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偏頭痛患者中護理干預論文
第1篇:綜合護理干預在偏頭痛患者中的應用
偏頭痛患者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治療主要是緩解疼痛癥狀,但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并未改善。本文以44例患者為例,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其效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般資料:選擇88例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診偏頭痛患者,符合偏頭痛診斷標準,男26例,女62例;年齡24~56歲,平均(36.7±3.4)歲;患者無精神或神經(jīng)疾病,無心理障礙;排除外傷性、緊張性、神經(jīng)性頭痛,癲癇、藥物濫用等原因導致的頭痛;按照護理措施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叮囑患者合理用藥,向患者講解偏頭痛發(fā)生的原因,與患者積極溝通交流,解答疑問,適當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觀察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首先需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與患者親切、友好、耐心交談,善于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患者生活及工作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并給患者提出一定建議。與患者一起分析問題關鍵,并指出不良情緒對偏頭痛的影響,使患者能夠逐漸放松下來。另外加強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偏頭痛相關知識、特點等,規(guī)范作息,避免情緒波動,避免勞累,合理飲食。經(jīng)常鍛煉身體,緩解自身壓力。②飲食護理。偏頭痛的發(fā)生與患者飲食習慣相關,刺激性食物均會刺激患者偏頭痛的發(fā)生,同時一些含酪氨的食物、含酒精飲料、動物內(nèi)臟、巧克力等食物也會導致偏頭痛,患者應合理飲食,以清淡、豐富維生素食物為主,避免飲用含酒精飲料,戒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③放松療法。讓患者處于安靜、舒適、光線柔和的環(huán)境當中,采取音樂療法和放松療法,舒適躺在床上,逐漸放松下來,放松身體肌肉,做深呼吸,使身心維持松弛狀態(tài),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讓患者思想逐漸放空,想愉快、輕松的畫面,逐漸放松。難以入眠患者可采取重復單調的音樂刺激患者入眠,逐漸放松過肌肉,由四肢至平滑肌,2次/日30min/次。通;颊哂谥形缁蛞雇硭咔爸委,可使患者在較短時間內(nèi)逐漸放松并處于睡眠狀態(tài)。
1.3評價指標: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予以評估,分數(shù)超過52分,則為焦慮、抑郁0。以生活質量指數(shù)問卷(QL-INDEX)評定患者生活質量,包括日常生活、近期支持、總體精神及健康四個方面,每個方面100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取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P<0.05為差異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前后情緒變化對比:觀察組護理前SAS評分(72.3±8.4)分,SDS評分(70.5±10.3)分;護理后SAS評分(28.6±12.4)分,SDS評分(30.6士13.7)分;對照組護理前SAS評分(71.6±6.8)分,SDS評分(70.8±9.1)分;護理后SAS評分(45.7士10.5)分,SDS評分(46.7±14.7)分;護理前后對比及護理后兩組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生活質量對比:觀察組日常生活、近期支持、總體精神及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偏頭痛是神經(jīng)科常見疾病,發(fā)作時頭痛劇烈,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使患者生活質量顯著降低,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大量資料顯示,偏頭痛患者多合并焦慮、抑郁等情緒,因此加強偏頭痛患者的護理干預顯得十分重要。在加強患者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時,需要向患者積極講解偏頭痛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及注意事項,同時護理人員需加強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讓家屬了解偏頭痛基本情況,需要理解、關愛、支持患者,盡量營造愉悅、和諧、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通常家庭支持對緩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緒起到顯著意義。同時可以指導患者通過看書等方式緩解孤獨感和焦慮感。日常生活中通過養(yǎng)花、養(yǎng)魚、爬山、跑步、打球等健康的娛樂形式放松緊繃的神經(jīng),以減輕負性情緒的不良刺激,使患者臨床癥狀得以緩解。在偏頭痛患者護理干預中,注意調節(jié)患者負性情緒,通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能夠全身心信任護士,對護理工作開展起到積極促進意義。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較護理前明顯降低,觀察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近期支持、總體精神及健康均好于對照組。由結果可以看出,加強偏頭痛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給予患者必要健康教育,采取針對性生活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應用價值顯著。綜上所述,通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偏頭疼患者不良情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第2篇:偏頭痛患者中常規(guī)護理與心理護理的實施
偏頭痛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多見、多發(fā)的非器質性頭痛,—旦患有此病,將出現(xiàn)心悸、胸悶、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繼而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影響。除此之外,還極易引起各種不良情緒,例如暴躁、不安、抑郁等。有報道指出:情緒因子特別是各種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的長時間存在,極易引起偏頭痛。因此,針對偏頭痛患者,除強化治療與常規(guī)護理以外,心理護理也是十分關鍵的。筆者對我院所收治的41例偏頭痛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與心理護理,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偏頭痛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通過臨床癥狀檢查,確診為偏頭痛,且存在惡心嘔吐、頭暈、畏光、心悸以及胸悶等癥狀;同時,將顱腦器質性病變者、重要臟器(心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異常者予以排除,將酒精依賴者、繼發(fā)性頭痛者、癲癇者、語言或聽力障礙者等予以排除。按就診前后順序,將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兩小組,即觀察組與參照組。觀察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齡38.5±4.6歲,病程9個月~11年;文化水平初中以下10例,高中及大專18例,本科及其以上13例。參照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齡19~65(38.3土5.0)歲;病程11個月~10年;文化水平初中以下9例,高中及大專17例,本科及其以上15例。兩組患者在臨床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辦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參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1)健康宣教,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向其介紹有關偏頭痛的知識,例如發(fā)病機制、原因、危險因素、治療手段以及注意事項等。護理人員可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如對疾病的知曉度、文化水平等),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強化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且使其意識到疾病治療與護理的必要性,從而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與配合度⑶。(2)用藥指導:患者應嚴格遵醫(yī)囑服用藥物,保證定時定量用藥,不可未經(jīng)臨床醫(yī)生允許,擅自更改用藥的劑量與次數(shù)。另外,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在服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使患者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同時應盯囑患者,一旦發(fā)生異常情況,及時告知臨床醫(yī)生以作處理。(3)飲食指導: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合理飲食的重要性,盯囑其所食用一些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比如新鮮的蔬果、豆制品以及谷類等;少吃或不吃煎炸類、辛辣類或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酒、柑橘、巧克力等。觀察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之上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為:護理人員應以友好、親切的態(tài)度,簡潔、易懂的語言,主動和患者溝通,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與信任。針對部分對自身所患疾病存在疑問或十分敏感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堅持換位思考,以對患者的不適感到理解,且予以關心,從而使其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關愛和尊重。護理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了解其內(nèi)心的需求與疑惑,并予以全面的解答,以避免因不了解疾病而產(chǎn)生不良情緒;此外,還可向患者介紹一些成功治愈或好轉的病例,以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進而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如何調節(jié)情緒”,在面對一些困難或難題時,應保持冷靜,且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另外,還可引導患者聽音樂、閱讀或運動等,以此來緩解其不良情緒。
1.3觀察指標采取華裔教授Zung所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評估,該評分標準的分界值是50分,得分50~59分為輕微焦慮;得分60~69分為中度焦慮;得分>70分為焦慮癥狀嚴重。得分越高,說明焦慮程度越嚴重[4]。另外,采取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抑郁程度加以評估,此評分的分界值同樣是50分,得分50~60分為輕微抑郁;得分61~70分為中度抑郁;得分>70分為抑郁嚴重。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抑郁情況越嚴重。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頭痛發(fā)作頻率與頭痛持續(xù)時間進行觀察與統(tǒng)計,且進行組間比較,以了解不同護理方案的效果。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對數(shù)據(jù)展開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情況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相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均低于本組護理前,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與SDS評分均低于參照組護理后,存在顯著性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頭痛發(fā)作頻率與頭痛持續(xù)時間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頭痛發(fā)作頻率與頭痛持續(xù)時間分別為1.1±0.2次/月、6.2±1.3h,而參照組分別為2.6±0.3次/月、9.6±1.7h。兩組患者的頭痛發(fā)作頻率、頭痛持續(xù)時間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偏頭痛患者往往會因心理或軀體的應激反應,誘發(fā)各種不良情緒,例如焦慮、抑郁。機體在不良情緒的影響下,中樞內(nèi)源性止痛系統(tǒng)功能將出現(xiàn)異常,去甲腎上腺素與5-羥色胺降低,內(nèi)源性止痛功能變?nèi)酰罱K導致疼痛進一步加重[5]。而這將引起一個惡性循環(huán),疼痛和不良情緒互相作用、互相影Pfi,并導致患者病情的加劇。因此,在對偏頭痛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心理干預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與內(nèi)容。對此類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消除其不良情緒,引導其自我調節(jié)情緒,放松自我,從而使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6]。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則可改變(不良情緒與疼痛互相影響的)惡性循環(huán),并實現(xiàn)疾病控制的目標。
在本次研究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其護理后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本組護理前及參照組,差異顯著;且該組患者的頭痛發(fā)作頻率與頭痛持續(xù)時間也短于/少于參照組。由此可見,對偏頭痛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偏頭痛患者中護理干預論文】相關文章:
護理干預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論文10-10
腫瘤患者放化療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干預論文10-09
心臟手術中精細化護理的干預論文10-09
尿病患者的個體化護理干預分析論文10-09
肺結核護理干預論文10-09
臨床護理路徑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實踐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