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小班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感受運動游戲的快樂。
2、引導幼兒能夠靈活的手膝爬。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靈活的手膝爬。
活動難點:
能根據(jù)音樂的快慢變化指令,進行變速爬。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自然角觀察烏龜,會說烏龜?shù)腵兒歌。
2、物質(zhì)準備:烏龜(5只),爬行手套、小背筐(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蘑菇和蘿卜(多于幼兒人數(shù))、大地墊(4塊),獨木橋(三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謎語的形式引出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觀察小烏龜,總結(jié)烏龜特征。
2、模仿烏龜動作,進行手膝爬練習。
(1)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自我保護,爬行時要帶爬行手套b、教師充當烏龜媽媽,帶領(lǐng)小烏龜們練習動作手膝爬行—翻身打滾,幼兒模仿練習過程中說兒歌《小烏龜》
。2)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媽媽上次和小兔賽跑時,為什么爬的那么快嗎?媽媽是這樣爬的!保ń處熯M行動作示范,強調(diào)動作要領(lǐng))
3、聽音樂指令,練習快、慢爬。
4、游戲《給小兔送食物》
(1)講解游戲玩法:師:“孩子們,小兔家種的蘿卜和蘑菇,已經(jīng)快吃完了,咱們給小兔送些食物去吧!你們和媽媽一起要穿過草地、爬過小橋、鉆過山洞,將食物送到小兔家。路上很辛苦,你們怕不怕?”
。2)幼兒游戲,烏龜媽媽強調(diào)爬行要點:抬起頭,挺起胸,翹起屁股向前行。
三、結(jié)術(shù)部分。
師:“孩子們,我們剛才走了那么遠的路都累了,快和媽媽一起去休息一下吧!
附謎語:
有種動物真有趣,背著房子到處去,四條小腿爬呀爬,危險縮進硬殼里。
附兒歌:
小烏龜,真有趣,背著房子到處去,翻個身,打個滾兒,拍拍肚子伸伸腿,抬起頭,挺起胸,跟著媽媽做游戲。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團、搓、捏等方法制作水果——香蕉。
2、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香蕉的特征。
3、喜歡泥工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泥工板、橡皮泥。
2、情景布置“水果店”,張貼各種水果圖片,實物香蕉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水果店。
師:小朋友看,這是哪里?我們的水果店今天又要開張營業(yè)了,可是一早老師發(fā)現(xiàn),水果都賣完了。請你們看,什么水果沒有了?(香蕉)香蕉都賣光了,怎么辦呢?(幼兒幫忙想辦法)師: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用橡皮泥來做一些香蕉,你們想來試一試嗎?
師:香蕉是什么樣子的呢?是什么顏色的?(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大膽說)2、欣賞實物香蕉,觀察香蕉的外形特征,討論制作方法。
師:看,老師這里有一只香蕉,我們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長的像什么?
師:香蕉是彎彎的`、粗粗的,有的是黃黃的,有的是綠綠的,有的是黑黑的。
3、幼兒嘗試制作香蕉。
(1)幼兒嘗試制作香蕉,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并適時進行指導。
師:香蕉怎么做呢?(自由討論)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開始動手吧!
(2)幼兒交流制作的過程,請制作成功的幼兒介紹制作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制作的方法。
師:你們做成功了嗎?誰來介紹一下。
4、再次觀察實物香蕉與泥工香蕉進行對比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他做的像香蕉嗎?(拿出實物香蕉)我們在仔細觀察一下,這個橡皮泥香蕉還缺了什么?(柄)5、教師以兒歌的方式示范。
師:小朋友的眼鏡真厲害,老師也想來做香蕉了。請你們仔細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香蕉:小泥團,手中拿,團一團,變圓球,搓一搓,變小棒,彎一彎,變小橋,捏個柄,變香蕉。
師:看老師做的香蕉像嗎?為什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教師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練習)通過幼兒之間的介紹,引導幼兒相互學習,掌握制作的方法。最后教師通過兒歌的方式將幼兒的制作方法進行小結(jié)。通過兒歌的介入,引導幼兒學習制作香蕉。
6、展示作品:送到水果店。
師:我們的香蕉做好了,讓我們一起把香蕉送到水果店吧。
7、游戲:買水果,水果品嘗會,體驗活動的快樂。
師:水果店又可以開張營業(yè)了,讓我們一起去買水果吧!
小班教案 篇3
設(shè)計思路
在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中,幼兒發(fā)現(xiàn)娃娃家里的小電話會發(fā)出叮鈴鈴的聲音……由于小班幼兒的依戀情結(jié),他們經(jīng)常對著話筒說:“喂,爸爸,早點來接我……”
因此,我就選擇了“打電話”這個游戲預設(shè)了本次集體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欣賞、學唱歌曲《誰找我呀》,豐富幼兒有關(guān)鈴聲的經(jīng)驗,并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各種鈴聲進行探索。
在短短幾十分鐘的集體活動中,怎樣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感受音樂的美,激活他們表達表現(xiàn)的欲望呢?我的思路是:
1.興趣在經(jīng)驗準備階段,我和幼兒一起認識各種有趣的'電話,開展制作小手機的親子活動,在優(yōu)美的音樂伴奏下讓幼兒學會玩“寶寶打電話”的音樂游戲。從幼兒日前最喜歡的音樂游戲進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漸進幼兒每撥一次電話,都有不同的感知重點,可以幫助幼兒循序漸進地學唱歌曲。第一次撥打的重點是讓幼兒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第二次撥打的重點是讓幼兒仔細傾聽歌曲;第三次是通過謎語編唱的形式給游戲增加挑戰(zhàn),同時讓幼兒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為接下來的跟唱打下伏筆。給小鴨撥打電話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彈唱示范、多媒體情境展示與幼兒互動,鼓勵幼兒跟著音樂的旋律唱歌曲《誰找我呀》
3.表達引導幼兒運用已經(jīng)學會的、自己喜歡的歌曲,為自己的手機設(shè)置喜歡的鈴聲,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地學唱歌曲《誰找我呀沁
2.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電話鈴聲產(chǎn)生好奇。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的各種有趣的手機。
2.多媒體課件:打電話的動畫。
活動過程
一、演唱歌曲《誰找我呀》
師:(多媒體播放美麗的森林背景)森林真美呀!我們一起來玩打電話的游戲好嗎?(播放音樂,唱歌表演打電話。用問答的形式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景:“喂,喂,喂,請問你找誰?”“我要找×××!薄罢椅腋蓡嵫?”“和我一起做游戲……”)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參加觀察橘子的活動,學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體驗分享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每組一只筐,內(nèi)裝與本組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橘子。
活動過程:
1、用觸覺箱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請幼兒摸一摸箱子里裝的水果。提問:"請你摸一摸,告訴我里面裝了什么水果?"
2、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的?
(2)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可與蘋果進行比較)?
(3)聞一聞:橘子有什么氣味?
3、感受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1)請幼兒討論:橘子里面是什么樣的?
(2)那我們怎么把它打開呢?
(3)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橘子,觀察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提問: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顏色的?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一瓣一瓣像什么?
4.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說說品嘗后的感覺。
活動延伸:
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畫一棵輪廓樹,讓幼兒將剝下來的橘子皮撕成小塊,貼在橘子輪廓圖上,制作成一幅橘子皮畫,將橘子皮畫貼于橘子樹上,做成一棵橘子樹。
活動反思:
秋天來了,許多的水果都成熟了,本次教學活動選擇的教學材料是橘子,此材料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豐富了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幼兒對自己熟悉的事物能產(chǎn)生積極的興趣。活動開始我采用猜一猜的導入方法“猜一猜老師袋子里放了什么好吃的東西”,讓幼兒思考有什么感知的方法知道袋子里藏的是什么,許多幼兒都能通過“摸一摸”“聞一聞”去探索;顒拥谝画h(huán)節(jié)幼兒表現(xiàn)的都很興奮,很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說“軟軟的我猜是香蕉”有的說“香香的可能是金橘”;活動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是讓幼兒自己先去嘗試剝橘子,許多幼兒都能在的勞動成果中分享到快樂,并且很愿意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有幾囊。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還豐富了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介紹了橘子的身上結(jié)構(gòu)還有好聽的名字,比如“臍”、“蒂”、“橘絡”。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品嘗自己的橘子,并且讓他們和大家說一說你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本次教學中,然幼兒通過玩而學,激發(fā)了幼兒的各種感知行為并且激發(fā)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活動,對紙漿活動感興趣。
2.嘗試用分工合作的辦法制作簡單的紙漿作品。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實物葫蘆、各色紙漿若干、KT板、鑷子、一次性手套、一次性筷子。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葫蘆兄弟》,并提問:故事里都有誰。浚êJ娃)
2.葫蘆兄弟一共有幾位?都有什么顏色?(七兄弟、赤橙黃綠青藍紫)
二、觀察葫蘆,感知葫蘆特征。
1.教師出示實物葫蘆,供幼兒觀察。
2.談談葫蘆的形狀、顏色、用途。
3.摸一摸葫蘆。
三、教師示范,交代制作要求。
1.我們要制作的是七彩葫蘆娃,大家可自由選擇顏色。
2.教師示范講解。
3. 交代注意事項。
四、分工合作,體驗制作樂趣。
1.一部分幼兒負責紙漿的填充和壓印,一部分幼兒負責戳花紋。
2.觀察幼兒活動情況,在幼兒遇到困難時點撥指導。
五、展示交流,享受成功快樂。
在教師引領(lǐng)下,集體欣賞作品。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受年齡特點的局限,對創(chuàng)作想象裝飾畫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選擇了相對比較簡單的內(nèi)容,重在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制作過程中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顒又谐霈F(xiàn)的一些問題,教師都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給予了指導。如:填充的時候紙漿不能太厚,要按照葫蘆的輪廓進行填充;在壓印的'時候注意用手指輕輕地按,不要用手掌去拍,以免葫蘆變形;在戳花紋的時候鑷子要小心使用,不能戳的太用力,以免戳破底板;避免戳到同伴等等。
曬了兩天,在取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有幾個葫蘆粘在KT板上剝不下來,一用力卻連著底板一起撕下來了;而另外大部分的葫蘆一摸就能順利脫落。這是什么原因呢?觀察后發(fā)現(xiàn):如果用鑷子大力戳的,KT板會被戳破,紙漿中的漿糊就滲到KT板破裂的孔隙中,連在一起就很難剝了。而如果用鑷子輕輕戳或者用一次性筷子戳的,就很容易剝落。
幼兒用鑷子力度很難掌控,那工具是否可以做一些改變?我看到牛奶盒內(nèi)側(cè)有一層鋁箔,很光滑,如果把紙漿作品填充在鋁箔上,那剝落就肯定會容易些。戳的工具也可以用喝牛奶的吸管來代替,吸管易搜集,而且不同大小的吸管戳出來的紋路不一樣,更加美觀!另外,吸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優(yōu)點:更安全。
小百科: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huán)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
小班教案 篇6
主題名稱:有趣的蛋寶寶
主題目標:
1、觀察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蛋的秘密與特征,體驗探索帶來的樂趣。
2、愿意在討論中認真傾聽并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調(diào)查方法、幼兒現(xiàn)狀分析、主題導入
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他們經(jīng)常吃蛋,也對蛋有著濃厚的興趣。圓溜溜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zhuǎn);薄薄的蛋殼一不小心就會碎掉;圓圓的蛋還會孵出小雞、小鴨……一個蛋就是一個秘密,等著孩子們?nèi)ヌ剿。為此,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有趣的蛋寶寶”。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1、師生共同布置“蛋的世界”。
2、有意識地播放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營造主題的氛圍。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小班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優(yōu)秀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常規(guī)教案11-15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31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3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小熊》教案05-29
小班教案水果教案12-08
有關(guān)小班教案02-27
小班體育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