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7篇[熱]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熟悉的腳印》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3個生字,會寫其中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前后照應的寫用方法,知道尼基申是怎樣走出森林的。
3.懂得知識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分析尼基申是如何根據狗的腳印走出森林的。
2.了解課文前后照應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教學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識記生字,熟讀課文。
2.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一、聯系生活,引入課題
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提問:你熟悉哪些動物的腳印呢?學生自由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邊讀全文,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2.標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詞
1.出示生字、生詞卡片。
2.學生利用拼音試讀。
3.教師教讀。
4.易混字的辨析。
“熟、順、叉、守”都是翹舌音,不要讀成了平舌音!盎ハ唷钡摹盎ァ弊x“hù”,不讀“fù”。
四、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處的位置。
2.描紅。
3.難寫字的指導。訴:左窄右寬,注意不要將最后一點寫掉了。
4.請學生上黑板寫,老師進行糾錯,再次指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內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樣走出森林的。
2.了解課文前后照應的方法。
一、復習檢查
聽寫生字。
指名學生讀課文。
二、認讀生字
1.出示認讀字
xī biàn pèng shòu hǒu
悉 辨 碰 獸 吼
2.老師范讀
3.學生上臺教讀。
4.多種形式認讀。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讀全文,找出文中的問句,并做上記號。
(1)讀第一個問句:“怎樣才能走出森林呢?”
(2)再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說說孩子們怎么會走進森林的?讀出嬉戲的高興勁兒和迷路后的'害怕與恐懼。
(3)啟發(fā)想象:孩子們此時會是一種什么樣子。
(4)讀第二個問句:“你是沿著什么腳印帶我們回來的?”思考:這個問題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孩子們?yōu)槭裁磿蚰峄晏岢鲞@么個問題?體會他們是怎樣向尼基申提出這個問題的?
(5)指導讀這段話,讀出疑問的語氣。
2.再讀全文。
思考:為什么尼基申知道這是狗的腳印而其他孩子們都不知道呢?
四、思路拓展
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1.學生充分交流,選取若干代表發(fā)表看法。
2.老師小結:遇事多動腦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當然,動腦筋的前提是必須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
五、指導朗讀
1.把課文讀正確。
2.把課文讀流利。
3.最后一自然段要讀出尼基申自豪的神情。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鞏固本課的生字。
2.句子練習。
一、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互( hù fù )順(shun sùn )熟( shú sú )守(sǒu shǒu)
二、比一比,組詞
叉( )互( )訴( )順( )
又( )工( )折( )須( )
三、給多音字注音并組詞
覺 還
四、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一會兒……一會兒……
五、談談學完本課后對你大的啟發(fā)教育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 一年級上冊第16課。
教學目標:
1.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想像的奇妙。
重點難點:
通過課文的閱讀,使學生了解課文中介紹的彩虹美麗奇特的景象,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熱愛。
課前準備:
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并結合生活說一說:這是什么?它像什么?
2、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與彩虹有關的一篇課文(出示課題)。
3、說一說:“七彩”指哪些顏色?(介紹科普知識)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進行科普教育,實現學科的整合。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打開書指讀一遍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詞、讀不通順的語句畫下來,多讀幾遍。
2、師范讀課文。
3、小組合作,認讀識字。
4、師出示帶生字的詞或短句,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記憶生字。去掉拼音讀一讀讀生詞、生字。 教師先不要范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讀,使學生在自讀中熟悉生字詞。教師的范讀,可以達到正音、指導的作用。在認讀生詞和生字時,教師有意識的從簡到難,幫助學生在課文的語境中循序漸進地認識生字、新詞,有利于很好的記憶。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味。
1、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讀課文。同組同學互相評價指正。在小組內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懂。
2、師指兩個小組試讀課文,其他小組評價指正。
3、逐段指導朗讀,各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問題。指導學生借助“那是用七彩的絲綢結成的橋。感悟七彩橋給人的`輕盈飄逸之感。理解“傾泄”的意思。 引導想像站在橋上摘星星的情景,學生做一做動作。說一說:星星摘下來你想用它做什么?
4、指名配樂朗讀課文第三段,其他同學想像課文描寫的奇妙景觀。
5、小組互相讀課文,每個人都說一說在讀時自己頭腦中所想像的畫面。、
6、說一說:你見過彩虹嗎?看到美麗的彩虹你想到些什么? 學生在讀中欣賞、讀中體會、讀中評價,既欣賞了別人的朗讀,又欣賞了自己的朗讀,還發(fā)展了評價能力。一系列的引導想像交流,發(fā)展了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激發(fā)想象力。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師引導學生觀察所寫生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及占格位置。
2、學生獨立書寫。提醒學生在自己寫生字之前,先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再下筆。 觀察教師的范字書寫,是學生寫好字的基礎。要求孩子書寫認真并寫規(guī)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意識。
五、課內延伸
1、收集描寫彩虹的詞語、句子或詩,摘抄下來。
2、把你看到彩虹后的奇思妙想寫下來,讀給爸爸媽媽聽。 積累語言,豐富學生的知識。
設計意圖
這篇文章主要是讓學生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想象已現實為主,結合文章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讀懂讀通課文,學生自主解決生字生詞,老師泛讀達到正音的目的,在初讀課文之后交流體會,解疑答難。老師在教學中,適當的向學生滲透一些科普知識。如:彩虹的七種顏色是紅、橙、黃、綠、藍、青、紫,培養(yǎng)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濃厚興趣。
對生詞“似的”的解釋采用了結合上文來理解詞語,讓學生自己來理解,不把知識駕馭在一個很高的位置,而是讓學生結合語境來解答,從這句話中引出瀑布,鼓勵學生多多吸收課外知識,從“瀑布”的樣子讓學生感受“傾瀉”。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課文中作者想象的奇妙,擴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并讓學生自己也去想象雨后彩虹。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各種材料制作美麗的孔雀。
2、學習制作簡單的立體及半立體構成制品,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與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立體及半立體孔雀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孔雀的裝飾及立體孔雀的制作
教具準備:
六種立體孔雀及半立體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紙、CAI課件、六個孔雀樂園(紙工)
學具準備:
學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紙、掛歷、糖果紙等)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配樂欣賞孔雀的錄象、圖片
說說看孔雀的特點及你最喜歡孔雀的哪一部分。
二、傳授新知
揭示課題《孔雀翩翩》
師導言:小朋友,我們都知道孔雀最美麗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別是開屏以后。那誰來說說看,它羽毛美麗的原因?(色彩鮮艷、紋樣豐富且有對稱美)生答
3、探索研究:師將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燈下展示,并發(fā)到個小組中,學生帶著問題討論、研究。
問題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問題二:立體孔雀頭部和身體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體孔雀的區(qū)別。
問題三:老師在羽毛紋樣上是怎樣處理的?(對稱或自由的圖案)
總結:師把小朋友的意見總結,并示范一種立體孔雀的折法供學生參考。
欣賞書本作品,說說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發(fā)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見。
三、作業(yè):
用多種材料做一個立體或半立體的孔雀。
四、動動手
學生制作,教師個別輔導。
五、總結評價
1、評價:請小朋友將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組桌上的“孔雀樂園”里,分小組搭火車進行參觀。
說一說:小朋友談談欣賞完孔雀樂園的感受,并說說哪個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為什么?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ㄒ唬淞⒆饚熤亟痰乃枷耄囵B(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ǘ┱莆、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ㄈ⿲W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ㄋ模⿲W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ㄎ澹┱莆沼嘘P“說”的文體知識。
二、重點、難點分析
。ㄒ唬┍疚牡膶哟谓Y構是怎樣的?
。ǘ┯嘘P疑難詞句的解釋。
。ㄈ罢f”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ㄋ模┰囌浰P于教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ㄎ澹槭裁凑f“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疚氖窃鯓舆M行對比論證的?
。ㄆ撸┰鯓诱J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標)。
。ǘ⿲胄抡n。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p>
(三)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他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jié)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jiān)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他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yōu)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他、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他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庇纱丝梢,《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他在文中闡述了教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tài)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教師”的意思!罢f”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罢f”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他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ㄎ澹┲笇ё宰x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教師點撥指正。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心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閱讀標題,揣測文章內容,猜測作者創(chuàng)作內容。
教師總結:
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著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查閱資料,掃清文字障礙
一、整體感知:
聽配樂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那些“朋友”?他們有些什么特點?
2、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老橋——老朋友樹——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云雀——弟弟石頭落葉小花雷陣雨老柏樹螞蟻——小弟弟歸鳥
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大宅院、一個村落墟里,作者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員。哲人們在談論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曾作過最高意義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這種哲理性的話也不難理解,人這所至,無不打上人的印記;人的發(fā)展理應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從自然景物幻化成親朋好友來看,我們看到了自然的人化;從作者身心徹底放松,對自然景物的親近與賞識,我們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與自然同化,即通過回歸的方式進入同化的境地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7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二、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眾多“朋友”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設計說明】此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的好習慣,一步步深入課文,體會作者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心情,適時地進行人文主義教育:萬物皆有靈性,美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體驗,一棵樹,一片云,一座古橋,甚至是一只小螞蟻都可能觸動你的情思,撥動你的心弦。使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滿懷激情,滿懷喜悅,用一顆虔誠的.心去感悟大自然,贊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
三、合作探究: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美麗的風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呢?
四、回憶課文內容,并說說你對這篇文章感觸最深的一點,帶著感情朗讀這些句子,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設計說明】此題旨在使學生在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基礎上從整體上去感知課文,體會作者融入大自然,領悟大自然的奧妙,接受大自然的恩賜。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使學生同作者一起領悟大自然,熱愛生命,感悟生活的真諦。
五、拓展延伸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成為游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游人互訴心聲,學習小組合作,進行創(chuàng)造性對話。
【設計說明】以問題的形式使內容一步步深入,學生的思想也一步步地在發(fā)展。意在使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對話式描寫(充滿深情),在寫作中要注意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掌握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六、作業(yè)布置“
模仿課文第4節(jié)“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腳上長出了根須……”觀察一下身邊的大自然,展開想像的翅膀,寫一個片斷或一篇小作文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看圖學詞、看圖學句和基礎訓練三部分組成。
全冊共20課,其中看圖學句8課,看圖學句12課。課文內容有反有反映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由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繼承革命傳統(tǒng)、講文明、懂禮貌、助人為樂、勤儉節(jié)約、拾金不昧、爭做好學生的,注意從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課文內容大多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能直接接觸到的,只有少數內容要借助圖片或電教片的直觀形象才能認識。課文語言文字淺顯常用,便于學生仿說,有利于培養(yǎng)、鞏固和發(fā)展聾生的語言能力。
全冊分5個單元,每個單元4篇課文,按照圖片穴刺學句——————看圖學句————————看圖學句的結構進行安排,每個單元后面安排一個基礎訓練。前后課文之間基本上根據內容深淺,篇幅長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進行編排。課文全文注音,便于學生閱讀。生字都在田字格中寫出范字,便于學生仿寫。
本冊安排了150多道課后練習題,每課的練習題基本上反映了這篇課文的教學要求;A訓練共50到題。在這些練習題中除少量內容是拼音練習外,其余都是字、詞、句的練習,體現了識字、學詞、學句是這學期的重點,而三者之間又在逐步加重著句的分量。
本次安排了100多幅彩色插圖,借助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為說話、寫話訓練提供憑借,這是耳聾學生學習語文的特殊需要,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措施。
課本后面附有生字表、偏旁名稱表,供復習之用。
二、教學要求
1、鞏固漢語拼音,提高鼻韻母、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發(fā)音技巧。繼續(xù)學習拼讀音節(jié),能熟練的、正確的讀出音節(jié),學會本冊新出現的音節(jié)。
2、學會242個生字及本冊出現的新詞語,能默寫大部分詞語。認識常見的偏旁,學習區(qū)別形近字。
3、能正確、清晰、熟練的打指語,能看懂學過的手指語;能看(聽)語速較慢、口形較明顯的詞語和句子。
4、能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能正確地運用學過的部分詞語。
5、能正確地理解圖意和相應的句意。進一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培養(yǎng)說完整句、把句子寫通順的能力。
6、練習正確、流暢、有表情的朗讀句子。
7、能背誦句子、默寫句子、學習積累詞語和句子。
8、培養(yǎng)學生正確觀察圖畫和事物的能力,能看圖或看演示說(寫)一兩句或兩三句與句完整、意思連貫的話。能用學過的詞語和句子回答簡單的問題。
9、認識句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本學期的重點依然是識字、學詞、學句。更加重視識字教學,加強了對生字字形和字音的指導。
難點:本冊教材在第三冊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較復雜的單句、“把”字句有關聯詞語的并列復句、簡單的遞進復句、無關聯詞語的因果復句以及簡單的比喻句。句式結構都比上學期增加了難度。
四、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教多,共11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7人。學生年齡小,但都比較聰明、活潑、好動。但因玩得天性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楊文,王慶啟,李惠、陳琪、周潔、張羽聰明好學,學習的主動性強,成績優(yōu)異,而王佳如、田琪琪、錢成、周帥太貪玩,學習的主動性太差,致使成績很不理想,這學期將加大對他們的監(jiān)督,讓他們的心里產生這樣的想法: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
總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在教學活動中要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并把它放大,讓學生自己知道,也要讓周圍的老師和同學都知道!
五、教學措施
1、繼續(xù)加強詞語和句子的積累練習,讓學過的每一個詞和句子都能在生活中運用。
2、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繼續(xù)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提倡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開展學句、練句。
3、繼續(xù)在班內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學習的鎖鏈,優(yōu)生帶差生,優(yōu)生影響優(yōu)生,使班內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4、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學不分家。
5、創(chuàng)設情境,鞏固所學知識。
六、教學進度
周次 學習內容
1~2 1、2課
3~4 3、4、基礎訓練一
5~6 5、6、7課
7~8 8、基礎訓練二、9課
9~10 10、11、12課、基礎訓練三
11~12 13、14課
13~14 15、16課、基礎訓練四
15~16 17、18課
17~18 19、20課、基礎訓練五
。▊渥ⅲ菏S鄡芍馨ㄇ迕,五一、六一的假期和,復習考試的時間)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放、布、熊”等12個生字,會寫“雨、兩”兩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方”、“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小云和媽媽互相送布熊,體會母女之間的情感,知道孝順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內容,通過故事體會母女之間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1、請各個小組長檢查同學的訂正情況,小組長可以給已經完成的組員畫一顆星星。
2、同桌之間相互交換書本檢查預習單上的第四題和第五題,有錯誤的地方幫助改正。
二、導入課題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8課《借生日》,師生齊讀課題。
2、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日,誰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你們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是怎么過生日的嗎?
。ㄖ该麑W生回答,3個,并問其過生日的心情如何)
3、是呀,我們過生日的時候有著許多的祝福和心愛的生日禮物。我們會將禮物保護起來,而課文里的'主人公“小云”卻把生日禮物送給了媽媽?你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學生答“想”)
三、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打開書本地125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子。
師出示句式:
。ǎ┙枭战o()。
2、指名說,齊說
3、合作學習生字
出示:同桌合作【我是識字小能手】
放著布熊快樂怎么早飯上班正要禮物今天
a、同桌合作拼讀生字,輪流讀,提醒字音,識字方法
b、匯報:A、請小老師帶領同學讀。B:你用什么辦法記?
c、去掉拼音,小組長帶領大家讀
d、組內輪流讀
e、全班合作領取生日蛋糕認讀生字。
四、認字寫字
1、我們班的每個小朋友不僅是識字高手,還是寫字能手呢。請打開語文書第127頁,看看誰的眼睛最亮,找到一對長得特別像的生字。
。▽W生會說“雨、兩”)
2、對,請仔細觀察這兩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師范寫,學生書空寫。
4、學生打開書本描紅,再書寫一個。教師巡回指導。
5、相機出示學生作品,進行講評。
6、學生在練習修改,再書寫一個。
7、同桌之間相互合作欣賞、訂正。
五、學習課文內容
A
1、小朋友寫的字真漂亮。老師都忍不住要給你們每個小組都送上一份禮物呢。(老師在黑板上每個小組都加一顆星星)。課文中的小云一覺醒來也得到了一份禮物,你們知道是什么禮物嗎?(知道。是布熊)。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打開書找答案,讀書內容。教師出示:
第一自然段:早晨,小云醒來一看,枕頭邊放著一只可愛的布熊。
那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自然段吧!
2、孩子們:是圣誕爺爺給小云送來的禮物嗎?那媽媽為什么送禮物給小云呢?在小組內齊讀第二自然段。(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
3、指名學生說說媽媽是怎么給小云過生日的。
4、師:媽媽怎么從來不過生日呢?是真的忘記了嗎?媽媽心里只想到小云,而從不想自己,這是多么偉大無私的母愛。≌l還想讀這句話?
5、指導朗讀小云問媽媽的話,讀出小云的疑惑和納悶。
6、分角色讀。(媽媽和小云)
B
1、出示第二幅插圖,質疑:咦,布熊怎么會在媽媽的包里呢?發(fā)生什么事情了?請大家齊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出示內容)
2、原來這是小云想給媽媽過個生日,所以送布熊給媽媽,借媽媽一個生日呢。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云在借生日給媽媽之前會想些什么呢?(小組內討論)
3、小云把這幸?鞓返囊惶旖杞o了媽媽,她是想讓媽媽也過一個快樂的生日,小云多愛她的媽媽呀。ò鍟┱l再來把這段話讀一讀?
3、指導朗讀:
最后兩句話是她經過思考想出的辦法,要讀出肯定的語氣,表現出小云的天真可愛。
4、敘說故事:媽媽知道小云要借生日給自己會對小云說些什么?
六、情感拓展
1、看板書,梳理情感。我想最讓媽媽的高興的是小云學會用自己的愛心關心別人了。
2、親手做一張生日賀卡給爸爸媽媽,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課后你們還可以親手制作別的小禮物送給爸爸媽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7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0-09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小學教案05-30
(精選)語文教案09-26
語文教案【精選】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