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 1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玩哪些東西會有危險。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自我保護意識。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自制掛圖
2、配套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
1、讓幼兒說出圖片的名稱
2、讓幼兒簡單地說出它們的.用途。
二、引語: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很好,圖片上的這些東西能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天熱了幫我們解熱,衣服皺了,電熨斗幫我們燙平衣服,我們還可以用小刀削水果,往身上撒香水。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這些東西,可是,如果小朋友把這些東西當玩具,就很危險了。
三、指導幼兒看圖:
1、圖上有幾個男孩,他們各自在干什么?
2、圖上有幾個女孩,他們各自在干什么?
四、引導幼兒想想,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五、教師告述幼兒:
1、把手伸進轉動的電扇里會傷害到手指,會受傷。
2、玩小刀會割破小手,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3、玩通電的電熨斗會燙壞衣物,甚至會傷害自己或者引起火災。
4、對眼睛噴香水會弄傷眼睛。
活動反思:
通過這類活動能夠培養(yǎng)幼兒對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夠讓幼兒在看圖和聽老師講解的途中學習到危險的概念,懂得什么東西能夠玩什么東西不能玩。在幼兒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類教學活動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險和有危險的物品都讓孩子們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尤為重要。
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 2
安全活動:
這些東西不能隨便玩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尖銳的東西的危害。
2、教幼兒正確使用筆、筷、剪刀、鐵鏟等物品,初步培養(yǎng)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平時能接觸到的尖銳物品,flash
活動過程:
1、介紹準備好的一些尖銳物品的名稱、形狀及用途。感知這些物品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各種形狀的東西,這些物品的形狀都是根據我們的需要設計出來的。今天老師也帶來一些我們經常用的尖銳的東西,請你說說它的名稱及用途!
提問:這些東西小朋友平時使用時要注意什么?引導幼兒思考討論
小結:這些東西有的有尖尖的頭,如:玩具、剪刀、鉛筆、小樹枝等;有的有很鋒利的'邊緣,如刀片,水果刀等;這些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如尖尖的筆可以寫字、剪刀可以剪紙、刀片可以裁紙、削水果皮等。幫了我們很多忙。但是如果不注意,它們也會給我們帶來危險,會對人造成傷害(劃傷、割破等)。
2、討論如何正確使用尖銳、有危險的東西。如何保護自己或別人不受到傷害?梢詫τ變旱暮媒ㄗh給予實踐驗證,加深印象。
小結:在使用尖銳物品時,不能將尖利的物品拿在手上隨意揮舞,也不能含著筷子、吸管或用小棒串著的食物追逐。尖銳的物品用完后要及時收拾好,特別提醒幼兒,因為年紀還小,有一些尖銳的物品還不能使用,也不要去嘗試,更不能當玩具玩。
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 3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常見的危險電器,如插座、電熨斗、微波爐等,知道不能隨意觸碰。
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安全用電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引導幼兒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安全討論活動。
二、活動準備
常見危險電器的圖片、視頻。
插座、電熨斗、微波爐等實物模型。
安全用電兒歌音頻。
三、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5 分鐘):播放一段幼兒因觸碰插座而差點發(fā)生危險的動畫視頻,引發(fā)幼兒興趣,提問幼兒:“視頻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思考電器可能帶來的危險。
認識危險電器(10 分鐘):展示常見危險電器的圖片和實物模型,逐一介紹它們的名稱和用途,同時講解隨意觸碰這些電器可能引發(fā)的危險,如觸電、燙傷等。
安全討論(10 分鐘):組織幼兒分組討論,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危險電器,應該怎樣避免觸碰。請每組代表分享討論結果,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
情景模擬(10 分鐘):設置家庭場景,擺放插座、電熨斗等模型,邀請幼兒扮演家庭成員,演示如何正確對待這些危險電器,其他幼兒觀察并指出正確或錯誤的行為。
學唱兒歌(5 分鐘):播放安全用電兒歌音頻,帶領幼兒學唱,通過兒歌加深幼兒對安全用電的記憶。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尋找家里的危險電器,并告訴家長應該如何安全使用。
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使幼兒認識常見藥品,知道藥品不能隨意服用,更不能亂碰。
讓幼兒了解隨意吃藥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培養(yǎng)幼兒辨別藥品和糖果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二、活動準備
常見藥品的圖片、實物(已過期或不能服用的)。
糖果若干。
藥品安全小故事圖片。
三、活動過程
故事導入(5 分鐘):展示藥品安全小故事圖片,講述一個小朋友因為誤吃藥而生病的故事,提問幼兒:“小朋友為什么會生病?我們應該怎么對待藥品?” 引導幼兒思考藥品安全問題。
認識藥品(10 分鐘):展示常見藥品的圖片和實物,向幼兒介紹藥品的名稱、作用,講解隨意吃藥的危害,如肚子疼、嘔吐等。
辨別藥品與糖果(10 分鐘):將藥品和糖果混合擺放,讓幼兒觀察并辨別,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藥品和糖果的`不同之處,如顏色、形狀、味道等。
安全小衛(wèi)士(10 分鐘):設置情景,如家里有藥品掉在地上,問幼兒應該怎么辦,邀請幼兒回答并演示正確做法,對表現好的幼兒給予 “安全小衛(wèi)士” 貼紙獎勵。
總結回顧(5 分鐘):和幼兒一起回顧活動內容,再次強調藥品不能隨意碰、隨意吃。
四、活動延伸
在班級的區(qū)角活動中投放藥品和糖果模型,讓幼兒繼續(xù)進行辨別練習。
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 5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尖銳物品,如剪刀、小刀、針等,知道不能隨意觸碰。
讓幼兒了解觸碰尖銳物品可能帶來的傷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培養(yǎng)幼兒正確使用尖銳物品的能力(在成人指導下)。
二、活動準備
剪刀、小刀、針等尖銳物品的實物(用安全道具)。
幼兒因觸碰尖銳物品受傷的`圖片。
正確使用剪刀的視頻。
三、活動過程
圖片導入(5 分鐘):展示幼兒因觸碰尖銳物品受傷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圖片里的小朋友怎么了?是什么東西讓他受傷的?” 引起幼兒對尖銳物品的關注。
認識尖銳物品(10 分鐘):出示剪刀、小刀、針等尖銳物品的實物,介紹它們的用途,同時展示它們可能帶來的危險,如割傷手指等。
正確使用方法學習(10 分鐘):播放正確使用剪刀的視頻,教師進行講解和示范,讓幼兒了解在成人幫助下如何正確使用尖銳物品。
情景判斷(10 分鐘):設置不同情景,如小朋友自己拿著小刀玩耍、用針亂戳東西等,讓幼兒判斷行為是否正確,并說出原因。
安全兒歌(5 分鐘):教幼兒念一首關于遠離尖銳物品的兒歌,如 “小剪刀,尖尖頭,不用時候收起來,小刀針,危險物,亂碰亂摸會受傷” 。
四、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qū)活動時,教師加強對幼兒使用剪刀等尖銳物品的指導和監(jiān)督。
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 6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熱水、熱湯溫度高,不能隨意觸碰。
使幼兒了解觸碰熱水、熱湯可能導致燙傷,學會保護自己。
培養(yǎng)幼兒在面對熱水、熱湯時的安全行為習慣。
二、活動準備
裝著熱水(溫度適宜觀察,不會燙傷)的杯子、盛有熱湯的碗(模型)。
幼兒燙傷的圖片、正確處理燙傷的視頻。
安全警示標志貼紙。
三、活動過程
實驗導入(5 分鐘):出示裝著熱水的杯子,讓幼兒輕輕感受杯子的熱度(在安全距離下),提問幼兒:“水摸起來怎么樣?如果直接用手去碰熱水會怎樣?” 引導幼兒思考熱水的.危險性。
危險講解(10 分鐘):展示幼兒燙傷的圖片,講解觸碰熱水、熱湯可能導致的燙傷后果,如皮膚發(fā)紅、疼痛、起水泡等。
正確處理方法學習(10 分鐘):播放正確處理燙傷的視頻,教幼兒燙傷后要立即用涼水沖洗等簡單處理方法。
情景表演(10 分鐘):請幼兒分組進行情景表演,如家里有熱湯放在桌上,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其他幼兒觀看并評價。
貼警示標志(5 分鐘):給幼兒發(fā)放安全警示標志貼紙,讓幼兒在班級里尋找可能有熱水、熱湯的地方,貼上警示標志。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家中引導幼兒注意熱水、熱湯的安全,和幼兒一起制作家庭安全警示標志。
【中班安全《這些東西不能碰》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不亂吃東西》01-08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碰一碰》02-05
求職信哪些東西不能寫07-21
中班安全教案05-19
顏色碰一碰教案11-07
中班安全教案模板06-12
中班防震安全教案07-05
中班的安全活動教案09-11
中班安全知識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