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合集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有六種不同的答案。
2、能夠在6種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兩組,并想辦法做出記錄。
3、會用比較清楚的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記錄,并關注和學習同伴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放大的'記錄單,水彩筆。
2、幼兒用書第1、3頁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分鉛筆--學習7的分合。
把鉛筆分給兩個幼兒,試試可以分幾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樣,進行記錄。
二、師幼交流討論"分鉛筆"的結果。
師幼共同檢查結果是否有重復或遺漏,確認分成兩份的6中答案:如有錯誤進行改正。
三、嘗試用標記表示兩組相象的分法。
1、幼兒觀察6組答案,找找哪兩組相似。
2、師幼討論:誰能有辦法,讓大家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記錄單上的6組答案中,那兩組是相像的?
3、啟發(fā)幼兒大膽地說出各自的辦法。
4、教師引導幼兒關注記錄單上最后一列空格,針對"可以給這兩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樣的標記?在什么位置做標記合適"等問題,鼓勵幼兒發(fā)表格子的意見和理由。
5、請一名幼兒在放大記錄單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嘗試用標記表示相像的兩組答案。
四、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翻片子。
2、剪貼格子。
3、分蠟筆。
五、交流與分享。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生活中,從不同角度觀察一樣事物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所謂“站得高,望得遠”,通過這堂課的設計,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在低處與高處看到不同景象。大班幼兒的空間方位已有了較好的發(fā)展。因此通過本次活動的集體感知和個人操作,可以幫助幼兒用不同的方式比較、觀察事物。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站在低處與站在高處,會看到不同的景象。
2.體驗用比較的方式觀察事物的趣味。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記錄紙和筆。
2.事先選擇適合觀察比較的場地。如:操場上(低處)和二樓陽臺或露天走廊(高處),兩處地方必須能看到同一處景物。
活動過程
(一)走到操場看一看
1.引導每個幼兒在操場上選擇一樣物體作為觀察對象,如:小樹、小花、滑梯、地面上一個有特征的東西等。
2.仔細觀察自己選定的某個物體,并把它記錄在紙上。
。ǘ┡郎细咛幙匆豢
1.讓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高度的觀察點,如:大型運動器具的`最高處、二樓露天走廊或更高樓層的陽臺等。
2.你看到了什么?感覺有什么不同?(站在高處時,比在下面看到的東西更多,看得更遠)
3.繼續(xù)觀察剛才選定的對象。
4.剛才站在地上看的時候,那棵樹顯得很高,現(xiàn)在看上去就像在我們腳下,是這棵樹變矮了嗎?
5.仔細想一想為什么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在記錄紙上畫一畫站在不同高度的地方所看到的同一對象的不同景象。
。ㄈ┍纫槐、說一說
1.你喜歡站在高處看,還是喜歡站在低處看?
2.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利用自然物測量影子,初步把握首尾相接的測量方法。
2、對影子的變化產(chǎn)生興趣,初步發(fā)現(xiàn)影子與光的關系。
活動準備:
鉛筆、小棒、記錄紙、粉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價值點:畫影子,引起興趣)
1、引導語:請小朋友在場地上找找自己的影子。與同伴結對,用不同色彩的粉筆把對方的影子畫下來,并寫上自己的學號。
2、提問:我們來觀察一下朋友的影子和我們的一樣嗎?
小結:每個人做出的動作不一樣,影子也不一樣。
二、測量影子。(價值點:運用自然物測量影子)
過渡語:我想知道我的影子有多長,有什么辦法量一量呢?
1、選擇用鉛筆、小棒等工具測量自己或同伴的影子的長短。
2、將自己使用的'工具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3、對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出的計數(shù)結果進行比較,體會工具長短不同,計數(shù)結果也不同。
三、把握方法。(價值點:學習首尾相接測量方法,比較影子的長短。)
1、對用同一測量工具測量的計數(shù)結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同伴的影子長短的不同。
2、請在活動中,用小棒首尾相接測量影子的幼兒重現(xiàn)測量過程,討論: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這點,然后移動小棒從這點開始繼續(xù)測量?
四、比一比誰的影子長。(價值點:體驗首尾相接測量方法。)
1、選擇同一中測量工具測量影子的長短。將自己的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2、選擇同一影子的較多記錄,比較記錄是否相同,用再次測量作證實。
從記錄中選出影子的前3名幼兒。
五、再次發(fā)現(xiàn)問題。(價值點:初步發(fā)現(xiàn)影子與光的關系。)
他們3個是我們班級里個子最高的人嗎?可是他們的影子為什么很長呢?
他們3個是我們班級里個子最矮的人嗎?可是他們的影子為什么最短呢?
影子的長短和身高不對應是什么原因呢,請你們回家問問爸爸媽媽,并記錄在紙上,明天帶給老師,我們再一起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借助四季花圃設計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將物體分成兩份和四份。
2.探索各種圖形四等分的方法,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3.通過種花的活動體驗園丁的辛勤勞動,培養(yǎng)幼兒綠化意識。
二、活動準備
正方形花壇圖片一張,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各種形狀花壇卡片若干;剪刀;膠水
三、活動過程
。ㄒ唬﹫D片導入,引出話題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圖片。
師: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節(jié)的花朵,你能說說它們是在哪個季節(jié)開花的嗎?
2.在教師的示范下,幼兒在白紙上繪畫這四種花,并剪下。
。ǘ⿲嵗僮鳎斫庵R
1.出示正方形的花壇。
師:裴老師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壇,準備種上剛才的那四種花,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想一個辦法,在這個花壇里種上四種花卉,并且讓每種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樣多呢?(幼兒自由發(fā)言)
2.教師:要把正方形的花壇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塊,才能保證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樣大。
3.師:觀察一下這個正方形的花壇,怎樣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塊呢?你是怎么分的?還有沒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樣的分法?
4.教師:用對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對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塊形狀、大小都一樣的花壇了。
5.師:小朋友,我們來想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用過對折的方法?(跳繩、折疊小手帕等)
。ㄈ﹩栴}拓展,升華課堂
1.出示各種形狀的紙(長方形、圓、橢圓)。帶著幼兒再次認識一些這些圖形。
2.師:花園里還有許多各種各樣形狀的花壇,都要種上四季花卉,請你們試著把花壇分成大小不一樣的4塊。
3.布置任務,幼兒從三種圖形中任選一種自己喜歡形狀的花壇進行等分活動。
4.完成任務,交流挑戰(zhàn)成果:
。1)誰分的是長方形花壇?你是怎么分的?還有其他方法嗎?
(2)圓形花壇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塊呢?你是用什么辦法分的?
(3)橢圓形花壇的分法和哪種形狀的分法是一樣的?
5.幼兒將課堂開始時畫的花粘貼在花壇上。
。ㄋ模┭由旎顒
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壇能分成4塊同樣大小的花壇嗎?怎么分呢?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活動,復習10以內數(shù)的組成;
2、引導幼兒利用互補、互換規(guī)律,鞏固10以內數(shù)的組成;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友愛、互助的品質。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三用機、《找朋友》磁帶、10以內數(shù)的分合式、各組活動的材料紙、實物卡片若干、圓點卡片、實物掛圖若干、小石頭(瓶蓋、小娃娃等)實物若干,小黑板1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活動室四周的墻上布置小動物的家、花、草、樹,及不完整的分合式等。
活動過程:
1、提出要求,布置任務,讓幼兒分組活動,復習10以內數(shù)的組成。
第一組:提供實物、分合式(不完整)引導幼兒幫小動物把分合式補充完整。
第二組:提供畫圓點卡片引導幼兒給圓點畫線或涂色,分成兩分并記錄結果(用分合式記錄)。
第三組:提供實物卡片,10以內數(shù)的分解圖,引導幼兒在分解圖上分合,并用分合式記錄下來。
第四組:提供實物圖,讓幼兒看圖列分合式。
2、集體討論活動,引導幼兒利用互補、互換規(guī)律,概括10以內數(shù)的組成。
3、分組活動,引導幼兒在操場四周的'墻上幫小動物們把不完整的作業(yè)補充完整。
4、玩“找朋友”的游戲,復習鞏固10以內數(shù)的組成。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掌握常見幾何圖形的特征,能用兩個及以上的圖形拼出新的圖形。
2.發(fā)展觀察力、想象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對圖形的濃厚興趣。
活動準備:
1.flash課件。
2.幼兒人手一支鉛筆、一個幾何圖形、一把剪刀、一張空白的紙以及一張畫有幾何圖形的作業(yè)紙;每桌幾何圖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幾何圖形一套(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活動過程:
一.興趣激發(fā):
1、提問:今天,顏老師請來了一些朋友來我們班作客,它們是誰呢?(單擊興趣激發(fā)菜單,課件出示笑臉的正方形、圓形。)
2.提問: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圓形有什么特點?(單擊下一步,出示驗證結果,正方形有四條一樣長的邊,四個相同的角,是方方正正的,而且露出了笑臉,圓形是由一條封閉的曲線圍成一個圓圓的形狀,也露出了笑臉。)
3.過渡;咦!有什么事讓正方形、圓形娃娃這么高興呢?(單擊下一步,有許多好吃的、收到了許多禮物、有生日蛋糕等。小朋友們猜一猜。)原來今天它們要一起過生日。(課件里出示許多圖形寶寶)許多朋友要來祝賀。
4.找找:你們看!它們是誰?(單擊找朋友,分別出示長方形、梯形、三角形、半圓形、橢圓形)喲!這么多客人,你們看看誰長得和正方形有些像呢?你們幫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像的'朋友,那跟圓形相像的朋友在哪兒呢?我們也來幫它找找。
5.小結:今天是正方形和圓形的生日,許多的圖形朋友來慶祝生日,小朋友們幫助它們找到了相似的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圓形和橢圓形。
二.興趣體驗:
。ㄒ唬┯^察探索
1.游戲:捉迷藏。三角形雖然沒有相像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這會兒它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
。1)找圖形(單擊觀察探索,課件出示一副由多種圖形組成的情景畫面)。
(2)提問:說一說找到什么圖形有幾個。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都被你們找出來了。
。3)說一說在生活中這些幾何圖形喜歡躲在哪里?(課件里準備一些常見圖形出現(xiàn)的場景或物品)
。ǘ┤の队螒
1.變魔術現(xiàn)在顏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用這些圖形變出許多新的圖形娃娃來。
。1)變魔術(單擊趣味游戲,課件中準備許多不同的圖形可以拖拉的然后請一位或幾位幼兒到前面拼出新的圖形娃娃來)
。2)問:你能告訴我你用什么圖形和什么圖形變成了什么新的圖形寶寶?
三.操作拼圖
1、剛才xxx小朋友和xxx小朋友分別用xx形和xx形拼出了新的圖形朋友,你們也想試一試嗎?顏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許多不同的圖形,接下來就請你們用這些不同的圖形,拼出你們喜歡的東西。(單擊拼圖操作)
2.講解拼圖的要求,組織小朋友們進行拼圖活動,并將拼的新圖形用相機拍下來,放到電腦中。
3.講評拼圖:根據(jù)小朋友們剛才拼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觀看電腦,并講述你是用什么圖形評出了什么?
四.活動延伸
1.小結:你們變出這么多的圖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圓形娃娃的生日。我們就用小朋友拼出來的新的圖形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正方形和圓形寶寶好嗎?
2.有的小朋友還想拼其他的圖形,老師在活動區(qū)投放這些幾何圖形,小朋友們以后可以自愿組合拼出其他更多更漂亮的圖形。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對幾何圖形有著濃厚的興趣。本活動是嘗試將領域與藝術領域相結合。活動以圖形娃娃過生日為主線,通過聽聽、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講講等不同途徑,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并掌握有關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嘗試創(chuàng)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齡特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討論、分析并懂得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個對象,得出的結果不同;
2、運用已有經(jīng)驗,進行多種工具的測量,嘗試簡單記錄;
3、感受測量活動的趣味性。
二、活動準備
1、直尺、卷尺、皮尺、小棍、書本、橡皮、鉛筆等測量工具若干。
2、幼兒用書。
3、教學PPT
三、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幼兒測量的興趣。
師:大家看黑板上的圖片是什么呀?
幼:小朋友在擦桌子。
師:我們平常是完飯也經(jīng)常的這樣擦桌子,但是小朋友知道我們的桌子有多長嗎?
2、幼兒討論,教師幫助幼兒小結測量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都知道如何測量我們的桌子呢? 幼:尺子、米尺、指頭……
師:非常好!其實我們還可以用我們身邊的物品來進行測量。比如說我們桌子上的書、鉛筆、橡皮。下面老師告訴小朋友們如何用這些物品來進行測量,老師測量的.時候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數(shù)。請看黑板。
3、指導幼兒用書、橡皮、鉛筆再次測量桌子。
師:那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開始測量吧!
(啟示幼兒測量物體需要從物體的最頭端起開始測量,測量時用手暫時記錄長度,下次測量需要緊挨手部最后端起開始測量。)
4、幼兒記錄測量結果。
5、分析測量中的問題。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家測一測父母和自己的腰的尺寸,并嘗試記錄下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是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的數(shù)字后安排的一個新教學內容,對于幼兒來說這部分內容比較難理解,是抽象的數(shù)字概念。因此本節(jié)教學設計以游戲為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賽”中增勇氣,“樂”中長才干。意在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融入游戲,使幼兒在玩中學,不知不覺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知道中心數(shù)比相鄰兩數(shù)多1和少1。通過本科教學幫助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教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規(guī)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shù),初步探索三個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
2.在游戲的情景中讓幼兒能感知相鄰數(shù)。
3.進行朋友間團結友愛的教育。
活動準備:
1.圓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數(shù)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數(shù)字卡片(人手一張)。
2.幼兒已學會10以內的數(shù)字。
活動過程:
1. 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有朋友嗎?你們的朋友是誰呢?
2.認識相鄰數(shù),初步探索并體驗三個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出對應并置的兩排圓片,數(shù)量分別是2和3.師:第一排圓片有幾個?第二排圓片有幾個?第一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一排圓片呢?我們可以說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師在3個圓片下面再貼出第三排4個圓片。
師:第三排有幾個圓片?第三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三排圓片怎樣?我們可以說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師以中間一個數(shù)為參照,先與前面一個數(shù)比,再與后面一個數(shù)比。
師:3比2怎樣?3比4怎樣?
。4)師小結: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們就把這排在一起的3個數(shù)叫相鄰數(shù)。
。5)教師把2個圓片取下,在4個圓片的下面貼上5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4比3怎樣?4比5怎樣?所以4的相鄰數(shù)是3和5.
。6)教師把3個圓片取下,在5個圓片下面貼上6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5和4怎樣?5比6怎樣?所以5的相鄰數(shù)是4和6。
。7)教師直接說數(shù)字6、7、8、9,請幼兒說出它們的相鄰數(shù)是誰和誰?啟發(fā)幼兒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找它們的.相鄰數(shù),幼兒回答后,師可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理解10以內的各相鄰數(shù)間多1和少1的關系。)
3.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對相鄰數(shù)的認識。
。1)“找朋友”的游戲。
將幼兒分為四組,每組幼兒胸前掛有1——10的數(shù)卡。教師請數(shù)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本組的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到本組的朋友,音樂停止,2、3、4的幼兒手拉手站一排。(先請10位幼兒演示,然后游戲繼續(xù)。)
。2)卡片游戲。
師事先發(fā)給幼兒1——10的數(shù)字卡片,教師說出一個數(shù)字,讓幼兒找出該數(shù)的兩個“朋友”,并將卡片舉起。
(通過游戲的形式鞏固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shù)間多1和少1的關系。)
4.結束部分。
(1)游戲后評價。
。2)師小結,教育幼兒要像數(shù)字寶寶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設計意圖:在數(shù)學活動中滲透友愛同伴的意識。)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先是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再銜接到數(shù)字朋友中去。整個活動老師通過講述、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再用卡片操作、評價總結操作結果幾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知道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說出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活動目標。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經(jīng)驗進行10以內的數(shù)數(shù),初步感知數(shù)的守恒。
2、以游戲的情景,感受圣誕節(jié)的快樂氛圍。
3、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并能獲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圣誕樹、圣誕禮物、任務卡、小動物等等
三、活動過程:
。ㄒ唬⒒顒訉耄
1、圣誕節(jié)到了,你們有沒有收到圣誕禮物啊。
2、今天我給你們沒人都準備了一個圣誕禮物,你們想要嗎?
。ǘ)、基本部分:
1、不過,張老師準備的禮物是要你們動腦筋找的哦!
2、張老師在你們的椅子下面都放好了任務卡片(點數(shù)),你要根據(jù)任務卡片去找禮物。
3、我們來看看你找到的是你不是你的禮物呢?(驗證)
4、節(jié)日里收到禮物真的很開心,快打開看看里面是什么禮物。
5、你們找到禮物開心嗎?不過還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沒有收到禮物,他們一定很傷心的,我們也給他們去準備一份禮物,好嗎?
6、我有一張愛心卡片(數(shù)字),根據(jù)愛心卡片請你把禮物放在袋子里,等一下我們去送給他們。給幼兒再次操作的機會。
7、我們來看看你們裝的對不對,如果不正確他們一定不開心的`。(驗證)
。ㄈ⒔Y束部分:
1、你們圣誕節(jié)都有禮物了,也給好朋友們準備了禮物。小動物們也很羨慕,看看是那些小動物呢?
2、它們喜歡什么禮物呢?那是不是呢?有多少呢?
3、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用了什么辦法?看看我的方法和你們是不是一樣呢?,(眼睛看,心里數(shù);兩個兩個數(shù);封閉式數(shù))
4、原來,小動物們的禮物雖然看上去排列方式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但是我們還可以用好多的方法都是可以數(shù)出來的。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圣誕節(jié)的節(jié)日氣氛中,感受到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 我要評論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根據(jù)生日的年月日比較年齡的大小,按出生日期排序。
2. 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生日,了解自己與同伴的年齡差異。
3. 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1. 幼兒人手一張自制生日卡,上面貼著幼兒的照片,記錄著生日的年月日。
2. 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一頁《生日卡》
活動過程:
一、大一歲了
1.過新年,大家都大一歲了。請大家介紹一下自己今年幾歲了。
2.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是七歲,有的是六歲呢?
3.要想知道班里哪位小朋友的年齡最大,哪位最小,有什么辦法?
4.幼兒交流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二、給生日卡分類
1.請不同年齡的兩位幼兒介紹自己的`生日卡:我是何年何月何日生的。
2.幫助幼兒了解前一年出生的就大一歲。
三、 為生日卡排序
1.根據(jù)出生月份的分類結果,數(shù)一數(shù)哪個月過生日的人最多,哪個月過生日的人最少。
2.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按什么依據(jù)排列的,為什么這樣排。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6-16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8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5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0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8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12-31
大班數(shù)學教案《分類》02-08
(實用)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