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3-06-27 10:43:1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八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八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學內容:音的高低

  教學目的:學習音的高低,通過聽、唱、做感受音的高低變化,懂得音有高低。

  教學重點:學習音的高低。

  教學難點:辨別音的高低。

  解決手段:

  1、做小實驗。(實踐法)

  2、模仿動物的叫聲。(對比法)

  3、敲音條。(聽辨法)

  教材分析:

  音的高低是音樂八個要素之一,而這一認識是第一次出現(xiàn),所以,著重要求孩子們聽辨音的高低,認識音的高低的位置(主要是八度音高的辨別),初步了解大音條聲音低,小音條聲音高。

  教具準備:

  1、教學圖片

  2、打擊樂器

  3、錄音機及教學法磁帶

  4、投影機

  5、鋼琴

  6、水杯二個

  7、音條

  8、國旗一面

  教學過程:

  1、音樂進教室并向師生問好。(用歌唱形式互相問候)

  2、復習音的強弱f、p:

 。1)用強(f)的聲音唱一遍地開花《鈴、板、鑼、鼓》。

  (2)用弱(p)的聲音唱一遍《人人叫我好兒童》,并做動作。

  3、用這兩個記號拍下面的節(jié)奏。

  4、用編一句兒歌。

  如:小白兔真可愛

  方法:老師用響板打著節(jié)奏,讓學生用“開火車”的形式編兒歌做游戲。

  5、做實驗:

  實驗一:用《敲杯子》的實驗引入新的音樂知識《音的高底》。

  方法:用二個杯子裝上一樣多的水,敲一敲,讓學生聽一聽有沒有沒變化,把一個杯子的水倒一部分水至另一個杯子中,出現(xiàn)一個杯子有大半杯水,另一個杯子有小半杯水,再敲一敲,讓學生辨別音是否變化?變成怎樣?得出什么結論?(水少音就高,水多音就低,再讓學生來敲一敲,感受音的高低。)

  實驗二:辨別大鼓和小鼓的時高。(讓學生敲)

  實驗三:辨別音條的高低。(讓學生敲)

  實驗四:辨別等級牛和小鳥的聲音誰高、誰低。(聽錄音)

  6、模仿音高和音低的.叫聲(用音條敲出旋律,學生模仿其音高)

  7、找出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的最高音和最低音。

 。1)給歌曲中最高音插上國旗,給最低音插上少先隊員。

 。2)進行愛國旗教育。

  (3)聽到高音舉起雙手,聽到低時垂下雙手。

  8、小結:(由學生回答)

  (1)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個什么新的音樂知識??D?D音的高低。

 。2)大音條聲音低,小音條聲音高。

 。3)小鳥唱歌聲音高,老牛唱歌聲音低。

 。4)紅旗應插在最高音的位置上,少先隊員應該站在最低位置上。

  9、布置作業(yè),下課,用唱歌的形式和學生道別,聽音樂離開音樂教室。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兒童。

  2、重點指導“業(yè)”、“成”、“臉”等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字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亂丟紙屑、果殼是不講衛(wèi)生的壞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義。

  3、“做”與“作”的區(qū)別。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課前準備:把課文的題目《18 課桌下的紙團》寫在黑板上。

  老師說:“看這題目《課桌下的紙團》,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課桌下會有紙團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也不知道這紙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學這篇課文,看看這紙團是怎么到了課桌下的。”

  講授新課

 。ㄒ唬┏踝x課文,了解大意。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標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3、老師講這個故事:“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原來這紙團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剛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最后還是冬冬把這紙團拾起來扔進了紙簍。”

 。ǘ┘氉x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紙團是誰扔的?紙團又滾到了什么地方?丁丁這么做對不對?為什么?

 。ò鍟喝訚L)

  學生回答后,問:那該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師:那我們再看看小剛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第二段

  思考:紙團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了?為什么?小剛這么做對嗎?

 。ò鍟禾叨

  生回答后師說:小剛沒有撿起紙團反而把它踢給了冬冬,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撿起紙團放入紙簍。那紙團的最后命運如何呢?難道它一直躺在了課桌下了嗎?我們再繼續(xù)讀第三段,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紙團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學生讀第三段

  思考:紙團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這樣做對不對?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

 。ò鍟簱烊蛹埡t)

  學生回答都老師又說: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小朋友學習,都應該把那紙團扔進紙簍,不過丁丁和小剛也還是好孩子,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錯了,臉都紅了。

  4、演示板書,對照板書把古書再向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

  5、齊讀課文,做課后第四題。老師總結這課文的中心: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同學小,主動把紙團扔進紙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不隨地亂扔紙屑、果殼,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業(yè)

  老師:回家后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

  復習

  檢查朗讀課文,老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桌下的紙團》這篇課文,知道了亂扔紙屑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把紙屑扔進紙簍。通過讀課文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本課的生字,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還要學習2個新的部首。在這節(jié)課開始之前,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叫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

  教授新課

  1、師出示“紙”的識字卡片問:這個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還學過哪些絞絲旁的字。(讓學生對“紙”字組詞,并反復讀“紙”字)

  師指導書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紙”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講“完”字

  師出示“完”字。讓學生讀,師捂住下邊問學生: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著捂住上邊問學生:下面的讀什么?

  師:我們還學過由“元”字組成的字?

  師: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組成詞組?

  師知道寫法(特別是偏旁)

  3、講“作”和“業(yè)”兩個字

  師同時出示“作”和“業(yè)”兩個字,學生讀,注意糾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結構。

  師問:“做”與“作”有什么區(qū)別?(做課后第三題)

  學寫“業(yè)”?蠢蠋熢诤诎迳蠈戇@個字,邊看邊說筆順,重點強調書寫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位。

  鞏固

  師出示四個生字,讓學生反復認讀,并讓學生自由組詞,加深所學字的記憶。

  第一課時

  鞏固生字

  師出示已經學的生字的卡片,讓學生認讀(包括筆順,筆數(shù),組詞)

  講授新課

 。ㄒ唬⿲W習生字

  1、學習“成”字。(筆畫,筆順)

  2、學習“剛”字。(偏旁,筆順)

  3、學習“臉”字。(結構,筆順)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字也有“”?(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

 。ǘ┲笇械纳值臅鴮憽

  1、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說出生字的筆順。

  2、說說它們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強調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分。

  練習

  師出示小黑板(課后作業(yè)第2、3題)。

  師提示:我們學習了課文并學會了生字,現(xiàn)在請大家先想一想該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做,其他的同學打開書完成課后習題第2、3題。

 。▽W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復習鞏固

  1、領讀課文,復述本文的教育意義(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

  2、學生讀生字,寫生字。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學寫“幾用魚”.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背誦課文會寫生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1、自由讀生字

  2、教師抽查

  3、開火車讀生字

  二、復述課文

  1、在情境中背誦。

  教師提示:你們能看著圖來介紹雪地里的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嗎.﹙指名﹚

  2、齊背.

  三、學習生字

  1、“幾用魚”分別與熟字“兒同角”比較,讓學生觀察,小組說.

  2、重點指導:

  “幾”,共有2筆,第二筆是橫折折鉤.

  “用”,外邊不用寫得太大也不用太小,最后一筆要壓在豎中線上.

  “魚”,中間的“田”不能寫得太大.“田”的'第二筆是橫折,最后一筆為長橫.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4、反饋練寫,學生再次練寫.

  四、鞏固練習

  1、填空,再把生字讀一讀.

  小雞會畫﹙﹚小狗會畫﹙﹚

  小鴨會畫﹙﹚小馬會畫﹙﹚

  它們都是雪地里的﹙﹚

  五、: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動物們用自己的腳丫在雪地上畫了美麗的畫,老師相信,小朋友也是了不起的小畫家,請你們回去后,可以光著腳在沙灘踩一踩,看看你們的腳丫能畫出什么畫來.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識各種筆和顏料

  1、彩色水筆;2、勾線筆;3、彩色鉛筆;4、彩色手工紙;5、油畫棒;6、水粉顏料和工具;7、橡皮泥。

  二、畫一畫(綜合練習)師巡視。

  請試著用線條和顏色來畫一幅你喜歡的畫。

  三、教師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第二課時

  1、明確目標、欣賞導入

  對比欣賞小畫冊,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師問:被小白兔剪過后的小畫冊有什么變化呢?生:剪過后,小畫冊中的人物頭和身子可以進行變化。

  2、了解折法、探究質疑

 。1)提出問題:你認為神奇小畫冊是怎樣制作的呢?

 。2)請一個學生嘗試折一折。

 。3)運用媒體直觀了解折法。

  3、解決問題、教師示范

 。1)師生互動制作小畫冊。提示:剪的部位與小畫冊變化中的聯(lián)系。

 。2)加深學生印象,回顧制作步驟。師:有誰記得我們剛才制作小畫冊的步驟呢?

  4、分組比賽、思維發(fā)散

 。1)思維發(fā)散。師:小畫冊除了畫人物之外,還能畫什么?生:除了人物,還可以畫動物、植物、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

  (2)進行分組添畫游戲。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輪流添畫的游戲!游戲內容:把四本小畫冊分組完成。游戲規(guī)則: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兩個同學上臺添畫,音樂一停,各組添畫結束。

 。3)評析作業(yè),解決銜接問題。板書:巧妙銜接。并通過課件強化。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一下各組的小畫冊,看看其中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呢?生:畫得不飽滿。生:畫冊上頁和下頁銜接不上。生:同學們的想象力不錯,但你還能把它添畫成什么物體呢?

  (4)欣賞畫冊,鞏固知識。師:我今天帶來了幾個小朋友的六本小畫冊,不過他們的小畫冊都有小問題,看睡能最先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

  生1:構圖不飽滿。

  生2:畫冊是上、下頁銜接不上。

  生3:畫冊中內容缺乏變化。

  師:對了,我們在制作小畫冊的時候,要注意構圖飽滿,畫冊上下頁銜接好,添畫小畫冊的內容時候,要有豐富的想象力。

  5、教師知道、自主表現(xiàn)

 。1)作業(yè)要求:運用折、剪、添畫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畫冊。

 。3)同桌互相交換畫冊進行添畫。

  6、作業(yè)自評、互評、師評

  第3課:涂涂畫畫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

  2、培養(yǎng)繪畫的.興趣;

  3、啟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4、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團結合作性。

  教學重點:

  1、學生了解各種顏色、顏料的性能;

  2、畫出新奇的圖形,涂上鮮艷的顏色。

  教學難點:

  學生在各種不同的顏色自由大膽的涂畫中,掌握色彩的涂畫方法。教學方法:示范法、練習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介紹工具:

  出示工具“今天,我們要用各種工具作畫,所以先來認識一下有什么工具。”學生觀察。“顏料必須用排筆調開,可以混合配色。水杯用來洗筆!

  二、新授

  1、欣賞

  圖(1)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的作品。

  提問:畫面上用了哪些顏色?

  學生討論。(紅、綠、黃、藍、白等。)

  師:畫面上有具體的圖形嗎?

  學生思考。

  圖(2)學生作業(yè)

  師:這幅畫中有什么圖形?主要采用哪種色彩?

  學生分析。

  2、引導繪畫

 。1)出示白紙,剪成各種形狀。

  師:請各組同學用不同顏色來給這些形狀添上不同形狀和花紋。學生嘗試畫

 。2)老師示范畫

  A、用毛筆、排筆蘸上不同顏色。

  B、在畫面上任意涂上顏色,注意色彩的變化。

  C、添加不同形狀或花紋。

  (3)學生動手繪畫

  提問:你在繪畫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當你用紅和黃色涂在一起時有什么變化?你還發(fā)現(xiàn)其他變化嗎?

  三、學生討論。

  展示學生作業(yè),集體評議。

  四、小結

  涂畫十分有趣,許多畫家用不同的顏色、形狀就能涂畫出美麗的畫面,這是為什么?重在他們的畫有創(chuàng)意,能讓人產生聯(lián)想。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對10以內數(shù)的認識,熟練地計算10以內的加法減法。

  2.通過復習,使學生更進一步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頁和第79頁

  教具、學具準備

  小鹿頭飾、信卡、補充算式的減法表、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設計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本單元學過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把學過的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學得好。

  [開課直奔主題,節(jié)省時間。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

  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1.猜一猜。

  出示第78頁第1題主題圖。

  師:小朋友們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生:有三個小朋友坐電梯。

  師:他們分別說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據他們的談話內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幾層?小女孩呢?

  生:小男孩住6層,小女孩住8層。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時時用數(shù)學,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

  2.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幾號樓?幾單元?幾層?學生踴躍發(fā)言,介紹自己的住址。

  鞏固練習,發(fā)散思維

  師:我們已經學過10以內數(shù)的組成,你都知道哪些數(shù)的組成?

  同桌兩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對口令的形式告訴給大家,好不好?

  學生活動,上臺展示。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出10以內各數(shù)的組成。

  [同桌合作,用身體語言表演,復習舊知,學生興趣很高,學習氣氛濃厚。]

  自行探究,找出規(guī)律

  師:咱們來做小小郵遞員的游戲,好嗎?

  生:好!

  請一生扮演郵遞員小鹿(頭戴頭飾,肩背郵包)。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這些信的信封上寫著10以內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數(shù)是幾,就送到黑板上的幾號信箱。

  [利用學生熟悉而且感興趣的`游戲形式讓同學們幫助小鹿送信,激發(fā)了全體同學的興趣,使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通過送信,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

  學生拿到信卡,認真計算后紛紛到黑板上送信。

  師:小朋友們看,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內的加法算式,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你們有什么感覺?

  生:感覺沒有順序,有些亂。

  師:怎么排列比較好?

  生:按一定的順序。

  (根據學生的匯報,重新排列。)

  師:這是小朋友們自己整理出的10以內數(shù)的加法表,仔細觀察,說一說,豎看、橫看、斜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師:根據算式的特點和規(guī)律,你想想用什么辦法能很快記住它?

  [擴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思考,找出規(guī)律。]

  小組合作,實踐操作

  在屏幕上出示如下減法表。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頁

  教學目標:

  1、在用回形針進行擺拼的活動中,增強對平面圖的感知,加深對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

  2、在拼擺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做一做、數(shù)一數(shù)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感。

  3、載頻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體驗平面圖形的奧妙,感受數(shù)學美。并通過合作交流,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感受數(shù)學奧妙,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結合。

  教學難點:

  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結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彩色回形針拼成的圖案、平面圖形構成的圖案。

  學生準備:

  彩色回形針、膠水、卡紙

  教學過程:

  一、欣賞有回形針拼成的圖案。

  拿出一顆回形針:同學們認識它嗎?

  出示圖片:

  瞧,這就是用回形針拼成的圖案,漂亮嗎?

  學生欣賞,說一說,你看到了那些平面圖形?

  你想不想親手做一幅美麗的圖案?

  二、活動:拼圖案

  1、可以自己獨立拼,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拼一幅圖,一邊拼一邊觀察:你的.作品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

  2、學生活動

  3、展示制作結果:

 、倌銈兤吹氖鞘裁?

  ②每個圖案中都有哪些圖形?

 、酃酪还,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圖案分別用了多少個回形針?

  三、欣賞由平面圖形構成的圖案。

  師:平面圖形構成了五彩繽紛的圖案,點綴了我們的生活。

  學生欣賞圖案。

  四、課堂小結:

  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你想說些什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幾種含義;規(guī)范0的寫法,熟悉0-5的數(shù)序。

  2、數(shù)學思考: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合作力、探究能力及認真書寫的習慣。

  3、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緊密聯(lián)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幾種含義,學會書寫0。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0的幾種含義。

  一、談話——導入:

 。ㄔ谶@個新教室里,你發(fā)現(xiàn)了那些數(shù)學知識)

  小朋友們都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今天,郭老師就帶小朋友們去見數(shù)字王國里的一位特殊寶寶。猜猜看,他會是誰呢?(書寫0),認識他的小朋友請舉手。和他打聲招呼吧,看來,我們小朋友都是他的老朋友了,那你覺得他像誰呀?

 。ㄔO計意圖:關注學生的知識起點,直接導入,引出0喚起學生對0的記憶,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識的學習。)

  二、引導——探究

 。ㄒ唬0的寫法

  觀察的真仔細。那你知道0要怎么寫嗎?好,請上來寫(強調:從右上角起筆,向左向下收筆和起筆相連寫成橢圓型。)

  閉上小眼睛,想象一下0的樣子,然后拿出手指在桌子上寫一個“0”。究竟誰寫的最漂亮呢,咱們把他寫在低算本子上,比一比誰是咱們一(1)班的書法家,好嗎?

 。ㄔO計意圖:通過閉眼想0到寫0,給了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和想象空間,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這個0的樣子,會正確書寫0)

  (二)0的含義:

  1、表示沒有

  師:已經和0成老朋友了。那你能不能說說我們身邊什么時候要用到0嗎?(學生發(fā)言。)

  師:對,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關于0的故事,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聽一聽。猜一猜,郭老師盒子里有幾枚硬幣?

  師:當一枚都沒有的時候,我們就用0表示,0也是一個數(shù)字。

  師:說一說,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師生互說-同桌說)

 、俸诎迳嫌3個0,都檫了還有()個0。

 、谡垉蓚小朋友上臺說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厝チ爽F(xiàn)在講臺上還有幾位小朋友?

 。ㄔO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說說做做動動猜猜,使學生從表象到抽象,深刻感知了0的一個含義——沒有)

  2、表示起點

  師:當什么也沒有時,用0表示。那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誰的前面?這時0表示什么?從0開始越往后數(shù)越大,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從0開始越往后數(shù)越大,這長度越長,直尺就是應用這個原理量東西的,這時0就表示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100米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于0起點。(讓兩個小朋友表演)

 、倌隳芴畛咦由系臄(shù)嗎?

  師:0在數(shù)字隊伍里排哪里?為什么排在最前面?

  排隊歌:6個數(shù)字來排隊

  從小到大排一排:0、1、2、3、4、5

  從大到小排一排:5、4、3、2、1、0

  3、表示分界線

  師:0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一想你還在哪里見過他。

  出示溫度計,也有0,越往上越(),越往下越()。

  說說對0度氣溫的感受

  師:0不但可以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和溫度的分界線。

  0還有許多作用,等著我們小朋友們去研究和發(fā)現(xiàn)呢!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活動,通過學生的找、說、猜、做,利用身邊的物讓學生充分感知0的含義。)

  三、游戲——加深

  現(xiàn)在,你們和0是不是已經成為好朋友了?那么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了,看你們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好朋友。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1、猜一猜:

 、傥沂且粋數(shù),排隊排第一,你說我是誰?

 、谖遗3的后面又排5的前面,請你猜猜我是誰?

 、劢裉欤蠋煄Я3個氣球,可一不小心3個氣球都飛走了,越飛越遠、越飛越高,這時郭老師只剩下了我。你猜我是誰?

  2、你的桌上幾本書,好,郭老師要求小朋友們桌上有0本書,做一做。

  4、做手勢猜數(shù)字(師生做——同桌做)

 。ㄔO計意圖:在活動游戲中鞏固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評價——激勵:

  今天,我們和數(shù)字寶寶0成了好朋友,當遇到什么情況時,他就會出現(xiàn)?

  把你今天發(fā)現(xiàn)的0的小秘密去告訴爸爸、媽媽,也讓他們猜一猜、做一做,好嗎?

  (設計意圖:布置的親子游戲,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校學到的知識向家長說,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

  反思:從教學過程看,這節(jié)課的亮點:

  1、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基本上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品嘗了數(shù)學的生活味。

  2、運用多種活動,動中學,學中動,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3、運用多種感官使學生從對0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不足:但是理想和現(xiàn)實總是存在距離。

  1、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對數(shù)學的語言還不夠精煉,以至于在三次不同的問題中,學生卻重復著相同的問題:

 、倌悄隳懿荒苷f說我們身邊什么時候要用到0嗎?

 、谡f一說,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③我們和數(shù)字寶寶0成了好朋友,當遇到什么情況時,他就會出現(xiàn)?我想表達不同的意思,但是表述出來的卻是相同的意思。給人感覺在重復著上相同的內容。

  2、在教學活動著我沒能很好的與學生的思維融合在一起,對學生的一些精彩回答沒有給予積極的評價。

  3、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處置上還不夠和諧。

  4、沒有考慮到一年級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上課過程語速太快。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及只作拉花的方法,能夠剪制一種以上的拉花并能設計出多種用途。

  2、通過活動,增進相互合作意識及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

  3、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既美化環(huán)境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感知、觀察、探索能力,能主動嘗試以不同方法、不同材料,探索各種造型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激發(fā)學生探索意識,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表。

  2、自主學習拉花的.制作方法,并能為拉花設計出多種用途。

  教學準備:

  彩紙、剪刀、膠水、拉花作品

  教學過程:

  1、出示拉花作品

  2、說一說你見到過像這樣的東西嗎?

  它有什么作用?美化

  3、分析拉花作品

  引導觀察制作圖

 。ǎ保┓治霎愅

  小組討論

  (2)試一試

  分析你的作品做的好(不好)的原因。

  4、嘗試不同的剪法

  5、美化

  說說你可以用拉花怎么來美化。

  用拉花美化自己,或美化環(huán)境。

  把拉花連起來,美化。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27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拼音教案01-14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13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1-11

小學一年級教學教案11-16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3篇06-07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四篇05-10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4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