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美術教案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春天的小蝌蚪
執(zhí)教者:李xx
一、活動背景(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我們經常會在這時利用美麗的春景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帶幼兒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兒帶來了許多小蝌蚪,我將它們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著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說:“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有的說:“小蝌蚪黑乎乎圓圓的真可愛”??后來有位幼兒告訴大家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們很奇怪小蝌蚪沒有大眼睛、綠衣裳也沒有四條腿怎么會是青蛙呢?于是我給他們講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使他們知道了青蛙確實是小蝌蚪的媽媽以及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沒有變化?吹胶⒆觽儗π◎蝌竭@么感興趣,我就思考讓幼兒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他們喜愛的小蝌蚪。小班幼兒由于才開始接觸美術,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他們的感受。為了讓幼兒了解除了用筆可以表現自已的生活體驗以外,還可以借助很多工具來表現,如幼兒最熟悉的身體器官。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jié)手指畫---《小蝌蚪》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小蝌蚪的方法。
2、發(fā)展觀察力以及大膽作畫能力。
3、提高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投影儀、明膠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顏料、餐巾紙、圖畫紙、青蛙圖案、頭飾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
(1)教師: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涼的水,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么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
(評:教師邊用優(yōu)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2)教師:那剛才老師是用什么畫出小蝌蚪的?(引導幼兒說出“手指”)好,老師告訴你們: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
(評:此環(huán)節(jié)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教師的示范與語言的敘述結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說說小蝌蚪長得什么樣?是什么顏色的?小蝌蚪游泳時可調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們是不是往同一個方向游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往不同方向)
(評:教師適當的語言引導使幼兒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態(tài),為下面幼兒在自己作品中描繪蝌蚪的動態(tài)埋下伏筆。)
3、教師示范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教師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提起,這樣小蝌蚪圓圓的身體就出來了。
(2)講解尾巴的畫法。
a.請幼兒來添畫尾巴。(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給幼兒提供了嘗試、探索的機會,滿足了幼兒主體需求。)
b.教師用指側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
巴。
(評: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范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c.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畫好后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
(評:此環(huán)節(jié)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解決了活動難點并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yè)習慣的培養(yǎng)。)
4、交代要求,幼兒作業(yè),教師指導。
(1)出示青蛙圖案:教師:咦!這只青蛙媽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你們,它們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上,快,我們去幫青蛙媽媽找出它的寶寶。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大膽細心地操作。
(評: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兒的游戲心理。)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色彩對兩種水果進行寫生活動。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表達和一組畫面所蘊含的美感的認識。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做畫工具:顏料、油畫筆、較厚的畫紙、抹布、罩衣
2、水果(香蕉、蘋果)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幼兒觀察水果。
1、小朋友都認識這些水果吧?有什么水果呢?
2、我們先看看這些水果有什么顏色,每個水果的顏色是不是一樣?
3、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水果的樣子,它們是什么樣的?教師啟發(fā)幼兒構圖。
1、我們來看看這些水果是怎樣擺放的?(啟發(fā)幼兒從水果的數量、擺放的位置進行觀察)
2、老師要請小朋友把你們看到的水果用顏料把它們畫出來?梢詮哪阕钕氘嫷乃蚴亲钕矚g的吃的水果開始畫;也可以從你看到的離你最近的水果開始畫;小朋友邊看邊畫,注意觀察你畫的這個水果的旁邊、前后是不是還有水果,它是怎么擺放的?有什么顏色?長得什么樣?
二、教師啟發(fā)幼兒用色以及涂色應注意的.事項。
1、動手之前,小朋友先想一想怎樣畫出你看到的水果?用什么顏色能使你畫的水果看上去更漂亮?
2、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畫出水果的輪廓,輪廓線可以畫粗些,把你看到的水果的樣子全部畫好之后,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給水果涂上漂亮的顏色;涂水果的顏色時可以把輪廓線壓蓋一部分,但不要把輪廓線全部涂掉了;最后選擇背景色,把水果周圍空白的地方涂上顏色,可以多選擇一些顏色,使整個畫面看起來不單調,涂背景色的時候,應注意盡量不把水果的輪廓線涂掉,一種顏色可以涂大塊點,然后再選擇其他的顏色涂在空白的地方,使整個畫面看起來很豐富、飽滿。
三、提出衛(wèi)生方面的要求
1、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
2、筆不能亂甩,小心顏料碰到小朋友的身體;
3、要愛惜別人的作品,不能在別人的作品上亂畫。
四、幼兒進行寫生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賞析
1、讓我們來看看誰畫的水果最好看,為什么?
2、誰畫的最細致?水果的樣子把握地最準?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陶泥的特性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2、喜歡陶泥,能積極主動地玩泥。
3、在玩泥、和泥、壓印活動中感受陶藝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陶泥作品若干件,紅泥、黑泥和白泥各一塊。
2、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壓印、制作的照片。
3、陶泥人手一份,玩泥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陶泥作品,談話引題。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哥哥姐姐做的陶藝作品。你們看,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幼兒觀察、自由交流)
。2)教師:這些作品都是用陶泥做的。我們幼兒園開展活動用的陶泥一般有紅泥、黑泥和白泥。
2、示范并介紹玩泥工具。
。1)教師出示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壓印、制作的照片。
教師:陶泥很好玩哦!看,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2)幼兒觀察講述,教師介紹并示范玩泥工具。
教師:你們想玩泥嗎?怎么玩呢?
。3)提醒幼兒在玩泥時要注意衛(wèi)生。
3、幼兒玩泥,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以后我們還會經常和陶泥做游戲的!
活動延伸:
鼓勵家長購買一份陶泥,讓幼兒在自己的家里也能玩一玩陶泥,對陶泥產生更大的.興趣;建議家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這樣幼兒的積極性會更高。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房子、膠水、紅、黃、藍、綠4種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
(2)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
2、游戲:找朋友。
(1)介紹游戲規(guī)則。
(2)讓幼兒為顏色寶寶找朋友。
3、幼兒操作活動:顏色匹配
(1)為房子裝上相同的顏色的門和窗。
(2)幼兒活動講評。
4、為教室外面的顏色寶寶找家,結束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壓扁的技能。
2.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壓印活動,初步感知肌理效果。
3.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肌理明顯的實物餅干每組一盤。
2.各種肌理明顯的廢1日材料,如毛線、紐扣、木棍、石頭、網袋等。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餅干,引導幼兒觀察。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餅干。請你仔細看看,餅干是什么樣的?你在餅干上發(fā)現了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餅干的形狀和餅干上的紋理。(幼兒自由講述)
要點提示:
幫助幼兒學會觀察的方法對幼兒制作陶藝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引導幼兒從餅干的形狀和餅干上不同的紋理兩個方面來入手,重點在觀察餅干的.肌理、花紋上,為幼兒后期的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師示范,重點講解陶泥搓圓后進行壓扁和用廢舊材料壓印的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觀察上面壓印出的各種肌理,并相互交流各自運用的不同材料。
教師:利用人們丟棄的一些廢舊材料,可在陶泥上制造出不同的肌理,從而使陶藝作品更漂亮,同時又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將幼兒制作的各種各樣的餅干放進“餅干屋”或“超市”,組織幼兒開展相應的角色游戲。
☆家園共育 發(fā)動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更多的不同肌理的廢舊材料。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能根據圓形展開聯想,抓住水果的主要特征進行添畫。
樂于參與活動,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常見的水果并知道它們的名字。
課件準備:“水果”組圖。
紙面教具:《水果添畫》。
材料準備:油畫棒。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水果”,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片,說說水果的異同。
——你認識這些水果嗎?
——它們長得一樣嗎?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這些水果的形狀都是圓圓的`,但它們顏色不一樣,長得也不一樣。蘋果頭上長辮子,橘子臉上長麻子,西瓜穿著花衣裳,葡萄像個小珠子。
發(fā)放紙面教具《水果添畫》,鼓勵幼兒根據水果的主要特征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1.鼓勵幼兒根據圓形展開想象。
——畫紙上的圖形是什么形狀?
——這個圓形我們可以讓它變成水果,想一想,它可以變成什么水果?
——我們怎樣把它變成你們說的那些水果呢?
2.教師示范如何添畫。
——我們可以在圓形的頂端畫一條小辮子,把小辮子向圓形里面延伸一點點,再畫上短短的一條線,蘋果就畫好啦。
——我們還可以把圓形變成其他水果,小朋友試一試。不要忘記給水果涂色。
3.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觀察并指導。
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評價。
——你最喜歡誰畫的水果?
——為什么?
溫馨提示
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認真觀察幼兒是否有興趣觀察水果,能否發(fā)現水果的特征。對幼兒的回答及時給予引導。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觀察水果的形狀、顏色及一些明顯特征,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制作賀卡,感受賀卡色彩、圖案等的美。
2、體驗送賀卡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色彩鮮艷的賀卡,彩色紙、皺紋紙、膠棒等,范例,音樂磁帶《新年好》
活動過程:
1、以播放樂曲《新年好》,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制作賀卡的興趣。
2、出示新年賀卡,幼兒觀賞:感受賀卡圖案、色彩等的美。后出示范例:賀卡,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賀卡送給長輩,祝他們新年快樂。
3、示范講解制作方法:用皺紋紙在手中挫成圓球,然后粘貼在彩色卡紙上進行裝飾。制作賀卡。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幼兒用色彩鮮艷的彩筆來作畫,也可用印章、手指點畫等來制作賀卡,鼓勵能力強幼兒多做幾張美麗的賀卡,給個別幼兒予幫助。表揚認真制作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5、欣賞、評價:幼兒互相觀賞賀卡,說說誰的賀卡最漂亮。鼓勵幼兒把賀卡送給自己最喜愛的人,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瞧!小班的小朋友都親手制作了一張美麗的賀卡。
小百科:賀卡是人們在遇到喜慶的日期或事件的時候互相表示問候的一種卡片,人們通常贈送賀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誕、元旦、春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情人節(jié)等日子。賀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話語。
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曲折線、波浪線、彈簧線等幾種常見線條的名稱及繪畫技巧。
2、激發(fā)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積極參與活動。
3、感受色彩的美麗,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油畫棒人手一盒。
2、各色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1、欣賞作品,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
。1)出示作品讓幼兒自由欣賞。
。2)提問:“作品上面都畫了些什么?”
“你認識哪些線條寶寶?”
。3)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逐一示范不同線條的畫法。
。4)幼兒跟教師徒手練習畫不同的線條寶寶。
2、教師示范完整作畫。
。1)用自己喜歡的蠟筆畫不同顏色的`線條寶寶
。2)強調使用顏料的時候先讓刷子先生喝點水,舔舔毛,從一頭刷向另一頭。
3、幼兒作畫,家長適當參與。
4、評價作品
。1)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教師評價幼兒的作品。
【小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小班01-18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8-28
小班美術教案球教案02-06
小班美術教案黑與白12-11
小班美術大樹教案11-15
小班美術教案:紅黃藍03-06
小班美術教案:蜻蜓01-25
有關小班美術教案04-12
小班美術教案(精華)07-21
小班美術教案(推薦)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