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小語第九冊期末檢測質量分析報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睘榱苏嬲l(fā)揮考試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促進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三重功能,現(xiàn)就從本次隨機抽取的五年級樣卷做如下分析:
一、試題評價
研究試題呈現(xiàn)的主要特點,也就是研究命題的思路。目的有三:一是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把握好教材的標準;二是可以幫助我們開拓視野,了解更多的題型;第三可以幫助我們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否合乎要求。我們語文教學的依據(jù)是“課標”,下面我們就讓“課標”來說話,客觀的評價本套試題:
。ㄒ唬┰囶}的特點
概括為:依“標”、扣“本”、著“源”、重“能”、求發(fā)展。
1.緊扣“知識目標”,突出了基礎性
“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边@套試卷能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這一思想。在命題時,能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階段目標,力求從三方面體現(xiàn)其基礎性,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態(tài)度。按照這樣的思想,在命題時著眼基本要求,緊扣教材,避開難題、偏題,較全面地對學生進行應知應會知能的考查和檢測。試題做到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合,基礎知識主要從字詞句段、成語、古詩、名著、名篇等方面命題,基本技能則是從寫字、字詞理解、課文感悟等方面考查,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很好地涵蓋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點,因此能客觀準確地檢測出學生的語文能力。
2.緊扣“技能目標”,突出了靈活性
傳統(tǒng)教學論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傳授知識,而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的本質是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正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學論思想。貫徹“課標”精神,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突出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試卷命題的正確導向也在于此。為此,試卷的命題要活,要多呈現(xiàn)一些綜合性強的題目。這份試卷中很少讓學生死記硬背的內(nèi)容,大多題目新穎靈活,重在分析、理解、運用能力的考查。如:本次閱讀材料課內(nèi)課外各一篇,重在考查學生各種語文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考查了學生對章法的領悟能力,考查了學生語言實踐能力,考查了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有關詞句意思的能力,考查了學生篩選信息、提煉概括的能力。又如第五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重視了學以致用的考查,突顯了“教材+生活”的取材意向:第2小題先將課本信息綜合串聯(lián)后呈現(xiàn),再呈現(xiàn):“家鄉(xiāng)的()!笨疾榱私處熓墙探滩,還是用教材;第4小題“媽媽為了促進我練好書法,在家里張貼了這樣的諺語。”考查了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言的能力。類似這樣的題目意在提醒我們:教材是我們達到課標的課程資源之一,而學生的生活實際是語文教學活動更廣博的資源,我們教出的學生不是教材的學生,而是生活的學生。
3.緊扣“情感目標”,突出了人文性
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總目標”的10條中,每一條都蘊含了教育性。本套試題中課內(nèi)閱讀的“為黃山奇松設計一條公益用語”,課外閱讀的“補充填空題”“判斷題”等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價值取向是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態(tài)度及情感的和諧發(fā)展!薄耙箤W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的導向作用。綜觀試卷的命題,多處語言表述大多采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形式,在向學生提出某種學習要求時,多處用“你認為”“我喜歡”等語詞,令人感到語言表述自然親切,從而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有所感悟與思考,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積極向上的思想情趣,讓學生在自信、愉悅、必勝的心情中進行展示或匯報。
。ǘ┟}的建議
從教師們反饋的信息來看,總的來說,對本套題目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試卷中難免存在一些失當之處,現(xiàn)略指一二,與同仁們共商榷,一孔之見,不足為意。
1.命題可更貼近年段要求。如課內(nèi)閱讀的第3題“劃橫線的句子與下文是關系。”答案應為“總分”關系,但在150份樣卷中僅有5人答對此題,大多回答為“承上啟下”關系,損失慘重。分析原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翱偡帧薄胺挚偂薄翱偡挚偂钡染渥雨P系是中年級的學習難點;到了高年段接觸了段落關系,領悟過渡段“承上啟下”的作用就是本冊書的知識點。試卷注重考查學生對表達方法領悟能力,評價導向功能的作用很明顯,若能緊扣本冊教材命題就更有針對性。
2.作文命題可結合閱讀題。習作題目稍顯呆板無新意,尤其是習作一《假如我是……》,想象作文不是本冊習作教學的重點,且這樣的題目在作文選中比比皆是,憶文的情況明顯,摸不到學生實際水平,拉不開檔次。命題可充分利用資源,結合課外閱讀《愛心不是偶然的》,提出關于“愛心”的話題,引發(fā)學生對
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尋找生活中愛的故事,如汶川賑災的大愛、身邊助人的小愛,這樣既可考查學生的寫作水平,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易于表達真實情感。
3.試卷的校對不夠仔細。如第五題中的《牧童和狼》寫成《牧童和羊》。另外試卷排版太密,題目較碎,學生容易漏題。
二、卷面分析
(一)好的方面
1.基礎知識相對扎實
基礎知識部分共有五道題,測查的“知識點”包括詞語、改錯別字、成語、歇后語、諺語運用、擴寫句子、句子變換、關聯(lián)詞運用、詩詞積累等。在考查這些知識點的同時,還考查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記憶能力、言語表達能力、運用能力等“能力點”。同時,在考查知識與能力的過程中也很好地滲透了“人文性”的教育。如,熱愛讀書、熱愛家鄉(xiāng)等。
⑴字詞掌握較好。從答卷的情況看,“看拼音寫詞語”、“改成語中的錯別字”、“根據(jù)意思寫成語”等題的得分率都達到了90%以上,學生的出錯率極低。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比較扎實的,從學生身上也折射出了老師對基礎知識的教學是比較到位的。
⑵詞句積累較好。課程標準非常強調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感悟與積累。蘇教版在每個練習中都讓學生讀讀背背一些名言警句、諺語、成語等內(nèi)容,意在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yōu)秀文化和積累語言。第二題的3、4小題寫近義詞、寫成語和第五題的填寫諺語,都是考查學生詞語積累的情況。從卷面來看,兩道題的正確率達90%以上。這說明學生對課文中要讀要背的詞語掌握比較好。
2.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閱讀以課內(nèi)《黃山奇松》片斷,課外《愛心不是偶然的》為語言材料,共11道題。以理解詞句、領悟章法,積累詞語、把握文意、處理信息、概括要點、想象補白等方面檢測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從抽取的樣卷上看,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⑴對課文內(nèi)容較熟悉。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①課內(nèi)閱讀是課文《黃山奇松》的節(jié)選,所有學生均能把段落補充完整。②要求背誦的課文大部分都能背出來,如第四題的補充古詩詞,第五大題的“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前面2個小題涉及到要求背誦的課文,學生基本上能正確填寫。由此可見,老師們對學生的課內(nèi)積累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品治隼斫饽芰υ鰪。課外閱讀部分,大部分學生能讀懂文章,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文中找反義詞、體會詞句表達的意思,判斷選擇句意,學生大都能聯(lián)系全文分析和查找問題,答題正確率比較高。部分學生在歸納段意時能從文章中篩選信息,然后提煉概括,用自己的話清晰簡潔地概括出來,表現(xiàn)出較強的概括能力。特別是抽樣學校中有的整本試卷都完成得較好,說明任教老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在給文章第2自然段補充內(nèi)容的題目中,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寫句子,內(nèi)容正確而充實,如:丈夫為國家失去了生命,而金魚不能死去,這是丈夫的靈魂,是丈夫留給我們愛啊!
3.寫作水平有所進步
這次習作檢測采用二選一的辦法,命題寬泛、開放,為學生的習作留下選擇的余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需求。從樣卷來看,好的方面具體表現(xiàn)在:
、畔胂笞魑念}材較豐富
在本次作文中,許多學生選取想象話題“假如我是……”一文,學生思路開拓、選材豐富:神筆馬良、天使、超人、科學家、魔法師、多啦A夢、一滴水、小鳥……勾勒出了生動感人的想象畫面,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透過這些習作的材料,我們分明感受到作文教學改革的新氣息,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鼓勵大膽想象,自由表達,已經(jīng)取得較好的成效。
、凭邆湟欢ǖ谋磉_能力
在本次抽樣的習作中,有部分習作語句通順,內(nèi)容具體,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其中少數(shù)學生的作文選材新穎,行文流暢,語言精妙,富有個性與創(chuàng)意,得到了閱卷老師的高度評價。從這部分習作的字里行間,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注重語言的感悟與積累,并能內(nèi)化為自己的認識,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比較靈活地運用,語言表達能力得到較好地發(fā)展。
。ǘ┐嬖趩栴}
1.基礎知識仍需加強
⑴錯別字現(xiàn)象屢見不鮮。綜觀樣卷,錯別字最多的出現(xiàn)在“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句子練習”,“習作”等題目中。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一是學生背書是死背,沒有關注到一些難寫易錯的字,而部分老師也只是要求學生會背就行了,忽視了寫的問題。第二就是學生在平時的作文中,遇到不會寫的字也懶得去查字典,用同音字代替了事,而老師改作文有時沒有時間詳批,所以也就沒有及時給學生指出錯別字,即使圈出來了,發(fā)下去之后學生也不一定細細地看。第三就是對于一些生字詞,學生不能從字義上去加強記憶,如不少學生把“惟妙惟肖”的“惟”寫成“唯”,“禮貌”的“禮”寫成“理”,“自相矛盾”的“矛”寫成“茅”或“予”,學生光從讀音上去判斷,而沒有從字義上去推敲。
、圃~句教學不容樂觀
字詞句的教學是小學語文基礎知識訓練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但從卷面看,學生靈活運用詞句的能力仍需進一步加強。一是近一半學生不能根據(jù)意思正確寫出“螳臂當車”這一成語。二是補充句子欠恰當、準確,大多學生不能從形態(tài)和顏色具體寫出荷花的“美”。三是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準確運用關聯(lián)詞把兩個句子連成一句話。四是部分學生的造句水平停留在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不開闊,句子缺乏活力和靈性,這與五年級應有的水平相差甚遠。從這些不該失分的題目看出,我們平時的詞句教學是不夠扎實的。
2.閱讀能力亟待提高
、蓬I悟能力很弱。在閱讀板塊中有兩道題出現(xiàn)了對“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這個知識點的考查,其一是領悟表達順序“作者依次描寫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你認為寫作順序能調換嗎?”;其二是領悟段落先總后分的表達方法“劃橫線的句子與下文是什么關系?”從樣卷答題的情況來看,學生對章法
的掌握較為欠缺,得分率不到30%!墩Z文課程標準》把引導學生“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作為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提了出來,應當引起我們教師足夠的關注。過去那種注重思想教育忽視語言學習,注重內(nèi)容分析忽視表達領悟的閱讀教學,影響語文教學效益的提高,不能再繼續(xù)下去了,閱讀教學必須重視引導學生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聘爬芰Σ粡。部分學生不能聯(lián)系全文分析問題,作答時,綜合概括能力不強,不善于從文章中篩選信息,然后提煉概括,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淺嘗輒止,思維的深度有待加強。如,短文中的第5題“歸納段意”,從卷面來看,學生的概括、表述能力還不盡人意。一是概括內(nèi)容不全,丟三拉四;二是與原文內(nèi)容相差甚遠;三是語言不簡練,有的甚至全抄書,不會概括。這些暴露了我們學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比較差,思路受局限,不開闊。同時反映教師在閱讀指導過程中缺少閱讀方法的指導,不能從把握基礎、自我理解、體會感情、領悟學法的基本步驟去指導閱讀。
、情喿x習慣較欠。課外閱讀的第2題答案就在文中,命題的意圖是考查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只要細細地去讀文章,仔細思考每一道題,答案不難找到,但對于那些沒有耐心讀文章,在學習上還不會思考、不善理解的同學來說失分就在所難免了,這充分說明了一部分學生離開了老師的指導還不會學習。例如:“聯(lián)系全文,體會文中劃橫線句子的含義,用‘√’判斷下面哪個說法最準確”。只要多讀兩遍短文就可以毫不費勁準確判斷,可部分學生因沒有靜心讀文而失分,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尤其是我們平時要注重提高中差生的閱讀習慣,要教會他們?nèi)绾巫x書。
3.習作水平尚需提升
、抛魑乃讲罹嗪艽
作文水平的差距很大。這種差距表現(xiàn)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而且這種差距比語文知識的差距更明顯。成績好的學生有28分以上,可以寫六七百字,而且選材新穎,語句通順,有真情實感。成績差的只有3分,不到50個字,錯別字、語病很多。
、屏曌骰竟Σ粔蛟鷮。具體表現(xiàn)為:①曲解題意,導致習作偏題、跑題。集中表現(xiàn)在“選擇與季節(jié)有關的一件事或一個活動”的作文題上,有的通篇沒有圍繞該季節(jié)有關的一件事或一個活動來寫;有的描寫較少,只有三言兩語,而是用較大篇幅描述該季節(jié)的美景。今后的習作教學要加強審題指導,引導學生抓住題目的關鍵詞理解題意,明確寫作要求。②有的學生作文就分三大段,開頭段,中間段和結尾段;有的甚至通篇就一段。有的錯別字不少,語句不通,處處是修改的痕跡。這些看似細小的事情卻涉及到習作的基本功問題,需要我們語文教師予以關注。
、钦Z言表達能力較低。有一部分學生習作的語言面貌不容樂觀,主要表現(xiàn)在:①詞匯貧乏,用詞造句的時候辭不達意,顯得蒼白無力。②語病較多,不能準確將一個句意表達明確,夾雜著方言土語。③采用一些妙語佳句生硬套在開頭或結尾,這些語言又與文中內(nèi)容沒有多大的聯(lián)系,出現(xiàn)“造文”現(xiàn)象。④假話、空話、套話依然存在。在本次檢測中,仍然有一部分學生習作內(nèi)容空洞無物,胡編亂造,缺乏真情實感?梢姡@部分學生平時缺乏對生活的關注和體驗,沒有生活積累,寫作文時,無話可說,依照提示的內(nèi)容,想當然地編一些情節(jié),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4.卷面問題老生常談
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書寫質量上,有的學校書寫令人擔憂,表現(xiàn)在寫字歪歪扭扭,左右分家,字跡模糊潦草,深淺不一,影響卷面整潔。個別學校抽測試卷里比較多的學生用鉛筆答題,達不到本年段寫字的基本要求,既看出一些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也看出教師平時在寫字訓練方面是否重視,要求是否嚴而有格。
5.差異問題令人堪憂
就統(tǒng)計抽樣學校的情況來看,城市小學明顯優(yōu)于市郊小學,在及格率、優(yōu)良率和平均分等指標上差異較大。有的學校及格率為100%,有的學校及格率只有85%,這反映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的不均衡。
要想更準確、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語文能力,遠不是一張卷紙、幾道試題就能涵蓋得了的,此次的質量分析只是抽樣了三所學校,希望它能引起老師的重視,能以點帶面發(fā)揮它的實際價值。
三、教學建議
為了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yōu)秀),針對本次的質檢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的課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一)基礎教學建議
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技能有缺陷,必定會影響人的發(fā)展。多年以來,小學語文試卷一開卷就考查基礎知識,分值占一半。無論從教學的角度,還是從考試的角度,我們都不能不高度重視基礎知識教學。
1.夯實識字寫字教學
針對剛才我們談到的出現(xiàn)錯別字的三個主要原因,在此提三個建議:①對于要背誦的課文,最好能讓學生默寫一遍。有些老師可能會說,這是不是超出了課本的要求?其實,這也是一種積累,要求背誦的課文或段落,一般都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讓學生寫一遍,是更好的積累方法,只是,要靈活運用此方法,不要成為學生新的負擔。②教師平時在批改作文時,遇到學生的典型錯別字、病句,把它們收集下來,建立一個錯字庫、病句庫,并經(jīng)常給學生練習,做到有的放矢,強化他們的記憶。在座的很多老師可能都出過考試卷,可能是幫學校出,可能是為你班上的學生出,有時候想出一些改病句的題目,就在那里想啊想啊,就是想不到什么好的句子。如果你建立了這么一個病句庫,那你就可以信手捏來了,而且這樣的病句也正是學生最需要的。這里講錯字,就順便延伸到改病句了。③落實好生字教學。生字教學不能忽視字義的教學,可以從字的起源、字理去幫助學生辨析一些音近義近的字。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識字,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習慣。生字的鞏固除了抄寫聽寫外,還要有擴詞方面的練習,引導學生在閱讀和寫話中經(jīng)常運用,這是復習和鞏固生字的主要途徑。老師不僅要將所教的字放入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把字詞句有機的結合起來,而且在教完后要及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練習和運用的機會。同時,寫字教學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到了中高年級,仍然不要忘記寫字是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對容易寫錯的字,難寫的字給予指導。在指導學生寫字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板書示范,雖然現(xiàn)在對漢字書寫的筆順、結構等不再作為考試的內(nèi)容,但指導書寫時這些方面是不能忽略的,因為它們是把字寫規(guī)范,寫美觀的前提。
2.抓好詞句應用教學
雖然詞句教學已引起了老師們的關注,但情況仍不是很樂觀。問題出在哪?問題在于老師們沒有按新課標的要求做到理解與運用結合。學過的詞句要求在閱讀和寫作中經(jīng)常運用,在教學設計上要提高詞句訓練的意識,從訓練的角度設計詞句教學,努力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首先是引導學生理解成語、關聯(lián)詞、諺語、歇后語等詞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礎上及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練習和運用的機會。具體怎么操作呢?我認為有兩種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訓練途徑:一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逐漸學會表達;二是模仿課文,抓住詞句訓練點,模仿課文進行一系列的擴散練習。
(二)閱讀教學建議
1.以標導教—正確把握高年段閱讀教學要求和重點
課標確定的高年段閱讀教學目標共有11條,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下列4個方面:
⑴推敲重點詞句,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如本次檢測中閱讀(一)的第4題、閱讀(二)的第4題和第6題就是圍繞這一要求來命題的,共占5分。)
⑵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如本次檢測中閱讀(一)的第3題,就是圍繞這一要求來命題的,共占3分,得分率不到50%。)
、且宰x書為主線,加大思維訓練力度,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從剛才我們的分析可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不容樂觀)
⑷加強語言積累,積極運用積累的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本次檢測中閱讀(一)的第5題,就是圍繞這一要求來命題的,共占2分,)
我們老師在組織閱讀教學時,對學段的教學目標了然于胸,教學才會有明確、正確的方向,就會避免無的放矢、“腳踩西瓜皮”的現(xiàn)象。要使五年級的學生基本達到小學階段高年級的閱讀能力要求,教師必須在明確上述目標要求的基礎上,科學地設計每一課的閱讀教學。
2.授之以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高低是體現(xiàn)學生語文水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縱觀歷年檢測的形式和內(nèi)容,閱讀試題在考卷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大?梢哉f閱讀試題是命題者拉開分數(shù)檔次的“殺手锏”,也是應試者失分的“傷心嶺”。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正成為我們師生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那么怎樣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建議老師們從學生的閱讀興趣、習慣和方法三方面入手。
【小語第九冊期末檢測質量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期末檢測質量分析報告范文11-13
期末檢測質量分析總結11-23
期中考試質量檢測分析報告03-29
期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11-19
期末線上質量檢測方案01-24
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12-07
語文期末試卷質量分析報告12-30
線上期末質量檢測方案01-25
語文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10-20
小學語文期末試卷質量分析報告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