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08 10:54:02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大班科學教案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大班科學教案8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滾動的物體發(fā)生興趣,發(fā)現(xiàn)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3、嘗試用圖示記錄自己的操作。

  活動準備:

  1、蔬菜、水果若干;

  2、一次性紙杯;

  3、各種形狀的盒子;

  4、記錄紙、水彩筆;

  5、表格。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發(fā)現(xiàn)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1)幼兒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猜測活動室中那些東西會滾動,那些不會滾動。小朋友,今天老師在活動室里放了好多東西,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是會滾動的,哪些不會滾動。老師把這些東西列了一張表。這一邊都是這些東西的形狀,這一列是我們小朋友猜的,如果你們猜是不會滾的,老師就打勾,如果你們猜不會滾的,老師就打叉叉。

  (2)幼兒通過實驗操作驗證猜測,調整原有認識:好多事情不能光憑猜的,一定要做過有明白。請小朋友把會滾的放桌上,不會滾的東西放在籮筐里。

  (3)為什么這些東西會滾動?

  總結:圓圓的物體會滾動,形狀圓圓的物體會滾。

  二、讓幼兒操作會滾的物體,從中發(fā)現(xiàn)秘密。

  這些會滾東西還有什么秘密藏在里面?請小朋友來玩玩看,玩后再請幼兒說上。

  三、教給幼兒記錄軌跡的方法:

  現(xiàn)在請幼兒每人拿一張紙,拿一支水彩筆,把剛才你發(fā)現(xiàn)的秘密記下來,注意箭頭:

  四、教師提出來新問題,引導幼兒再思考,再驗證:

 。1)提問:為什么茶葉筒和紙杯長得差不多,兩個會滾得不一樣呢?(上下都是兩個圓)

  (2)請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3)交流結果:這些會滾動的東西都與它們的`形狀有關系,茶葉筒直著滾是因為兩頭是一樣粗的,一次性紙杯滾不直是因為兩頭粗細不一樣滾得快,滾得慢跟小朋友用力有關系(如果幼兒提出,教師可點一下)

  五、延伸:

  今天我們小朋友玩這些東西的時候是在地板上滾的,下一次我們把這些會滾動的東西放到席子上,塑料泡沫上、草地上、洗完澡擦身子的大毛巾一滾,看是不是還能滾得那么快,好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洗手活動中,一個小朋友用肥皂在手上搓出了好多泡沫,他既興奮又好奇,并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起了肥皂泡,看到孩子們這么喜歡玩泡泡,我就想帶孩子們一起探索更多玩泡泡的方法,從而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fā)現(xiàn)只有鏤空的材料容易吹出泡泡。(重點)

  2.會用記錄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3.嘗試動手制作泡泡器,對科學探究活動感興趣。(難點)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認真探索用什么材料才能吹出泡泡;難點是讓幼兒嘗試自己動手制作泡泡器,增強孩子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記錄紙、幼兒用筆、吸管、積木、雪花片、小棒、毛巾、細鐵絲、管狀玩具、空膠帶卷。

  活動過程

  實驗一

  1.教師出示泡泡,幼兒吹。(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吹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醒幼兒吹泡泡的方法——輕輕吹),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

  2.設置提問,引起幼兒思考。

  (1)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好多材料,你們看看哪種可以吹出泡泡。

  (2)認識后猜測。

  3.幼兒操作實驗。

  4.共同交流、討論實驗結果。

  (1)幼兒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和幼兒共同驗證試驗結果。(對于幼兒爭論的`材料,如“雪花片”,老師可引導幼兒再次嘗試,并請幼兒上臺驗證。)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說的都很不錯,因為吸管、膠帶卷、空心玩具和雪花片兩頭都是空心的,而積木和小棒都是實心的,所以大家記好了,只有鏤空的材料才可以吹出泡泡。

  實驗二

  5.引導幼兒自制泡泡器

  師直觀導入,出示材料讓幼兒認識。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引導。

  6.發(fā)放材料,引導幼兒制作,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教師巡回觀察并適當給予引導)

  7.幼兒在操作中結束活動

  8.幼兒帶著自己的泡泡器有秩序的離開活動場地。結束活動!

  師總結:我剛才看到有幾個小朋友他們一次就成功了,非常的棒;也有一些小朋友失敗了好幾次才成功,老師很佩服他們。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堅持了就會成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帶著自己的發(fā)明到外面比比誰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最多吧。

  教學反思

  課后,重新梳理一遍活動過程,我感覺有兩點做的不夠好:一是在材料的準備上考慮不周到,比如讓孩子們進行探索實驗的吹泡泡工具太毛糙,用鉛絲還是不太安全,而且我其實可以啟發(fā)孩子們,自己找一找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嘗試吹泡泡;二是在孩子動手操作階段,應該分組用不同的材質進行試驗,并邊實驗邊邊記錄整理結果,對吹泡泡的效果進行記錄,最后請各組孩子自己總結發(fā)言,說說自己這一組的試驗結果,使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得到升華,也鍛煉了幼兒的動腦與說話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火的一些知識,懂得火對人們的好處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簡單方法,培養(yǎng)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認識火》

  二、活動準備

  火柴、蠟燭,大小不同的三個玻璃杯,防火、滅火掛圖。

  三、活動重點

  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四、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活動。紅光光,大大篷,見風它就更逞兇;無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風。

  2、出示掛圖,了解火的發(fā)展。導語:火是怎么來的呢?最早是鉆木取火,后來從打火石發(fā)明了火柴,科學的進步人們又發(fā)明了打火機,現(xiàn)在我們能用電子打火。

  3、通過實驗了解火的特點。

  a、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火苗的顏色(藍色、黃色、紅色),并通過觀察說出火能發(fā)光。

  b、點燃蠟燭,讓幼兒用手靠近火,感受火能發(fā)熱。

  c、了解火的燃燒需要空氣點燃三支蠟燭,把大小不同的三個燒杯蓋上。結果,最小的杯子因為里面空氣最少,火熄滅最快,最大的杯子因為里面空氣最多,火熄滅的最慢。

  d、了解火怕水的`特點。向燃燒的蠟燭上澆水,火會滅。

  4、通過故事《火苗弟弟》,引導幼兒討論火的用途與危害。幼兒聽完故事后,教師引導幼兒回答:

  a、火有哪些用途?(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fā)電……)

  b、火有哪些危害?(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燒傷人,燒毀房屋和樹木,引起火災)

  5、讓幼兒觀看防火、滅火掛圖,了解簡單的防火方法;鸬奈:﹄m然很大,但是我們不用怕它,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識。

  a、平時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煙花爆竹。

  b、如果不慎燒了東西,立即報告大人或用水撲滅,火勢太大要撥打火警電話119,求得消防員幫助,并立即離開;如果身上著了火,就在地上打滾,壓滅火焰;如有濃煙就用濕布掩著鼻子,沖向門外;如果被大伙圍困,應盡力呼救,并想辦法逃出。

  6、游戲:著火了。教師說出一種著火的情況,幼兒做出相應的應對動作及模仿措施。

  7、小結:總結活動內容,教育幼兒要學會自我保護。

  五、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參觀消防員演習或請消防員給大家講解防火知識和故事。

  教學反思:

  安全是幼兒園的頭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應把握時機;顒又校陀變荷罱(jīng)驗的幾個片斷,讓幼兒主動探索、并讓幼兒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yǎng)安全意識。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手機的構造和功能,感受手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與客人老師進行交流,并能運用簡單的圖案進行記錄。

  3、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收集有關手機的信息,觀察家長的收集,收集手機模型。

  2、手機店:擺放各款玩具手機。

  3、幼兒人手一份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手機店,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教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周老師剛開了一個店,開了一個什么店呢,先不告訴你們,現(xiàn)在跟著周老師一起去參觀一下吧,好不好?(播放音樂,參觀手機店)

  二、了解手機的構造。

  1、教師:剛剛參觀了周老師的手機店,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手機,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看到的手機是什么樣的?

  2、(出示翻蓋手機和直板手機)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款手機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原來有蓋子的叫翻蓋手機,打電話時需要打開蓋子的。沒有蓋子的叫直板手機,打電話時不需要打開蓋子。

  3、(出示滑蓋手機)教師:看,這款手機好奇怪啊,沒有蓋子,但是能往上推,你們知道這種手機叫什么名字嗎?原來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滑蓋手機。

  4、教師:工人叔叔真聰明,設計出了翻蓋手機、直板手機、滑蓋手機等這么多不同款式的手機,真了不起。

  5、(投影儀出示手機實物)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手機上面都有些什么。渴謾C上面有屏幕,下面有鍵盤,鍵盤上有數(shù)字,這些事數(shù)字鍵,還有是表示功能的,是功能鍵。

  6、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手機里還藏著秘密呢。ú痖_手機)原來手機里還藏著電板和SIM卡呢,手機要有了電板和SIM卡才能使用。

  三、了解手機的功能。

  教師:你們在家里玩過爸爸媽媽的手機嗎?他們的手機有什么本領呢?(打電話、發(fā)短信、玩游戲、拍照…)手機有很多的本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手機到底有哪些本領。你們想先試一試手機的什么本領呢?(打電話)(請一個小朋友打電話給爸爸媽媽,跟爸爸媽媽聊一聊)剛剛小朋友打了一個電話給媽媽,我們知道了手機有打電話的功能。(接著試一試拍照、錄音等功能)

  四、學當小記者。

  1、教師:手機又很多的本領,今天請你來當一回小記者,去采訪一下客人老師的手機有什么本領?

  2、教師:這里有一張調查表,上面有很多圖片,你們認識嗎?(介紹各種圖片代表的意思:信封圖片表示可以發(fā)短信,鐘的圖片表示時間,話筒圖片表示可以錄音,照相機圖片表示可以拍照)如果你采訪的客人老師的手機有這種本領,就在圖下打√,沒有就空著,如果客人老師的手機還有新本領,就請你用你看得懂的圖畫畫在下面空格里。

  3、幼兒找一位客人老師進行采訪并記錄。

  五、集中討論交流。

  1、教師:現(xiàn)在請小記者到前面來介紹一下,你采訪的客人老師的手機有哪些本領。(幼兒介紹)

  2、教師:通過采訪,我們知道手機一般都有拍照、發(fā)短信、聽音樂、攝像等本領,手機的作用可真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手機還有更多的新本領等著我們去發(fā)明呢,相信我們小朋友肯定能做一個小發(fā)明家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塊是水變的,冰又能變成水,并能用語言表達。

  2、有探索冰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冰塊、毛巾、熱水、大盆子、冰花、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出示冰)你們看、這是什么?請你猜一猜這塊冰是從那里來的.?(冰箱)冰箱里的冰是從那里來的?

  :水遇到冷會變成冰。

  二、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征

  1、幼兒第一次玩冰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的冰,等一會請每個人拿一塊冰,玩一玩,摸一摸然后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提問:有什么感覺?(冷、滑)

  2、再次玩冰(引導幼兒壓衣服、壓冰兩者進行比較)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硬)

  3、(紙和冰進行比較)冰是什么顏色的?(透明)

  4、。

  三、冰的融化

  1、剛才玩冰后你為什么要用毛巾擦手?手里的水是從那里來的?冰拿在手里為什么會變成水?

  2、實驗:熱水和冰

  “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辦法讓它馬上變成水?老師給冰請來了好朋友,請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變化?”老師到熱水,引導幼兒觀察。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豐富詞:融化)

  3、老師這里有許多冰,請小朋友把它們拿到太陽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樣變化的?

  四、延伸活動

  1、幼兒到室外觀察冰的變化。

  2、幼兒觀察冰花,教師講解冰花的制作過程。

  3、請幼兒回家制作冰花。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使用輔助材料讓紙片入水不濕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紙不濕的方法,感受空氣的存在。

  3、積極參與活動,大膽操作,并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實驗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皺紋紙、塑料包裝紙、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寬透明膠帶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皺紋紙。

  活動過程

 。ㄒ唬┏鍪炯埰,引導幼兒討論不讓小紙片潮濕的辦法,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紙片不怕水的游戲。我要請小朋友開動腦筋,讓小紙片沉到水里而紙片不濕。我們先來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請你思考一下自己準備怎么做?你想選擇什么材料呢?

 。ǘ⿲嶒炓唬河變禾剿髯鲇枚喾N輔助材料使小紙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教師交代實驗要求。

  你們都想好辦法了嗎?好,下面就來試一試吧!如果你試了一次還想試第二次,必須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這樣才能保證第二次實驗的成功。試完一種方法,你可以再試一種。

  2、幼兒實驗操作,教師巡視觀察,傾聽幼兒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幼兒予以幫助。

  3、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方法,教師及時點評。

 。1)成功的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方法,同種方法的.幼兒進行補充講述。

  "你成功了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沒有成功的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方法,同伴幫助尋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誰沒有成功的,讓大家來幫你解決解決?"

  4、教師:成功的幼兒做實驗時材料封緊了,沒有縫隙,水進不去,紙就不會濕;沒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敗的原因了,是因為材料有縫隙,水進去了,紙也就濕了。

  (三)實驗二:提高難度,引導幼兒探索用一個開口的杯子讓紙片不濕的方法。

  1、教師交代實驗要求。

  剛才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也找到了原因,F(xiàn)在老師要出難題了,只用一只杯子,能不能讓小紙片沉到水底而紙不濕呢?

  2、幼兒取出杯子,進行實驗,教師巡視,傾聽幼兒的方法,及時獎勵成功的幼兒。

  3、請成功的幼兒講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師清晰演示全過程,邊演示邊實驗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穩(wěn)、直。

  5、幼兒討論尋找原因紙片不濕的原因。

  "剛才我們把紙嚴嚴實實包起來才不會濕,而杯子口這么大,紙也不會濕,這是為什么呢?"

  活動

  是空氣把杯子密封起來使紙不會濕的,F(xiàn)在,我們把這個魔術帶到教室表演給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通過操作擺弄,引發(fā)幼兒對球在地面上和斜坡上滾動的現(xiàn)象感興趣。

  2、 學習用語言和圖表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

  活動準備:

  1、 不同粗糙、長度程度的板(洗衣板、木板、包地毯的板、滑梯等)積木、椅子、記錄紙、筆等。

  2、 已學過做單一物體的觀察記錄。

  3、 幼兒在科學活動角對球的滾動產(chǎn)生興趣。

  4、 在戶外大場地上活動。

  活動過程:

  一、誘發(fā)情趣:讓球滾起來

  1、 提問:球可以怎么玩?(滾、拋、踢等)

  2、 教師將球放在地上。提問:這個球怎么又不動了呢?(因為沒有去踢它,拍它,沒有去推它等。)

  3、 提問:我們那能不能不用踢、拍、推等這些動作讓球自己滾動起來或滾得快呢?請小朋友去用那邊你們自己帶來的材料試試?纯吹降啄懿荒懿挥锰摺⑴、推等這些動作讓球自己滾動起來或滾得快?

  4、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嘗試提示:想想用這個洗衣板、木板怎樣讓球自己滾起來?還可以不用這些材料,在你的身上讓球自己滾起來。(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積木上,手拿著板的一端往上提等方法)。

  5、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球自己滾動起來或讓球滾得快的?

  6、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情況。

 。簞偛糯蠹野l(fā)現(xiàn)不用踢、拍、推等這些動作,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工具在斜坡上也能讓球自己滾起來而且球滾得很快。

  二、引導體驗:嘗試使球滾動的各種方法

  1、 下面老師還想請大家來做一個實驗:請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想辦法讓2個球同時從2個不同的斜坡上滾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想想為什么?想想怎樣才能讓2個球同時從不同的2個斜坡上滾下來?怎樣做出不同的斜坡。

  2、 請小朋友一邊玩,一邊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每玩一次都要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下來。記錄的內容要讓別人一看就明白。

  3、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引導。(提示:小朋友可以想出許多種辦法。如兩塊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積木墊的高低不一樣;蚴,一塊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塊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積木墊得一樣高。)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記錄

  1、鼓勵幼兒想不同的`辦法進行記錄,可以用(、▲;1、2;Α、Β;√、Ⅹ;-、-;Ο、ΟΟ等等)

  四、成果表示:表達自己的成果

  1、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和好朋友是怎么玩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你的發(fā)現(xiàn)的?圖中的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3、表揚運用不同方法記錄的幼兒。

  4、:剛才小朋友兩個人一起玩時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斜坡,球滾下來的速度是不同的:斜坡面一樣時,坡度越大,球滾得越快;坡度越小,球滾得越慢。另外,斜坡一樣高時,坡面光滑,球就滾得快,坡面粗糙,球就滾得慢。

  5、那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圖中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6、表揚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記錄的幼兒。

  五、延伸活動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球,這些不同的球它們在不同的地方還滾動時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小朋友可以先去觀察一下,以后我們再一起來討論。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云和風的關系,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

  2、知道雨是怎樣形成的。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云、風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雨是這樣形成的。

  1、教師故作神秘的說:我聽到笑話、小草、大江、小河、池塘、小魚的`嘆息聲,他們都說太熱了,要被曬干了。請大家?guī)退麄兿胂朕k法。

  2、有個朋友是一定要來幫忙的,他就是云,你們知道他能幫上什么忙嗎?

  3、原來會變。他把自己變成了什么?云能自己變嗎?是誰幫助了他?怎么幫他?許多云聚在一起發(fā)生了什么事?

  4、無數(shù)小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當謝謝水滴越聚越大,直到負荷太重、漂浮不動就會嘀嗒一聲掉下來。那就是雨。

  二、游戲:云彩和風兒

  1、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扮演風或扮演云彩。

  2、扮演風的幼兒站在周圍一圈,用力吹起。當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時,發(fā)出嘩啦啦的雨聲。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guī)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fā)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fā)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7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16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04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1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18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7-20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25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1-03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