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橋教案模板錦集4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橋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橋教案 篇1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能聽懂并會說Hi/Hello,I’m×××.Hi/Hello,×××.
2、并掌握單詞:UncleBooky,Ken,Ann,Mocky.
3、用剛學過的句子學會自我介紹,要求模仿正確,語調自然。
4、聽懂課堂用語Standup,please.Sitdown,please,并作出相應的動作。
二、教學重點:學會句型Hi,I’m×××.Hello,×××.
三、教學難點:學習用句子Hi,I’m×××.Hello,×××.進行自我介紹和打招呼。
四: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教師面帶笑容走進教室,先作自我介紹,用英語說I’m×××(教師自己的名字)然后用中文說我是×××。接著再說一遍英文。教師再說,從今天起我給
你們上英語課,我們大家一起學。
2、學習課堂用語Standup,please.Sitdown,please。
教師說Standup,please.然后伸出雙手,掌心向上擺動,示意學生起立。教師再說Sitdown,please.掌心向下擺動,示意學生坐下。教師走到學生當中,邊說邊示意。全班學生做,小組做,最后抽查個別學生做。
接著,教師又站回講臺前,再慢速而準確地說一遍,讓學生注意教師發(fā)音的口型。
3、學習單詞Uncle
學習用句型Hi,I’m×××.Hello,×××.進行對話。
(1)教師在講臺前作示范,帶表情和手勢。要求學生注意看教師發(fā)音的`口型和表情。
。2)教師再說I’m×××(教師自己的名字)。注意夸大口型發(fā)出I’m的音給學生聽。讓學生模仿發(fā)音。告訴學生意思是“我是”。讓學生在后面接上自己的姓和名,表示“我是×××!
。3)教師帶領學生反復練習I’m的發(fā)音。在基本掌握后,再帶領學生操練這
個句型,讓學生在I’m后面說出自己的名字。練習兩遍后教師在黑板上寫出Hi,I’m??這個句型,再教學生讀Hi,告訴他們是“喂”的意思。
(4)學生自由練習句型,教師巡視指導。練習完后,請兩位同學到講臺前表演一下。
4、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
5、布置學生在課后多練習剛學完的這個句型。
橋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二、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chuàng)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感悟
四、教學過程
。ㄒ唬┕适聦
動物王國里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小河上曾經出現過三座橋。(課件:三座橋的圖片)你覺得哪座橋最特別?
(二)觀圖、讀文并理解“搭”
1、仔細看圖,它特別在什么地方?
2、兩只大象的鼻子又是怎么搭的呢?誰來用手演示一番。
指名示范。
3、小結:“搭”就是 “交”或“架”。
4、再看圖,大象們在搭的過程中為什么還把鼻子相互繞了一下呢?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
5、給這座與眾不同的橋取個合適的名字?師板書。
6、從文中第4段中找到依據說明象鼻橋是最合適的名字。
7、出示:原來是兩只大象分別站在河的兩岸,把他們的長鼻子搭在一起,架成了一座“象鼻橋”。
齊讀。
板書:象鼻橋
。ㄈ├斫獯笙髠兇睢跋蟊菢颉钡脑
1、為什么兩只大象要搭這么一座象鼻橋呢?讀2自然段,用“—”劃出表示原因的句子。
2、匯報、小結
板書:自私 依賴
3、想像說話:小動物們的自私、依賴都給自己帶來了哪些不方便?
4、小結:是啊,看著因為沒有橋,小動物們的生活如此不便。于是,兩只大象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鼻子搭成了一座可供通行的橋?,有了這座橋,小動物們又可以方便地通行了。
課件:象鼻橋的圖片
5、看圖并想像說話:他們又是怎么走的`呢?走時回怎么說呢?
。ㄋ模┳x文,理解動物們造新橋的原因及動力
1、大象們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動物們都非常感動,感動的同時還覺得——
板書:感動 慚愧
2、理解:慚愧
3、慚愧的小動物們馬上付諸行動,它們又是怎么行動的?
4、匯報。
板書:齊心合力
5、可愛的小動物們還給新橋取了個名字叫——象鼻橋。這又是為什么呢?你還會取其他什么名字呢?
(五)小結
其實:這座象鼻橋不但為了感謝這兩只熱心的大象,它還時刻提醒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自私、以來是行不通的,只有齊心合力、團結起來才能辦成大事。
板書設計:
象鼻橋
感動、慚愧
自私、依賴 齊心合力
反思:
1、《象鼻橋》本身是篇選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能理解這個童話故事,能明白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并會學會用。但這篇文章比較長,學生對讀通、讀流利比較困難。因此,老師的范讀原先可以起到很到的作用,可是在課堂上我沒能用好。
2、因課件的關系,學生對此興趣很高,所以就以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引入,本來想以普遍性的橋引入,但感覺不如小朋友所喜歡的更貼切。
3、當叫小朋友取名時,但有五花八門各種答案,說明對整個故事還不理解,或者說理解不深;蛟S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不要設計。
4、最后,通過這次的教學比武,從中也真實反映出了自己在教材處理以及剖析教材、組織教學方面的諸多不足,深刻地反省了自己教育教學基本功,明確了今后改進的方面,為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撥正了方向。
橋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在阿維翁大橋上》。
教學目標:
1、能快樂地演唱歌曲。
2、和諧地與同學合作演唱二聲部合唱。
3、根據歌曲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教學過程:
一、感受歌曲《在阿維翁大橋上》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橋。橋承載著人類的智慧,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是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縮影、人類文明的象征。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橋”這樣一個單元,通過學習橋,了解人類豐富的情感生活。先聽一首以橋命名的歌曲《在阿維翁大橋上》。
2、這是一首歡快的舞曲,音樂簡短,曲調平易,節(jié)奏規(guī)整,適宜與舞蹈。
二、學唱歌曲《在阿維翁大橋上》
1、請學生學唱《在阿維翁大橋上》。
2、采取獨唱、齊唱兩種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鼓勵學生出判斷,哪一段采用齊唱比較好,哪一段采用獨唱比較好。
三、合唱部分的學唱
1、教師板書低音聲部的骨干音:
solsol|dodo|solsol|dodo|
solsol|dodo|solsol|mido|
教師演唱高聲部曲譜,學生在高聲部第二小節(jié)進入,輕聲演唱低音聲部骨干音。注意結束小結mi與sol三度音程的結合。
2、請部分學生演唱高聲部曲譜,一部分學生演唱低聲部曲譜,輕聲合唱。高低聲部分分別延長各自的歌詞,輕聲合唱。
四、聽音樂,創(chuàng)編舞蹈
1、歌曲唱會之后,同音樂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發(fā)表個人的意見,展示個人的設計。
2、學生集體學習其中兩個動作。
3、學生圍坐一圈,請三、五個學生唱著歌曲邀請其他座位上的同學跳舞。
五、結束全課
教學反思:
學生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和諧的演唱二聲部的旋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用課堂樂器演奏《在阿維翁大橋上》。
2、欣賞歌曲《北京的橋》、《橋》。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課堂樂器演奏《在阿維翁大橋上》。
2、欣賞歌曲《北京的橋》《橋》。
教學過程:
。ㄒ唬⿲胝n題復習上堂課學習的歌曲《在阿維翁大橋上》。
(二)聽音樂,初步感受樂曲《橋》。
。ㄈ┞牁非稑颉,感受音樂的情緒。
1、這首歌曲描繪了水鄉(xiāng)小橋的'特點,請同學們再聽音樂回答,水鄉(xiāng)的小橋有什么特點?歌曲采取什么音樂形式來表現?
2、歌曲以說話的口氣,長短不一的節(jié)奏,舒展的音調,描繪了水鄉(xiāng)小橋的特點。歌曲的第二段還是描寫橋嗎?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么?
3、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曲調和節(jié)奏與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為什么這樣處理?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聲處,請同學們跟著錄音機學唱,體會體會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
。ㄋ模雎牳枨稑颉,介紹自己所知道的橋。
1、在歌曲的背景下,說說同學們所知道的橋。
2、聆聽歌曲《橋》,說說個描繪的橋在祖國的什么位置。
3、除了從歌詞判斷,我們還可以從歌曲曲調的特點來判斷。
。ㄎ澹┏醪礁惺芨枨侗本┑臉颉
1、歌曲《橋》具有什么地方特點?也許學生們無法判斷,下面再來聽一首歌曲,對比兩首歌曲,聽一聽哪一首歌曲更像北方音樂,哪一首更像南方音樂。
2、聽歌曲,引導學生思考,這首歌曲取一個什么曲名比較合適。
。┬蕾p歌曲
1、聆聽《北京的橋》,感受歌曲的情緒,說說個基本情緒。
2、聆聽音樂,根據歌曲情緒變化,說說歌曲分為幾部分。
3、跟著錄音機哼唱前奏、間奏、與尾聲,說說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中表達了什么情緒和意境。
4、跟著錄音機哼唱歌曲,說說歌曲主歌與副歌音樂有什么不同。
。ㄆ撸┍容^《橋》《北京的橋》與《在阿維翁大橋上》三首歌曲的異同。
根據學生個人能力和理解,自由發(fā)揮,暢所欲言。
。ò耍┯谜n堂樂器演奏《在阿維翁大橋上》
1、學生試著默彈歌曲曲譜。
2、唱歌詞,用樂器伴奏。
3、請一部分學生唱歌一部分學生舞蹈,一部分學生演奏課堂樂器,集體表演。
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親自實驗過程中,認識紙橋的形狀不同,承受力大小也就不同。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出問題、積極地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能力。
3、開展學生獨立的探究活動,并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4、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活動重難點:
在自主探究中發(fā)現橋的承受力大小與橋的剖面形狀有關系。
活動準備:
1、 A4紙(每組5張)
2、 直尺、剪刀或小刀、膠水或雙面膠或、字典、砝碼
活動過程:
一、欣賞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欣賞橋的圖片
2、認識橋的組成(板書:橋)
師:看了剛才的圖片,再聯系我們生活中的橋,想想橋有哪幾部分組成?
生:由橋面和橋墩組成。
3、想辦法自己搭橋
(1)師:生活中的橋都是用哪些材料造的?可是現在我們沒有水泥、石頭等材料,你能利用我們現有的東西也來搭一座橋嗎?
為什么看似柔弱的紙張能承受這么重的重量?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搭一座紙橋(板書課題:紙橋)
(2) 師:現在老師先來搭一座紙橋。我拿兩個字典做橋墩,這里老師強調一點,兩個橋墩之間的距離大于15cm。(師量距離)接著我用一張A4紙來做橋面。
4、認識平面橋的力量很小。
師:看,橋搭好了,那這橋怎么樣呢?我們來試一試。老師手上有一個砝碼,現在我把它放在橋面上,看看會發(fā)生什么現象?(橋面塌了)
師:橋面為什么會塌?
5、提出問題
師:平面橋真是太不結實了,連一個砝碼都承受不了,能承受的重量太小了。但是一座橋最重要的是什么啊?要能夠承受足夠的重量。(板書:承重)
那你們能不能想辦法,不改變橋墩的距離,還是用這些紙,重新設計橋面,讓它能承受住更多的重量呢?
那今天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舉行一場紙橋承重比賽,請同學們來做設計師,看哪組同學設計的橋面承受能力強。
二、設計、制作橋面
1、出示比賽規(guī)則
既然是比賽,那就要有比賽規(guī)則,請同學們注意比賽規(guī)則。(課件)誰愿意來給同學們讀一讀?
(1)用5張a4開紙制作橋面(折、裁、剪、粘、貼)
(2)紙橋跨度不少于15厘米,橋面距離桌面高度不少于4厘米
(3)在橋面上放砝碼,承受重物最多者為優(yōu)勝
(4)各小組給本組的.橋面取一個響亮的名字
(5)使用小刀、剪刀時注意安全
2、猜想那種形狀的橋面承受力最大
明確了而制作要求和比賽規(guī)則后,你想要做一個什么樣的紙橋來參加比賽呢?開動你的腦筋想一想,看看誰的想法最奇特,與眾不同。
三、紙橋承重比賽
1、各組上臺比賽,記錄結果
現在我宣布科技興趣小組紙橋承重比賽正式開始!
請各組代表帶上你們的作品到前面來,先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介紹完后聽我口令開始擺砝碼,其他同學一起來為他們加油鼓勁好不好。
2、揭曉比賽結果
經過緊張的測試,我們的比賽結果終于出來了:XX組同學設計的XXXX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奪得了本次比賽的勝利,讓我們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
3、啟發(fā)學生思考,得出結論: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剛才的實驗結果,看看你能發(fā)現什么?
師:你認為橋的承受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系?
生:與橋面形狀有關系。
小結:橋的承受力大小與它的形狀有關.
四、聯系生活
1、通過今天的活動,你們發(fā)現什么?
2、師總結
生活中改變物體形狀的做法不光運用在造橋中,還有好多的地方應用了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有很多物體,為了增加承受力,往往要改變它的形狀。讓我們看幾個優(yōu)秀的作品,(課件)注意看,哪些物體它的哪個部分應用了我們今天學的道理。
只要你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你就會發(fā)現大自然中的許多奧秘。最后,有一句話,老師要和同學們共勉:不斷嘗試,不斷探索,這就是科學發(fā)現的魅力。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 教案02-28
《橋》的教案03-25
《家鄉(xiāng)的橋》的教案02-24
《橋那邊》教案01-30
奇怪的橋教案01-31
生命橋教案01-31
家鄉(xiāng)的橋的教案01-31
奇妙的橋教案01-31
《橋》教案反思01-30
美麗的橋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