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大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知識目標: 反復朗讀,理解寓言的含義。
能力目標: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情感目標:正確地把握人生態(tài)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含義,學習精美的表達。。
教學難點:理解寓言含義。
教學方式: 朗讀、討論。
教學用具: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反復朗讀《白兔和月亮》,理解寓言的含義,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人們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與失將會伴隨我們今生今世。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逼鋵,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
二、朗讀《白兔和月亮》,整體感知: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 找出故事情節(jié)中的兩次轉折,把握結構, 掌握課文內容。
三、學生自由地散讀,討論理解寓意。
思考1:白兔賞月的心態(tài)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tài)的影響。第一問,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回答。第二問,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思考2: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圍繞如果某種擁有,帶來的是無窮的得失之患,使人緊張不安,那還不如沒有,不鼓吹一無所有。
擁有財產就一定患得患失嗎?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諷刺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
思考3:自我反思 :①我們應從白兔身上學到什么?
、谀闶欠裼羞^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么?
、畚覀儜鯓影盐兆约旱娜松鷳B(tài)度?
引導學生自相對照,正確面對得失,把握人生態(tài)度。
思考4:由你讀到的這個故事思考:什么是寓言?
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個短小而生動形象的小故事中,就叫寓言。
基本特征:象征手法,比喻、擬人、夸張。
四、個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特點和寓意。
五、感知語言: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賞析。
例如,“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讓學生試著仿寫,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為合情合理的句子。
1、 _______________皎潔的月色。
2、 _______________無憂無慮的嬉戲。
3、 _______________心曠神怡地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舉世無雙。
5、 _______________一掃而光。
6、 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六、作業(yè):查字典、詞典,注音:
皎潔,慧心,嬉戲,風韻,慷慨,撤銷,稟告,無憂無慮,心曠神怡,歸屬,險象迭生 ,
陰晴圓缺
解釋詞語:審美,閑適,窖,得失之患,泯,舉世無雙
七、板書設計:
白兔和月亮
周國平
↗ 心曠神怡地賞月 ↘
白兔和月亮 轉折1:諸神賞賜
。ǖ檬е迹┄K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轉折2:請求撤銷
第2課時:
反復朗讀《落難的王子》,理解寓言的含義,體會其情節(jié)的巧妙。
落難的王子
周國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寓言導入。什么是寓言?寓言的基本特征?
同學回答,進一步明確什么是寓言,寓言的特征。
二、朗讀《落難的王子》,整體感知: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要求學生完整地復述課文,掌握課文內容。
“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在我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有什么意義?
這句話表現了一個旁觀者對不幸者的嘆息。第一次是王子對天災人禍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對王子落難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對“我”遭受厄運而言。這是嘆息者未經磨難的一種虛妄的假設。(其實未必如此,假如災難真的落到了人們的頭上,誰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課文中反復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三、學生自由地散讀,討論理解寓意。
思考1:王子落難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開始很脆弱,后來堅強起來。原因:一是他經歷了厄運,二是他沒有被厄運所嚇倒,挺了過來。
思考2: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編排情節(jié)有何用意?
讓學生理解作者設置這樣的極端情節(jié)的典型意義。(構思巧妙)
思考3:“我”是王子落難全過程的見證人,然而,厄運也落到的“我”的頭上,這一情節(jié)說明了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訴讀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災難可能不期而至,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勇敢面對。
思考4: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只有落難后才能戰(zhàn)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王子落難的故事還會不斷發(fā)生,而旁觀者的嘆息也將無限循環(huán)地延續(xù)下去。只有經歷厄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的頭上,誰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運能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這個問題要啟發(fā)學生辯證地來談,談透徹,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觀的教育。
四、個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特點和寓意。
五、比較閱讀 :與《白兔和月亮》比較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辨析:兩篇課文在表現主題、安排情節(jié)、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方面,有什么異同。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
學生可自由評說,教師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適當點撥。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將問題歸結到以下幾點。
、僭谥黝}上,兩篇寓言都是寫人生態(tài)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寫人在獲利之后的心境;《落難的.王子》寫人在受難后的狀態(tài)。
②在情節(jié)上,都表現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寫“好事”可以變?yōu)閴氖;《落難的王子》寫“壞事”可以變好事。(“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決定于當事者的思想觀念。)
、墼诒憩F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見大地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濃些,而《落難的王子》寫得更像是事實。
④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以敘事為主(這是敘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敘事的基礎上,多有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且多議論;《落難的王子》則重在敘事。
以上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教師引導得當,還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據情況處理。
六、體驗與反思
、偃松谑溃蚋;虻,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②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是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的。
、蹖嶋H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畢竟不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的意志品質?
七、小結:
我們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應當怎樣把握人生態(tài)度,對待人生際遇。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愿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八、作業(yè)1:查字典、詞典,注音:
厄運,折磨,行乞,擄去,正色,落難,流落
作業(yè)2:解釋詞語:厄運,多愁善感,天災人禍,突如其來,異國他鄉(xiāng),
作業(yè)3:(可選擇)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九、板書設計:
落難的王子
周國平
寓意:厄運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
教學反思:
在教學設計上,采用對比閱讀教學的方法,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突出教學重點。既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也為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啟示。另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文體知識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從中獲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yǎng)。
語文教案 篇2
1.識字與寫字
。1)有初步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詞典。
。2)認識240個生字,會寫300個生字及教參中要求的帶生字的詞語。
(3)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整潔。
2.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
。2)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逐步做到邊讀邊思考。
(3)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注重詞語的運用和積累。
。4)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點句,理解自然段的內容。
。6)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7)體會逗號、句號的不同用法,學習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3.習作
。1)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樂于把自己感興趣的見聞,經歷過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話寫下來,并能讀給別人聽,與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學寫觀察日記、請假條兩種應用聞。
。3)看圖作文,能根據多幅圖展開想像,把圖中描繪的內容寫清楚寫明白。
。4)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等常用的標點符號。
4.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培養(yǎng)講普通話的習慣。
(2)在交談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講清楚;聽的同學要認真傾聽,有不明白的聽完后再提出;在交談中養(yǎng)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
5.綜合性學習
。1)結合語文學習,觀察生活,觀察社會。
。2)在兩次“語文大課堂”活動中,要精心準備,積極參加。在活動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動口、動腦、動手,把活動——表達交流——習作結合起來。
學年度 下 學期 語文 學科教學進度表
周別 教學內容(課或章或單元) 教學活動 時數 備注
1 導言——1、大海的歌
2 2、帽子和鳥窩——4、沙灘上的童話
3 語文百花園一——6、蝸牛
4 7、寓言兩則 中秋節(jié)
5 8、好伙伴——語文百花園二 運動會
6 語文百花園二 國慶節(jié)
7 9、電腦棋手——10、走馬燈的奧秘
8 10、走馬燈的奧秘——語文百花園三
9 13、古詩兩首——15、錫林郭勒大草原
10 16、趙州橋——語文百花園四
11 17、七顆鉆石——19、傾斜的傘
12 20、一顆豌豆——語文百花園五
13 21、群眾也在淋雨——23、“神童”的秘訣
14 24、說話算數——語文百花園六
15 25、古詩兩首——27、一個小山村的故事
16 28、南極,一片凈土——語文百花園七
17 29、炎帝創(chuàng)市——31、阿凡提的故事
18 32、哪吒鬧!Z文百花園八 元旦節(jié)
19 復習
20 復習
21 復習
22 期考
教案
課名 導言課 新授課 1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本冊所學內容,使學生對本冊所學內容有一個大致的印象。
2、提出本冊學習要求,并規(guī)范課前預習和課前五分鐘要求。
3、老師提出本學期每個學生的希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開始我們就要進入三年級的學習了,三年級的同學們在學校已經是哥哥和姐姐了。應該在各個方面都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給小弟弟和妹妹們做出榜樣。這個學期的學習內容比原來我們所學的又加深了不少,下面我們先一起來看看課文的目錄。大家翻開書
二、分析本冊所學的內容
師:我們先來看看從目錄上看這個學期我們一共要學習多少篇課文?
師:除了課文外還有我們熟悉的一個學習內容那就是——語文百花園
師:說得對,在這個美麗的百花園里,大家都可以學習到豐富的語文知識,我們要向勤勞的小蜜蜂那樣,勤勞地在這些物產豐富的百花園里吸取豐富的'知識,并不斷地積累下來,就可以釀造出最最香甜的“蜂蜜”來!這個蜂蜜誰知道是什么。
師:此外,為了幫助大家學習好漢字不但會寫還要會靈活運用,所以編這本書的叔叔阿姨們還幫大家安排了三次的識字。而且每次識字里都有好聽的兒歌,還有許多的好聽的故事,聽了老師的介紹大家想不想趕緊學習到這些知識?
師:可是我們要怎么樣才能把這些知識都學會呢?下面我們要一起來想想辦法出出主意。
三、總結提出學習的要求
生述,師小結板書。
1、課前要認真預習。(1讀2劃3想)
1讀就是在學習每一篇課文之前都要把課文和課后的生字讀五遍,如果五遍讀完還沒有讀通順和流利那就再讀五遍,直到自己讀給自己的家長聽他們覺得滿意了才行。讀好了之后,每篇課文都要給家長簽字,怎么簽呢?XXX已經讀了課文()遍,讀得()流利。2劃那就是讀好了書之后還要把每個自然段的序號標出來。還記得怎樣去找自然段嗎?(對,去找前面空了2格的地方),劃出了自然段的序號第二項的要求就完成了一半,還有一劃是什么呢?(對了,我們還要把每一課里的生詞給劃出來)怎么樣知道哪個是生詞?(對了,翻開后面的生字看看,再去課文里找,只要能與生字組成詞的我們就叫它——生詞)比如:第一課里.....
3想,又是什么回事呢?古代有一個很有智慧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孔子,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勤奮求學而不用心思考,最終還是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僅是空想而不肯勤學,心中有疑問而不想辦法去解答,久面久知所學的知識就會一點一點地忘光。
所以我們不但要做個會學習的人,更要做個會思考的人,會提出問題并能解答問題的人。這樣的人才是最最全面的人,最最讓老師和同學欽佩的人。所以我們在預習時還要學會想,想什么啊?(有很多,比如:課后的思考題,還有對課文中有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清楚的詞語啊句子啊,我們都可以用這個寶貝?,對啦,用它來記錄下來,去問問爸爸、媽媽、老師,甚至同學之間也可以,也可以在課堂上學習的時候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幫解答,也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快樂的果實。
2、課前預習我們會了,接下來還要注意什么呢?對了,課堂上的學習。上課專心聽課可是學好知識和本領的關鍵。上課學習也有個小竅門:1聽2想3筆記
3、提出課后復習的要求
認真作業(yè),勤讀背書,認真寫字,勤寫日記,只要努力,一定成功!
4、提出課前五分鐘的學習要求
四、老師提出本學期每個學生的希望。
師:老師相信大家經過自己的努力、同桌的努力、全班的努力,我們班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
教案
課題 1大海的歌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潮聲、玉鏡、仰頭、翻滾、奔騰、琴師、湊出、漁帆”等詞。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海的神奇與變化多端。發(fā)展想象力。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海的特點,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手段、方法 談話、討論、交流
第一課時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情趣。
。ㄒ唬┙處煂дZ:同學們,見過大海嗎?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大海的風光吧!
(二)初談對大海的感受。
看了錄象,再結合你見過的大海,說一說你感覺到大海怎樣?
。ㄈ┙沂菊n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組描寫大海的詩歌。齊讀課題。
。ㄋ模┵|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ㄒ唬.自由讀課文,認識生字詞:帶著問題我們來讀一讀課文。首先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認識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熟。在自己認讀的基礎上,出示課件,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ǘ┲该x課文,糾正字音。
。ㄈ┱n文中有幾首詩?每首詩中的大海給你什么感覺?你最喜歡哪首詩中的海?
三、朗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你最喜歡的那首詩,想想你為什么喜歡這首詩?
課件出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1)這首詩讓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點?
。2)你最喜歡哪些語句所描寫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樣?試試怎樣讀出你的感受?
。3)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別人幫助解決。?
2.根據喜歡的不同內容自愿組合,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
3.小組匯報、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個人修改
計 A播放錄象一:天水相連,蔚藍一片的情景。
B引導學生朗讀,品味:玉鏡、翻滾奔騰、來往穿梭等詞語,想象其描繪的情景,從而讀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風的神奇:
A課件出示填空:
B思考:為什么用省略號?還會怎樣?[引發(fā)想象]
C仿照這首詩的語句說一說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靜的神奇:
A播放錄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靜的海面上)幫助學生理解風平浪靜的景象和“抱著明月”、“背著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讀、評議:
四、朗讀課文,選背詩句。
1.自愿結合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
五、拓展活動:
收集有關大海的詩文,了解有關大海的知識,小組合作辦一期關于大海的手抄報。
第二課時
1、復習會認字。
2.學習會寫字。
。1)自主學習12個生字。(讀準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2)小組合作討論。(音、形、義、寫。)
。3)小組匯報,教師點撥:“文”與“紋”、“朝”與“潮”、“鏡”與“境”的對比、區(qū)分。
。4)學生選出最難寫的字,師生探究。
教師板書:滾(注意右邊的間架結構:上、中、下三部分長短、寬窄進行畫線比較。)
部件拼擺,實物投影展示、評議。
。5)學生練寫,小組交流、評改。
3.檢查背誦情況。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習公儀休的美好品質。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劇本。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后,讓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和人物。幫學生理一下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
2、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說說公儀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比如公儀休:愛吃魚。清正廉潔。聰明機智。)這些都能從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快速讀劇本,邊讀邊劃有關語句。
a)學生自由讀劇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個性特點
其間幫學生理解諸如:公儀休為什么不收鯉魚那段經典的話語;管家為何要送鯉魚給公儀休,為何偏偏送的是鯉魚;公儀休是如何拒絕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個性品質的問題。)
三、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臺詞。
四、表演。
1、分配好角色,大家當導演,有什么話想對演員說(說表演的要點)。(如時間緊就演公儀休拒收禮物一段)
2、表演
3、點評。有沒有把大家的意圖演出來。
4、學生對照看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再反饋表演,要求要加進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五、明理
追問:公儀休拒收禮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沒有?你認為公儀休是個怎樣的人?你以后會怎么做?
六、課后試演課本劇。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會讀練習中8個詞語,會用“多么”說一句話。
2、朗讀課文。
3、借助科件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牽;ǖ奶攸c,體會大自然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重,難點:
認讀生字。
教具:
電腦科件
課時:
第一課
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在12課中我們知道了許多花的名字以及他們的.特點,平日你們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老師也喜歡花,您們想不想知道?(出示科件1:跳動的鮮艷的牽牛花這幾個字)小朋友讀讀?,這就是牽;。(出示科件2:書中牽;ǖ牟鍒D)誰能說說這幅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課。
二、新授:
(一),檢查自學情況1、個人準備預習情況
2、四人小組匯報(先提出要求:控制噪音,全體參與,不說廢話)
3、全班匯報(由學生提要求:聲音響亮,讀的流利,沒有錯誤)4、總結,點評。
。ǘ、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牽;ǖ哪男┨攸c。
2、指讀課文,繼續(xù)想課文寫了牽;ǖ哪男┨攸c。
3、回答并讀出有關的句子。(出示科件3:一朵牽牛花)
4、感情朗讀其特點的句子。(你喜歡哪句就讀哪句并點評,用“多么”說一句話)
5、過渡:看,牽;ǖ脑缙鸾行蚜耸澜缟纤械幕。(出示科件4:百花先后競相開放)
6、感情朗讀
7、小結:正是有像牽;ㄟ@樣美麗的花打扮著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學生齊說)繁華,芬芳。
。ㄈ、全文總結:愛花,惜花
三、鞏固
1、讀生字。
2、同桌配合擴詞說句子。
四、作業(yè)
練習生字。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深情地朗讀。2、細膩地感受。3、詩意地仿寫。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背景地導入。
1、今天我們一首現代詩《天上的街市》。這是一首寄托了作者郭沫若的理想的詩。這一課的學習任務是(見上)。
2、我們讀詩,要知道作者是什么樣的人,還要知道作者寫詩時的情境,這就是讀詩的背景。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詩人、學者。其詩集《女神》融入了大膽的想象,奇特的構思,保持了浪漫主義藝術風格,一些詩作流露出詩人積極的探尋與追求光明的心情。作品還有詩集《星空》;劇本《屈原》、《高漸離》、《棠棣之花》等。
本詩寫于1921年,五四運動高潮已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處于北洋軍閥混戰(zhàn)時期。社會“冷酷如鐵!黑暗如漆!星穢如血!”詩人對祖國的憧憬被黑暗社會擊得粉碎。他陷入了苦悶感傷中,但他沒有悲觀失望,依然不倦地搜索和追求理想世界。
《天上的街市》是作者根據我國古代神話“牛郎織女”的傳說,加以再創(chuàng)造,并借助豐富奇特的聯想與想象,描繪了天街美好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3、這段文字向我們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中國正處于社會最黑暗時期,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這首詩是作者改編神化傳說“牛郎織女”而成的,作者是想借詩歌表達自己追求自由幸福的理想。
二、深情地朗讀。
1、讀詩的第一個要點:要隨著詩情,進入詩境,每一個字都要
飽含情感。聽讀一二節(jié)。
2、生自讀,齊讀。提示要有韻味。
3、第二個要點:要把握基調,就本詩而言,要讀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幸福與自由度渴望。范讀第三節(jié)。重點提示“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中“牛兒”升調。(語氣、語調)
4、要點三:要讀出語音輕重,音節(jié)快慢,語氣強弱。(提示重音、節(jié)奏,重點范讀第四節(jié)及末一句(“燈籠”延長音;“在走”用升調)。
5、整首詩齊讀后,采用“自由朗讀”的方式:“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朗讀者……”
6、實踐了這三點朗讀的要求,讀詩時表現的韻味就不同了。請看,又來一首寫“牛郎織女”的詩了: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7、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進入詩境,深情地朗讀,注意強弱、停頓、輕重,自讀后齊讀。再點名讀。
8、這兩首同一內容的詩,“牛郎織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ㄒ粚懙氖桥@煽椗粺o情的天河的痛苦的心情。織布機札札地響著,織女的淚水如雨,她只能永遠寂寞地織布,隔著一條天河,有情人只能遙遙相望而不能說話,這是對封建禮教的不滿。一個寫的是牛郎織女不再被天河隔開,而且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天天在街市上逛街呢!
三、細膩地感受。
1、作者為什么要對“牛郎織女”的傳說作改動呢?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細膩地感受。
有這樣一個話題需要我們從課文中找內容來完成:
我從中感受到。
橫線上的內容:可以是一個字眼,一個詞,一句詩,或是一節(jié)詩、全詩。感受的內容可以是動作、心情、形態(tài)、情景、畫面,或者是詩的結構、情感、手法……一句話你們的發(fā)言是自由的。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什么就說什么。
舉例:我從“請看那多流星”中的“朵”感受到:“朵”,常用于花,而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兒一樣美好。
2、師生交流。備疑:
。1)“現了”不可改為“亮了”:天上的星星都亮著,白天被太陽的光芒掩飾了。明星就是“亮”的意思。
。2)“遠遠”疊詞,有音樂感!包c”只有人才能辦到,而詩寫的就是“天上的街市”,有街市就有人,扣題了。
。3)“定然”“定”堅信這個美麗的街市是存在的。
。4)“陳列”是說物品放了很長的時間,和下文“世上沒有的珍奇”呼應。
。5)“你看,那淺淺的天河”,這里加了逗號,可使讀者感到親切,拉近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皩拸V”與“來往”押韻。
3、若把第三節(jié)改為“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無限寬廣。那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只能夠隔河相望”我覺得改了,更加符合傳說,好不好呢?不符合作者心中的美好的想象,美好的向往:向往美好的生活,向往人間能夠像天上一樣美滿,自由。
4、再次齊讀全詩,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生活)
四、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全詩并背下來。
教后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與檢查。
1、生字詞。
2、背誦。
二、詩意地仿寫
1、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進行第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詩意地仿寫。
2、仿寫什么呢?看詩的第一節(jié),一起齊讀一遍,就仿寫這一節(jié)。你們看這節(jié):如果改為:“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毙袉?為什么?用了什么手法?(聯想、想象)
。ㄗ髡哂扇碎g的街燈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明星聯想到了天上的街燈,然后想到了天上的街市。由街市想到了物品(珍奇),想到了人——牛郎織女—天街閑游
這是由實到虛的過程。首先是聯想,然后是想象。板書:
街燈 明星 (天上的) (天上的) 牛郎織女
街燈 街市 天街閑游
聯想 想象
(實)——————————————————— (虛)
3、生仿寫,并朗讀。
三、放飛地想象。
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古詩,先請大家自由朗讀,然后分小組討論,作者是怎樣來發(fā)揮想象力的?
夢天
唐
李賀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碧天色。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鳥。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這首詩歌中,詩人夢中上天,天上眾多仙女在清幽的環(huán)境里,你來我往,過著一種寧靜的生活。而下望人間,時間是那樣短促,空間是那樣渺小。詩歌寄予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沉感慨,表現出冷眼看現實的態(tài)度。文藝評論家說:“藝術想象是創(chuàng)造詩美的生命力!笨梢娝囆g想象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用了,而這些年,研究者們有了驚人的發(fā)現,“文人的藝術想象常常成為未來科學的發(fā)現”。(板書)
2、宋代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有“高處不勝寒”之說,這種大膽的猜測,今天的科技已經印證了。
“科學源于幻想”這已成為新格言,不少科學發(fā)明便是最好的例證?膳e例。
3、富有創(chuàng)造力,離不開想象,下面我們進行思維訓練,看看哪些同學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請看一則材料。
景泰藍的紗質燈罩。燈罩透出淡黃的光圈,微微顫動著,把我所住的小屋染成一片朦朧的海,這時我正在觀看窗外的波形浪影,海,卻驟然撲了進來。
清涼的海水浸泡著我,好像我已不是用嘴呵氣,而是用腮,帶著土腥味的水草纏著我,紫菜,海參,隨手可摘,紅珊瑚,白珊瑚,玲瓏剔透,。
我,發(fā)現我已不復存在!
我是在鼓鰭尋詩,暢游心!
。1)請寫出上文中與課文第一節(jié)相類似的聯想和想象鏈。
光圈
海
我
魚
。2)根據上下文,在橫線上加寫一個句子,使前后文一氣呵成。(應寫海洋生物)
4、根據提供的詞語,請你們經過四五步的聯想,使兩個意義相距很遠的詞語聯系起來。
示例:木質
樹林
田野
足球場
足球。
。1)雪花
茶
。2
鋼筆
月亮
(3)沙灘
啤酒
(4)夏夜
鮮花
三、作業(yè)。
1、根據提供的情景,編一則小故事。
月光 樹影 笛聲
海豹 高原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儆懈星榈乩首x課文,感知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谧プ≈攸c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壅归_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軣釔圩匀,熱愛生活。
二、教學重點。
感知內容,理清思路,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課前準備。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本文,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來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四、教學內容。
抓重點詞語,感知內容,理清思路,誦讀感悟。
五、教學設計。
1、整體感悟。
①導入新課。
閱讀標題,揣測文章的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板書課題:山中訪友。
如果你沒讀過課文,請展開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即可。
學生可能會說:
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
教師:可作者是怎樣說的呢?
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趯W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幽徑、逝川、青翠、唱和、湛藍、贊助、玄奧、清澈、禪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滅、返老還童、津津樂道、梔子花。
、鄹形騼热
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學生討論明確:
讀到第3自然段,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研讀與賞析。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都是一些什么樣的朋友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①精細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自主探究,討論明確:
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詩。白云大嫂天空的護士,使天空返老還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無回報地從古唱到今。
懸崖一爺爺一一給人清凈、無雜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純潔少年,從不說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頭上悄悄做一會兒女性(尋找一份莢)
陣雨俠客吼叫,醉酒的詩人朗誦感動又嚇人。
老柏樹慈祥恩澤、遮雨,螞蟻小弟弟患難兄弟,
歸鶴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诤献魈骄浚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
討論明確:
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著作者把自己想像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蹘е星槔首x課文,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4、體驗與反思。
、儋|疑交流。
我們隨著作者“帶著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可以向同學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形成討論交流的過程。
5、教師小結。
①當你帶著好奇和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完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并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谕卣寡由熳鳂I(yè)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成為游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游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下節(jié)課交流。
6、信息反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過電視劇《水滸傳》嗎?談一談你對《水滸傳》的了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景陽岡》,去認識打虎英雄——武松吧。
板書課題:景陽岡 (解題)參照“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耪页鼍唧w描寫打虎的部分多讀幾遍。
、瞥舜蚧,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它們與打虎有關系嗎?
、俏渌山o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把字音讀準確,不懂的字詞可查閱工具書進行解決。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⑴小黑板出示:嚇唬、詭計、踉踉蹌蹌、腰胯等詞語。⑵指名朗讀。⑶重點指導個別字詞的音、形、義。⑷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重點寫了哪些內容?(板書:喝酒,上岡,打虎,下岡)三、再讀課文,重點研讀“打虎”片段。
1細讀打虎的內容,說說老虎和武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橫線畫下來品析。
3展示交流打虎: ⑴引導學生抓住老虎傷人的三招以及武松對付老虎的`三閃來學習。老虎:一撲 一掀 一剪 武松:閃在青石旁 閃在大蟲背后 又閃在一邊)
、莆渌傻倪@一系列的“閃”能否換成“躲”,說說理由 。
⑶找出武松打虎的動作描寫(掄 劈 揪 按 踢 提 打 ),感受武松的英勇無畏。⑷讓學生試著表演武松打虎的精彩過程,師生共同點評。
⑸請同學們欣賞一下電視劇《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再次感受武松的機智勇敢和打虎時驚心動魄的場面。
、视懈星榈乩首x。讀出老虎的兇猛,讀出武松的機智勇武。
⑺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
喝酒:⑴引導學生抓住武松喝酒時的語言與動作描寫來學習
、聘惺艿轿渌墒裁礃拥男愿裉卣。(倔強豪放)
4.教師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重點交流了打虎和喝酒兩個部分,已深切感悟了武松的倔強豪放與英勇無畏。除了這些,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上岡,下岡),它們與表現文章中心有關嗎?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3、聯系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能模仿造句。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關鍵詞句,感受煙臺海的壯觀絢麗,人的勤勞能干。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構建閱讀話題。
1、引導學生談談對大海的印象。(可回憶《趕!罚
2、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學生發(fā)現煙臺以及其北面臨海的特點。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播放配樂朗誦,交流聽后感受。
2、放手試讀,整體感知。
3、反復朗讀,正確連貫認讀。
。ㄐ〗M長在組內主持評議、改進)
4、點名分自然段朗讀,讀后評議。
5、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效果。
(1)出示,點名認讀。
(2)理解:礁石、錨、起錨等詞語的意思。
。3)點名說字形特點及書寫注意點。
。4)教師范寫、講解,學生描紅、臨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說話提示: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2、強調關鍵詞語:冬、春、夏、秋,海、人。
3、學生在組內討論練說。
4、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四、課后練習。
朗讀課文,練習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自讀全文。
二、精讀課文
1、師生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各自讀介紹“!钡牟糠。
(2)你覺得要讀好這段話,要突出哪些詞語?
(3)引導學生交流,歸納出“氣勢洶洶、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撲向……濺起……發(fā)出……掀到……”等詞句。
。4)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寒流襲來時,煙臺海浪洶涌的壯觀景象,體會煙臺海的'獨特。
。5)在海邊的人們是怎樣的?找出課文中描寫人的有關詞句。
(6)學生交流,教師歸納:有“紛紛頂著……觀賞……不顧……站在……拍照留念”等詞語,體會煙臺的人和外地的游客不畏嚴寒、不懼風浪的豪邁情懷。
(7)引導學生開展朗讀競賽,在讀中進一步感受煙臺海的獨特魅力。
。8)你覺得冬天的海美嗎?愿意記住它嗎?先自己讀讀,再在小組里試背,最后有感情地背給大家聽。
。9)點名背,評議、小結背書情況。
。10)小結學習方法:整體讀,感知本段主要意思;分層讀,抓住關鍵詞句理解體會;賽一賽,讀出自己的領悟;背一背,表達自己的感情。
2、學生按上述的學習方法在小組內自學介紹春、夏的兩個自然段。
。1)學生自學。(讀、賽、背)
。2)分四人小組討論、匯報。
。3)集體評議匯報情況。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著追逐著奔向、觸摸到、退了回去、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等詞句,體會冬去春來,煙臺的!拔⒉ǚ浩稹钡木跋蟆Mㄟ^“脫去、駕船駛過、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jié)”等語句,感受煙臺人不誤春時、勤勞繁忙的情景和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涼爽和愜意、水平如鏡、浮出、拖著、倒映著、呢喃細語”等詞語,感受夏日煙臺的海的浪漫可愛,人海相依的恬靜和愜意。
三、課后拓展練習。
1、把1—4自然段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家長聽,請他們進行書面評價,將書面評價添加到成長檔案袋里。
2、用上“像、宛如”等詞語,練習寫一些打比方的句子。與眾不同的句子,老師將會獎勵“創(chuàng)造星”或“聰明花”。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在冬、春、夏三季節(jié)中,煙臺的海各有什么特點?
2、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些特點表現出來嗎?
二、指導學生繼續(xù)精讀課文。
1、自讀第五自然段,整體感知。
2、找出最能表現秋天海的特點的句子,朗讀體會。
“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湛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
“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
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哪些句子能夠看出漁民緊張忙碌的生活?
“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
4、開展朗讀競賽,指導有感情朗讀、背誦。
5、總結冬、春、夏、秋四季煙臺海的特點。
“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充實(忙碌)”
6、齊讀第6自然段,填空:煙臺的海是一幅( ),是一道( ),是一座( )。
7、輕聲自讀,體會畫、背景、舞臺。
8、欣賞畫面,加深理解。
說話提示:說是“一幅畫”,是因為( );說是“廣闊的背景”,是因為( );說是“壯麗的舞臺”;是因為( )。
三、課堂演練。
1、煙臺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季節(jié)呢?向游客作一番介紹。
2、你游覽過什么地方?哪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讓我們分享一下嗎?
3、學生演練,集體評議。
四、課后拓展練習。
1、寫一個片斷,介紹一處迷人的風景,作為自己手抄小報的備用稿。
2、預習《黃果樹瀑布》。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精選)11-20
(經典)語文教案12-06
語文教案(精選)09-13
語文教案08-09
經典語文教案05-27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教案【精選】09-06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9-29
語文《風箏》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