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9-04 09:05:02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8篇(精品)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8篇(精品)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目標: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等自主理解和積累本課詞語。

  過程與方法:初步了解環(huán)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慈母情深,親情無價。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慈母情深,親情無價。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環(huán)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同學們,知道孟郊的《游子吟》嗎?(師生共同朗誦)

  2、詩歌贊頌的是什么?(母愛)

  歷來文人墨客喜歡用詩歌贊美母親。今天,我們來閱讀一篇梁曉聲寫的表現母子情深的散文——《慈母情深》,聽聽他買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青年近衛(wèi)軍》背后的故事。

 。、作者簡介:

  梁曉聲,男,1949年出生,山東榮城人。當過知青,1977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說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說《一個紅衛(wèi)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yōu)秀小說獎,F在兒童電影制片廠任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病⒄f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突出了母親的什么特點?

  三、再讀課文,感悟慈母情深

 。、仔細默讀,研讀專題:課文中哪些詞句能表現“慈母情深”?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引導學生從以下四方面體會“慈母情深”

 。ǎ保┐饶甘菪∩n老的形象

  (2)慈母肩負的生活壓力

 。ǎ常┐饶钙D辛忙碌的工作

  (4)慈母偉大無私的付出

  2、補充梁曉聲原著《母親》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3、組織學生交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好母親艱辛工作的三個場景

 。1)我穿過一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彎曲著,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周圍幾只燈泡的烤著我的臉。

 。2)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骯臟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看我,我的母親……

 。3)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四、總結拓展,加深體驗

  由梁曉聲的母親,我想起了許許多多母親,他們是那么平凡,然而是那么偉大。此時,我又想起了一位作家的文章——《母親》。想聽聽嗎?

  當我是嬰兒的時候,母親為我托起我的整個世界,讓我感受所有的'溫柔。

  當我長大一點的時候,母親為我引開一條蹣跚的小路,讓我沿著小路去尋找生命里的自由。

  當我開始讀書的時候,母親把我送入廣闊的海洋,讓我在里面恣意地生長。

  ……

  在每個母親眼里,兒女就像春天里放飛的風箏。

  風箏在天空里自由地飛翔,母親永遠在另一頭守望。

  母親的手緊緊抓住那根纖細的繩,因為那上面能承載所有的愛,傳達所有的關懷。其實,在母親眼里孩子永遠是個孩子。我們時刻享受著母愛。

  五、語言實踐,傾訴情感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心里一定涌動著愛暖流,請你把它說出來,把你心中的感動、感激、感懷說出來!你可以對文中這位母親說,可以對孟郊的母親說,也可以對自己的母親說,還可以對天下所有的母親說。

 。、愛需要表達!同學們,回家后把你們的話深情地說給你的母親聽。

  六、教師總結

  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完母親和我們之間的感情!同學們,母親的愛還有很多很多的表達方式,隨著你們生命的成長,我相信你們會對母愛有更深的體驗。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童話故事,老師是怎樣指導我們學習童話故事的,揀一篇自己最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學講一講。

  二、談話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上課前,老師布置了預習任務,同學們都完成了嗎?誰能把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今天,我們又來學習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這篇故事是根據安徒生爺爺寫的同名童話改編的,叫《丑小鴨》。(板書課題:4丑小鴨)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一、二遍,要求讀準字音,并用“——”線將課后的生字在課文中劃出來,多讀幾遍生字的'字音。

  2.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檢查生字的讀音,教師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讀音。

  堆(duí),注意和方言區(qū)別,不要讀成dǘi。

  等(děng)和剩(shěng)都是后鼻音,不要讀成děn和shěn。

  瘦(shǒu)和除(chù)都是翹舌音,不要讀成sǒu和cù。

  鉆(zuán)是平舌音,不要把u讀丟了。

  3.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按已往老師教給的朗讀長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讀通文中的長句子,并給自然段標序號。學生讀時,教師可相機提醒學生,讀長句子時,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頓一下,停頓時,不要讀破詞語,“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頓……。

  4.分段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檢查是否讀通了文中的句子。

  5.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可以小聲地跟著讀,進一步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6.邊讀課文邊看圖,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7.討論上述問題。(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只丑小鴨自出生以來就被人看不起,被迫離開家,歷經苦難,最后意外發(fā)現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鴨,而是一只美麗的天鵝。)

  四、課堂作業(yè)。

  1.在課文中找出生字所帶的詞,讀一讀。

  2.熟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猶豫”、“呻吟”、“無可奈何”“一本正經”,學習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用智慧解救了媽媽。

  3、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搜集信息以及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找辦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愛迪生用鏡面反向油燈燈光的用意。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

  2、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親近人物。

  1、你們喜歡什么人,為什么?這個人是誰?認識嗎?(看愛迪生的照片)

  喜歡他嗎?他有哪些故事?(生:愛迪生孵雞蛋的故事)

  2、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第15課,這也是愛迪生的一個有趣的故事。(齊讀課文)

  二、品讀感悟。

  1.瞧,課文中的詞語朋友來看望你們了,會讀嗎?

  出示詞語:醫(yī)生 請來 需要 手術 急性闌尾炎。

  猶豫 呻吟 無可奈何 焦急

  智慧 自豪 一本正經 發(fā)明

  (指名讀、齊讀)

  2、一些詞語朋友走了,留下了這幾個詞語,你能用上這幾個詞語說一兩句話嗎?

  3、你們剛剛說的就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師:假如當時你在場,看到這種情況,你會說些什么?(同桌討論一下)

  4、這種情況,做手術是最好的辦法?墒亲鍪中g卻遇到了困難。讀讀這句話。(出示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遇到了什么困難?(指名說)

  5、此時在場的人有什么表現?請同學們默讀第2自然段,劃出在場人表現的句子或詞語。現場有哪些人?(相機板書:爸爸、媽媽、醫(yī)生、愛迪生)

  6、此時你最想體會誰的心情?

  (1)、體會爸爸的心情。(師:爸爸的心情怎樣?)理解詞語“無可奈何”

  (師:“無”是什么意思?“無可奈何”就是什么意思?)

  (2)、體會媽媽的心情。(師:媽媽的心情怎樣?)理解詞語“呻吟”(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然后教學生推測出詞語的意思),請學生表演一下。

  (3)、體會醫(yī)生的心情。(師:醫(yī)生的心情怎樣?)理解詞語“猶豫”。

  醫(yī)生為什么猶豫?

  (4)、體會愛迪生的心情。(師:愛迪生的心情怎樣?)你從課文中哪里看出愛迪生很焦急?(“攥”是怎樣的動作?誰來表演一下?指出:緊緊的握拳)

  師:(聽鐘表聲)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愛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從這兒你體會到了什么?(緊張,擔心,著急)如果手術不能馬上進行,就意味著?(指名說)

  師:我們的'心都好像被揪住了,我們每個人都在為媽媽的安危擔心,讓我們讀一讀者揪心的場面。(出示第2自然段的前面3句話)

  指名讀,齊讀。

  7、當爸爸無可奈何的搓著手的時候,當媽媽痛苦的呻吟時,當醫(yī)生猶豫時,愛迪生緊緊在焦急嗎?他還在?(相機板書:想辦法)你從課文哪里看出來的?(出示:突然,愛迪生說“我想出辦法來了”。)你體會到愛迪生什么心情?(興奮、高興、激動)你能讀出高興的心情嗎?

  指名讀,齊讀。

  8、到底愛迪生了什么辦法?自由度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愛迪生是怎樣做的?可以用上“先……然后……接著……最后……”

  指名說(相機板書畫圖)

  師:這個方法好嗎?好在哪里?

  師:在危機時不慌張,還能想出這樣的辦法,這就叫“急中生智”。(板書:急中生智)難怪醫(yī)生做完手術,這樣夸獎愛迪生(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學生齊讀)

  9、從這件事中,愛迪生體會到了照明對手術來說是多么重要,在他的心里還有一個更美好的心愿。讀了課文這一自然段,你就知道了。(出示第4自然段)從他的話中,你有什么發(fā)現嗎?(兩個“太陽”)

  完成補充習題第三題,第2小題。

  三、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簡”、“急”。

  觀察字形。什么結構?寫的時候注意什么?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讀來感悟什么是反義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學會“石、頭、同、學”四個字,能寫得工整、勻稱。

  2、通過擴詞練習,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語。

  3、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提高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

  4、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家庭,使學生樂于表達、善于表達。

  教學重點:

  訓練書寫能力,讓學生積累詞語,提高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能善于表達。

  教學準備:

  實物展示臺、錄像、有關家庭生活的照片。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語文樂園的總經理又打來電話,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那里逛一逛、學一學、玩一玩,你們高興嗎?

 。ǘ┰~語超市。

  1、現在老師先帶大家到詞語超市看一看,這里有很多的詞語,請同學們自由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

  3、分組讀詞語,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每一對詞語的意思相反)

  說得真好!意思相反的詞語我們把它稱作反義詞。趕快用你喜歡的方式記下這些反義詞吧!(可以用動作記憶,可以你說我接,可以畫圖記憶……)

  4、小朋友們,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全班交流。如:

  早——晚有——無北——南

  過渡:語文樂園送給小朋友每人一個寫字板,比一比,看誰的字寫得又正確又漂亮。

 。ㄈ⿲懽职。

  1、出示生字卡片(石、頭、同、學),指名認讀,自由練讀。

  2、學生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間架結構。

  3、重點指導書寫:

  頭:點、點、橫、撇、點,強調“頭”字的`兩點要往右斜對齊。

  學:點、點、撇、點、橫鉤、橫撇、彎鉤、橫,重點指導學生上邊是學字頭,而不是寶蓋頭。

  4、學生練習在寫字板上描兩個,寫兩個。

  5、優(yōu)秀作業(yè)評比,展覽。

  6、板書設計:

  大——小 上——下 來——去

  前——后 出——入 黑——白

  早——晚 有——無 北——南

  第二課時:

 。ㄒ唬┱勗拰。

  平時小朋友們一定特別喜歡做游戲吧!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同學們去語文樂園里做有趣的語文游戲。

 。ǘ┱Z文游戲。

  1、今天我們要做的游戲是同學們喜歡的擴詞游戲,說的詞語最多的小朋友將得到智慧星。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啟發(fā)學生說,如:生活中帶“電”字的東西很多,你知道哪些?

  3、指名說。

  電:電池、電燈、電線、電腦、電冰箱

  心:愛心、心里、心情、貪心、心聲

  火:大火、烈火、滅火、水火、火災

  評比智慧星。

 。ㄈ╅喿x欣賞。

  1、同學們喜歡讀古詩嗎?短短的幾句話就能表達情感,快快讀一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3、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認讀:遠 近 聽 聲 春 驚

  (2)指名讀古詩。

  4、老師范讀、帶讀古詩。

  5、學生自由練讀,邊讀邊思考,想想這首詩和標題的關系。

  6、說說你讀了這首古詩后發(fā)現了什么,讀懂了什么。有哪些詞語或句子不懂可以提出來。

  學生可能不理解“山有色”“鳥不驚”是什么意思,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告訴學生,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青綠的山色十分清楚,這就是“遠看山有色”。“鳥不驚”的“驚”是驚慌害怕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人走近樹時,停在枝頭的鳥兒就會受驚飛走,我們看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慌地飛走。

  7、學生有感情地練讀古詩。

  8、配樂朗讀。

  9、學生練習背誦。

  第三課時:

 。ㄒ唬⿲。

  比一比,誰的聲音響亮:用最洪亮的聲音說出你的名字,老師就獎給你一顆星星。

 。ǘ┙榻B“我的家”。

  1、今天,老師想上幾個同學家去玩兒。你們愿意老師去玩兒嗎?呀!這么多同學歡迎老師,老師可真高興!你們家是什么樣的老師可一點也不知道,誰先來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家?學生說,老師隨機啟發(fā):

 。1)你們家有哪些人?

 。2)你們家與別人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ㄈ┛纯础八募摇薄

  有一個小朋友想把他的家介紹給你們。(放錄像,演示小朋友幸福的家庭生活)

  你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你覺得他們的家怎樣?隨機板書:幸福的家。

  (四)夸夸“幸福的家”。

  1、學生拿出家庭生活的照片,同桌互相說照片的內容。

  2、小朋友們,老師也有幸福的家。(展示照片,介紹照片內容)

  3、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家庭生活照片。

  4、同學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每天都能感受到親人的關心和疼愛。誰來說說爸爸媽媽關心疼愛你的事?

  5、課間游戲:唱《好媽媽》。

  6、歌里的小朋友怎樣對待他的媽媽的?你們平時關心過爸爸媽媽嗎?

  看來,小朋友們的家都是幸福的家,老師決定要到全班每一個小朋友家里去玩一次,讓老師分享你們每個家庭的幸福,好嗎?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yǎng)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fā)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讀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4)開門見山提出了( )

 。5)分別要求學生從(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 ),( )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

 。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yǎng)成( )的好習慣,爭取在( )取得( )。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左右結構:演、鍛、穩(wěn)

  3、比較組詞

  陶 ( )煉( )彼( )

  葡 ( )練( )履( )

  4、完成習字冊。

  5、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一、復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

  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zhàn)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 ),筑起( ),學習上認準( ),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yǎng)(),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yè):填空(課后4)

  板書設計:

  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 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 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 打牢基礎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學習重難點:

  重點是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導語:“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到處是綠色,到處是鳥語花香。而嬌艷的花朵,無意是春天里最絢麗多彩的一筆。它用繽紛的色彩,嬌弱的身姿、清幽的氣息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然而當你對于千萬朵在冷風中怒放的小花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初讀知大意:

  1小組合作:互相檢查課文情況,互相質疑問難,解決不了的問題先記錄下來,留到全班交流時提出來。

  2自學反饋:

  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師生共同質疑問難。

  3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意見什么事?

  三、細讀理清脈絡:

  1維也納的春天給作者六下了怎樣的印象?他的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默讀課文,畫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并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請學生上黑板寫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和作者的情感脈絡。

  四、品讀感悟美:

  1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圈畫出精妙之處,反復品味,揣摩作者內心感受。必要時可以和身邊的同學交換意見。

  2文學鑒賞會:

  教師扮演文學鑒賞會的主持人:各位文學評論家們,大家反復閱讀了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氣》。現在就請各位就文中的語言是否優(yōu)美,遣詞造句是否準確生動發(fā)表高見吧。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引導他們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讀入情景:

  1循著作者情感的變化,入情入境地朗讀全文。

  2舉辦朗讀比賽,評出優(yōu)勝者。

  六、回讀抒胸臆:

  生命是寶貴的,卻是短暫的。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同學們,學習了本組課文,當你為磚縫里頑強生長的小苗喝彩是,當你被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震撼時,當你為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動時,你對生命的意義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悟呢?請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記錄到自己的日記中吧。

語文教案 篇7

  《爬山虎的腳》是葉圣陶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爬山虎的腳》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設計意圖:

  《大綱》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學習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倍鴹l理比較清楚對學生來說,就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事物,描寫事物。《爬山虎的腳》一文,作者對爬山虎腳的觀察細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體現圍繞一個意思選好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結合組文讀寫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我把這方面擬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學校附近有爬山虎,課前我組織學生實地觀察。觀察前我布置了觀察提綱:(1)爬山虎給你一個什么印象?(2)對著那爬滿一堵墻的爬山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數學嘗試法的做法,要求學生以日記形式寫觀察日記;在課內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后共同評議學生的一兩篇日記(選用寫作水平中等學生的習作)。這樣處理有利于通過實踐和對比,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爬山虎腳的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等靜態(tài)的東西,通過實地觀察,學生容易掌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樣在墻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體軟件,較形象地顯示了爬的過程。

  為體現精要教學法的原則,力求圍繞重點設計了多項訓練內容,使學生在課內由老師指導下進行訓練,訓練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及時反饋。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

  2、投影片。

  3、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臁?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

  3、對課題質疑。

  二、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

  三、出示學習目標、自讀。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2、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思考: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分段。

  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這一段講了什么?

  (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2、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板書設計 :

  25爬山虎的腳

  剛長出:嫩紅--→嫩綠

  葉子

  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 :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爬山虎(缺腳)的圖案。

  2、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一堵墻上的爬山虎。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練習3(投影片出示)

  二、導入 課文: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

  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么形象具體,說明了什么?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

  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

  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

  4、用“▲”劃出爬山虎在墻上爬的動作:

  觸--→巴--→拉--→貼

  5、齊讀

  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

  7、指導朗讀

  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墻的爬山虎)。

  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四、教學第5自然段

  1、根據課后練習1(3),輕聲朗讀。

  2、同桌討論、匯報。

  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

  五、第三段總結:

  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最后講觸著墻與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

  六、質疑

  七、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

  八、課外作業(yè) :

  1、根據平時對校內紫荊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

  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這個意思。

  板書設計 :

  生長位置、形狀、顏色

  爬山虎的腳

  觸--→巴--→拉--→貼

  觸著墻←-→沒觸著墻的。

語文教案 篇8

  ——采用“異步滲透識字法”

  基本教法:閱讀課文的識字教學,執(zhí)教者采用“異步滲透識字法”,即識字教學的“四會”分四步在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第一步側重利用學生已掌握的拼音能力,自己讀準字音;第二步側重在閱讀課文中理解字詞義;第三步側重通過指導書寫與書寫練習掌握字形;第四步在綜合練習中側重在字詞的運用。但,各步之間有機滲透,不截然分開。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大雁”,讓學生讀準“雁”(y2n),然后打出幻燈——大雁投像,教師簡介大雁的外形特征,它是一種侯鳥。

  評析:揭題中,在讀準“雁”的字音后,介紹大雁的有關知識,這就是在讀準字音時有機地滲透字義教學。

  二、預習課文。要求學生運用已掌握的拼音能力自己去讀準全部生字的字音,并讀通課文。給予自讀課文5~7分鐘時間。

  (1)讀準生字字音,對讀錯的字音進行強化矯正。如:

  “往”(w3ng),第三聲讀音要到位。

  “一群”、“一會兒”、“一字”的三個“一”,根據語言環(huán)境要變調,初步教給變調規(guī)則。

  “一會兒”的“兒”,在這里要讀輕聲。

  (2)讀通課文?瓷只氐秸n文中,有否讀準字音。強化課文中“,”、“。”的語氣停頓時間。

  評析:這一步教者重視拼音能力的遷移,側重讀準字音,采用邊看漢字邊看音節(jié)讀出字音的方法。這一方法體現在讀準字音中滲透字形;在讀準字音后,生字回到課文中去鞏固,體現整體性識字原則。

  三、閱讀課文,理解字、詞、句意義。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和指導學生觀察幻燈上投影——大雁飛翔在課文插圖后問:

  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為什么大雁要在這個時候往南飛?(引導理解“來”、“涼”兩字意思,對“來”與“去”、“涼”與“冷”作字義的比較。

  指名學生讀:“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然后提問:

  (1)讀讀這個句子,看看插圖,“一群大雁”的“一群”是多少只?(學生甲說,我從圖上看出一群是七只,學生乙說,不對,“一群”不一定是七只,是很多只。教師引:“一群”,正確地說應該是多少只呢?老師給大家舉例:“一群小朋友在玩耍!薄耙蝗盒‰u在尋食。”“一群羊在山坡上吃草!边@些句子中的“一群”是多少只呢?經過老師啟發(fā)后,這個班的一名優(yōu)等生發(fā)言:“‘一群’,‘七只’不準,‘很多’不夠明確。應該是三只以上的數字。”老師表揚他肯動腦筋,是“最佳發(fā)言”。)

  (3)句子中“往南飛”的“往”,誰能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說說。(往——向(xi2ng)、朝(ch2o)“往南飛”的`“往”與“來來往往”的“往”意思是不是相同?(“來來往往”的“往”是“去”的意思。)

  (4)“一群大雁往南飛”的“南”,誰能在黑板的掛圖上指出“南”的方位。課文中的插圖大雁飛的方向是往南嗎?(插圖是往“西”飛的。)

  (5)“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這兩個“一會兒”說明大雁飛行時隊形怎樣?(大雁的飛行隊形不斷在變化。教師并用幻燈動片片基在投影上表示大雁飛行的隊形在不斷的變化。那么,“一會兒……一會兒”表示前后間歇的時間多長?(間歇的時間不太長)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的第二句話。(進一步矯正“往”。三個“一”的讀音。)

  評析:這一步側重理解字詞意義,而字詞教學在課文的整體中進行。這樣,通過教學既理解了字詞意義,同時也讀懂了句子。并在字詞意義的理解過程中鞏固了字音,滲透了字形。

  四、指導書寫和書寫練習。

  教師教學“雁、往、群、排”四個字的部首名稱!(廠字頭),(雙人旁),(羊字旁),(提手旁)”。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全部生字:“雁、群、往、兒、排”后問:哪幾個生字的字形你已經記住?是怎樣記住的?哪幾個有困難?動腦筋怎樣把它們記住?(前后座四人小組討論,啟發(fā)學生運用已學習過的八種識字方法——數筆畫法、分析結構法、部件法、象形法、比較法、聯想法、猜謎法、編兒歌法,提出自己識記生字的思路。)

  指導書寫,不平均使用力量!芭、群、往”這三個左右結構的字,選“排、群”,指導在田字格上書寫!芭拧,左邊占1/3格;“群”左右各占1/2格。

  書寫練習(5分鐘)

  第二教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

  (1)聽寫生字。中下類型學生四人到黑板上寫,其余學生把生字寫在“聽寫本”上。

  (2)朗讀課文(檢查“,”、“!碧柕恼Z氣停頓時間是否對;生字字音是否讀準確、到位)。

  二、填空練習

  秋天來了,天氣(),樹葉(),菊花(),大雁()

  三、口頭擴詞練習

  群——一群、群眾、合群、羊群

  往——來往、往來、往東、往西

  排——排成、排隊、排長

  口頭詞語搭配練習:

  一群(大雁)一群(小孩、小朋友)

  一群(山羊)一群(小蝌蚪)

  小紅一會兒(唱歌),一會兒()

  小玲一會兒(),一會兒(笑)

  四、看圖說話?凑n文插圖,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中的意思。(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要求是促使學生把學過的生字、新詞在口頭中正確運用。)

  五、你喜歡大雁嗎?為什么?

  六、默寫課文(包括標點)

  評析:以上五個過程,是進行聽說讀的綜合訓練和思想教育,但側重在字詞的口頭運用。

  總評:低年級閱讀課文的識字教學,目前有的老師仍采用“同步教學法”,而王老師迥然不同,采用“異步滲透法”。根據評者去該班實地了解,采用這一教法后,生字“四會”要求落實,階段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效益高;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4-29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教案[經典]07-24

語文古詩教案05-27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