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佐藤學教授寫的《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一書,發(fā)現其中的核心觀點與我校的教學改革理念有不謀而合的共同點。
結合“教學內容問題化”課題,經過一學年的實驗,生本理念已深入城三小人心。師生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實現了師生的共同成長,課堂成了“孩子心靈的放飛”,“精神文化的盛宴”,學生學習變成了快樂的事,他們積極參與,盡情展示,變得會學習,愛讀書,會思考,善表達。教師從賣力拉動學生的纖夫,轉變成生命的牧者,教育教學變得輕松、陽光、幸福。
一、轉變教師理念,為課堂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敗關鍵在老師的理念轉變,以前課堂中傳統(tǒng)的觀念固守著我們的思維陣地。為了打破這種封閉的思想,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學校對教師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第一,加強理論學習,積極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手一本的生本系列讀本,組織老師開展讀書學習活動。
同時,通過讀書沙龍活動,老師們對生本教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生本教育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托學生的理念得到了全校的認可。第二,積極組織老師參加生本教育培訓。現在,老師們更明確了教材的處理,前置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方面,如何進行細致的指導,專項的培養(yǎng)。為教育教學改革鋪平了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出臺模式,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范例。
只有理念,而沒有具體可操作的模式,對于大部分老師來說是很難展開實驗的。經過骨干教師們的不斷實踐探索、學習、討論與反思,初步總結建立了“前置性作業(yè)——小組協(xié)作——交流展示——教師點撥——鞏固運用”的合作展示學習模式,并逐漸在全校課堂教學中進行推廣,全體老師按照以上的模式展開實驗,慢慢地,老師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進行創(chuàng)新,走出了模式化的禁錮,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教學研究,為課堂教學改革鋪平道路。
在課堂教學改革推進過程中,老師們遇到一些疑惑、問題,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課題研究,“教學內容問題化”就應運而生。即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學教學內容,通過自己的理解,發(fā)現并解決問題。在生生互動中交流、討論這些問題,互相查漏補缺,相互磋商形成共識,生成新問題。在師生互動中提出問題,和教師的問題融合,師生共同解決問題,從而達成學習目標。通過系統(tǒng)研究活動,形成了濃厚的研究氛圍,有效的解決了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全面開花。
伴隨著生本教育的深入開展,學生個性得以張揚,“開放”“自由”得以實現,能力得以提高,在各項活動中都表現出充分的自信。老師也教得輕松,改革初步呈現出由“師本”走向“生本”的良好勢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城三小將展現出“以生為本、科學育人;激揚生命,提升生命的”的美好愿景。
【《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讀后感】相關文章:
寧靜早晨作文06-08
寧靜經典語錄11-11
寧靜小學作文10-11
教師的挑戰(zhàn)讀后感04-29
《教師的挑戰(zhàn)》讀后感03-21
寧靜的夏夜小學作文10-26
教師的挑戰(zhàn)讀后感范文通用03-30
教師的挑戰(zhàn)讀書心得09-02
教師課堂隨筆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