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們學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在美國的洛杉磯發(fā)生了一次大地震,一位父親不顧余震和爆炸的危險,在廢墟中足足挖了38個小時,救出了兒子。這就是是為了一句“不管發(fā)生什么,我都會和你在一齊”的承諾。
兒子的信賴和父親的信守諾言,讓死神望而卻步。假設父親忘記了自我的諾言,假設兒子不信任自我的父親,那么杯具就會發(fā)生。
當我第一次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我覺得這個父親很偉大,他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不遵守與兒子的承諾。再次讀這篇課文時,我覺得這不單單是偉大,而是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雖然不必須會發(fā)生大地震這么悲慘的事情,可是父愛也是無處不在。比方,我的老爸,每一天清晨總是早早地起床送我上學,不管是坐在他的摩托車后,還是坐在小轎車里,我總是覺得很平安,我信賴他,相信他會平安地把我送到學校。每個周末總會為我燒上一大桌我最愛吃的菜,每次跟老爸逛菜場,不用我說,他總是會買來許多我愛吃的菜。這些小事看上去很不起眼,里面也浸著濃濃的父愛。
父愛跟母愛是不一樣的,母愛是溫柔的,父愛是堅強的,這也是這篇課文讓我體會到的。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文章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fā)生大地震后,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決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jīng)艱辛,救出自我的兒子以及同學的故事。當我讀到“不管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齊。”心里感觸很深。正因為這句諾言,才使父親有了堅決的信念,用雙手進展了長時間的挖掘。就算一天半沒吃、沒喝、沒睡,到處都是血跡,父親也絲毫沒有放棄。也正因為這句諾言,才使兒子與父親的信念同樣堅決,兒子在瓦礫下忍住了因缺水、缺食帶來的折磨,頑強地活了下來。尤其是在被父親發(fā)現(xiàn)后,他又做出驚人之舉,那就是讓同學們先出去!斑@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齊!
讀到那里,我不禁熱淚盈眶,父親挖掘了38小時,兒子等待了38小時,他們用共同的信念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信念,雖然在生活中看不見、摸不著,但在關鍵時刻卻能發(fā)揮宏大作用,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如果我們在學習上有堅決的信念,必須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從前,我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時,連想都不想,直接跑去問媽媽,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不愛思考的壞毛病。自從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應對困難,要有堅決的信念,不能輕易放棄。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題,不知從何入手,一生氣便把本子放到一旁。這時,我想起了父親在其他家長絕望地離開后苦苦挖掘的身影,于是我重新拿起本子,仔細分析,不一會兒,就解出了這道題。學習如此,生活也是這樣,如果每個人都有堅決的信念,又不輕言放棄,那還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難題。
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向都是大家在學習和參考的典范,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后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yè)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guī)Ыo了超多的名著讀后感資料,期望大家在那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我認為每人都經(jīng)歷過父愛,我也不例外。記得那次,我半夜流鼻血了。爸爸又是擦面,又是拍額頭。我又不停地動,過了一個小時,爸爸最終幫我止住了鼻血,我們又回去睡了。這不是父愛嗎還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天天跑來送湯送藥,又帶我去看病,看了一家醫(yī)院又看另一家醫(yī)院,喝完一個藥方又喝另一個藥方。我最終透過做理療才好了,每次做理療,爸爸的汗總是流得全身都是。這不是父愛嗎更記得有一次,我做錯事了,他不會打我,只會溫和地跟我說道理。這不是父愛嗎
如果說母愛是無微不至的,那父愛就是執(zhí)著的,相信兒子的。我們的父親是多么愛我們,所以我們也要懂得感恩,和父親相互信任。才能像課文中的父子那樣幸福。
這篇課文中的父子是多么情深,父親相信兒子沒有死,兒子就相信父親會來救他,最終,他們團聚了。這就是父愛。
《地震中的父與子》給了我一個啟示:父愛、母愛一樣偉大!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真是催人淚下。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優(yōu)秀】相關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稿10-18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案02-22
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稿范文09-21
《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教案02-24
小學教案:地震中的父與子03-02
地震中的父與子小學作文02-03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教案03-19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匯總8篇10-18
關于《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三篇04-04
《地震中的父與子》心得體會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