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8-15 08:32:37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合集】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教學意圖:

  音樂是人的教育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修養(yǎng),教育就不完整,離開了音樂就談不上是全面發(fā)展的人。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藝術,兒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點。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通過音樂教育,為兒童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使兒童能真正從聽覺到心靈都沉浸在音樂之中,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音樂中流淌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2.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xiàn)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體驗游戲帶來的愉悅,發(fā)展音樂表現(xiàn)力。

  教學準備:

  1、改編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并帶領幼兒說唱;經(jīng)改編、剪輯的音樂、音效。

  2、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點。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xiàn)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學難點:

  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jié)奏下合拍地做韻律動作。

  教學過程:

  一、說唱童謠,游戲?qū)耄醪綕B透A段樂曲的節(jié)奏。

  教師帶領幼兒邊說童謠“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下 不 來 0|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滾 下 來 0|”,邊進入場地,滲透A段樂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節(jié)奏。

  二、設置情景,引導幼兒用動作和眼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1.引導幼兒討論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小老鼠最喜歡上燈臺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在上燈臺的時候應該怎樣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還得邊走邊看,應該怎么看?看哪里?”

  教師小結: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還要上下、左右、前后四處看一看,才不會被大花貓發(fā)現(xiàn)。

  2.帶領幼兒邊說童謠邊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合拍練習。

  3.由聲勢練習自然過渡到樂曲跟進,完整地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合拍練習。

  三、引導幼兒嘗試用夸張的神情、動作表現(xiàn)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聲音,引導幼兒討論、猜想:

  “這是什么聲音?”

  “小老鼠正在上燈臺偷油吃,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教師小結:原來小老鼠掉在了一塊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這是大花貓設的一計,小老鼠真的中計了。

  2.引導幼兒嘗試從胳膊、牙齒、眼睛、身體等不同部位用夸張的動作和神情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討論:“泡泡糖可能會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樣把泡泡糖快點從身上拉下來?”

  教師小結:拉泡泡糖時,胳膊硬硬的,拳頭攥得緊緊的,眼睛、嘴巴、身體都要用力。

  3.帶領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夸張地表現(xiàn)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四、播放樂曲

  播放完整的樂曲,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完整的音樂形象。

  五、游戲

  指導幼兒在樂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戲,嘗試完整、合拍、夸張地表現(xiàn)老鼠走、張望及拉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六、增加“大花貓”角色,韻律中玩游戲,在放松和愉悅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將《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和家長一起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

  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

  為了讓幼兒表現(xiàn)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xiàn),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jié)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xiàn)。

  不足之處:

  幼兒對于表現(xiàn)拉泡泡糖的動作還不夠夸張、形象,對于音樂的節(jié)奏把握還不是很到位,對以后教學的建議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老鼠調(diào)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xiàn)象進行大膽創(chuàng)想和模仿。這些都有待提高。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熟悉游戲《找蛋》的樂曲旋律,練習隨著音樂節(jié)奏兩小節(jié)做找蛋動作一次。

  2. 初步了解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母雞頭飾三個、蛋若干個、籃子若干只、《找蛋》音樂磁帶、節(jié)奏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 激發(fā)幼兒興趣。

  1. 師:母雞媽媽生了許多蛋,真開心!今天,母雞媽媽邀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小朋友我們出發(fā)吧!

  2.幼兒聽《找蛋》音樂,跟著老師做動作進活動室。

  3.要求:每兩小節(jié)做一個動作。前一小節(jié)做小跑步,后一小節(jié)頭左右搖晃各一次。

  二、幼兒學念兒歌。

  1.母雞出場和小朋友互相問好。

  2. 聽,母雞媽媽在說什么呢?(扮演母雞的老師來念兒歌)

  3. 母雞除了咯咯咯咯噠的叫,還說了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4.引導個別幼兒用兒歌中完整的話語來講述。

  5.集體念兒歌一遍。

  三、初步學習音樂游戲。

  (一) 初步了解游戲玩法

  1.師:母雞媽媽,你生了這么多的蛋,我們和你玩?zhèn)《找蛋》的游戲吧?

  母雞:好。⌒∨笥盐覀円黄鹱鲇螒。

  2.兩位老師扮演分蛋者與找蛋者表演游戲一遍。

  (1)師:我做藏蛋的人。母雞媽媽,我藏蛋的時候,你要一邊閉上眼睛,一邊念兒歌,不能偷看哦。(老師與雞媽媽互動)

 。2)小朋友我要藏蛋了,請你們把手伸到背后去,小手張開,然后和雞媽媽一起念兒歌,誰念得好聽我就把蛋放在誰的小手上?汕f不要給雞媽媽看到哦!

  (3)幼兒和雞媽媽一起念兒歌,老師扮演藏蛋者藏雞蛋。

 。4)母雞等小朋友念完兒歌,馬上睜開眼睛。

  母雞:我要找蛋了,我的`手點到你,如果你的手里有蛋,就把蛋拿出來,如果沒有蛋也要把兩只手都伸出來,讓我看一下。

  3.播放音樂,母雞隨著音樂兩小節(jié)找蛋一次。

 。1)剛才母雞媽媽是怎么找蛋的呢?(請個別幼兒說說做做)

 。2)那母雞媽媽到底是怎么找蛋的,我們再來看一遍。

 。3)母雞跟著音樂空手再表演一次。

  師:小朋友說母雞媽媽是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籃子里,再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籃子里。到底是不是這樣呀,我們聽聽音樂。

  (4)教師和幼兒聽音樂一邊,教師跟著音樂做動作。

 。5)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真的是這樣的,我們小朋友真能干?茨睦锸悄鸽u在跑呀?哦有雞爪的地方就是表示母雞在跑,我們來數(shù)數(shù),母雞跑了幾步?

  哪里是母雞在找蛋呀?

 。6)師哼旋律帶領幼兒做一遍(小朋友,我們跟著音樂旋律學一遍)

 。7)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一次(小朋友已經(jīng)會做了,那我們跟著音樂來做做看。)

 。8)老師指著圖譜,請幼兒聽音樂做一次。(小朋友真能干,都會做了,那這次老師不做,請小朋友們來做一遍。)

 。9)母雞找蛋的時候,點到的小朋友要干什么的?把手伸出來的。

  那下面我來做母雞,我點到你,你要把手伸出來。(跟著音樂試一遍,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可以練習兩遍)

  (二)幼兒嘗試進行游戲

  師:小朋友都已經(jīng)學會了,我們可以一起玩游戲了,小朋友站到圓圈上來,老師來扮演母雞,請一位小朋友來藏蛋。

  1.請一幼兒扮演藏蛋者,老師扮演母雞做游戲一遍。

  師:小朋友們的手伸得太慢了,有幾個小朋友指著他都不把手伸出來,這可不行。母雞的蛋沒全部找到,我要請一位小朋友做母雞,幫我一起找。

  2.請一位小朋友扮演母雞和老師比賽做游戲一遍。比比誰找的蛋多。

  3.請兩位或三位小朋友扮演母雞,比比誰的蛋多。

  4.教師講評游戲不足的地方,幼兒練習。

  5 . 最后請兩或三位小朋友扮演母雞,再比賽一次。

  四、游戲結束。

  1.師:母雞的蛋都找到了,我們小朋友也要回家了,向母雞說"再見"

  2.幼兒聽音樂以每兩小節(jié)做重復動作的形式退場。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習畫出自己的臉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征,畫出五官的正確位置。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

  (2)每人一張紙、馬克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語、看臉譜,了解五官的基本位置。

  (1)用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請你猜猜這是什么!(眼睛)

  (2)出示臉譜提問,讓幼兒回憶五官的位置、名稱。

  “小朋友,你們看!臉上有眼睛,還有什么呢?”(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頭發(fā))“現(xiàn)在請你想一想,他們都在你臉上的.什么地方呢?”教師總結:“鼻子長在臉的中間,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兩只眼睛,在兩只眼睛的旁邊以便畫一只耳朵,最后在頭上畫頭發(fā)!

  二、師生共同探討五官的正確畫法,引導幼兒以鼻子為中心畫出五官,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1)教師提問:“我們的臉上有那么多的器官,應該先畫什么?”(鼻子)

  “畫完鼻子再畫什么呢?”(嘴巴、眼睛)

  “然后呢?”(耳朵)“最后畫什么?”(頭發(fā))

  (2)教師再次總結“鼻子長在臉的中間,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兩只眼睛,在兩只眼睛的旁邊以便畫一只耳朵,最后在頭上畫頭發(fā)!

  三、欣賞作品,體驗成功。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畫像:“你的臉是什么樣子的?你畫了什么?”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絲巾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不僅色彩斑斕,圖案鮮明,還有很多不同的系法:做腕扣,做包飾、腰帶、頭巾……今年還流行起重復、間隔的圖案。真是讓人沒法不喜歡!自由活動時.總有很多孩子圍在一起討論著自己的絲巾,于是我就想到,是否可以讓孩子也來做一做絲巾,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鑒于絲巾本是四方形,裝飾起來太費時,所以改成了三角形的頭巾,減少了操作的時間。在材料的選擇上,起初設想過用絲綢、紗等,后來覺得這些材料太軟,價格又貴,最后選擇了充滿民族風味的土布。土布一來質(zhì)地較硬,容易操作;二來具有我們江南特色,很漂亮;三是比較容易收集。于是,此活動便應運而生了。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顏色或形狀等某一特征進行間隔排序。

  2.能大膽地講述操作活動過程和結果。

  3.通過操作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范例頭巾一塊,三角形的土布每人一塊。

  2.裝飾用的即時貼小花若干。

  3.錄音機,輕快的音樂一段。

  4.舞臺場地布置。

  活動討程

  引起興趣

  師轉(zhuǎn)個圈,引起幼兒注意。

  今天老師戴了塊新頭巾,漂亮嗎?

  (評:自然地導入,最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也引出了今天活動的主角——頭巾。)

  尋找規(guī)律

  1.你為什么覺得這塊頭巾很漂亮呢?(上面有好看的花)

  哦!這些花朵里還藏著一個小秘密呢,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解下頭巾置于黑板)

  請小朋友看看這些小花是怎么排列的。

  (評:簡單的話語,讓幼兒的注意點一下子集中到了花朵排列的規(guī)律上來。)

  2.小結:原來這些花是按一朵圓圓的一朵尖尖的方法排列的,是一朵隔一朵排列的,這就叫間隔排序。

  (評:簡單、直觀地講述了間隔排序的概念。)

  3.花朵除了按花瓣的不同形狀來間隔排序,還可以按什么來間隔排序呢?這兒也有許多花,誰愿意上來用間隔排序的方法幫他們排排隊?(請個別幼兒上前排序)

  (評:讓幼兒自己來排序,活動氛圍輕松了許多,幼兒也更樂意接受。)

  4.小結:原來花朵除了可以按形狀的不同,還可以按大小、顏色的不同來進行間隔排序

  (評:幼兒在小班的時候已經(jīng)接觸過一次間隔排序,所以活動時對這一知識點的介紹就相對簡單了一些,總結了可以按形狀、顏色、大小三種特征進行間隔排序,目的是喚起幼兒對間隔排序的記憶。)

  交代制作要求

  1.我們在裝飾頭巾的時候,也可以用這種間隔排序的方法,它可以讓頭巾變得更加漂亮!

  (評:交代簡單,要求明確——用間隔排序的方法。)

  2.提示制作注意點:那花朵從哪里開始排呢?(小紅旗)對了!從小紅旗開始,在橫線上都貼上間隔排序的花朵,頭巾就會變得非常漂亮了!

  (評:有了小紅旗做標記,巧妙地解決了排列的順序問題。)

  3.引起制作興趣。你想不想也來做一條這么漂亮的頭巾呀?那我們就到后面找一個空的地方一起來做一做吧!

  (評:對于中班幼兒,在操作材料上我注意加大了難度,比如同一種花就有大小、顏色的不同,同一種顏色又有形狀、大小的不同等,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排列,有更多的操作自由。)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要按間隔排序的方法制作。

  2.協(xié)助有困難的幼兒一起完成。

  (評:對中班幼兒來說,像這樣既給他們提出了明確的操作要求——間隔排序,又沒有給他們規(guī)定排序的規(guī)律,就給了他們很大的.操作空間,同時也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這樣的操作很好地激起了幼兒自身的積極性。)

  講評

  1.請幼兒將自己制作的頭巾置于黑板上。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是怎么排序的。

  3.全體檢查對錯。

  (評:重點從顏色、形狀、大小三方面進行講評,既是檢查又是對間隔排序的進一步理解。)

  結束活動:頭巾秀

  1.哇!你們做的頭巾可真漂亮!這么漂亮的頭巾除了可以系在頭上還可以系在哪里呢?用你的頭巾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些,好嗎?

  2.孩子們真漂亮呀!就讓我們一起來秀一下吧!

  放音樂,師幼一起表演“頭巾秀”,結束活動。

  (評:最后的“頭巾秀”是幼兒作品的一個自我展示過程,既讓幼兒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喜悅,也讓整個活動的歡樂氛圍達到了高潮。)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難易適中,非常適合中班幼兒。土布的加入,能充分激起幼兒的興趣,而且制作出的頭巾既漂亮又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由于選擇了不同特征的花朵,使幼兒有了更大的材料選擇的空間。同時,摒棄了以往教授間隔排序時,老師講、幼兒“依樣畫葫蘆”的傳統(tǒng)方法,使幼兒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間。因此,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的排列方法,能力一般的幼兒會按物體的一種特征進行排序,能力強的幼兒就能嘗試按兩種特征進行間隔排序的方法,讓每一個幼兒在自己的基礎上都得到了提高和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練習鉆的基本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

  2、培養(yǎng)幼兒膽大、心細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場地中間放四張椅子,相距三米左右擺成正方形,在椅子外邊套有松緊帶、松緊帶距地面60厘米。

  多于幼兒人數(shù)的.花片散落在正方形中間,籃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自由分散地做熊走、熊鉆樹洞等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老師講解玩法:請一名幼兒當熊站在正方形的洞里,熊的周圍放上些花片,其余幼兒站在洞的四周,一邊唱兒歌,一邊鉆進洞里想辦法搶到狗熊腳邊的花片,放在洞外的籃子里。狗熊看見別人來拿他的東西,急忙用手去拍,被拍到的小朋友就和狗熊互換位置,熊不能鉆出山洞。

  2、練習基本動作。

 。1)練習“鉆”的動作,重點提醒幼兒靈敏,協(xié)調(diào)地鉆圈。

 。2)學習兒歌:“狗熊凍得不得了,躺在洞里睡大覺。我的手真靈巧,拿起漿果哈哈笑!睂W會后一邊念兒歌一邊鉆山洞3次。

  3、幼兒進行游戲:提醒幼兒被拍到的小朋友就和狗熊互換位置,熊不能鉆出山洞。

  三、結束部分:

 。1)、表揚鉆得快、膽大的幼兒

 。2)、自由自在地拋接小花片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4

中班的教案02-12

[精選]中班教案07-30

(精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07-20

幼兒園中班教案《螞蟻》中班螞蟻的教案11-15

中班健康教案01-02

中班禮儀教案07-31

中班教案[薦]07-26

中班教案(優(yōu)秀)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