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1.認識“妖、矩”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沖”,會寫“介、紹”等13個字,會寫“介紹、聲明”等10個詞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感受童話的神奇,體會王葆的形象。
3.從奶奶講的故事中選一個,展開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講給同學聽。
- 第一課時 -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離不開奇妙童話的陪伴,請大家談一談你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或童話人物。(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美人魚、白雪公主……)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童話是——寶葫蘆的秘密。有人知道這個故事嗎?(看過動畫片、看過書。)主人公是誰呢?(王葆)是的,這是著名作家張?zhí)煲韺懙耐捁适拢?0xx年被拍成彩色動畫電影。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從字里行間去接觸這個王葆,看看寶葫蘆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自學成果展示。
1.檢查生字詞。識記生字詞,互相指讀,提醒同學注意哪個生字。
說說自己預習中的疑惑,組內(nèi)初步解惑,解答不出的標注問號,留作集體交流探討。
2.小組匯報,展示學習成果。
生字詞識記;課文朗讀;解疑釋難,提出未解答的問題。
3.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規(guī)矩(jǔ) 攆(niǎn) 拽(zhuài) 舔(tiǎn)
4.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乖、溜、葵、瘦”,并且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乖”注意和“乘”區(qū)分,第三筆是懸針豎!傲铩笔亲笥医Y構,注意右邊“留”的“丶”不要漏寫!翱笔巧舷陆Y構,下面“癸”注意最后一筆是“丶”。“瘦”是半包圍結構,里面的“叟”注意筆順,“丨”要出頭。)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一說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可以不費事、不操心地獲得一切。)
2.通讀課文,說說奶奶給王葆講了哪些故事。
3.讀喜歡的段落,說說自己的讀書感受。
四、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王葆,并且了解了他和寶葫蘆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感受童話世界的奇妙。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王葆和寶葫蘆結下“情緣”。
1.讀課文,想一想,王葆是怎樣知道了關于寶葫蘆的故事的?用自己的話歸納一下,說一說。
王葆與奶奶的規(guī)矩:每逢奶奶要求王葆干什么,都得給他講一個故事。就這樣,王葆聽到了很多關于寶葫蘆的故事。
2.理解“規(guī)矩”:這里的“規(guī)矩”是什么意思?(約定、承諾……)
你能說說你知道的規(guī)矩嗎?
3.總結: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正是因為我和奶奶守住了彼此的“規(guī)矩”,我才聽到了那么多關于寶葫蘆的.故事。我們也要做守規(guī)矩的人。
4.朗讀課文,分角色讀奶奶和王葆的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5.王葆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一直聽到十來歲,而且奶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讀課文,找出文中都列舉了哪些關于寶葫蘆的故事。
張三——
李四——
王五——
趙六——
6.通過讀課文,我們發(fā)現(xiàn)奶奶故事中這些人得到寶葫蘆的方法都不同。那得到寶葫蘆的結果呢?(都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全都過上了好日子。)
7.哇!原來寶葫蘆這么神奇啊,那讓我們來還原一下這幾個寶葫蘆的故事吧。
小組合作:發(fā)揮想象,任選一個故事,進行交流合作,創(chuàng)編故事。(注意:根據(jù)已有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編。)
交流、評價。(注意:是否根據(jù)已有內(nèi)容;想象力是否豐富等。)
8.總結、過渡:看來啊,同學們都掌握了王葆奶奶講故事的獨門秘籍,想象力都很豐富。整天聽著這樣的故事長大,順理成章地,王葆對寶葫蘆產(chǎn)生了無窮無盡的向往——他非常想得到一個寶葫蘆。
(二)王葆對寶葫蘆的向往。
1.讀課文,說一說為什么王葆想得到一個寶葫蘆。(可以讓生活中一切的不順利都變順利,沒有煩惱,省心了。)
的確,每當面對困難,這種想法就更加強烈。王葆都遇到過哪些困難?(不會做題、種向日葵比賽輸了、與同學鬧翻。)
如果有了寶葫蘆,這一切會是什么樣子?讀課文,體會人物內(nèi)心的渴望。
2.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你有沒有需要寶葫蘆的時候?如果你有了它,你會讓它做什么?學生交流。
教師過渡:看來,成長的煩惱我們每個人都有啊!想一想,當王葆真的擁有了一個寶葫蘆,他的想法都能實現(xiàn)了,但他的問題就真的都能得到解決嗎?
不會做的數(shù)學題——仍不會做
不會種的向日葵——還不會種
不會和同學們友好相處——還是不會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他沒有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用自己的雙手去培育,用自己的真情去投入,因為他什么都沒有做。
總結:沒有付出的收獲,就是不勞而獲。不勞而獲的幸福是真的幸福嗎?不是。
三、延伸拓展。
《寶葫蘆的秘密》節(jié)選,學生讀。
當王葆真的得到一個寶葫蘆,他逐漸認識到靠寶葫蘆不勞而獲,帶給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煩惱。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課后讀一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
寶葫蘆的秘密
沒有付出的收獲,就是不勞而獲
本篇課文節(jié)選的是《寶葫蘆的秘密》中的部分章節(jié),但不能上成導讀課,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是如何塑造的。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走進角色,體會人物特點,學習閱讀方法,展開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課堂對朗讀指導引導不夠,對學生的創(chuàng)編時的引導鋪墊不夠,打算在推薦閱讀之后的閱讀交流會中繼續(xù)交流創(chuàng)編故事。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會認會寫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秋天。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借助畫面邊讀邊想象,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借助畫面邊讀邊想象,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出示掛圖: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課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二、自由讀課文。
不認識的字可借助“蘋果”里的拼音。
三、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說說你們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四、全班匯報。
1、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游戲“說字找字”
3、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4、指導書寫。
五、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
3、齊讀,思考:秋天的圖畫是怎樣的?
六、全班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和想進一步了解的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通過“摘蘋果”的游戲復習生字。
二、精讀課文。
1、教師范讀:你聽出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秋天是一幅怎樣的圖畫。
3、點撥讀:體會“掛、露、翻、舉”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4、比賽讀看誰讀得最美?
5、讀你認為最美的句子。
6、對照畫面,試著背誦課文。
三、討論交流:
為什么說是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
四、擴展練習:
創(chuàng)編童話劇。
語文教案 篇3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 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 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 、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 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shù)脑~語概括。
(3)聯(lián)系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 、思考討論: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fā)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 、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 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后,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課后小節(jié):
當我讀這一課時,被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抓住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為主線,進行交流、體會,最后我還推薦了課外閱讀《麻雀》《柱子上的母雞》。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梅香正濃》這篇文章通過重點介紹明朝的遺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跡,贊揚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頌了在民族危亡之時他們崇高的氣概。課文飽含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讀后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文章的主體部分以敘事為主,采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形象地將“梅花”與“民族英雄”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教學目標:
自讀自悟,感知文章內(nèi)容,在掃清字詞障礙的基礎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脈絡。針對理解文章主旨所提出的問題,能采取多種方式解決。繼續(xù)學習并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通過史可法的感人事跡,運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讀來體會民族英雄所具有的民族氣節(jié)和崇高氣概,并與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鳴。感受“梅香”的具體含義,體會英烈們的氣概。
教學重難點分析:
1 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跡。感受作者文章中飽含的激情,體會民族英雄的氣節(jié)與精神。
2 自讀文章,引導學生根據(jù)主旨發(fā)現(xiàn)問題,感受“梅香”的具體含義,促進對文章的感悟。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由冬季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傲雪綻放,引出課題并板書。
2、教師提問拓展:看到梅花會想到哪些與梅有關的詩詞?重點分析梅花所具有的品格,為理解史可法的精神做好鋪墊。
二、自讀課文,體會主旨: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將文章讀通讀順,對于本文四字短語較多,文白交融的行文特點,引導學生正確朗讀,注意停頓。
2、學生初談對文章的感受,嘗試著說一說本文與以往所學文章有何不同。共同交流,在文章的行進過程中釋疑答惑,對于基本字詞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詞義,作好基礎知識的積累。
酷愛:十分喜愛。拜謁:拜訪、拜見。 高官厚祿:官大,待遇高。尸。菏。楹聯(lián):掛或貼在堂屋柱子上的對聯(lián)。寡廉鮮恥:形容人沒有操守不知羞恥。戕害:殺害、殘害。
3、學生再讀文章,通過對史可法感人事跡的描寫,理清作者的情感脈絡。首先讓學生通過對聯(lián)歸納出發(fā)生在史可法身上的幾件事,再用自己的話復述每件事的大致內(nèi)容,最后在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嘗試著用四字短語歸納段義。并引導學生根據(jù)對文章的理解品味每件事所蘊含的精神與品質。
4、情感脈絡:
崇敬——由岳飛等民族英烈引入史可法的事跡
感動——①忠心勸諫―― 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②誓與城存―― 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③氣絕而死―― 忠肝義膽的民族氣節(jié)。
肅然——“數(shù)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體現(xiàn)出一位忠臣的拳拳愛國之情。
感慨——對比寫法,更加突出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
5、學生將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再次有感情誦讀,并能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史可法那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與英雄氣概。
。1)“他日夜憂慮國家命運,民族危亡……提出救亡方略”――用深沉朗讀表現(xiàn)出史可法對國家與朝廷的一腔忠誠。
。2)“吾誓以身殉城”――用堅定的語氣體現(xiàn)出主人公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3)“拔刀自刎”――高亢的語調(diào)體現(xiàn)無畏的英雄氣概。
。4)“大罵氣絕而死”――要體現(xiàn)出忠肝義膽的.民族氣節(jié)。
三、交流合作,深化感悟
學生在感知文章的基礎上,教者要圍繞課文的主旨提出一些個性化的問題,借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感悟:
1、史可法的精神源自于什么?
2、對于這樣一個昏庸的朝廷,史可法的所作所為有價值嗎?
3、文中最后提到的兩類人,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作用是什么?教師要引導學生此時的史可法已經(jīng)站在國家與民族危亡的高度來看待生與死,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為了民族的興衰。這一點更加體現(xiàn)出民族英雄們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四、歸納總結,升華主題
回顧全文,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借物喻人,將具有特質的事物與具有相同品質的人聯(lián)系起來,使文章含義雋永,回味無窮。
五、復習拓展:回顧以往所學的借物喻人的文章
《古井》《白楊禮贊》《落花生》、
六、體味“梅香”與“濃”的含義。“梅香”是指民族英雄們在國家與民族危亡之秋所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與氣節(jié)。“濃”字形象地指出這種精神所給人帶來的震撼是巨大而深遠的。
七、總結與升華:如果將中國的歷史比作浩渺的夜空,那么那些在歷史關頭挺身而出的英雄無疑就是那耀眼的星斗,是他們將夜空點綴得無比壯麗;如果再將這些英雄們比作傲雪怒放的梅花,那么他們所具有的錚錚氣節(jié)猶如那濃濃的梅香必將永遠彌漫在我們的心中。
作業(yè)設計:
1、查找有關梅花的詩句。
2、查找英雄人物的資料。
板書設計:
梅香正濃
忠心勸諫―― 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誓與城存―― 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氣絕而死―― 忠肝義膽的民族氣節(jié)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積累12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閱讀故事《綠手指》,能復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參加集體討論,意思能表達清楚,能與別人合作討論交流,扮演不同的角
色,適時適當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體、有條理地記下發(fā)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
二、教學時數(shù):(5課時)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記下的成語和熟悉的人的材料。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完成讀讀背背。
1、復習學習過的成語,背一背
2、出示練習的成語,明確要求:比一比,誰用最少的時間把它們記下來
3、學生自由讀成語,試著理解成語的意思,背誦。
4、比賽背誦成語
5、交流其他成語,指名學生寫到黑板上。
〈二〉、閱讀故事,理解內(nèi)容。
1、獨立閱讀短文,借助工具書查詞查字,理解短文內(nèi)容。
2、分小組學習,先讀短文再說說“綠手指”的含義,教師巡視輔導。
3、小組派代表說說對“綠手指”的'理解。
4、討論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5、交流閱讀后的感受和收獲。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談話興趣
1、教師談自己購書的經(jīng)歷。
3、導入話題:如何購書?
〈二〉、回憶購書活動,拓展話題。
1、回憶以前的購書經(jīng)歷,說說自己在活動中做了什么,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增加購書經(jīng)驗。
〈三〉、小組內(nèi)討論:
1、如何扮演各種角色
2、在形成一個方案的基礎上小組進行演練。
〈四〉、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比賽。
〈五〉、全班同學評議,給予肯定與鼓勵。
〈六〉、課堂小結
1、交流購書心得。
2、作業(yè):自己去體驗購書。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作文興趣
〈二〉、交流啟發(fā),拓寬思路
1、全班交流回憶童年與小伙伴的生活。
2、向小組成員介紹自己熟悉的人,要講得有條理
3、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匯報介紹。
〈三〉、讀習作要求,明確作文要求
1、選擇的人必須是自己熟悉的、喜歡的。
2、選擇的事應該是印象深刻的。
3、事情要寫清楚,語句要通順。
〈四〉、學生嘗試作文,教師巡視輔導。
〈五〉、評議學生的范文,提高作文水平。
〈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1、續(xù)完成作文。
2、完成練習冊。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9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4-29
語文古詩教案05-27
語文小學教案05-30
(精選)語文教案09-26
【精選】語文教案10-05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2-30
語文教案07-2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15
語文教案(精選)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