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總八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對稱的概念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有一點難度,如單純性讓幼兒練習對稱方式進行裝飾,恐怕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因此,考慮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fā),幼兒對襪子比較熟悉,讓幼兒通過這一活動,在鞏固原有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新的概念。
活動采用游戲為手段,結合時代特征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情節(jié),讓幼兒在“幫助娃娃家的媽媽”過程中輕松無負擔的完成任務,最后以“設計師”形式請幼兒設計襪子并將幼兒的成果展示出來,讓幼兒獲得滿足感和成功感。
活動目標:
1、感受襪子的不同用途和特征,逐步形成“雙”的概念。
2、能大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經驗。
3、嘗試自己整理襪子。
活動準備:
各種襪子、放襪子的盒子或籃子2~~3個、干凈的活動場地、貼有襪子的畫面、一個裝有一雙襪子的漂亮盒子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和幼兒席地而坐,教師取出裝有各種質地、大小不等襪子的盒子并做晃動狀,請幼兒猜猜里面有什么寶貝。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瞧,這是什么呀?
3、你們猜猜這盒子里面有什么寶貝?
4、你為什么這么猜?
5、猜了那么多我們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吧。(教師取出盒子里的襪子。)
二、欣賞老師的襪子。
1、老師的襪子漂亮嗎?穿一只襪子,我的襪子穿好了嗎?
2、哦,原來襪子要兩只一起穿的,那我得穿上另一只。(教師從箱子里取出一只小襪子套在腳上。)
3、這樣對了嗎?
4、原來襪子的.大小也要一樣呀,那再換一只吧。(教師箱子里取出一只同樣顏色但是花紋不一樣的襪子套在腳上。)
5、這樣對了嗎?
三整理襪子。給襪子找朋友
1、教師作接電話狀,提供盒子或籃子供幼兒整理襪子用。
2、喂,你好,我是湯老師,你找我有事嗎?哦,可以的,我相信他們會愿意幫助你的,好的,再見!
3、知道剛才是誰打我電話嗎?告訴你們,是娃娃家的媽媽打我電話了。她要我們幫她一個忙,
你們知道她要我們幫什么忙嗎?
4、你們都猜錯了,她是要我們幫她整理襪子,把襪子疊好放進籃子
里。因為她家的襪子好多,
而且很亂。我們一起來幫媽媽整理襪子好嗎?(幼兒從分散的筐里取出襪子配對。)
5、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整理的真棒,那么你們能告訴我你們是怎么整理的嗎?發(fā)現2只襪子
圖案一樣.
四認識襪子,感受襪子。
1、我們來比比誰的襪子好看。(教師每個幼兒的襪子看一遍)
2、你的襪子哪里好看呀?色彩圖案
3、原來我們的襪子上有花紋、圖案,還有美麗的花邊,真好看?墒菫槭裁次覀円┮m子?
4、原來穿襪子可以保暖、把小腳保護好;穿上襪子很衛(wèi)生,讓腳變得干干凈凈;襪子還很漂
亮,穿在腳上很美。
5摸摸襪子,感覺一樣嗎?發(fā)現材料不同:有厚的,
薄的,有長的,有短的,根據不同需要選擇襪子.
五折疊襪子.
1娃娃家的媽媽說:”這里的襪子太多了很亂,如果能一雙放在一起就好了,你們能幫幫她嗎?”2教師示范折疊襪子,重點講解包襪子的方法.
3幼兒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整理的真棒,媽媽說謝謝你們。這些襪子亂了整理起來真不方便,以
后我們脫下的襪子要放在一起,這樣找起來就方便了。
六、活動延伸:設計襪子
師: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送了很多圖畫給我們,想看看是什么畫嗎?看過那么多的襪子,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設計一雙襪子,然后把它畫出來。幼兒設計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探索并發(fā)現水果的內部特征。
2.能用簡單的圖示做記錄。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水果的外部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對不同水果的味道有初步的體驗。
物質準備:各種水果實物,塑料刀、記錄表。
教育掛圖:"領域活動·科學·切開的梨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主題。
1.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很多的水果都成熟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逐一出示水果圖片)
2.引導幼兒觀察水果的外形,發(fā)現不同水果外形也不同。
(1)師:你們看看這些水果的外形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個別幼兒回答)
(2)師:說的真棒,蘋果的形狀像愛心,香蕉像彎彎的月亮。
二、集體探究梨的內部結構。
1.猜想。
。1)師:那這些水果的內部和外面會是一樣的嗎?它們的內部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小朋友猜猜。(幼兒回答)
。2)師:老師這有一個梨,那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才知道梨里面的樣子呢?(幼兒回答)
。3)師:對了,可以用刀切,那我們可以怎么切?
(4)師:對了,可以橫切,也可以豎切。(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在展示板的表格內用"i"表示豎切,用"-"表示橫切。)
2.探究一:梨的豎切面。
(1)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梨豎著切開后里面是什么形狀的?里面有什么?(教師示范,有觀察并回答)
(2)師:豎著切開的`梨是半圓形的,里面有種子。它們是怎么排列的?種子在梨的什么地方?(幼兒回答)
(3)師:種子是在梨的中間左右排列。
3.探究二:梨的橫切面。
。1)師:如果把梨橫著切會和豎著切的形狀會一樣嗎?(幼兒猜想)
(2)師:你們看,橫切開后變成什么形狀了?(幼兒回答)
。3)師:對了,是圓形的,再仔細看看,里面的梨核像什么呀?(幼兒回答)
(4)師:對了像小花,每片"花瓣"里藏著是什么?(幼兒回答)
。5)師:花瓣里藏著種子,種子的數量和"花瓣"的數量是一樣多的。
4.探究三:豎切面和橫切面的不同。
(1)師:剛才我們把梨用橫切和豎切的方式切開了,那豎切面和橫切面出來的切面一樣嗎?(幼兒回答)
。2)師:對了,不一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哪里不一樣。(出示教育掛圖"切開的梨子",引導幼兒從外形輪廓、梨核、種子三方面尋找不同。)
。3)師:對了,橫切的外形輪廓是圓形的,梨豎切的是半圓形的
三、分組探索不同水果的內部形態(tài)。
1.介紹材料,提出操作方法。
師:今天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2個蘋果和2個獼猴桃,一把水果刀,一張泥工板,一張記錄單、筆、盤子。等一下小朋友可以用刀對蘋果和獼猴桃進行橫切和豎切,看看它們的內部特征是什么形狀的,并在記錄單上畫出來。
2.提出要求。
師:現在老師有幾點要求,小朋友在操作時要注意用刀安全,不可以拿水果刀和別人開玩笑;水果要在泥工板上切,切開后的水果不能吃要放在盤子里。
3.幼兒自由探索。
4.分享交流。
。1)師:剛才小朋友都對獼猴挑和蘋果進行的探索,現在請你們說說你切出來的獼猴挑和蘋果是什么形狀的?(幼兒回答)
。2)師:橫切的獼猴挑和蘋果都是圓形的,豎切的獼猴挑和蘋果都是半圓的。
四、活動結束
師:今天你們發(fā)現了很多水果的秘密,老師就把這些水果獎勵給你們,一起品嘗吧!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分析:
沙子具有細小、松軟、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點,容易誘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但平時,幼兒園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經常是干的或是濕的,而且玩沙活動大多安排在戶外活動時間,因此幼兒在玩沙時經常是在重復著鏟沙、倒沙和堆沙動作,玩得不豐富,沒有創(chuàng)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兒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濕沙的區(qū)別,所以玩沙活動停留在淺表的動作上,玩法上沒有創(chuàng)造性。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吹、分離、挖、塑造、經驗回憶等活動,感知和探索沙輕、細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
3.引起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注,培養(yǎng)幼兒愛護周圍自然物的情感。
4.學習能兩人和四人合作玩。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紗窗布代替篩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并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體驗干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于水的特點。
4.尋找寶藏——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游戲。體驗干沙松軟的特點。
二、體驗干沙與濕沙的區(qū)別:
1.愛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與濕沙在捏合上的區(qū)別,即干沙輕,不易捏合;濕沙重,易捏合。
2.小組造型活動,體驗濕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談話、討論,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分享關于沙的用途的經驗。
2.介紹沙漏。
活動延伸:
1.沙能不能種養(yǎng)植物:
提供兩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給于一定的陽光;澆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組做好紀錄。
2.制作“七色彩泥”:
在細紗中加入水和顏料,混合攪拌,把沙染成多種顏色的沙,然后將彩沙晾干,分層裝入或分色裝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內。
3.制作“沙雕”。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沙,因此在本次的活動里,孩子的興趣是非常高的,但是要怎么在玩當中有目的的去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感受沙的特性,就是這本節(jié)活動的重點。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了解身體的一些洞洞(器官)名稱和功能,知道它們需要保護。
2、 大膽嘗試用身體創(chuàng)造洞洞,體驗洞洞的有趣。
活動準備:圖片、課件
活動流程與問題設計:
一、聯(lián)系經驗看圖講述
●意圖:聯(lián)系生活經驗,講述梳理洞洞的已有經驗。
1、我們的身體都有許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找找身體上有沒有有趣的洞洞。(出示圖片)看看,這兩位小朋友身上哪里有洞洞? 2、牙齒很堅固,怎么會有洞洞?這個洞洞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麻煩? 3、心上有洞洞,會有什么感覺?什么事會讓你感到心痛、難過?、
小結:這些洞洞給我們帶來了麻煩、疼痛、難過,我們都不喜歡它們。
二、關注自我觀察尋找
● 意圖:知道身體上洞洞的名稱,了解它們的作用。
1、 我們身體上還長著許多有用的洞洞,它們在哪里呢?我們互相找一找。 2、這些洞洞都有什么用?(關注鼻孔、耳洞、嘴巴、肚臍眼)
小結:這些洞洞都有自己的本領,給我們帶來了健康,我們要好好愛護它們。
三、游戲體驗 拓展經驗
● 意圖:拓展“洞洞”的概念,體驗洞洞的有趣。
1、我們的`身體還能變出各種洞洞,誰來試一試。 2、有什么好辦法能變出更大的洞洞嗎?(觀看視頻) 3、原來我們合在一起就會把洞洞變得更有趣、更好玩,找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幼兒自由游戲)
小結:身體的本領真大,能變出這么多有趣的洞洞,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物體來辨別前后、兩邊等方位。
2、在游戲中學習完整講述句子,學習方位詞:上下、前后、里外。
活動準備:
各種毛絨小動物或頭飾。
活動重點:
感知前后、兩邊等方位。
活動難點:
能完整的講述句子。
活動過程:
1、初步辨認以自身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邊)
2、游戲—找方向:
—“你們做兔寶寶,我來做兔媽媽。我捏捏鼻子你們就到我的前面來;我拍拍屁股你們就到我的后面來;我拉拉耳朵你們就到我身體的兩旁來。好,我們現在來試試吧。”
教師邊拍屁股邊說:
—“快到我的后面來!
依次:邊捏鼻子邊說:快到我的前面來。
邊拉耳朵邊說:快到我的`旁邊來。
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行動。
教師轉身,改變方向,只拉耳朵不說話。
—“為什么還是拉耳朵,你們要變方向?”
師生共同小結:改變了方向,旁邊也跟著變了。
3、游戲—捉迷藏:
—“動物們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戲,讓我們趕快把它們找出來!”
請幼兒找出并說出小動物躲藏的準確位置。
分組游戲:請一半幼兒抱著動物們躲藏,另一半幼兒尋找并說出躲藏地。輪換進行游戲。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動物睡覺的秘密;
2、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介紹動物睡覺的圖書、圖片,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2頁
活動過程:
1、與幼兒談話:小朋友,你是怎樣睡覺的?讓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2、那么你知道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啟發(fā)幼兒說出家養(yǎng)的小動物睡覺姿勢(貓、狗······)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動物睡覺的秘密。
(1)請幼兒分組活動,觀看有關動物睡覺的圖片、圖書,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2)講故事:動物怎樣睡覺?
4、游戲“誰在睡覺”
(1)看誰找得快: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找出正在睡覺的動物。
。2)看誰說得對:請幼兒說出蝙蝠、老虎、丹頂鶴等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3)看誰學得像:教師說出動物的'名字,請幼兒模仿動物睡覺的姿勢。
5、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2頁,看看講講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6、教師可引導幼兒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眠姿勢。教育幼兒熱愛小動物。
活動延伸:
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模仿動物睡覺的姿勢,比一比看誰學得像。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知道硬的東西掉在杯子中的聲音響,輕的東西掉在杯子中的聲音輕。
2、初步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硬的東西掉在杯子中的聲音變輕。
3、在游戲中,對聲音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硬幣、雪花片、玻璃球、小紙球、塑料盒每人一份。
2、水杯人手一只。
3、餐巾紙、不布、報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1、老師讓幼兒聽小鈴聲,然后讓幼兒說說自己聽到過哪些聲音。
師:你聽過的這些聲音是一樣響的嗎?還是有的響,有的輕呢?(幼兒回答)
2、老師逐一出示玻璃球、硬幣、紙球、雪花片以及水杯,讓幼兒猜想這些東西掉在杯中發(fā)出的聲音會是一樣嗎?(幼兒討論,回答)
3、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會一樣響,有的說不一響,那到底會怎樣呢?老師也不知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吧!
二、幼兒操作探索,并記錄操作情況
1、老師提出操作要求:要認真傾聽每種聲音,試過的東西放在一邊,比較過后要記錄,聲音響的用大標記記錄下來,聲音輕的用小標記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3、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硬的東西掉在杯中聲音就響,軟的`東西掉在杯中聲音就輕。
三、進一步探索,用不同方法使硬的東西掉在杯中聲音變輕
1、師: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使硬的東西掉在杯中聲音變輕呢?幼兒討論,回答(可以用紙包、可以用布包、可以用報紙包等)
2、幼兒再一次操作,老師巡回指導,讓幼兒比較。
3、師:那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響的聲音,我們怎樣來將它們變輕呢?幼兒討論回答。
4、老師小結:我們生活中這些響的聲音是一種噪音,多聽了噪音對我們耳朵不好。如:我們可以用隔音板,或者聽到噪音時,將耳朵捂住。
四、游戲《聽一聽》,辨別聲音的輕與響
1、師:老師敲小鈴,敲得響小朋友手就拍得響些,敲得輕小朋友手就拍得輕一些。
2、老師帶幼兒玩游戲,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我總是會囑咐孩子們,不要將水粉筆從這個盒子拿到那個盒子里,以免顏色混染。有一次,調皮的劉宗鑫將水粉筆亂放,我剛要制止,他卻像發(fā)現新大陸一樣"快來看,顏料會變"!他的聲音吸引了周圍的小朋友,孩子們都驚奇得叫著"老師,真的會變。"這件事給了我很大啟示,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我設計了這一活動,以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大膽創(chuàng)造。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
2、通過觀察,理解兒歌內容,從中發(fā)現顏色的變化,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喜悅。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種顏料的水。
2、實物:桔子、茄子、樹葉3、實驗操作用的透明杯若干。
4、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師:小朋友們,平時你們畫畫的時候,用什么東西給畫涂上顏色的?
幼:用蠟筆、顏料。
師:小朋友真聰明,今天老師和小朋友要當小小魔術師,讓神奇的顏料變變變,小朋友們可要睜大眼睛,仔細觀察。
二、 教師進行調色操作,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 紅色、黃色的混合師:老師這有兩杯有顏色的水,看看都是什么顏色的?
幼:紅色的,黃色的。
師:小朋友們來猜猜紅色黃色手拉手會變成什么顏色的(幼兒討論,請個別幼兒來猜)師:我們來看看他說的'對不對。(師動手操作)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什么顏色?
幼:橙色。
師:真棒!原來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的。那我們用橙色可以畫什么呢?(請個別幼兒回答)師:(出示實物桔子)老師覺得用橙色畫桔子最漂亮了。
出示課件,請幼兒仔細觀察,老師總結。
現在老師要把它們編成一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聽聽。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畫桔子。 (解釋箭頭的意思)
2、紅色、藍色混合師:這杯水又是什么顏色呢?
幼:紅色、藍色。
師:猜猜紅色藍色手拉手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個別幼兒來回答)師:我們來看看哪位小朋友說的對。(教師動手操作)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什么顏色?
幼:紫色。
師:原來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那我們可以用紫色來畫什么呢?(請個別幼兒來回答)師:紫色可以畫那么多東西,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我覺得用紫色畫茄子最漂亮了。 這里也有一句好聽的話,一起看屏幕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3、黃色、藍色混合師:這又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黃色、藍色。
師:猜猜黃色藍色手拉手會變成什么顏色呢?(教師動手操作,幼兒觀察) 真神奇,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什么顏色了?
幼:綠色。
師:那我們可以用綠色畫什么呢?老師還帶來了一片綠色的葉子(引導幼兒答出綠色的物體)。讓我們一起看屏幕,這次請小朋友來編一句好聽的話(引導幼兒說出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綠色畫葉子)
三、交待活動名稱顏料可真神奇它可以變出那么多的顏色。那我們就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多彩的顏色》
四、實驗操作。
幼兒分三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嘗試顏色的變化,體驗創(chuàng)造的喜悅,并且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用什么樣的顏色手拉手變出了新顏色,變出的新顏色可以畫什么。
活動延伸 :
師:剛才小朋友都成了小小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的顏色,讓我們一起到室外觀察一下用這些神奇的顏色可以畫什么。
附:兒歌:《多彩的顏色》
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畫桔子;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綠色畫葉子。
教學反思:
此活動是一個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也充分體現了語言活動的特點。孩子們喜歡說,有機會說,還能勇敢地說。這是因為老師給小朋友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如談話的形式有自由交談、分組交談、個別交談、等形式,從而使小朋友都有鍛煉的機會。而老師活動設計的思路也非常地清晰,小朋友通過引出話題—自由交談—分組交談—拓展談話范圍層層深入的環(huán)節(jié),輕松地解決了整個活動中的重難點。只是由于孩子對個季節(jié)的認識和興趣也分清了,我覺得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們的想象力,觀察能力還提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4-02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10-25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4-22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5-06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八篇04-06
【精品】中班科學活動教案4篇05-30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4篇04-29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5-13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4-15
【精華】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