂呱呱的,經(jīng)常得1分(在德國1分等于中國的滿分)。
他在家里也是十分乖巧的。
同學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喜、怒、哀、樂。
讓我們以書為友,讓我們與書一起成長,讓我們在書中學會做人!
小學教師讀書心得【3】
一杯清茶,一段音樂,徐徐的清風,此時加上一本好書,就有了安靜而又豐富的內(nèi)心。
書,因為有她,我們變得會思考,并充滿著靈性。
忙碌卻充實的暑假除了北京奧運會帶來的強烈的愛國情懷,還有一部分便由書填滿。
每天都會翻上幾頁的是畢淑敏著的《愛怕什么?》。
她以心理學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筆法,針對當代中國人紛繁驛動的心,寫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
看著一篇篇娓娓道來的散文,猶如自己的內(nèi)心沐浴在清新的風中,蕩滌得一如雨后的新葉。
作為一名老師,繁瑣的工作,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常常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來,精心讀著這本書,正如書名所說,愛怕什么?于是,極力地吸收著書中的營養(yǎng),告訴自己,活得好一點,快樂一點,善良一點,健康一點,光明一點……很喜歡其中一篇的書名《魚在波濤下微笑》,那么讓我在陽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時,因為我的努力,我的學生們在陽光下微笑……
書桌上《做一名有專業(yè)尊嚴的教師》、《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兩本書是關于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的。
因為聽過竇老師的課和講座,一下子就被她的課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課堂教學智慧、細膩、甚至是唯美。
佩服她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從她的課,她的講座,甚至是每一個細節(jié),展現(xiàn)出的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無限魅力。
因此,認真讀了這兩本書,內(nèi)心里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為竇老師一樣出色,不是因為可以出名,而是因為這樣老師學生會喜歡,因為這樣的課堂孩子才會沉醉其中。
認真琢磨竇老師的文字,仿佛能置身于當時的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斷反思我的課堂。
我震撼于這段文字:“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教師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竇老師能夠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備課這一理念也伴隨著這段文字,深入我的內(nèi)心。
竇老師的課堂,竇老師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著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詩意,所以有魅力。
我想,這就是我前行的目標。
每一次讀書便覺得自己的膚淺,于是,將繼續(xù)鼓勵自己,每天讀一點,厚積才能薄發(fā)。
那么,靜靜看書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獲。
【讀書征文,征文大賽】相關文章:
征文大賽201810-26
2016童年征文大賽10-26
關于小說征文大賽10-26
2016劇本征文大賽10-26
2016詩歌征文大賽10-26
2016全國征文大賽10-26
2016散文征文大賽10-26
2016征文大賽啟事10-26
青少年征文大賽夢想與擔當征文素材05-09
2016好家風征文大賽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