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4篇[合集]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課 題: 21、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ㄒ唬┙虒W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初知詩意。
3、能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
。ǘ┠芰τ柧
1、通過看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教學難點:對詩的意境理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
21、古詩三首
空山幽靜(以動襯幽靜)
深林幽暗(以光襯幽暗)
鱸魚美
風波里
蒼山、白屋
柴門、犬、夜歸人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古詩《鹿柴》
教學要求:
1、理解《鹿柴》的.意思,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美。
2、朗讀、背誦《鹿柴》。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鹿柴》(板書課題)。
二、教學古詩。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反復讀詩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3、請幾個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4、反復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描述的意境。
、旁娭袑懥四男┚拔?
⑵詩中沒有寫林子里靜寂、幽暗,只寫了人語響、返景、復照,怎么會給人以幽靜的感覺呢?
、沁@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冗@首詩所描繪的景象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三、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1、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2、試著背誦詩歌。
3、全班齊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江上漁者》
教學要求:
1、借助注釋理解詩意,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對勞動者的同情,對不勞而獲者的諷刺。
2、學會生字新詞。
3、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幾首寫勞動人民生活痛苦的詩歌,記得哪些,背一背。
2、今天我們再學一首寫漁民生活的詩歌。(板書:江上漁者)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理解詞語。
三、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2、再自由讀古詩,讀準節(jié)奏。
3、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艑W生自學。
⑵學生交流。
⑶學生匯報。
、葞煔w納。
4、生講詩意。
5、師指導生再說詩意。
6、指導朗讀
四、背誦古詩。
五、小結。
《江上漁者》表達了對勞動者的同情,同學們學了詩歌應該尊重
勞動人民的勞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學要求: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詩意及詩歌表現(xiàn)的意境。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鹿柴》、《江上漁者》誰能把它背誦出來?
2、請幾個學生背誦古詩。
3、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的詩歌。(板書課題。)
二、學習詩歌。
1、范讀全詩。
2、自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理解題目的意思。
3、學習生字的寫法。
4、再讀全詩,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討論交流。
5、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句意思,討論交流。
6、精讀詩歌,體會意境。
、旁娭袑懥四男┚拔?
、圃姼杳鑼懥耸裁礃拥木跋?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詩人,說一說。
、亲x詩歌,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一句?為什么喜歡?
7、指導朗讀詩歌,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8、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作業(yè)設計:(自選)
一、看拼音寫詞語。
1、根據(jù)詩歌意思填空。
《鹿柴》這首詩描寫了 這個地方 時候
的景色。前兩句詩以 反襯 ,后兩句詩以 反襯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中描寫的景物有 、 、 、 、、 。
2、比一比,再組詞。
幕( ) 蒼( ) 犬( ) 逢( ) 蓉( )
暮( ) 倉( ) 大( ) 縫( ) 容( )
3、默寫古詩三首。
4、讀讀背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進一步關注蟲子,提高對生活的熱愛。
通過對蟲子的創(chuàng)作設計,深刻體會它們與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對蟲子在城市中的作用有更為充分的認識。
培養(yǎng)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根據(jù)蟲子的主要類別,選擇自己想要設計的一種,在其外觀方面進行總體設計,畫出效果圖。
對自己喜歡的蟲子的優(yōu)劣提出自己的意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改進建議。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蟲子的圖片,包括網(wǎng)上下載的圖片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查找有關蟲子的資料,上網(wǎng)查找有關資料。
事,我們這節(jié)課就學習繪畫日記。學習過程:
感知與體驗:
1、討論。
。1)同學之間相互交談生活中見過的蟲子,說說感受。
。2)有的蟲子愛群居,有的蟲子愛獨居。蜜蜂、螞蟻就是愛群居的蟲子,它們有自己的社會,有國王和士兵。螞蟻會種糧、放牧、打獵、還能預知天氣變化,全班同學集中交流。
2、表演。
同學分成6~8組進行游戲表演活動。再現(xiàn)蟲子的可愛,如,蝗蟲能跳躍自己身長200倍的距離,屎殼郎能推動比自己大許多倍的物體,螞蟻則能半動自己重量幾十倍的物體。
3、交流。
請表演者談談自己的感受,對蟲子提出自己超出尋常的想法。
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
1、向同桌同學描述自己最想做的'蟲子,說說自己在基本形和觀賞性方面的精妙設計,再征求同學的意見,請同學為自己做參謀。
2、選擇自己生活當中印象深刻的蟲子,也可以參考美術書上的圖片的樣式,以它們?yōu)樵芜M行新的設計工作。
可在蟲子的外形上多加考慮,用彩色水筆畫出簡潔的原始外形,然后再添畫新的功能;也可以在蟲子的特點上多加考慮,以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為基本形,進行設計與繪制。
評價與反思:
1、同學將自己完成的作品向同桌同學展示,再互相說說自己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過,大家互相觀看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看看與周邊環(huán)境是否和諧統(tǒng)一。
1、 評選“最美麗蟲子獎”。
板書設計:
我做的蟲
演示區(qū)
范圖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作者介紹了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面對呼嘯而來的洪水,他處事不驚、果斷的進行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這篇文章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上很有特點: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2.多用簡短的句、段渲染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xiàn)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語言感悟的能力。對于本課扣人心弦的故事,學生的閱讀主動性,積極性應該很高,但對共產(chǎn)黨員面對危險時,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夠深入,也不容易聯(lián)想到橋的深刻含義。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
2、通過對文字的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精神世界。
3、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重點】
“抓住文章內容,感悟人物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的含義”。
【課前準備】
搜集和了解生活中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故事。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導入新課。
我將以檢測學生學過的詞語入手(出示詞語)(課件6),并引導學生用上這些詞來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事情。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對學生進行了語言訓練,同時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印象,初步了解老支書是一個怎樣的人。
。ǘ└惺芪r,引生入境。
在學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后,課堂教學的重點就進入了教學重點的解決上。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質,我把引生入境作為一個搭建的梯子。入境入的就是當時的那種危境,那種似乎無路可退的死境。在這里,我首先設置這樣一個問題進入,(課件7)文章講述的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什么樣的情境之下,請找出文中描寫當時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在學生自主學習過后,進行討論和體會,讓同學讀相關的句子,在這里,重點從以下幾個細節(jié)引導學生體會環(huán)境,領悟寫法,從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你能不能讀出當時情景的危急。在畫,悟,讀三步之后,我及時讓學生說出形容形勢危急的詞語(并適時板書:洪水勢不可當)這樣對學生進行了一個詞語積累和運用的綜合練習。
引生入境的第二步:因為學生對洪水比較陌生,通過前面入情入境地品讀、體會,學生已經(jīng)在腦子里初步感受到洪水的可怕與瘋狂,但并不能更深的觸及學生的心靈,因此我適時出示洪水的圖片(課件8、9)同時設疑:“同學們,假如這場瘋狂的洪水沖進了我們的村莊,沖進了我們自己的家,你該怎么辦?”這樣設疑,學生能將自己真正融入這場洪水中,為下文理解人們的表現(xiàn)埋下了伏筆。同學們,在這洪水肆虐,萬分危急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的表現(xiàn)呢,找出描寫人們表現(xiàn)的句子,交流,體會。然后進行第二個語言文字的訓練,人們的這種種表現(xiàn),可以讓你聯(lián)想到哪些詞語。(適時板書:人們驚慌失措)隨著這兩步教學的遞進開展,此時的學生已經(jīng)隨著那泛濫的洪水,驚慌失措的人們進入了課文為我們鋪展的這幅洪水圖之中了。也為下一步的教學做了有聲有形的準備。
(三)解決重點,體會精神。
這一步與上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緊密聯(lián)系的,當我這樣過渡:在這個時刻,在這個洪水發(fā)出死亡的獰笑的時候,人們都慌了,可你看,卻有一位老漢出現(xiàn)在所有人的面前,此時此刻,他表現(xiàn)得怎樣呢?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悟一悟。(出示句子10)教學的重點也自然的轉移到了老支書的身上。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緊接著我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學生從“像一座山”感受到了老漢的沉穩(wěn)、冷靜,從“黨員排在后邊”感受到老漢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然后我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猜測老漢的內心想法,學生會深刻體會到在生死關頭老漢心里時刻裝著群眾,在危急關頭老漢為群眾的安危而擔憂,在緊要關頭老漢用沙啞的聲音發(fā)出了一道鏗鏘有力的命令,引導學生從三個感嘆號來體會,學生紛紛入境地朗讀,他們不是用聲音,而是在心來體驗呀!
在洪水面前,老漢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黨支部書記,他像一座山,巍峨屹立,巋然不動。這位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老漢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愛,這樣的老漢怎能不受人擁戴呢?可是當情況越來越危急,洪水已經(jīng)漫到人們腰際的時候,又出現(xiàn)了一位小伙子,誰知道他和老漢什么關系?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激情的話語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教師、文本、學生已經(jīng)融入在了一起,這時話鋒一轉,將學生帶入故事的**。接著我將配樂朗讀老漢與小伙子對話的一個片段,將文中的“老漢”與“小伙子”改換成“父親”與“兒子”這樣更能讓學生如臨其境。(出示片斷11)
。ǜ赣H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兒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父親兇得像只豹子。
兒子瞪了父親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fā)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父親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兒子。
兒子推了父親一把,說:“你先走。”
父親吼道:“少廢話,快走!彼昧Π褍鹤油粕夏緲。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兒子被洪水吞沒了。
父親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我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想象揣測父親與兒子的內心獨白,(出示12)想一想,老漢與兒子的內心獨白。
、俑赣H從隊伍里揪出兒子,心想,兒子啊,
、趦鹤拥闪烁赣H一眼,心想,父親啊,
、蹆鹤油屏烁赣H一把,心想,父親啊,
、芨赣H推了兒子一把,心想,兒子啊,)
然后學生暢所欲言,真正領悟父親“揪”和“推”與小伙子“瞪”和“推”的矛盾動作后的心理世界,更是對人物精神世界的又一次感受。
(四)重回題目,解決難點。
教學進行到這里,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此時教學難點的解決已經(jīng)水到渠成。指課題,文中的那座橋已經(jīng)垮掉了,可是我們心中的橋已經(jīng)搭建起來了,這座橋是誰?他是一座什么橋?請用一句話把老漢和橋聯(lián)系起來說一說。(教師適時板書:血肉之軀永不坍塌)在學生深入學文,研讀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已感悟了老漢的高大形象,這時對“橋”的含義的理解就會迎刃而解,即突破了教學難點。
(五)領悟寫法,體會效果。
這篇課文在表達上很有特色,我引導學生瀏覽課文,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后,(出示13)表達方法: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2、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xiàn)力。4、通過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通過刻畫人物表情、動作、語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閱讀教學上教給學生文章的表達方法,學生會在今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六)課后練筆,延續(xù)情感。
同學們,老漢犧牲后,村民們會怎樣做?怎樣說?想象當時的一個場景,以不同的身份寫個片斷。參考題目:
爺爺,我們想您!
老支書,慢走!
揮淚送別老支書
洪水退后……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課后進行小練筆,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機會,搭建了傾訴情感的平臺。
【教學結束】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文章內容簡析】:
《山中訪友》是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文質兼美,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動展現(xiàn)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單元主要內容為"感受自然",學生要通過四篇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描繪的自然美景,感受人與自然親密和諧的關系,從而產(chǎn)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本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jīng)過作者動情的敘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雖然已經(jīng)接觸了一些散文,但對散文的特點還不能深入理解、不過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可以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語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達的感情、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善于模仿,通過閱讀體驗可以和作者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共鳴、但是他們的閱歷少,生活經(jīng)驗不豐富,無法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詞語也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
【設計思路】:
通過反復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整篇文章、朗讀時,結合多媒體創(chuàng)制情境氛圍,使學生如臨其境,在情境中體驗、從文眼(課題:山中訪友)展開,結合課后的思考練習題,鏈接起導讀本文的線索: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逐一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揣摩欣賞文章精彩的句段,詞語、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和作者對話、
結合學生自身的經(jīng)歷或閱讀經(jīng)驗,讓學生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內容,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
利用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引起學生的反思,得出:"我們應該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人和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形成和諧的朋友關系"這樣的結論、使學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難點: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學習運用、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導讀法,點撥法
【教學準備】:
、僬n前布置預習本課字詞,熟讀課文、
②古橋的圖片,錄有風聲,雨聲,鳥叫聲,溪流聲等聲響的磁帶、
、壑谱鹘虒W課件、
【課時】:2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第一課時
導入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
。▽W生可根據(jù)課題自由發(fā)揮,只要合乎情理,語言流暢,完整即可)
師:讓我們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去拜訪作者"山中眾朋友"。
。ǘ┱w感知全文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要求:①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②讀完后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
。2)讀后交流:
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來)
。鞔_圖示)依次是:古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石頭—陣雨
、僭谝来握遗笥训臅r候,對照相應的段落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內容,在讀時糾正字音,將重點字詞讀正確并理解詞語意思、
梔(zhī)子湛(zhàn)藍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聲望卓著)
津津樂道(形容饒有興味地談論)
幽徑:隱蔽,僻靜的小路。
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吟詠:"詠"的基本意思是指有節(jié)奏地誦讀詩文、"吟"往往跟"詠"連在一起,含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理古人有一說,動聲叫吟,長言叫詠。
、诶顫h榮先生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
學生討論后明確: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默讀讀文,找出描寫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感情的有關語句,讀一讀,組織交流、
老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樹——"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山泉——"要我重新梳妝";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懸崖——"挺拔的身軀","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白云——"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云雀——談"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小結: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
(三)研讀與賞析
師:李漢榮先生是那么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和他一起會晤我們的好朋友、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用"我喜歡,是因為"的句式說一句話、
(要求學生先將有關的段落有感情的讀一遍,然后再回答問題。)
結合學生的回答,逐一品讀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精讀段落:
1,古橋: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件: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抓住"德高望重"一詞)
(默讀畫句,讀后交流自己意見。)
師:對古橋,作者在敘述時人稱有無變化如果有,請揣摩一下變化的原因,并思考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
。▽W生小組合作討論)
師小結: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由第三人稱轉為第二人稱,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2,樹林里:作者不僅把林中的一切當做自己的朋友,當他進入樹林,看到一棵棵樹的時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樹,生根長枝。請同學們讀一讀有關的句子,體會當時作者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ㄉ杂勺x句體會)(抓住:"知己""人樹相融"來理解)
師小結: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了一體、這是多么美妙的一種情境!從這種奇特的想象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知己"情誼、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一起再來讀一讀。
3,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上面這句話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
。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說(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lián)想成什么了
(2)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潔白和寧靜,云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磁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3)面對這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學教案范文02-16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11-04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9-11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10-21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10-21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11-25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