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課堂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實施方案范文
一、課題的提出與界說
習慣是指逐漸養(yǎng)成而不易改變的行為.課堂習慣就是指學生在課堂上逐漸形成的良好的課堂行為.而音樂課堂習慣就是指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逐漸形成的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良好的唱歌習慣、良好的欣賞習慣及良好的表演習慣等.
二、研究目標
。ㄒ唬┩ㄟ^本課題研究與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形成良好的唱歌、欣賞、表演等的習慣.
。ǘ┩ㄟ^本課題研究與實踐,改變了教師以往教學語言的繁、多、不精的現(xiàn)象,學生形成了持久有效地學習行為.
。ㄈ┩ㄟ^本課題研究與實踐,學生的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學生更喜歡上音樂課了.同時使學生樹立了終生學習的愿望,有利于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措施
。ㄒ唬┭芯康闹饕獌热:
1.趣味訓練,形成良好的音樂課堂常規(guī)
在教師第一次接觸學生時,通過談話了解學生喜歡唱的歌曲后,將其中的一首的一兩句作為起立的音樂.由此,可用同樣的方法確定出坐下、安靜、齊唱、小組合作等一些課堂行為的音樂.通過長期的演練,學生對音樂已經(jīng)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每個過程不用老師強調,在游戲中自然的把教學環(huán)節(jié)延伸了下去.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更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督促強化,長期不懈地抓.
2.生動活潑,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1)良好演唱習慣的培養(yǎng)
學唱歌曲是音樂課的主要教學任務,也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內容.但低年級的學生唱歌的良好習慣還未形成,喜歡大喊大叫地唱,坐的姿勢也是千資百態(tài).大聲地唱歌,既會損傷學生嬌嫩的聲帶,增加嗓子的負擔,又使歌聲缺少美感,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表達出歌曲的強弱變化及不同的情緒.所以從一開始就象訓練合唱隊一樣用“高位弱聲”的方法訓練學生的歌唱習慣;對坐姿的要求是:身體坐正腳放平,抬頭挺胸眼平視,精神飽滿坐端正.坐姿的規(guī)范,對培養(yǎng)良好的歌唱習慣有很大的幫助.
。2)良好欣賞習慣的養(yǎng)成
進行欣賞音樂的禮儀教育
在剛開始進行欣賞教學時,我就從從學習習慣的角度對學生提出學習目標,即做音樂的欣賞者、音樂的好朋友、音樂的小主人.作為“音樂的欣賞者”,要知道怎樣做個文明的欣賞者,怎樣能夠給自己、給他人創(chuàng)造比較好的音樂欣賞、學習環(huán)境;作為“音樂的好朋友”,要學會怎樣理解音樂,怎樣知道音樂在對你說什么;作為“音樂的小主人”,要能夠走進音樂,并用自己的耳、眼、口、手等多種感官來感受、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為自己,為他人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提一些跟欣賞樂曲相關的要求和問題
在音樂課堂欣賞教學中,孩子們往往很難靜下心來安靜地欣賞音樂,讓孩子用舞蹈、身體律動、臉部表情等表現(xiàn)方式來欣賞樂曲時,孩子更難做到耳朵聽音樂,比較吵雜,紀律混亂.因此,每欣賞一首樂曲我都要針對樂曲的特點,給學生要求和提問,讓學生有目的地欣賞.一切欣賞活動都要圍繞音樂展開:在初次欣賞之前要求學生仔細聽然后告訴大家聽到了什么.
在再次欣賞之后請學生結合音樂藝術形象,講出音樂的速度、情緒和聽后的感受;有的歌曲比較適合表演,請學生想一些動作邊唱邊做動作.
有組織地情景教學
在欣賞課中,教師很有必要進行有組織地情景教學,精心研究教材,設計一定的教學情景,讓孩子更好地欣賞音樂.這樣的情景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課堂紀律也可控制地很好!
。3)良好表演習慣的培養(yǎng)
表演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我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信的表演,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chuàng)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以充分開發(fā)與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ǘ┭芯看胧:
1.通過文獻法、調查法,搜集整理國內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相關經(jīng)驗與開展的模式;借鑒其研究成果,針對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
2.通過行動研究法,分析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現(xiàn)狀和目前所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的進行針對性實驗研究.
3.通過案例研究法,調動廣大教師,進行個案研究,為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資源和可供操作的第一手資料.
四、課題實施對象和時間
(一)實施對象:本課題研究的對象是重慶市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全體學生.
。ǘ⿲嵤⿻r間:20115年9月----20XX年9月.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研究步驟分三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進行調查分析,確立課題,收集信息、資料、組織理論學習,積累有關資料,明確研究思路,制定詳細的課題研究方案.
(二)實施階段:20115年9月----20XX年9月.分步實施、交流會診、專家指導、調整方案、跟蹤調查.初步形成“系統(tǒng)的、有效的音樂課堂習慣”模式,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實施,及時收集資料,撰寫中期研究報告.此階段是課題研究的關鍵階段,全面完成課題的研究工作,并盡快讓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工作實踐.
(三)總結階段:20XX年5月----2013年107月.在中期研究的基礎上,調整研究策略,開展深入研究,并盡快讓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工作實踐能力.全面總結實驗成果,匯編論文集、案例集,撰寫研究報告、工作報告,完成實驗結題報告,開展實驗成果展示活動.
六、預想效果
(一)學生良好的唱歌習慣、聽賞習慣、養(yǎng)成習慣得到規(guī)范,學生學會了學習,并能夠主動學習.
(二)提升了教師課堂教學的能力,提高了課堂的高效性.
七、實驗人員及分工
(一)課題的指導
胡風(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副校長)
凌琪(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研組長)
(二)課題研究的制定者:楊春燕
楊春燕(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成員
凌琪(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
楊春燕(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
楊鴻芳(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
張翅(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
楊華(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
王紅(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
劉鵬(重慶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
課題負責人:楊春燕
主研人員:凌琪、楊春燕、楊鴻芳、張翅、楊華、王虹、劉鵬
【小學課堂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實施方案10-08
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論文10-08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與研究調查報告模板10-08
小學閱讀培養(yǎng)實施方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