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塔讀后感 推薦度:
- 《烏塔》的讀后感 推薦度:
- 《女孩兒烏塔》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烏塔讀后感(通用40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烏塔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塔讀后感 篇1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愣住了,心中感慨不已。一個14歲的女孩,獨自一人游走四方,竟把足跡遍布了大半個歐洲!這可是何等勇氣,令人勇闖天涯;那又是何等懶惰,讓人足不出戶呢?
在中國,有誰哪怕是大人能獨自走上個十天半個月游遍亞洲已經(jīng)要讓人捧上天了,可歐美遍地的小冒險家們已經(jīng)屢見不鮮?峙挛也挥谜劽绹绑@世駭俗”的對于中國學生可望不可求的教育法,也不用說枯燥的大道理,單看看身邊的小事就知道為什么美國一些乞丐都叱責中國人 “胡鬧”:若有秋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哪怕兩三里路也會有家長不時地“跟蹤大部隊”;每個人總不會一無是處,而家長們總是“恨鐵不成鋼”,稀里嘩啦地把雜七雜八的補習班一股腦兒潑到孩子身上,反倒越學越糟……這類事情基本上遍布三分之二的家庭。能怪孩子不爭氣嗎?只能說家長太溺愛,被樹陰蔽護的芽苗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整日地對孩子“捧在手里怕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背在背上怕摔了”只能害了孩子。獨立,孩子才有進步的'空間。
再看看烏塔,一個僅大我3歲的女孩,整整準備三年游走歐洲!讓我到她那么大也就是3年。我能準備好嗎?不能!我能下決心嗎?不能!我有她的膽量嗎?沒有!究竟為什么?為什么?不得而知。奉勸老師們上這堂課不要問學生“敢像她一樣嗎”,答“敢”的話,你對他們關(guān)于誠實的課全白上了。
那么,你們敢嗎?唉,我也是有此心,無此膽吶!
烏塔讀后感 篇2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邊課文,讓我受益匪淺。感觸最深的是中國和德國的對孩子的教育截然不同。
課文講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的事。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們要養(yǎng)成獨立的習慣,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賴大人。
我身邊的朋友,放學的時候,一半是自己回家,一半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接回家。每天學生放學的時候,學校四周真是人山人海,全都是接孩子的大人。放寒假的時候,家里的孩子不是補課,就是寫作業(yè),玩游戲?蔀跛筒灰粯恿,她是一個獨立的女孩,為了這里旅行,它利用假期時間出去打工,為此整整準備了3年,我們別說旅游了,連平時出去玩,大人都是全程陪同。
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下樓玩,父母不放心,自己出去旅游,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父母總是說我很小,外面的壞人太多,外面的危險太多,反正就是總有各種理由阻擋我出去,慢慢地,慢慢地,我也習慣了他們了周到的照顧。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從心里佩服烏塔這個獨立的女孩!
我覺得中國的父母應該給孩子多一點獨立自主的機會,使我們得到更多的鍛煉的機會,將來的生活會越過越好!
烏塔讀后感 篇3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反駁道。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呀,愛孩子,難道不該讓他們學會獨立嗎?
通過這篇文章,我能感受到烏塔自立的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與此同時,她也在我心中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并讓我回憶起了在生活中的一件事。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里,我總是看見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背著書包獨自走在校園,看著他們自信的眼神,我的心里也不禁產(chǎn)生了一絲羨慕:為什么他們能自己進校?為什么我不能自己進校?是因為我太小了嗎?可我不小啊……我一定要去問問媽媽。
“媽媽,您們把我送過馬路,剩下的路由我自己走完吧!蔽已肭髬寢。
“不行,孩子,你太小了,不安全。”媽媽果斷的拒絕了我。
“不用擔心,我要學會獨立,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堅定無比地說。
媽媽半信半疑的點點頭,把書包遞給了我。我接過書包,和媽媽說了聲再見,一蹦一跳的向?qū)W校走去。
在路上,我的腳步飛快,生怕后面有人來抓我,這時,我心想:周圍有這么多同學和家長,怎么會有壞人呢?看來,是我多慮了。正想著,我放慢了腳步,但還是時不時地朝后面張望一眼。我遵守交通規(guī)則,一路靠右行走,注意避讓來往車輛。我就這樣不慌不忙地進了學校。這有什么不安全呢?我心里不住地想。
今天,我獨立生活的能力又向前邁了一小步。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今后,我還要繼續(xù)努力,邁出一大步,成為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孩子!
烏塔讀后感 篇4
最近,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從這篇課文中,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中國教育存在著這么多不足。
首先,中國的家長們普遍認為現(xiàn)在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失去了就會斷子絕孫,所以他們就悉心照顧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而如果要讓他們獨立,就要像烏塔的家長一樣,放開孩子的手,讓他感受到外面的世界,這樣孩子們以后才不會成為家長的負擔。
然后,我從烏塔說的“中國的孩子缺少許多樂趣吧”發(fā)現(xiàn),中國的家長總想要讓孩子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可從沒想到讓孩子親自去體驗世界帶來的快樂。像烏塔,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竟然已經(jīng)被美麗的意大利感動了,也就是說,烏塔已經(jīng)真正體會到世界給她帶來的快樂。
接著,再說說我。我小時候也是被溺愛長大的,但家長們經(jīng)常帶我出去玩,不過因為我還小,所以就沒讓我獨自出遠門。漸漸地,我長大了,家長們就開始鍛煉我的獨立能力了。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會自己煮飯、熱牛奶等事情了。不過,我早退烏塔比,還差遠了,所以我要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也要動員家長們一起學習烏塔的家人。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總結(jié)出了一條:中國的孩子要學烏塔,中國的家長要學烏塔的家人。只有這樣,中國的孩子才能個個長大有出息。
烏塔讀后感 篇5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么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zhì)深深地感動了我。
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歷歐洲的故事。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當然!彼茏匀坏幕卮鸬。烏塔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多么的強!再看看我,都上小學四年級了,還因為別人說:“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倍桓覇为毸X,都這么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
說起來真是慚愧呀!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么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里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仿佛我的世界里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么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蔽矣X得這是一個多么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經(jīng)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我慢慢的讀完了烏塔,也一點點的經(jīng)受著一場心靈的洗禮。
烏塔讀后感 篇6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認識了一個自立自強、細心、有膽量的全新面孔,她就是年僅十四歲、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烏塔一個人游遍全歐洲的故事。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籌備旅行,為了 掙旅費,她利用課余時間去發(fā)廣告單或陪小孩玩。 “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弊x到這句話時,我已經(jīng)面紅耳赤了。自己平時做事沖動,也沒有周密的計劃;不像烏塔這樣做事井井有條,考慮全面,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怕家長擔心自己出事而打個電話報聲平安······這些事都歸功于她的努力和認真、獨立與自信。想到這里,我心里又多了份自責。
是的,一般我們在家里就是看書、玩電腦、寫作業(yè)、看電視, 或只在近處玩耍, 幾乎沒有家長讓自己的孩子獨自出來旅游。很多同學成了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我們的家長愛我們,時刻怕我們走丟、怕餓著、凍著、摔著,因此,我們常常被他們帶在身邊。
中國的家長:“風雨之后見彩虹”。哪怕讓孩子碰碰釘子、摔摔跟頭,也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認識世界的機會呀!也讓我們尋找一下自己身上的.“彩虹”。
家長們,您是想讓您的孩子變成風雨中挺拔的小草還是溫室里嬌嫩的花朵;想讓他變成狂風暴雨中展翅飛翔的雄鷹,還是鐵絲籠里漫無目地的金絲雀?
向烏塔的父母學習,該放手時就放手吧!向烏塔學習,讓我們在生活中自信、自立、自強。
烏塔讀后感 篇7
德國女孩烏塔,她14歲用自己課余時間打工掙錢,環(huán)游世界只有只有14歲呀。
如果換個角度想站在她父母的角度,想他們會放心嗎?是的,他的父親于母親很放心很同意屋塔怎么做,在中國如果哪一個14歲孩子這么做,家長是絕對不同意的他們太過分了愛自己的孩子了,形成了溺愛。難道烏塔的父母不擔心嗎?他們是很擔心烏塔,他很想烏塔,但是他們更想讓自己的女兒學會堅強獨立爸爸媽媽們我謝謝你們這么愛我,但是這種愛真的會讓我們幸福快樂成長嗎?
每個家長的愛都是從好的起點出發(fā)的,但是好的起點不一定有好的結(jié)果每一個中國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我們不再是三歲小孩子了,有能去獨自戰(zhàn)勝困難了,真的我們真的真的'可以了,我們無論如何都會經(jīng)歷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你們就算可以呵護我們長大成人,但是你們呵護不到我們老。
撒手吧!讓我們獨自面對困難;撒手吧!讓我們開辟出新的天地讓我們開辟出新的天地;撒手吧!讓我們擁有獨立的勇氣。爸爸媽媽們:我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愛,但是我想告訴你們這樣的愛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愛我們真的不需要!
烏塔讀后感 篇8
今天,我又再一次翻開了語文課本。翻到了《烏塔》這一課。我細細品味著烏塔所說的每一句話語,讓我仿佛懂得了什么……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一陣陣巨大的.海浪,同時也產(chǎn)生了許多疑問:為什么中國的孩子們不可以像烏塔一樣獨立、自主呢?又為什么不能像烏塔一樣會自理呢?面對這些疑問,我不明白。我們就像一群渴望自由,去窗外飛翔的小鳥。而我們現(xiàn)在的家長向?qū)Υ鋵氁粯訉Υ覀,把我們視為掌上明珠,真可謂是放在手里怕丟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樣溺愛著我們。父母的溺愛讓我們失去自由。烏塔為了這次旅游,足足花了三年時間去準備。她閱讀了大量有關(guān)的書籍,她在雙休日也去掙錢。她說的一句話讓我陷入了沉思:光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jīng)?匆娨獯罄挥杏H自來到這里,它的美才深深感動了我。在家里,我?guī)缀醪蛔鋈魏渭覄。無論是整理房間、還是洗洗刷刷,都是媽媽一人承包。有一次,我在讀課文的時候,突然也想去幫媽媽干點家務。我說我也想刷碗,媽媽不同意,還是讓我去背英語單詞。除非她實在忙不過來,才讓我干上一點點,干完了又讓我去學習了。
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讓孩子們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飛翔!讓愛更完美!
烏塔讀后感 篇9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合上書本時,仿佛看到烏塔正化身為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鳥,翱翔在廣闊的天空之中,她的翅膀強勁而有力。而我正像是圈養(yǎng)在華麗的籠子里的小鳥,每天錦衣玉食,但翅膀卻慢慢地失去了飛翔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想著出去旅游,但在中國,我相信很多孩子和我一樣,從沒想過自己出去玩。在我的記憶里,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旅游都是一家人成群結(jié)隊去的,父母都把我看得牢牢的,生怕我丟了。學校里組織野炊,父母也是擔心不已,為我打點好一切,又不斷地吩咐老師要照看好我。我就像溫室的花朵,沒有急風驟雨的吹打,沒有陽光的曝曬,也沒有風霜的侵凌。這朵花長得高大而美麗,但一旦離開了溫室,又能存活多久呢?父母的溺愛,讓我習慣了依賴。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去打工掙錢,端盤子、發(fā)廣告、帶孩子等,什么都做過,但我從未想過要憑自己的能力去掙錢,我也從未培養(yǎng)那些生存的能力。與烏塔相比,我實在是差得太遠了。
聽說鷹媽媽在小鷹的.翅膀結(jié)實了之后,就會把小鷹推下懸崖,使小鷹不得不練習飛翔、練習捕食,因此小鷹才具備了生存的能力。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孩子,那就放手吧,讓他們見識更廣闊的天地,真正學會接受世界,感受內(nèi)心的自由和激情。像老鷹一樣果敢放手,才會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烏塔讀后感 篇10
幾天前,我讀了一篇文章,叫《烏塔》主要講了,“我”在羅馬遇到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在我和她的談話之間“我”了解到她這次趁暑假獨自游歷歐洲,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和希臘。
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她一個人難道不怕危險嗎?她的父母難道不擔心嗎?我想:這應該是她平時的鍛煉和父母支持的原因吧!而我卻是去個地方都有父母的陪同,我們就像是一朵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依賴性太強,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讓我想到了我曾看到過的一篇報道:某一天,周奶奶收到一包快遞,原來是她孫女寄回來的一大包臟衣服,讓她幫著洗。而她孫女去青島上大學才八天的時間呀!周奶奶說,孫女是她一手帶大的,只想讓她好好學習,從不讓干家務活,結(jié)果什么也不會干。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中國的家長和西方的家長教育方式截然不同,他們同樣愛孩子,但不同的'是我們是溺愛,外國的家長則更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每個人不能隨隨便便的成功!放飛吧!把我們的手松開吧!為了我們,為了我們未來的路,放手吧!我們要去闖蕩!我們要尋找人生的大樹!
烏塔讀后感 篇11
文章主要介紹了一個十二歲的小學生,獨自一個人去國外長途旅行,還用自已掙的錢買禮物回家。想想我,真是自愧不如啊。我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就像溫室中的花朵,碰不得,摸不得。
有一次,我去洗碗,爸媽連聲說不行。在我一再請求下,他們答應了我。當時我別提有多開心了。可是在洗碗時,我一連打了幾個碗。爸媽聽到聲音,跑過來,忙問我傷到了沒有。我想拿掃把來掃玻璃,媽媽搶過掃把,說:“別把腳傷著了,我來掃吧!
我真不明白,家長為什么只在溫室里培養(yǎng)孩子,為什么把生活中鍛煉的機會拒之門外呢?如果將來我們走向社會,會怎樣樣呢?能夠承受住挫折,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嗎?
烏塔一個人獨自去一個陌生的國家旅行。為什么我們中國小孩不能這樣做呢?是因為我們中國小孩沒有這個本事嗎?不,是因為家長不肯放我們飛翔。如果我們從來都沒有嘗試過,怎樣能明白我們生活本事和自理本事的程度呢?受過風吹雨打的花朵才能在不一樣的環(huán)境下生長。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期望像烏塔一樣,勇敢地應對挑戰(zhàn),也想一個人去經(jīng)風雨見世面,做一個獨立本事強的人。
烏塔讀后感 篇12
今天的語文課,我們學習了《烏塔》。我從烏塔身上發(fā)現(xiàn)了許多優(yōu)良品質(zhì),使我受益無窮。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烏塔一人周游歐洲,遇到了作者,并與作者聊天,告訴作者自己要去更多的地方旅游。
這篇文章,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烏塔用了三年時間掙旅費,不向父母索要。如果換成我的話,我會向父母要,要完了事。這可以看出國內(nèi)外孩子的差別。
烏塔喜歡一人出游,這點于我相同,我獨自去過烏鎮(zhèn),杭州等地。再過幾天,我還要去宋城旅游,獨自出行是件快樂的事。
烏塔,我要向你學習,你身上所蘊含的優(yōu)點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
施子斌媽媽的感想:
今天下雨,進貨到家時已經(jīng)很累了,理完貨,兒子正好回來。一坐下,便開口問道:“媽媽,你知道我們第27課《烏塔》是什么意思嗎?”當時我一愣,不過后來就馬上想當然地想,這么奇怪的字,不是某個少數(shù)民族姑娘的名字就是哪個具有民族風情地方的一座山名或者是村名唄……嘿嘿,想完就對兒子會心地笑了笑。又過了下,兒子又粘上來了,媽媽,到底是什么意思。堪パ!煩不煩了,老娘全身都濕透了,冷死了!你還折騰個沒完。就很沒好氣地說:“烏:顧名思義就是烏黑的意思,塔么,就不用我說了,就這點意思你還搞不拎清的?給我一邊做作業(yè)去,我累著呢!”不曾想,兒子一本正經(jīng)地拿了語文書過來,一本正經(jīng)地說:“媽媽,請你看看我的語文課文,多讀幾遍,然后寫寫你讀了課文之后的感想吧!這可是你的作業(yè)哦。”末了他又補充了一句。
于是,我捧起語文書細細品讀,哦,原來烏塔是個14歲的很了不起的德國小姑娘!一邊讀一邊驚嘆小烏塔的自立。課文主要講了烏塔花三年的時間掙足了旅費,然后一個人周游歐洲。旅途中遇見作者時,很自然地與作者攀談,還提出不少自己對于快樂的見解。其中文章中最讓我印象深刻地是烏塔對“寶貝”和自主自立,樂趣的超級見解,可見外國的`教育就是與國內(nèi)有區(qū)別。
有關(guān)烏塔對作者的一番反駁,我覺得又好又不好,因為孩子自立固然讓父母省心,但前提還是孩子是否具備“放養(yǎng)”的資格。如果孩子的自立能力非常一般的話,我覺得還是應從小事做起,切不可一律效仿烏塔之舉。說得好的地方是烏塔對“愛”的不同見解,F(xiàn)如今,家家都是獨子,通常都是6個人帶一個孩子。所謂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著怕丟了,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還怕孩子學習壓力大累壞了……諸如種種,是現(xiàn)代不少父母的通病。這就直接導致孩子變得嬌氣了。
當然,讀完《烏塔》一文,對我感觸最深也最要改變的是,我們帶孩子要真正的帶,不可以敷衍了事,不能把自己的任何想法都要孩子認同,也不能認為自己是大人,做的一定是對的,給大家說個我的笑話吧,當兒子4歲時,鬧著要騎腳踏車,那時我是這么想的,男孩子這么小就騎腳踏車,萬一到時候“小雞雞”壓壞了影響發(fā)育怎么辦?就在這種心理的驅(qū)使下,我堅決不讓兒子騎腳踏車,一直至今。呵呵,當然了,街上那么多騎腳踏車的小孩也沒見哪個發(fā)育不良。所以,我決定,改變就從腳踏車開始,讓孩子感受到動的快樂。
烏塔讀后感 篇13
星期二,我們學了《烏塔》這一課。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的一個小女孩,但她卻和我們中國的孩子不同,因為她一個人游遍了瑞士、法國、奧地利等等國家。烏塔,她是那么勇敢!她獨自一人游歐洲,也許我們里面沒有一個人敢去。親人太嬌慣我們了,主要的是我們自保意識不強,遇到困難也不知道求救。烏塔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想必那里遇到的困難很多,可烏塔卻平安無事。
我想烏塔獨自去外國旅游是對的,因為這樣會鍛煉自立。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烏塔就是這樣做的.,因為她對作者說過:“從電視上看到意大利許多次,但到這里她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雖然我現(xiàn)在還不如烏塔那么勇敢,但是我會從小事做起!比如:
爸媽不在身邊,知道自己照顧自己;不用爸爸媽媽催,自己就自覺寫作業(yè)……
以后我要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保意識,多看一些書籍,增加知識,向烏塔學習,做個勇敢的人。
烏塔讀后感 篇14
我在語文課本中學了《烏塔》這一課,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體會到了她獨立的生活能力和自主獨立的精神。
我想,我們中國的孩子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一點兒不順心的事還大哭大鬧,根本不敢自己一個人去旅游,別說國外了,就連在省內(nèi)的一個旅游景點都不敢獨自去。文中的.小女孩烏塔只有14歲,居然能單獨游歐洲,而且還不是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而是用了三年時間掙來的錢。我覺得烏塔還很用心,不是只掙夠了錢就去的,她還閱讀了許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拔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讓家人放心。
梁啟超爺爺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要從父母的呵護中獨立出來,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將來我們也能背著背包,踏出家門去看看這個世界。
烏塔讀后感 篇15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一課,文章主要講的是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
我覺得烏塔是一個自立意識極強還非常勇敢地孩子。相比之下,我和烏塔的自立意識,實在是天壤之別。
為什么我們和烏塔的自立意識會相差如此懸殊?是因為爸爸媽媽過于溺愛我們嗎?錯!是我們自己溺愛自己。
烏塔去歐洲的經(jīng)費都是她自己一點一滴掙出來的,而我們卻有時做一個家務活也叫苦連天。烏塔的知識全是她自己讀書學來的,而我們卻閑暇時吃飽睡,睡好吃,無所事事,只等時光之刃架到脖子上時,才抓緊時間干正事。烏塔的準備是多么齊全,不像我們不是忘帶這就是忘帶那,讓家長忙前忙后還是死活不改。
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溫室中的花朵雖然得到了溫暖,但不經(jīng)歷風雨永遠也長不大。陽光總在風雨后,翱翔于天空的雄鷹不也是拋掉恐懼,奮力一拼才能成為天空之王嗎?烏云上也是有晴空的。那些在草原上被猛獸追趕的小獸心中只有“跑”字,只有拼搏,哪怕只有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可能,因為愛拼才會贏,這是勝利的'關(guān)鍵。而我們就像溫室中的花朵,不知何時能成為雄鷹,何時能嘗到勝利的果實。
我們都要向烏塔學習,我們也許不能獨自游歐洲,但平時幫助做做家務,多看一些圖書,和時間賽跑。生活和學習中多一份認真,少一份粗心;多一份勇敢,少一份膽;多一份獨立,少一份依賴;多一份付出,少一份索求。也許這一點很小很小,但收獲卻很大很大,因為這是我們燦爛輝煌人生中燦爛輝煌的一個開始。
烏塔讀后感 篇16
自從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讓我從中領(lǐng)會到了,我們倆的父母都一樣疼愛我們,她跟我們沒有什么區(qū)別,我一樣是農(nóng)時心肝寶貝,烏塔卻跟我們的生活不一樣。
文中的烏塔又勇敢又細心,勇敢地是,她一個十四歲女孩,竟敢獨自一人游遍歐洲,說實話,如果我不是親眼所看到的,我還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她細心的是:她在農(nóng)時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烏塔為了不文具店家人擔心,知道打一個電話或寄明信片給親人。
我們在同一個世界,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長,為什么卻有著與眾不同地生活呢?我已經(jīng)十歲了,可什么事我都需要爸爸媽媽幫忙,連洗澡都要媽媽叫幾遍,而且,媽媽一來看我,我就吵著要賣這要賣那個,一點都不珍惜錢,而烏塔卻是一個生活自理的女孩,她不花父母地一分錢,而是自己用自己的汗水掙來的錢。跟烏塔比起來,我的路還有很遠,我還在后面慢吞吞地走,而烏塔卻已經(jīng)遙遙領(lǐng)先了。
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向烏塔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外還要幫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擦窗戶、拖地,除了這些我們還要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我們一定要學會像烏塔那樣自強、自立自信、自理的精神,做一個合格的學生。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一個年僅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竟然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烏塔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掙生活費,如果換成是我,肯定會喊哭喊累,賴著不做。我們中國的小孩子因為科技發(fā)達,所以每個人都有著依賴思想,每天放學要么就是爸爸媽媽來接,要么就是自己搭車回家,而烏塔卻一個人游歷歐洲,可想而知她在自己國家都是獨自一個人走著回家的。
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我想:要是我和烏塔生活在一起,我會以她做我的榜樣,學習她那種獨自生活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
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向烏塔學習,每天早起早睡,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洗碗,另外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比如說擦窗戶、掃地、拖地。
除了這些,我還要提出倡議:我們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依賴思想向烏塔學習!
說她獨立性很強是她為了要計劃這次旅行,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居然敢獨自一人游歐洲,并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每到一地,先要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撥打電話或寄明信片給家人報平安。讀到這里使我想起自己不敢出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依靠父母接送,就連作業(yè)都要依賴父母,特別是每次的作文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我就覺得無從下筆,慚愧。∵有我又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已經(jīng)約好了樓沁菲、金玲云幾個同學去爬塔山,也準備好了零食,就跟爸爸媽媽說了,結(jié)果卻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說沒有大人的陪同安全咋辦?萬一出事了咋辦?外公外婆也急著說“就是,就是!沒有一個大人的陪同,萬一出了事誰再給我們捶背。縿e去了別去了寶貝!”。哎,不就是去爬個山嗎!后來我用了最大的武器拼命的哭還是沒用,最后還是泡湯了,唉!就像現(xiàn)在我在學校里寄宿,爸媽也是只要一有時間就絕對往杭州趕,現(xiàn)在我爸爸還為了能在禮拜天在杭州陪我,連媽媽上班都不讓去了,他們什么時候才能放我手,讓我大膽的獨立生活。〖偃缥乙踩ビ螝v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總是把鍛煉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機會,真令人羨慕。
烏塔讀后感 篇17
我雖然去過歐洲,但是我卻不像德國漢堡的一個女孩烏塔一樣游歷了整個歐洲,而且還游玩的非常好,但是我卻不行,這讓我感慨萬千,震撼不已。
我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自己也開始聯(lián)想翩翩。十歲的我,做什么可以呢?
這些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十歲的我,一心只讀書,每天按部就班的吃飯,吃完飯一扔筷子就走人了,衣服臟了,隨手就扔了,讓爸爸媽媽洗。上學放學,爸爸媽媽車接車送,我在想我和烏塔同樣是十幾歲,但是烏塔獨自一人游歷了歐洲,而我卻還要爸爸媽媽陪同。
我心想,這是社么原因讓我和膽大心細不怕生的烏塔有這么大的差距你?這時候,我一想,哦!原來如此,我原來一直生活在爸爸媽媽的庇護之中,這就是我和烏塔的差距所在。
這時我想想烏塔再想想自己,感覺自己真的很慚愧,我覺得在家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孩子有很多,又何止我一個人?爸媽不可能伴隨我們一生。當我至親至愛的爸爸媽媽逐漸衰老了以后,而我還缺乏獨立性,還不能自立,又如何為他們撐起一片海呢。
我心想;我要學習烏塔的自立勇氣和膽識,需要獨自去面對生活的艱辛,這樣才能讓我們獨立!
烏塔讀后感 篇18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篇文章,烏塔是一個自立和自主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孩子。
我是從這段話看出烏塔自主能力非常強的: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 、爺爺奶奶都很愛他們,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讓他們自己一個人出遠門?墒菫跛䥇s對這番解釋很不同意,反駁道:我也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都很愛我。只是我們的'興趣不同,所以有時候一起去玩,有時候單獨去玩,所以在烏塔的角度看,作者的話很不附合羅輯。
你看烏塔才14歲,在中國18歲的孩子們,需要什么或做什么事情,都是讓媽媽爸爸來幫忙或提醒。如果我和烏塔比,就更不行了,我穿衣服還讓媽媽幫著穿,春游去這么近的地方,媽媽還千叮嚀萬囑咐,更不用說自己一個人去歐洲了。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要從日常生活、學習等方面克服依賴思想,勇于實踐,在實踐中獲得鍛煉,把自己的培養(yǎng)成一個獨立自主的,勇于創(chuàng)新的好少年。
烏塔讀后感 篇19
近日,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烏塔是一個善良、可愛、14歲的德國小姑娘。
課文主要講的是:烏塔用了三年時間,打工掙足了旅行費,閱讀了一些國家的書籍,設計了旅行路線,一個人進行環(huán)游歐洲。她去了法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她每到一個國家,就先往家里打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平安,還要查找當?shù)鼐炀值碾娫捥柎a,以便遇到危險或困難時請求幫助。
讀完這篇課文,我心里有了一個疑問:為什么中國的孩子就不能獨自出遠門?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一種愛嗎?我們就像一個不能自由飛翔的小鳥,而家長的溺愛讓我們感到窒息。
在家里,我們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學習好就行。結(jié)果,我們都變成不能自理的人,雖然我們很幸福,但我們也有許多無奈。
那些把孩子緊鎖著的'家長,快打開溺愛之鎖吧,讓孩子有一個自由的藍天。我們要像烏塔一樣,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豐富閱歷,去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親愛的爸爸媽媽,請你們對我們的愛更加完美、更加充實點吧。
最新讀《烏塔》有感600字范文分享
烏塔讀后感 篇20
最近我們上了《烏塔》一課,課文中烏塔的禮貌、勇敢、聰明、自立使人拍手叫絕。
開始的時候,我認為這篇文章有點平平淡淡的,可讀到后來發(fā)現(xiàn),我和烏塔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我在家中是個懶惰的孩子,很少做家務,連被子都要讓父母幫我疊。烏塔僅比我大5歲,卻一個人漫游歐洲,真是令人震驚!
其實,使我們變得懶惰的并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家長的溺愛,是他們把我們當作家里的寶貝,溫室里的花朵,稍微遇到一點風雨就要為我們遮擋。我曾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母親生了個可愛的孩子,然后讓人預測孩子的將來,有人說這孩子以后會遭受災難的,要小心。這位母親害怕極了,做了個大箱子,把孩子放進里頭,每天把吃的、玩的東西放進去,從不輕易讓孩子出來。孩子慢慢長大了,有一次,孩子在爬回箱子的時候發(fā)生了意外,他的頭撞在了箱子的鎖上,血流如注,死了。這個不幸的母親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小心,孩子還是出意外了。這讓我想起一個道理:要想孩子健康成長,就必須讓他在生活中學習生存的本領(lǐng),從每一件事情做起,才能長成大樹。
家長們,請你們打開自由的大門,讓你的孩子在廣闊的天地中鍛煉成長吧!
烏塔讀后感 篇21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的心情無法平靜,想了許多事情,比如:為什么中國孩子不能是自由飛翔的.雄鷹,而外國孩子卻可以?為什么中國孩子只是被牽著的風箏,而外國孩子卻不是?我們注定要做一個關(guān)在鳥籠里的小鳥嗎?我們中國小孩缺少的就是鍛煉、勇敢、自信、自立和能力。如果再這樣下去,孩子必將成為一群沒用的廢物!請家長們放開雙手,讓孩子們快樂地遨游世界吧!
如果家長們真的很“愛”孩子,就不要管他們,你們知道這個“愛”為什么要加引號嗎?沒錯,因為這不是真正的愛,如果是真正的愛,就不應該把他們關(guān)在家里,甚至連房間也不能出。所以我想在這里說:“請家長放手,放手!再放手吧!”
烏塔讀后感 篇22
烏塔這一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名為烏塔的14歲少女獨自游覽了歐洲。她花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的路費和資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烏塔的獨立,自主和勇氣。這是一個00后的人所不能做到的。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了自己:記得那是一個周末,作業(yè)已經(jīng)做完了。我突然突發(fā)奇想,心血來潮的想要自己去商場,并說好半小時后回來,后來因為商場太無聊,沒幾分鐘就回去了,可是,回去的路才走了一半,就碰上了滿頭大汗來找我的媽媽。和媽媽一起回家后,外婆告訴我說:“你才出門沒幾分鐘,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非要出去找你。
我認為:我們因該學習外國的育兒方式,作為小學生,路,要自己走。
我沒有想到,一位14歲的.小女孩烏塔有這自立、自理等表現(xiàn)讓我深深地受到感動。讓我羨慕的是她爸爸媽媽放手讓她去游歷歐洲。
爸爸媽媽,等到一定的時期,你就要放手讓我們放開翅膀。去發(fā)現(xiàn)那些美麗的風景吧!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一人獨自在歐洲各地旅游,他有主見而不盲干,大膽細心,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他就是一個德國小姑娘—烏塔。
這是我們第二十七課。讀完課文,我陷入了沉思。
烏塔才十四歲,她的媽媽卻可以讓她獨自出去旅游。而我們連去書城看書都要媽媽陪同,這是因為我們嗎?不是的,是因為家長把我們看得太緊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獨自能力,只要讓孩子多出去幾次就可以了。我們媽媽可能幾分鐘就打來一個電話,而烏塔媽媽沒打電話,而是烏塔給媽媽打電話。
父母們,請讓我們獨自開辟一個天地!
烏塔讀后感 篇23
今天上午上語文課,易老師叫我們先預習課文《烏塔》。于是,我們很認真地讀了課文。
剛開始,我一看題目《烏塔》,以為是什么塔,后來才知道烏塔是一個德國小姑娘的名字。我被這個小姑娘的膽子嚇呆了,沒想到一個14歲的小姑娘竟獨自一人游歐洲,而且是自己利用玩的.時間來掙旅游的費用。我太佩服她了。
烏塔是一個有主見和做事有條理的人,自己游歐洲前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一次旅游。她每到一個國家,就給家里打一個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給家人報個平安。還有就是她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查當?shù)鼐炀值碾娫,以便遇上了事就打電話給警察。當她沒有錢的時候就去給超級市場發(fā)廣告單,或去別人家陪孩子玩。烏塔這種獨立自主、自食其力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們中國孩子生活在父母的翅膀下,凡事依靠父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己沒這膽量與能力,就算有,家人也不會同意你一個人外出的。就拿我來說吧。有一次,二爸在北京,特地叫我過去玩幾天,還專門拜托幾個熟人帶著我。媽媽為我做好了一切準備,我還是很怕,我怕媽媽不在我身邊,遇上了事沒人管我,最后我還是放棄了做夢都想去北京的機會。我讀了這篇課文后,感到很慚愧,自己簡直沒法和烏塔比!
我讀了這篇課文還體會到了中國的大多數(shù)家長非常溺愛孩子,唯恐孩子有什么閃失,什么事都幫孩子辦好,這樣是很不好的!芭杈伴L不出萬年青!薄安唤(jīng)風雨,怎見彩虹。”中國家長把孩子捧在手心上,是剝奪孩子學習本領(lǐng)的機會,是在害孩子。“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睘榱俗鎳拿魈欤粌H僅中國家長要覺醒,我們也要覺醒,我們要從日常生活、學習等方面克服依賴思想,積極嘗試,勇于實踐,在實踐中獲得鍛煉,并逐步走向成功。
烏塔讀后感 篇24
我剛看到題目時想象不出來《烏塔》寫得是什么,通過學習課文,知道了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住在漢堡o她在這個暑假游歷了歐洲o她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游o她又和我進行了一些對話,如:中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出門;為什么不讓孩子單獨出門……把“我”難住了,讓“我”對她刮目相看o
烏塔,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竟能獨自游歷歐洲,卻不花費爸爸媽媽一分錢,全靠自己用三年的時間幫別人干活賺錢o這使我想起一天早晨,我在學校門口吃早餐看到的情形:一個小男孩很生氣地在媽媽的自行車上坐著吃早餐o不一會兒,他下了車,生氣地對媽媽說:“媽,買電動車,憑啥還得考出好成績才行。≈苯硬恍邪。?”他的媽媽象聽話的孩子一樣,點點頭“買——買——買,不用考好,不聽話也行o”小男孩露出滿意的笑容,像個大老爺似的背起手,大搖大擺地向?qū)W校門口走去o他的`媽媽左手推車,右手幫小男孩拎著書包,向個仆人一樣跟在小男孩的后面o這是門衛(wèi)爺爺走到他媽媽的跟前,攔住他媽媽,說:“家長和其它閑雜人等禁止入內(nèi)!”男孩的媽媽只好把書包給小男孩,小男孩也只好不情愿地背起書包進學校了o看到這兒,我不禁想到:我們有烏塔的獨立嗎?沒有;我們有她的耐心、勇敢、獨立、細心嗎?答案仍然是:沒有o我們?yōu)槭裁礇]有?因為我們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族”,受到的是溺愛過多了,才會像這樣!
雖說我們沒有獨自外出旅游的能力,可也得有獨自外出的權(quán)力吧!如果烏塔生活在中國,說不定還沒走到火車站,就被父母給逮回家了o不過有兩個結(jié)果:一是被臭罵一兩個小時;二是父母焦急檢查你是否受傷o
學了《烏塔》,如果你向父母提要求:在亞洲各地旅游o也有兩個結(jié)果:一是獲得一記響亮地了耳光;二是天天把你管在家里,不準出門!
烏塔讀后感 篇25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深有感觸,受益無窮。
讀了《烏塔》這一課,我覺得烏塔很勇敢。她敢獨自一人去歐洲旅游,而我,就是到附近的小賣部買一碗面都不敢,她是多么勇敢,我是多么膽小啊。
烏塔,她具有堅持不懈的品質(zhì)。為了一次旅行準備了三年的時間 ;而我,連堅持寫日記也超不過三個星期,她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我。
讀了這篇課文,我覺得烏塔還是一個小心謹慎的孩子。每到一個地方的旅行都會馬上先查當?shù)鼐炀值碾娫捥柎a,以免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而我,平時做事馬虎,沒有觀前顧后,我要向她學習,做一個小心謹慎的孩子。
讀了這個故事,烏塔的所作所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雖然不能像烏塔那樣去跨國旅游,但一定要學習她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個勇敢、堅持不懈、細心謹慎的陽光好少年!
烏塔讀后感 篇26
在書的海洋里,有非常多的書,我讀過的也不少,大部分都想不起來了,可是一篇課文中的主人公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那就是烏塔。
課文主要講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歷了整個歐洲的事情。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做事的,為了這次游歷,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閱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幫超級市場或餐館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幫別人帶小孩,這些是見她工作的細致。
看了這樣的烏塔,我頓時臉紅了,因為我長那么大了,做什么事情都沒先作準備。有一次,媽媽對我說∶“你已經(jīng)四年級了要自己整理書包了!蔽伊⒖陶硗陼,就上床睡覺了。第二天來到學校早讀語文是我從書包里我翻來翻去還是找不到語文書,我急得像一只在熱鍋上的螞蟻,嗚嗚!要等著抄書了,這時爸爸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原來爸爸把我的`“救命稻草”帶來了,幸好有爸爸不然真的要抄書了。
看來,我真的要向烏塔學習了,學習她做事的充足準備。
烏塔讀后感 篇27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覺得烏塔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跟她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
我每次都依賴父母,一點都不獨立。看了這篇課文,我要變得獨立,而且我一點也不會安排旅游的時間,不知道坐什么車去哪里玩,也不會像烏塔那么堅定。有可能我本來想去歐洲,但是看了別人去歐洲非常麻煩就放棄了。所以我有很多地方要向烏塔學習,現(xiàn)在開始我就要變得獨立、勇敢、堅定。中國人14歲自己不能出遠門,也是因為父母不放心,外面壞人太多了,一下就被賣走了,而美國不一樣。烏塔真的讓我非常敬佩她,如果想象一下我自己14歲出遠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烏塔》這篇課文真的幫助了我很多,像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變得獨立、勇敢、堅定了。
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跟烏塔學習。
烏塔讀后感 篇28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對這名勇敢又獨立的十四歲小姑娘烏塔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
課文主要講了烏塔在暑期的時候游歷歐洲,去了意大利、奧地利、瑞士等國家。烏塔為了這次旅行路線和日程安排,閱讀了很多和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每周末去超級市場發(fā)廣告單掙旅費。
烏塔雖然才十四歲,但她的`父母就讓她獨自一個人游歐洲。這不僅是烏塔擁有著良好的品質(zhì),還因為國外和國內(nèi)的教育觀念不同。在國外,父母常常會相信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定會做到,不會給予太過多的幫助,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而孩子也常常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在國內(nèi),父母給予了過多的寵愛,甚至是溺愛,使孩子沒有獨立性,像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小皇帝”,導致孩子事事依賴父母。我們即使是整天淹沒在書山題海之中,也只是認識了書本之中的小世界。而沒有真正去體會、感受這個世界,就像一個旁觀者。
困難就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們要克服各種困難,不去依賴父母,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烏塔讀后感 篇29
當讀到烏塔這個題目時,它令我驚愕,令我想不通。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介紹一座名塔,可是這能和我們這單元的主題:成長,有什么聯(lián)系呢?讀了這篇課文,我才知道原來烏塔是擁有自立精神、熱愛生活的德國小姑娘。
這篇課文主要寫“我”在羅馬認識了年僅14歲的小朋友烏塔,在“我”與她的攀談中,“我”了解到他今年暑假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當讀到“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線路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 …到陪小孩!蔽业男闹幸鐫M敬佩。她一個人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3年,3年!
她為這次旅行做了精心準備。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像烏塔一樣,在家里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更不會去閱讀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指南和書籍,自己打工賺錢,而是叫爸爸媽媽替我打點好一切,再一個人毫無顧慮的旅行。當我讀到“正對門的'地上放了一張席夢床,上面躺著一個金發(fā)小姑娘,睡得正香……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時,我不禁羨慕起這個小姑娘。她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自理能力強,生存能力強,她知道現(xiàn)在要干什么,等會兒要干什么,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一絲不茍。當我又讀到“烏塔對我的這番解釋很不滿意……你的話不合邏輯。”時,這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這段話是說烏塔認為愛孩子和不讓孩子單獨出去玩不存在因果關(guān)系。她敢于反駁大人,并沒有一種大人說什么就是,我不用去反駁的想法。烏塔的話不多,但是邏輯嚴謹、條里清晰、觀點鮮明,特別是她只有14歲就能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這充分體現(xiàn)出,烏塔在生活上獨立基礎(chǔ)是她在思想、精神上的獨立。
烏塔,她讓我感受到她的獨立,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也要像烏塔一樣,接受風雨的洗禮,雷電的磨煉,在這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開辟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烏塔讀后感 篇30
今天,我學了《烏塔》這篇文章后,眼前立即浮現(xiàn)出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的形象:金色的長發(fā)披散在肩上,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黑T恤、牛仔褲、白球鞋,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女孩。
文中寫了“我”到羅馬旅游,在一間小旅館里,碰見了獨自旅游的14歲的小女孩——烏塔。她已經(jīng)去過了許多國家,她為了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整整3年時間!在這期間,烏塔閱讀了許多關(guān)于這些國家的書籍,還利用周末空閑的時間打零工,掙取旅游費用。啊!想不到,一個14歲的小女孩,竟然有如此的膽量和毅力。比起她來,我們中國孩子太缺乏自立、自理能力了!
這么小的孩子,應不應該單獨出門呢?學完文章,我們大家七嘴巴舌的議論起來:
劉啟蒙沉思了一會兒,慢條斯理地說:“我認為小孩子可以獨自出遠門。不過,在這之前,應該多鍛煉自己,培養(yǎng)野外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
蔣古成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覺得小孩子不能獨自出遠門。因為遇到危險或困難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容易出事。”
齊鼎天搖頭晃腦地說:“一個小孩獨自在外,如果出了什么事,又沒辦法求助,咋辦哩?”有趣的語調(diào)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李永航反駁說:“孩子單獨出門可以鍛煉膽量,長見識,有什么不好的?”
王渙麗和王方研也跟著說:“對呀,不讓孩子出遠門,她永遠都是溫室里的花朵,怎么能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
大家看法不一樣,各有各的道理。我
認為,孩子應該多鍛煉,做好充足的準備,出遠門就沒問題。
烏塔,一個勇敢的小女孩,我一定要向你學習。
烏塔讀后感 篇31
前幾天,我們上了一篇課文,名叫《烏塔》,很有意思,當我讀了幾遍之后,真想大聲喊:“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可以出遠門,難道‘安全’就是給孩子的愛嗎?”
在家里,我比任何人都清閑,我聽奶奶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同學考上了名牌大學,可是因為不會自己穿衣服而被迫轉(zhuǎn)學?梢,中國的孩子缺少的是“獨立”這個詞。
烏塔有親自品嘗生活中酸甜苦辣的體會,而我恰恰缺少這種親身體驗生活的經(jīng)歷。是的,家長都愛孩子,許多孩子都十分依賴父母,為什么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呢?因為父母太寵愛孩子了,什么事都幫孩子做,總是不放心我們。為什么不給我們一次機會,讓我們體驗生活,因為我們總有一天要靠自己的力量展翅高飛。
我想對所有的孩子說:“主動地從父母的懷抱中走出來,找到一篇屬于自己的藍天,讓云朵在天空中飛翔,讓鳥兒在云中穿梭!
烏塔讀后感 篇32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這篇課文讓我感受深刻。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第一眼看課文題目的時候,以為課文講的是一個很著名的橋,或一個很黑很暗的橋呢?答錯了。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德國的小姑娘,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很勇敢,怕困難的事情。
接下來,就由我,領(lǐng)著大家來回顧一下課文吧!
我在羅馬下了車,來到一家青年旅館。我走到房間推門一看,吃了一驚。正對門的床上正躺著一個金發(fā)小姑娘,睡得正香。
到了晚上,我通過和小姑娘交談,知道了小姑娘叫烏塔,出生在德國,在三年里設計了很多旅行路線。暑假已經(jīng)游覽了很多地方了。
烏塔問我:“你們中國的孩子是不是也自己獨立旅游?”我一時語塞。說:“在中國,家長是不會同意自己的孩子單獨出去旅游的.!
烏塔不同意我的說法,說:“以前我光從書和電視里看過意大利,但還是親自來到才能感受到意大利的美麗!
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有時候我們真的要好好學習一下外國人的好習慣。
烏塔讀后感 篇33
《烏塔》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小女孩獨自游歐洲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觸,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十分佩服烏塔,她真了不起,才十四歲就獨自一人去游歐洲,為了這次旅行,從三年前她就開始收集資料,而且旅費也是自己掙的,每到一處都不望給家里報平安。
看看烏塔,想想我們,同時,讓我也感到了中外教育方式的不一樣,外國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潛力方面要比中國家長處理得更恰當一些,他們很早就開始培養(yǎng)小孩子的獨立潛力,給小孩子一個空間,讓小孩子自己應對困難。而中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于擔心,太溺愛,不敢或不放心讓小孩子去完成某件事,養(yǎng)成了孩子的`依靠性,不利于孩子們的成長,可我們終歸要長大,要走向社會,讓一個沒學會獨立生活的孩子,又怎樣去應對社會呢?
今后,我必須要向烏塔學習,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在生活中不斷地鍛煉自己,磨練意志,盡量不尋求父母的幫忙,把自己培養(yǎng)成自立、自強的人。
烏塔讀后感 篇34
在一個晴朗的上午,我有幸學習到《烏塔》這篇令人難忘的課文,講的是一個獨自外出旅游的德國小姑娘與“我”的談話,讓我感覺到烏塔是一個獨立、自強、不依賴父母的孩子。
一個十四歲德國小女孩的話在我耳邊久久回蕩,“愛孩子,為什么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
是呀,在中國,十四歲的少年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爺奶奶都很愛他們,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都不讓他做,生怕把他累著了、餓著了,就算是外出也要跟隨在一起,時時刻刻都要關(guān)注到他們的一言一行,保護著他們。
當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好像有人就為我們設計好了一生,你不用動腦子,只要跟著他們走,一切就會順順利利。當我們做作業(y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需要輕輕的叫聲“媽媽”救兵就會立刻來到;我們口渴時,只需輕輕的叫聲“媽媽”,便會有人為你送來可口的'果汁……
我經(jīng)常感覺自己像只貓,一只不會捉老鼠,只會晃著腦袋,在一大堆棉花糖里撒嬌的貓。而在國外,家長們都愿意在孩子身上下一個重大的“賭注”,放手一搏,讓孩子闖下他們自己的天地。那里的孩子14歲就能獨立了,這也就是諾貝爾獎中沒有一個中國人名字的原因所在。
有時愛就像一把枷鎖,束縛著我們,讓我們無法秀出自己的個性。難道愛,就只剩下溺愛這一種嗎?前方的路還很漫長,有時還需要我們獨自去走,讓我們從小做起,向國外的孩子學習獨立自主的個性。
烏塔讀后感 篇35
讀了《烏塔》這篇作文后,我感到十分慚愧。
有一次去春游姥姥很早就起床為我做早餐,姥姥還幫我準備好了衣服,食物、飲料。上車的時候姥姥對我千叮嚀,讓我一定要注意安全當時同學都用很奇怪的眼神看著我:當時我的.臉馬上就紅了起來,怪不好意思的,終于到了終點了。我卻發(fā)現(xiàn)我的包比別的包都大……頓時我卻想,我這不就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了嗎?我怎么就那么笨呢?做什么事都得用姥姥來幫我、想想烏塔,一個人在外,我跟她相比卻差很遠很遠了。
我們就是在父母的愛護下成長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不要溺愛自己的孩子,給我們一份真正的自由。得到自已的發(fā)揮,將來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烏塔讀后感 篇36
昨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一閱讀課文,我深有體會。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國家。使我十分佩服她。
一個年僅14歲的小姑娘,游歷歐洲,她已經(jīng)去過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威尼斯等8個國家。自己掙了旅游一半的經(jīng)費,每到一個國家,又是寄明信片,又是查警察局號碼。在中國,這樣獨立自主,膽大心細,理解父母的同齡孩子恐怕沒有幾個吧!
看看我們,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整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人可以獨自遠行嗎?就拿“五一”我隨《山西科技報。教育周刊》小記者團去西安采訪來說吧,為了趕時間,在回家的途中大家在服務區(qū)吃了頓方便面,很簡單的事情我卻吃了一頓像干吃面一樣的`泡面,我都不知道那面是怎么泡,一掀碗面的蓋子就扔垃圾箱了。起碼現(xiàn)在我學會了泡方便面。我認為把我們?nèi)υ跁局腥フJ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的,因為參與感知的感覺器官只有眼和耳,光靠書本的感知卻不如親身體驗更全面、具體、完美一些。可一說把孩子放出去鍛煉一下吧,家長們又不放心。顯然,“不放心”的理由是不充分,不合理的。要知道,只有參加實踐,親身經(jīng)歷,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本領(lǐng)與知識!
烏塔讀后感 篇37
讀了《烏塔》這一文章,我受益匪淺,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烏塔的自理能力很強,她很令我佩服,因為她竟自己掙錢旅游,她周末去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在別人家陪小孩玩。課文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她說:為什么愛孩子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去玩因為我們中國孩子向來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哪像烏塔獨立自主的習慣呢?
烏塔做事有計劃。不像我原來做作業(yè),總是東一題,西一題的,有一次,老師出題目叫我們回家做,我這里寫一題,那里寫一題的,結(jié)果還有一小半沒有寫完,被老師批抨了一頓,直到我學習了《烏塔》這篇文章,我就改掉了這個壞習慣,課文里還有一個句話深深感觸了我,她說:我經(jīng)常在電視上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這句話表示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
學了這篇課文讓我收獲不淺,我暗下決心,不要讓父母過于溺愛自己,而是以烏塔為榜樣,學習她的種種優(yōu)點。
烏塔讀后感 篇38
最近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十四歲就能獨自一個人游歐洲,我被烏塔的熱情、大膽和細心所折服。
這讓我想起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學生考入一所名牌大學,但因為洗衣、掃地甚至連整理書包都不會,因此被迫退學。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多么缺乏自理能力。希望父母不要過度讓孩子依賴,這樣的話,孩子養(yǎng)成習慣后,就不易改正。家長也不要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就像烏塔說的一樣:光是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的。我曾經(jīng)在電視上見過廈門,但去了那兒,它的美麗才深深地打動了我。所以,大人們不要總讓孩子呆在家里,要讓孩子出去認識世界,讓孩子的.知識豐富起來,多帶孩子做做手工、教孩子洗襪子、讓孩子自己做飯菜這些都是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為什么大人們不去試試呢?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自理的習慣,就可以像烏塔一樣游歐洲了。
我很贊成烏塔的做法,因為這樣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雖然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但是,有付出就有回報,她付出了三年時間,回報的是歐洲各國的風景。
我想對父母說:給孩子一片自由的藍天,讓愛更開明!
烏塔讀后感 篇39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是寫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個游歷歐州,她才十四歲,竟然敢一人去陌生的八個國家游玩。文中的烏塔力氣堅定地說:“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為什么?這句話讓我沉思,是因為父母怕我們迷路嗎?是因為父母擔心我們受苦嗎?是因為……我掩卷沉思:我們不能依賴父母和他人,如果人人把自已的命運之線系在別人手中,那等于被繩牽綁著的小狗。只有那些努力和生活抗爭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自立是生活的第一步!記得有一次,媽媽把我送到十字路口,說:“自己回家吧!”其實我本想答應,卻不知為什么,懇求媽媽帶我回家。就那樣,一次鍛煉獨立的機會這樣錯過了……今天,我讀了《烏塔》,她的.自力更生,讓我不得不佩服——自已就是自已的救世主!抬起頭,挺起胸,對自己說一聲:“別人能行,我也行!沒有風雨,不見彩虹;沒有黑夜,不見白天!
如果人人獨自出去闖一闖,體會經(jīng)驗是多么寶貴!盡管現(xiàn)在不能,以后一定能。我只想大聲叫一聲:“我不做云雀,我要做博擊長空的雄鷹!”
烏塔讀后感 篇40
14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遍了歐洲。我被他大膽獨立細心的品質(zhì)所折服。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我想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能夠獨立自主呢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對孩子全不得愛嗎?
在中國,家養(yǎng)處優(yōu)的孩子和只我一個我聽所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考了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只因自我不會洗衣服不會整理書包被迫輟學。由此可見,張國的孩子多么缺少獨立自主的意識,生活上太多的依靠,思想上太多的束博,行動上太多的`無奈。
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愛更完美更充實。
【烏塔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烏塔》教案10-29
《烏塔》讀后感讀烏塔的讀后感12-01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04-15
《烏塔》教案15篇04-02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12篇06-03
《烏塔》讀后收獲心得10篇06-08
《烏塔》讀后感01-21
烏塔的讀后感02-05
烏塔讀后感02-14
《烏塔》的讀后感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