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八篇
篇一:《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坐在那兒一晚上沒有感覺到絲毫的涼意,回來的路上卻凍得瑟瑟發(fā)抖。不知道是自己看了這本書后有點兒激動,還是夜真的深了,寒了…到了宿舍,無聊的氛圍差點沒把我的感觸熏陶的無影無綜、消聲匿跡。趕緊寫下點兒什么,因為我明白大學(xué)里的人容易將許多細節(jié)派生出的美忘記。也算是讀后感吧!
所謂古詩詞中的經(jīng)典,在我看來就是古人們重復(fù)不斷的扯淡,于是后人也跟著扯淡。世上本沒有經(jīng)典,扯的人多了,也就真的成為經(jīng)典了!
無論如何,這次我真的愛上了古詩詞!
詩歌是一種漫不經(jīng)心的感覺,我相信蘇軾之類并沒有如今的文人說的那么神,反倒覺得他們肯定也有流里流氣的一面。我自信如果讓我見他們一面,過不幾天也照樣與他們臟話連篇,調(diào)侃不斷。因為大家都是性情中人。
老師說過:“詩人才是‘人’;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等那是‘家’。”的確,很多人都把詩人想象偏了,所謂的“詩人”只是好扯生活的淡罷了。詩歌是最高尚的'文學(xué);詩人是最普通的人,普通的甘與蟲蟻草獸為伍…
也有人說“詩人”都是理想主義者,其實,理想主義者最容易淪為頹廢主義者。當(dāng)什么詩人啊?當(dāng)浪人好,浪擺一輩子的好。但有一點是必須承認的: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才是一個人“浪擺一輩子”的資本。
沒想到讀了一本這么有深意的書,只得到一種感覺:學(xué)會扯淡!嗯!扯下去…(不過真是懷著一種感動讀下去的。)
篇二:《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在每期讀書心得交流會上大家賞析文學(xué),從而,我也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xí)慣,這些知識讓我終生受益。憑著對古典文學(xué)的熱愛,在浩瀚的書海中,翻看了關(guān)于詩詞方面的書,借此機會和大家共同分享心得。
這本書是由安意如所著的。書中通過欣賞古典詩詞,描繪出一幕幕唯美、動人的歷史愛情畫卷。它不僅僅是詩詞字面上的理解,而是一種風(fēng)格獨特的散文散筆。在書中我很欣賞納蘭容若的兩部詩詞,凸現(xiàn)其曠世奇才與至真性情。
納蘭性德,字容若,他出身于滿清貴族,少年時代生活奢靡,他卻向往閑云野鶴的生活,他始終落寞得不粘半點世俗之氣。他淡泊名利,憤世嫉俗,功名也很平庸。繁華只是恍如一夢,人就不必失意,醒來仍過著平淡的生活。
夜已深我卻不能入睡,納蘭容若的《飲水詞》我卻念念于心。通篇看下來,我覺得“人生若只如初見”這首詞最好,有了這句一切有了開始存在的理由。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亦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這首詞的意思是說與戀人之間的相處應(yīng)當(dāng)像剛剛認識的時候,美好而淡然,沒有后來的怨恨埋怨,一切只停留在最開始的美好。
這首詞描寫的是漢唐時期。漢唐,這是五千年中華史上最輝煌的年代。開元盛世,也是歷史上的全盛時期。雖然,彈指又過千年,王朝興替,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是幾千年來一場轟轟轟烈烈的愛情悲劇。
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兩個人志趣相投,都喜好音律。他們之間的`愛情不再是帝王與嬪妃之間的恩寵。愛情是建立在平等基礎(chǔ)之上的,這是在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唐玄宗始終信守當(dāng)初七夕夜半,“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這也是兩人深厚愛情的真實寫照。雖然唐玄宗迫于三軍眾怒,無奈將楊貴妃賜死在馬嵬坡。玉環(huán)認為誤了三郎,所以“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也一無所怨。三郎并不覺得被誤,從未覺得后悔,只是救不得玉環(huán),所以抱恨終天。從此生死訣別,陰陽相隔。對帝王而言,這種尋常反而成了不尋常。這種動人的愛情故事,是人們對于高尚愛情的向往,戀人之間應(yīng)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和月”。愛情的最高境界也就只有通過悲劇才能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該多好。每一個人當(dāng)最初和你相遇,那種美好的感覺就像春天開放的花,那種溫馨、那種自然、那種真誠、那種回憶,因此就一直彌漫在你的生命里。由此看來,初見后的分手,有如曾經(jīng)揮手的云彩,也似輕輕告別的康橋。時光匆匆,我們已回不到過去,憂傷的美麗只能定格在回憶中。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得到了往往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美好的。我想對于人生淡然一點倒是讓人坦然、讓人心安;太過執(zhí)著,則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對于友情、恩怨、功過、得失、錢財……都看得再淡一點,情愿那初見的情節(jié)永遠留在自己的夢里。
納蘭的詞,讀一首不過尋常,但是全部詞集讀下來,就感覺蕩氣回腸,與眾不同。這首詞風(fēng)格是比較婉約細膩的,充滿著憂傷。
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瀟瀟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陽。
把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這首詞的意思是秋風(fēng)又起了,你在斜陽中黯然佇立。沉思往事回憶往昔的一切已化作西風(fēng),生死之間是不可逾越的溝壑。每個人都會悲傷,寂寞是因為失去。只是,很多事,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這首詞是詞人為悼念其妻盧氏而寫下的。他以“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這樣一種悲情,傾訴對愛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渴望與愛人執(zhí)手相望的心愿,體會到那種為伊消得人憔悴也不悔的悠悠情懷。
這段短暫的愛情以悲劇告終,在西風(fēng)中的欲說不休,欲哭無淚,獨自冷落與憂傷,我們總會在一種悲情中陷入無奈與焦慮。納蘭的這首詞則讓我們體會到一種刻骨銘心的凄涼,一種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傷痛與孤獨。這首詞揭示我們要珍惜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是讀詩的參考書,但不是注釋書。而是要用心去讀,用心去感應(yīng),和詩人心靈相通,透過詩來體味詩的意境,你便從中讀懂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
篇三:讀《人生若只如初見》有感
這是一句納蘭詞包涵的內(nèi)容,被納蘭容若所收集,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受。
整句詞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整首詞講述的班婕妤皇宮故事,說是班婕妤不外乎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她是一個賢惠的女子,班婕妤是越騎校尉班況的女兒。班況在漢武帝出擊匈奴的后期,帶兵遣將,馳騁疆場,出生入死,建立過不少功勞,也深受當(dāng)時官員和百姓愛戴。班婕妤生得聰明伶俐,秀色可餐,少有才學(xué),工于詩賦。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她不爭寵,不干預(yù)政事,謹守禮教,行事端正,尤其是她在與趙飛燕姐妹的斗爭中,決策英明,急流勇退,至今享有盛名。
而正因此,皇帝被她的氣質(zhì)所打動,邀她一起乘車共輦,她卻縮手回絕,退而不敢奉詔。
有一天,她終又回到了皇宮,準備接受他——心儀的'君王。然而卻不如人愿,皇帝有了新寵——一個為他唱歌跳舞的奇女,忘卻了她吧?!她心興許感到悲傷,不禁的感慨:人生短暫,人生若只如初見。
通過整首詞的描寫,讓我由衷的體會到當(dāng)時她的心: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根據(jù)此句話的內(nèi)容,將我?guī)胍饩,體會到她當(dāng)時的痛,悲傷,失望,感嘆人生的變故。即使當(dāng)時在后宮,班婕妤也是深受后宮妃子的愛慕,她是一個才女吧,但卻沒想到物是人非事事休。
或許后來“人生若只如初見“是用來說:如果人生就如當(dāng)出見面那樣。那么,班婕妤則不會有當(dāng)時的痛苦,不會有痛苦又哪里來的感情呢?所以人生必定是要經(jīng)歷風(fēng)雨痛苦的,經(jīng)歷了則會免疫了,不會一切都風(fēng)平浪靜的,要磨練自己的意志。
由這句話也可以聯(lián)想到很多,生命中那樣不可成熟的輕。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是一些虛無的飄渺的回憶,并不能起特別的作用難過,原把握現(xiàn)在的時光,不要成為別人生命中的過客,而是重要他人。
班婕妤的故事是感人的,班婕妤的后半生是凄美的,班婕妤是一個才氣儂儂的姝女。
山盟雖在,情已成空,人生如翻云覆雨。
嘆一句遇人不淑,她是樊己。可夫君不是楚莊王。孤燈影壁,她有無艷之賢,夫君卻無一鳴驚人的志氣。
非常短暫,人生若只如初見!
篇四:《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故事中,他們總是悲劇收場,詩人心中愁緒無法排遣,便化作一首首傳世佳作。讀著這些作品,依稀可以窺見他們的黯然神傷,聽見一聲聲無奈的嘆息。
然而這些故事太讓人惋惜,凄美的不像是真的,我們寧愿讀不到這些好詩詞,也希望他們能夠一生一是一雙人。
可人生總是不讓人如愿,它不會讓人每天都看到花好月圓,它讓人看著天邊一鉤殘月思念著滿月,看著滿地落紅思念著春芳瀲滟。殘缺的愛情就像黃昏時分天邊那抹凄艷的'晚霞――美麗、哀愁。愛情讓人傷痛,可古往今來人們從來未曾膽怯過,總是前赴后繼,最后遍體鱗傷。
無論盛世如唐或亂世如南宋,無論宮廷深苑或秦樓楚館,他們的愛情從未金貴完滿。
他,才氣直上干云霄;她,亦是才情斐然、貌美如花。他們曾經(jīng)“賭書消得潑茶香”、琴瑟相和。然而,他們究竟錯過了。幸運如辛棄疾者,可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而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這么幸運:一錯,就是永遠!扒Ю锕聣、無處話凄涼”。
愛情,太傷痛又太美妙。再堅強的人也會在他面前敗下陣來,遣不散的繞指柔情,悠悠在心頭。再多無法言說的傷痛,也無法阻止我們飛蛾撲火。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切就不會發(fā)生――不會痛,也不會有這一場癡狂?删瓦@么平淡地走過一生的旅程,風(fēng)平浪靜,單調(diào)乏味。我寧愿痛,也要赴這一場精彩的盛宴。
篇五:讀《人生若只如初見》有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書講述了古典詩詞背后的唯美、動人的歷史浪漫,作者以自己的見解向我們描繪出一段段經(jīng)典的愛情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里有的是癡情之間的等待、癡情中的守望、癡情中另一方的放棄、癡情中的承諾。
班婕妤的`癡情,換來的卻是飛燕與合德的入宮,換來的是漢成帝寵幸趙氏姐妹,最終漢成帝死了,死在了另一個女人的身上,但她,班婕妤,仍在他的陵園里,陪住他一生一世。安意如說:“天下女人,邁入皇宮的和未入皇宮的,其實都一樣。只要皇帝愿意,他都可以嫖得到。班婕妤與漢成帝的愛情非常短暫,如若是這樣,當(dāng)初還不如不見的好。
楊玉環(huán)的到來對于李隆基來說,無異于是上天對他的賞賜,自此,“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蔽迨鄽q的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在夜半無人私語時,只是平常夫妻之語,“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焙喓唵螁蔚膼矍椋狡椒卜驳膼矍,想要換來至死在一起,卻,不能如愿。最終的結(jié)局,都無能為力,玉環(huán)“一抔黃土收艷骨,數(shù)仗白綾掩風(fēng)流!边@場悲慘的命運毫無征兆,開始和結(jié)束,我們誰都無法預(yù)料。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只是匆匆的一見,你仍是你的君主,我仍做我的佳人,也許就不會有如此結(jié)局吧!
安意如說:“如果明天日光照耀,你我手里依然一無所有,也請你不要絕望,為我珍重。即使,告別愛情的時候,也希望你我一切都好;我不在愛你的時候,也許不是我不愛你,只是,我已不能再愛你。”
很多時候,我們愛的太久,以為會有很好的結(jié)局,殊不知,還有我們未知的路、難走的路。想走的時候,又止步不前,停在原點猶豫不決:這樣的路到底是對還是錯。直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nèi)鄙俚氖乔斑M的勇氣、等待的恒心。想要一起天荒地老,卻失去了原來的記憶,原來的諾言,原來——愛的勇氣。
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結(jié)局是這樣,你我當(dāng)初是不是應(yīng)該不再見面?
篇六: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初識安易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全因她外觀如流水般的柔情所起,只當(dāng)是閨中少女的心情敘說而隨手撿進購書籃中。
這本書句句佳句名言都有一份凄美的愛情故事,段段故事都有讓人嘆息的結(jié)局。它的獨特在于詩詞與賞析兼顧,正史與野史并收,一樁樁詩事、情史皆被錄入,算得上是讀詩的參考書,但又不僅僅是注釋。正是因為安意如涉獵廣泛,在書中,她可以用心去感應(yīng)詩歌、詩人,依靠強大的想像力,敏銳地捕捉住了剎那芳華。
安易如對詩的解讀可能會讓一些學(xué)者不以為然,卻用她獨特的手法把每首詩意、詩境坦蕩蕩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她用感性哲思靈婉哀傷的細膩筆觸描摹了漢至清近兩千年的詩詞愛情之歷史畫卷,句句佳句名言都有一份凄美的愛情故事,段段故事都有讓人嘆息的結(jié)局,都沒有滿足寫下它時的愿望,原來這些句子都是人們對于愛情美好的愿望,都是人們在擁有愛情時的牽掛思念與誓言,更是后代文人騷客下筆抒情感慨的絕好素材。可惜的是,當(dāng)時過境遷,情已消逝的時候,那些誓言與承諾只能成為讓人懷念,令人心碎的緣頭。
讀罷全書,發(fā)現(xiàn)的是深情之無奈,薄情卻默哀,在她筆下的女子是可憐皆因一“癡”字,男子多情源自一“才”字,因為男子之“才”所以“真愛不眷”之時,文字愈哀轉(zhuǎn)。似乎幾千年的歷史已經(jīng)墨守成規(guī)的定格:女子的專一是天經(jīng)地義,男子的花心也非天理不容,像納蘭這樣的性情男子是罕有之物,遇到是幸,錯過是命,即使一生無緣也不過平常而已。
“命運伸出手來,我們無能為力,有些愛要用一生去忘記,恨,一樣會模糊時間,若,若人生若只如初見,他仍是他的曠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侵。沒有開始,就沒有結(jié)束!庇行┤,留不住,也放不下,可是卻無法放開對他的奢望,奢望“可以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被厥紫胂,莫不如當(dāng)此一生換了前緣的生生世世,只該到此,完結(jié)殘余的緣分,等待那一生路盡,驀然回首時的甜美眷戀,畢竟上天早已注定,情感的露珠終將被時間晾干,思念抵不過萬水千山,即使曾經(jīng)我的憂傷如線,千絲萬縷,但今天也終于只落得縛住了別人,牽住了自己……
從未有人回在愛戀著別人的`時候想到回首已千年,千年冷落故人面的結(jié)果,于是在愛戀淹沒半生之后又如紅燭飄蕩水面的時刻,我們輕發(fā)感嘆,可惜,當(dāng)時我們看不到結(jié)果…
確實,愛有時只是一步之遙,但卻無法邁出,既不能,也不會,至多我們敢站在原地,等待著有一天這一步之遙變成千萬里,愛,只差一步是相思,而不是相愛,感情如塵埃,就是這樣細致入微,自知愛不起,只好許下一個謊言留待讓凡塵世人想通:等待是個纏綿繞骨的謊言,但是或許最后只是二字皆帶口,但又都有口無心,當(dāng)我們潛回心底,那里的幽暗深靜或許會給我們答案,愛,是滄海遺珠,因為遺失,所以美好。
曾經(jīng)天真的以為愛了就要相守,就要生死相依,哪怕世俗不容,哪怕天難地險,也要堅定的沖破障礙,但經(jīng)過了,看過了,也明白了。人生如此翻云覆雨,似納蘭容若說的“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币菜苿⒂礤a的《竹枝詞》:“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因了這本書,讓人對情有了一份現(xiàn)實的理解,書中的各式主人公,哪一對不是愛的生死相誓,哪一對不是才子佳人愛的深刻,以至產(chǎn)生出這流傳千百年都盛歌不衰的愛情佳句,比起我們這當(dāng)代的速食愛情可是要深遠的多,只勸大家情深深意濃濃來時把握去時拋,非要求得個天長地久大圓滿的結(jié)局倒也真是個難事。有一份平和的心態(tài),懂得擁有更懂得放棄,擁有時執(zhí)著,放棄時灑脫不失一種對自己負責(zé)任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對情最好的把握方式吧!
人生一直在邂逅,我們選擇不同的路就會有不同的生活,左邊還是右邊?快樂邂逅幸福,閱讀邂逅好書,欣賞邂逅優(yōu)秀的學(xué)生!作文
篇七: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作家安易如的作品。只有在她的筆下,我才能感受到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的契合點。
古代詩人、詞人的一生經(jīng)歷很少被人細細品味,但卻像一壺醇香、沁人心脾的好茶,有天然之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在這本書中,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蔽恼乱婚_始就提到了這句話。這句話無疑是中國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有人覺得這只是一句沒有什么意義的話,但我卻覺得它富含哲理。
這句話極其形象的描寫了辛棄疾的一生。失而復(fù)得的驚喜,出現(xiàn)在那個火樹銀花不夜天的上元燈節(jié)。辛棄疾,也就是辛稼軒。剛開始,他還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壯志,可是,后來卻變了。辛稼軒用一闋《青玉案》證明了自己。
一個人,無論怎樣,他也不可能一生都有好的運氣。不把握好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最后驀然回首時,也許已經(jīng)空無一人。常常一個人在失去后,才懂得擁有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常常在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后來追悔莫及;常常在最后失去什么時,還是覺得是偶然,依舊懵懵懂懂。
我曾經(jīng)看過一部微電影,《天堂午餐》。電影讓人醒悟,不要在擁有時不去珍惜,而是后來失去時才履行承諾。影片的.兒子,正是在母親在世時說等他長大了再給母親燒一頓飯最后母親突然死亡,他才后悔,給母親做了一次“天堂午餐”。
一個人,不要永遠那么拖沓,該行動的時候就要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機會,不然最后都已成空,燈火已黃昏。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把握,終究那壺令人回味的茶,會散盡香味,就連最令人享受的味道,也會消失不見,也許最糟糕的結(jié)果,就是連茶壺都被翻倒。或者,燈火已不闌珊,也不人海茫茫,最終只有自己站在黑暗中。所謂的火樹銀花,只是一種裝飾。
最后,文章寫道:人海茫茫,驀然回首時,我們是不是還有運氣看到那個等在燈火闌珊處的人呢?我們最常看見的結(jié)果是:終于明白要尋找的那個人是誰時,燈火闌珊處,已經(jīng)空無一人。
對,運氣只是運氣,不能代表以后的一切。如果說一個人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是否還能履行自己的承諾,挽救差點失去的所有,逝去的那股香味。
篇八:《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一次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在朋友家里的書桌上!叭松糁蝗绯跻姟边@句話本是不俗的,只是感覺,若寫書的人連自已的書名也起不好,要套用一句古詩來給自已的書命名,且先不說俗不俗,這種做法不免讓人感得嘩然取寵,所以連翻的欲望也沒有了。
后來,朋友說這本不錯,又因家里實在沒書看了,再到朋友家,順便捎了回來。
寫書的人是位年輕的女子。她似在談詩,又像在談風(fēng)月,更像是用清麗,感性的筆調(diào),給讀者講一個個凄世絕美的戀曲。曠世的奇才,絕代的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執(zhí)迷不悔的凜然,心照不宣的釋然,讓人不免沉浸在千百年前才子佳人的愛恨情仇中恍恍然!
從名門閨秀,幽雅賢德的班婕妤繁華過盡,因飛燕合德失龐所作《團扇歌》開篇,引出納蘭容若的'“人生若此如初見,”行文巧妙,也灰譏幽默,也不乏言詞的狠毒。
我不甚喜歡《團扇歌》,詩作得還巧妙,比喻打得還好,還憂切動人,我依舊是不喜歡。不喜歡班婕妤愛不敢愛,恨不敢恨的個性。雖安意如評她清高自詡,目下無塵,處處以大閨秀自處,以至失龐后,不哭不鬧,安靜躲開旁人,偷偷的把自已憂傷哀怨揉進《團扇歌》里。把古代婦女的美德及柔弱演繹到極致。我只是有點婉惜并不喜歡。如此一個德材兼?zhèn)涞募讶,結(jié)局卻甚凄涼。還是喜歡楊玉環(huán)的個性,愛就愛了,從來不去想她眼里的“三郎”是她的公公,是天下曠世的明君。她眼里愛是平等,也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影響。她呼他如平民老百姓夫妻般的叫著“三郎”,平常人家的小日子,對深宮帝院來言,卻成了不尋常!她在他面前只想做個小女人,有點任性,喜歡被嬌寵,也小心眼般的吃醋。她愛他,所以受他的恩寵便成了理所當(dāng)然,他受她,也是傾城所付,不,是傾國所付也在所不惜。他因她“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她是個不涉政的嬌憨女人,最終變了風(fēng)云,不知身在福中亦也禍,更不知身系天下安穩(wěn)。王朝動亂,因為有她的關(guān)系,卻不是她的錯,收拾殘局里,卻需要一個“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才戛然而止。愛得嬌憨,愛得純碎,愛得平等。愛到死也無所怨。只求三軍齊發(fā),護我三郎早日回長安!讀后感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侵,沒有開始,也就沒有結(jié)束,也就沒有后來的什么<長恨歌>
另一個我喜歡的女子就是被元稹始亂終棄的女子“鶯鶯”。就是《會真記》里鶯鶯的原型。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借了《會真記》里鶯鶯的殼。這是元稹的自傳,更是他的懺情錄。但是很遺憾,歷史對這位女子卻沒有考證。我們也就叫她為鶯鶯吧。
如果說到鶯鶯,一定先要感謝唐朝的那個偉大的時代。中國歷史上下五年里,除了母系社會時,女人有著真正的地位,除了大唐盛世,還有什么時候超越過那個時代。大唐盛世現(xiàn)象,不能歸功于李隆基一個人,武則天的功勞也是功不可末的。(這是閑外話了)那個時代,兒女情長了。母親可以姑息,和尚可表情,尼姑可傳意,道觀寺廟里也能是幽會場所。真是一個浪漫到骨子的時代。難怪會出李白,李賀,杜甫,白居易——一批文人影響著中國文學(xué)的巔峰時代!
長安東邊小郡的一座寺廟里,年輕俊雅的元稹遇到心中如花佳人。她是如此的高貴和冰雪聰明,她追求心中的愛又是那樣膽大和義無反顧,她有著獨立的人格,哪怕是熱情奔赴情場時,也是那時冷靜從容,不需要任何猥瑣的道理作借口。不需要任何羞慚的表情作掩飾,亦不需要任何患得患失的考慮,她過于神圣肅靜的愛,反而讓多年以后的他還肅然敬畏。愛就愛了,就毫不遲疑的來到他的身旁。她巧安排讓丫環(huán)為他們牽橋搭線,使他共她同羅帳。在她義無反顧的奔向他懷里時,在短暫的歡娛過后,他卻要奔向自己的前程了,嗯,對了呢,他現(xiàn)在還是一個如此平凡的年輕人,空有著才華是不行,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的,他別她,“通賽兩不見,波瀾各自起,與君相背飛,去去心如此!睈矍榈谋^如此。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作文02-14
人生若只如初見經(jīng)典語錄經(jīng)典11-29
人生若只如初見的隨筆散文10-10
若只初見的美文隨筆10-11
若只如初見美文隨筆10-11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11-15
讀《人生若如初見》有感12-02
棋如人生作文02-24
茶如人生作文04-13
初見的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