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通用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通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通用1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后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歷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后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從明成祖設立內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后世治國者所稱道。經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業(yè)人口激增,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顯著改善,農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了以雇傭關系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制造業(yè)、紡織業(yè)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yè)的重要產業(yè)。軍事上,統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由內向外轉移的過程。
北方諸鎮(zhèn)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zhèn)壓內部起義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通用2
我先讀了明朝那些事,因為筆法幽默輕松,所以是一氣讀完。讀的過程中查了很多資料,也偶爾百度,整個明史出場人物眾多,也讀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也有很多在歷史框架內左右掙扎,企圖掙脫時代的鐐銬,推進歷史政治軍事經濟的全面發(fā)展,卻始終領悟不出桎梏不前的原因。
歷史的發(fā)展受各方面影響的因數太多,黃仁宇個人經歷豐富,使他對歷史的認識有獨特的思考。萬歷十五年另辟蹊徑,企圖從大歷史的角度,節(jié)選幾個代表型人物,進行闡述。
以張居正為文官集體中的異端代表,企圖調整腐朽落后的政治體制,推進法制改革。以海瑞為道德文化堅守者代表,解讀了堅守陳例,缺乏法制規(guī)章的弊端。以申時行為例圖維持現狀左右疏通代表,卻功虧一簣,陰陽即導致了國家機構運行的低效,也割裂了文官集體。
武將戚繼光的改革之所以能成行,一是沒有從根本上動現有體制的`手術,二是得到了張居正的鼎立支持,在保守中推行,但最后還是在張居正落勢后,隨著張居正改革的廢除,一同消失在歷史塵埃中。
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面對混亂的現狀希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借道德的力量恢復平衡,但種種努力在對抗現實的龐大群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小心謹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間而已。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1-10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4-11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3-04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3-25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9-02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8-14
讀《萬歷十五年》有感02-15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2-24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1-31
名著《萬歷十五年》讀后感啟發(fā)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