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從傳播學視角劃分語文,作文評語的基本類型論文
摘要:從傳播學角度看,語文作文評語的授受是一次信息的傳播過程,而我們的教師多是身在這種“傳播——反饋”的傳播效果圈中而不自知,或者多是經驗性總結,缺乏理論性的認知與支撐。
關鍵詞:作文評語傳播心理滿足性評語非滿足性評語
作文評價作為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作文分數與等級劃定和作文評語兩部分。作文評語內容相對豐富、形象相對豐滿,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夠更細致深入地傳播教師的觀點和建議,傳播功能大,受學生的關注度也高。它不但對作文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學生的“個性形成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于作文評語類型的劃分,學界并沒有形成一個在普遍范圍獲得一致認可的劃分標準和具體類型。
1作文評語的傳播學意義
教學評價學認為,教育評價一般具有鑒定、導向、管理的功能。作文評語作為教育評價的一種同樣具有上述功能,但是,同時,它同任何一種教育評價一樣都不必然具有某種性質的功能。
因為它同任何傳播中的信息一樣,在本質上是一組經過傳播者編碼而包含一定具體意義的符號,傳播后產生符合或不符合傳播者期望的不同的影響。具體來說,作文評語作為一種反饋信息而存在。如果我們把作文寫作、作文上交、作文評語傳授看做一次完整的信息傳播過程,那么在這個信息傳播過程中,作文文本即是信息,學生是該信息的傳播者,教師是該信息的受傳者,教師給出的作文評語就是該信息傳播過程的反饋部分,作文評語成為一種反饋信息,同時,學生成為該反饋信息的受傳者。
反饋,在傳播學中指“傳播者發(fā)送出去的給定信息,作用于受傳者后產生的結果再回傳至傳播者,并對信息的在輸出發(fā)生影響的過程②,它是信息傳播尤其是現(xiàn)代信息傳播的必不可少的過程。我們平時探討的信息傳播中反饋的作用多是從傳播者立場出發(fā),看反饋信息對于其確認傳播效果,調節(jié)后續(xù)信息傳播行為的重要意義。在此,因為師生普遍意義上的指導與被指導的特殊角色關系,我們從受傳者即教師立場出發(fā),通過其反饋信息即作文評語在“傳播——反饋”的效果圈中調節(jié)傳播者即學生的后續(xù)信息傳播行為即作文文本寫作的重要意義來看作文評語。
2影響作文評語傳播效果的因素制約信息傳播效果因素有三:傳播者,傳播技巧和傳播對象。
傳播者制約傳播效果主要在于其“可信性”的大小。“可信性包含兩個因素,第一是傳播者的信譽”;“第二是專業(yè)權威性”。師資隊伍日益強大,中學教師可信性尚不存在特大問題。同時,霍夫蘭的“休眠效果理論”認為,信源可信度與傳播內容本身的聯(lián)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受傳者逐漸淡漠甚至忘卻,“從長期效果來說,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容本身的說服力。③”所以,這里我們把教師的可信性做一個平衡的假設,而關注傳播內容本身。
3作文評語的編碼過程的影響因素
符號經由編碼過程方可成為信息。其傳播效果的理想與否關鍵取決于該編碼過程。所有探討作文評語如何寫作的問題也就是作文評語作為一種反饋信息如何被編碼的過程。
信息編碼包括編碼程序與編碼結構。編碼的程序與結構即編碼過程中信息因素的排列組合。一則評語往往包括各種異質性評語,如諸多一線教師提出的“欣賞性評語”、“激勵性評語”和“懲戒性評語”等。這些異質性評語就是我們這里所講的作文評語作為一種反饋信息所包含的該等級的信息因素。所以,對于評語類型的界定就成為了形成作文評語信息編碼的關鍵問題。
4作文評語的類型劃分
關于作文評語類型的劃分,學界并沒有形成一個普遍范圍內獲得一致認可的劃分標準和具體類型。目前作文評語類型的劃分,多是中學一線教師根據自身教學經驗,潛在地遵從教育評價學的劃分標準,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對作文評語做出類型界定,如前所列的“欣賞性評語”、“激勵性評語”和“懲戒性評語”等。
本文無意亦不必破前人之說,只是試圖從傳播學的角度依據“使用與滿足理論”,站在中學生接觸語文作文評語的心理需求的立場上對作文評語做一個另一種出發(fā)點下的類型界定。
4.1作文評語類型劃分的心理學依據
發(fā)展心理學認為:“心理的個體發(fā)展分為不同的階段,如嬰兒、幼兒、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不同的階段“有其不同的心理特點④”即其普遍具有的相對一致的心理特征。如果我們將中學生看做一個青少年的集合體,該集合體在接收到作文評語并決定看與不看之前已經預先存在某種普遍的相對一致的心理訴求。該訴求的普遍一致性是我們在此劃分作文評語類型的一個認識論基礎。
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我中心”再度凸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多依賴外界認可,故多尋求“他人積極的關注,形似如贊許、尊重⑤”。對作文評語的“心理需求”也典型地表現(xiàn)為期待教師的肯定、賞識和鼓勵。閱讀作文評語的過程成為該需求獲得“滿足”的過程,語文作文評語成為其獲得心理“滿足”的媒介,這個過程中就應然地存在了傳播學中“使用與滿足理論”概念。 4.2作文評語傳播過程中“使用與滿足”的模式圖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用以下基本模式圖來表示
附注:接觸和拒絕是中學生對于語文作文評語的兩種選擇結果樣式即選擇接觸語文作文評價和拒絕接觸語文作為評語。
滿足與非滿足是中學生接觸語文作文評語的心理需求的滿足結果樣式即滿足和非滿足其心理需求兩種。
心理需求經驗即在多次接觸活動積累和形成的中對于接觸語文作文評語的一般、一貫的心理需求。心理需求被滿足經驗即中學生接觸語文作文評語的心理需求的被滿足與非被滿足的經驗。
需求圖式即中學生在接觸語文作文評語之前的預先存在的對于語文作文評語的認知、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具體心理需求即在具體接觸某則語文作文評語前的具體的心理需求。這種具體的心理需求可能是符合其業(yè)已形成的需求圖式,也有可能不符合。
顯然,中學生在接觸作文評語的過程中產生了“滿足需求”和“非滿足需求”兩種結果樣式。而這兩種結果樣式同時又會作為“需求被滿足經驗”,和“需求經驗”來共同作用形成“需求圖式”,這個需求圖式又和“某次具體需求”相互作用產生“接觸評語”和“拒絕接觸評語”兩種選擇結果樣式。
4.3作文評語具體類型劃分
由此可見滿足性與非滿足性結果樣式是以中學生心理需求為劃分角度的兩個互生性概念。它們不僅是一次作文評語接觸活動的結果樣式,同時也是下一次作文評語接觸活動的影響因素;谄渌罁慕嵌鹊暮侠硇约捌渲匾匚缓妥饔茫疚陌呀處煹淖魑脑u語劃分為滿足性作文評語和非滿足性作文評語兩大類。
一、滿足性作文評語。滿足性作文評語是指滿足中學生作文評語接觸活動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評語。如前文所述,青少年意識里或者潛意識里把作文寫作和學習當做表現(xiàn)自己的一種方式,并期望“獲得贊賞和滿足”⑥。因此滿足性評語典型表現(xiàn)為教師對學生作文文本的肯定、賞識和鼓勵一類話語!熬唧w心理需”求允許非典型性。
二、非滿足性評語。顧名思義,非滿足性評語是指沒有滿足中學生作文評語接觸活動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評語。如前文所述,滿足性作文評語與非滿足性作文評語是一對互生概念。非滿足性評語典型表現(xiàn)為教師對作文文本的否定、批評和懲戒一類話語。
必須注意的是:滿足性評語不等于我們通常所講的“好”的評語;非滿足性評語也不等于“不好”的評語。因如前文所述,該類型劃分角度是中學生的心理需求而非評語本身的褒貶性質。
以上便是本文從青少年在接觸語文作文評語前的心理需求出發(fā),依據傳播學理論對于語文作文評語類型的界定。界定只是作文評語如何寫作的第一個問題,也是首要的問題。立而不破,本文只是提出一個探索性理論概念,更多商榷該還存在一線的教學實踐當中。
參考文獻
。1](日)梶田睿一著,李守福譯《教育評價》(第一版),1988年08月
。2]支敏著《教育評價的基本原理與運用》,2006年8月
。3]張向葵、劉秀麗等著《發(fā)展心理學》,2002年
。4]童兵著《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
【試從傳播學視角劃分語文,作文評語的基本類型論文】相關文章:
煤礦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01-12
禮貌禮儀的基本論文10-26
論文評語大全07-22
論文的學術評語11-20
關于論文評語04-26
導師對論文的評語03-31
導師論文評語11-03
本科論文評語07-08
議論文作文評語06-12
試膽量作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