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屬工藝學實習教學
金屬工藝學實習教學【1】
摘 要:技工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
本文以金屬工藝學實習教學為例,探討如何開展單項課題實習教學和綜合生產實習教學。
關鍵詞:實習教學 客觀認識 單項課題 綜合生產
實習教學是學生將學到的專業(yè)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把職業(yè)技能轉化為生產力,從而實現(xiàn)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重要途徑。
金屬工藝學是一門實踐性強、概念抽象的專業(yè)課程。
那么,教師又該如何提高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在金屬工藝學的實習教學中,教師應遵循系統(tǒng)性和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按照以下步驟開展教學。
一、提高學生對實習教學的認識
技校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實踐經驗不多。
因此,在專業(yè)課教學開始之前,老師應帶領學生到生產車間參觀學習,了解生產過程、生產設備,觀察產品、機械零件。
教師再結合掛圖講解專業(yè)基本知識,讓學生對所學專業(yè)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在此環(huán)節(jié)的實習教學中,學生以看為主、以聽為輔。
教師在讓學生觀察不同零件結構特點和使用性能時,進行簡單介紹,讓學生初步建立起對機械專業(yè)課的認識,為今后專業(yè)理論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多列舉一些生活、生產實例,將課程、生活、生產有機聯(lián)系起來,才能將復雜、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具體化。
比如在講授靜載荷、沖擊載荷和交變載荷時,筆者就以汽車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承受的載荷、汽車撞到大石頭承受的載荷、汽車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駛時減震彈簧所承受的載荷為例,來說明什么是靜載荷、沖擊載荷和交變載荷,教學效果顯著。
初步形成對實習教學的感性認識,是學生向理性認識過渡的基礎。
通過感性認識實習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職業(yè)技能的積極性。
二、單項課題實習教學的實施
單項課題實習教學是針對專業(yè)課的某一課題進行的單項實習教學,由專業(yè)課教師講解基本理論知識,演示實習操作基本動作,使學生了解實習的基本操作方法,把所學的基本知識應用于實際操作技能訓練。
這個實習教學環(huán)節(jié)必須在生產實習車間進行。
首先,教師進行講解示范。
教師的講解要突出重點、難點,工藝要點一定要講解清楚,示范動作一定要規(guī)范、準確。
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組進行操作技能訓練。
例如在講解完鋼的熱處理理論知識后,要進行碳素工具鋼的淬火工藝單項實習教學。
實習教學可以分成兩組交替進行。
在實習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編制碳素工具鋼產品的熱處理工藝,并親自動手進行淬火操作。
從準備工作綁扎工件開始,到淬火加熱、淬回火、檢驗硬度等等,學生在教師監(jiān)督下完成全部工藝過程。
通過感知、觀察淬火前后工件硬度的變化,讓學生去體會和了解金屬內部組織的變化與機械性能的關系,從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習聯(lián)系理論。
這樣學生動手操作的熱情很高,工作認真、謹慎,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得以檢驗和運用,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學效果顯著。
三、綜合生產實習教學的實施
畢業(yè)生產實習通常放在學生畢業(yè)之前、專業(yè)課程全部結業(yè)之后進行,學生分班組被安排到學校實習工廠或者校企合作生產實習車間。
畢業(yè)生產實習主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專業(yè)基本理論知識和職業(yè)技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實際生產過程和生產工藝流程,使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實際生產相結合,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強化和提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從而更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
在這個階段的實習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按照零件圖中的技術要求,獨立完成全部的金屬材料熱處理工藝和檢驗工作。
實習教師應該經常到各班組,與實習學生緊密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協(xié)調和解決生產實習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讓實習教學的目的、目標得以順利完成,讓企業(yè)樂于接受學生進行生產實習教學。
這樣的實習教學,不僅訓練和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還讓學生學到了許多課堂上無法講明白但卻非常實用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專業(yè)熱情,讓他們能在企業(yè)生產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實習教學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系統(tǒng)性、重復性、實踐性和循序漸進性等特點。
只有在實踐中進行反復練習,學生才能熟練掌握職業(yè)技能,才能適應企業(yè)的需求,為企業(yè)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金屬工藝學教學【2】
《金屬工藝學》是機電專業(yè)的一門技術基礎課,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是《金屬工藝學》的基本內容,具有名詞概念多,理論性強,與實踐聯(lián)系密切的特點。
對文化基礎較差,理解能力不強的中專生來說,普遍存在怕學、厭學的現(xiàn)象。
而現(xiàn)代經濟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要求勞動者具有綜合素質,這給教學帶來困難,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人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和總結了一些經驗。
1.講好緒論課,激活學習動機。
緒論作為一門課的開頭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對一門新課的興趣和認識,都是從緒論的講解得來的。
因此,首先講述金屬材料在現(xiàn)代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及其與當代新技術、新工藝的密切關系,技術工人在生產中正確選擇材料和工藝方法需要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知識為基礎,使學生認識到這門課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
縱觀教材,把其中的學習內容、性質、目的、研究的問題、實際意義等提取出來,化繁為簡,以便學生把握今后學習的主干,而且還適當講述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發(fā)展史,使學生了解我國在這方面的悠久歷史和對人類作出的貢獻,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克服對本科目的陌生感,從而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運用多樣教學方法,提高效果,培養(yǎng)學生能力。
貫徹啟發(fā)式教育的指導思想,摒棄灌輸式和一言堂注入式教學法,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具體做法:
2.1形象教學。
金相組織和一些基本要領一般都很抽象,在講授時,若照本宣科進行講授,學生難以接受理解,而且感到枯燥乏味,直接影響后面的教學。
若通過向學生展示直觀教具(實物、模型、掛圖)或教師做示范性實驗,并聯(lián)系生產實際廣舉實例,使學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認識,并配合老師的解釋,說明、分析,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知識,化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使呆板為生動,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重點和難點,使教學活動變得興趣盎然。
例如:采用演示實驗法,把兩塊45鋼樣加熱到840℃保溫,分別放入水和油中冷卻。
用銼刀測試得知鋼樣比處理前更耐磨,硬度也高些,接著用洛氏硬度計測出水、油冷后鋼樣的硬度分別為50HRC,40HRC,進一步定量說明熱處理結果,很容易就講清了淬火的目的和工藝方法。
2.2提問教學。
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引起學生注意,并悉心誘導,開啟學生思維,培養(yǎng)智力,使所學知識理解更加深刻,學生在回答時還能鍛煉和發(fā)展口頭表達能力,并及時反饋掌握情況,以便教師調整,補充課堂設計,彌補不足。
如高速鋼的淬火比較特別,必須加熱到1220-1280℃,且須經過1-2次預熱。
先提問:高速鋼有什么成分?答:高碳和大量的合金元素W、Cr、V、Mo等。
又問:合金元素的性能特點?答:熔點高,導熱性差。
接著引導學生分析出高速鋼要提高硬性必須獲得細小馬氏體和合金碳化物,那么就要使大量的合金熔入奧氏體中。
再問:加熱時如何來保證這點呢?大家很快就能理解了。
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的思維,提高了獲取知識的能力。
2.3實驗教學。
通過運用儀器材料,獨立或分組實驗操作,幫助深刻理解知識,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嚴謹求實和科學研究的興趣。
如利用低碳鋼的拉伸試驗,學生自己動手,看到了試樣的縮頸,拉斷等變形,驗證了拉伸曲線,有助于對鋼的力學性能的學習。
此外,還有練習法、講座法、現(xiàn)場參觀實習等多種方法,將這些方法綜合起來靈活運用,對教學是大有裨益的。
3.配合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重組教材內容。
利用投影儀、幻燈片、錄像、多媒體等多種手段,改善認識環(huán)境,促進課程教學現(xiàn)代化,也是教學方法的很好輔助手段。
如組織觀看熱處理工藝錄像片,使學生對工廠的設備、工藝操作過程有了較全面的認識。
金相組織結構看不見,摸不著,可采用教學金相顯微鏡,讓同學從監(jiān)測畫面上觀察分析金相組織構造而產生真實感,利于開展教學。
【金屬工藝學實習教學】相關文章:
金屬工藝學本科教學質量的改革與探索論文10-08
關于本科院校金屬工藝學課程教學研究論文10-11
《金屬》教學教案設計10-08
化學教學方案:堿金屬10-07
關于涂料與涂裝工藝學的化學教學方案10-07
關于金屬工藝實習報告05-30
堿金屬元素化學教學教案10-08
金屬工藝實習的總結報告10-08
金屬實習報告合集9篇06-02
金屬實習報告匯總六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