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滕王閣序》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xué)、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滕王閣序》教案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滕王閣序》教案優(yōu)秀1
教學(xué)目標:
1、感悟初唐詩人對宇宙的思考,王勃教案。
2、初步體會初唐詩歌剛勁而飛動的抒情風(fēng)格。
3、勾畫出詩中表示時間和空間的詞語,體會作者面對永恒的存在所發(fā)出的人世滄桑之感。教學(xué)重點:
1、重點理解詩人是如何通過時空轉(zhuǎn)換表達盛衰無常的感覺的。
2、作者面對永恒的存在所發(fā)出的人世滄桑之感。
學(xué)習(xí)方法:誦讀法、感悟法、點撥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xué)們應(yīng)該記得,在必修四中我們學(xué)習(xí)過王勃的《滕王閣序》,序末的"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一句中的"四韻"是指什么?對,是指王勃的七言律詩《滕王閣》。由于序文的影響太大,湮沒了這首詩的藝術(shù)價值。很多讀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閣序》,卻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閣》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首詩。
二、回顧作者、作品及背景。
1、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人。初唐詩人,與揚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幼富才名,六歲能文,十八歲即應(yīng)舉及第,授朝散郎,為沛王府編撰,以事忤高宗被逐后任虢州參軍,因殺官奴獲罪被革職,其父也被牽連遠謫交趾令。
二十七歲時,前往交趾渡海探父,溺水驚悸而死。王勃的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為名作,名句有"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境開闊,甚相慰勉!峨蹰w序》在唐代已膾炙人口,傳為佳話。
2、王勃的詩雖有時流于華艷,但風(fēng)格清新,內(nèi)容充實,對開創(chuàng)唐代詩風(fēng)和促進五言律詩的形成,都有一定貢獻。原有文集已散佚,現(xiàn)在傳世的是明人所輯的《王子安集》。
3、滕王閣,是唐高宗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贛江邊,俯視遠望,視野均極開闊。滕王閣座落于江西南昌贛江與撫河故道的匯合處。滕王閣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始建而得名。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
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名樓。唐高宗上員二年(675)秋,王勃赴交趾探望父親,途經(jīng)洪州,參加了都督閻公為名流們在滕王閣上舉行的盛會。王勃即席作了此詩,并作《滕王閣序》。這首詩描寫了滕王閣高遠的氣勢和贛江一帶的景色,意境開闊,意氣飛揚。
三、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范讀。
2、對照注釋自由朗讀。
3、指名試讀。
4、學(xué)生用自己的話解釋詩
注釋江:贛江。檻:jiàn欄桿。
和同學(xué)合作,解釋詩句
高高的滕王閣靠著江邊,佩玉、鸞鈴鳴響的豪華歌舞已經(jīng)停止了。早上,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黃昏,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閑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時日悠悠不盡,事物變換,星座移動,度過幾個春秋,教案《王勃教案》。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欄桿外的長江空自流淌不息。
四、賞析詩歌
這首詩原附于《滕王閣序》后,序末"四韻俱成"一句中的"四韻"即借代此詩。由于序文的影響太大,湮沒了這首詩的藝術(shù)價值,很多讀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閣序》,卻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閣詩》。
(一)賞析首聯(lián):
1、滕王閣的特點是什么?從哪個詞可以形象表達出來?
特點"高","臨"字突顯滕王閣的高聳,滕王閣的居高之勢。
2、佩玉鳴鸞是怎樣的場景?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詩人有何感慨?
場景:當年興建此閣的滕王及其賓客,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瑯玉佩,來到閣上,舉行豪華繁盛的宴會的情景,場面十分豪華。(又舞女身上的裝飾,代指舞女)
藝術(shù)手法:一個"罷"字,轉(zhuǎn)入了現(xiàn)實的描寫,詩句由古及今,滕王已經(jīng)死去,以建時宴會的豪華反襯過后的凄涼。(使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感慨:表達了詩人對繁華易逝,興衰無常的感慨。
3、首聯(lián)兩句從不同的方面寫滕王閣,是哪兩個不同的方面?
空間:高。時間:逝。
4、總結(jié):此聯(lián)為起,緊扣滕王閣,既寫其地勢,亦寫其冷落。
(二)賞析頷聯(lián):
1、畫棟、南浦云、珠簾、西山雨四個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運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這種意境和首聯(lián)的哪句緊扣?
第三、四兩句寫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這里詩人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既寫出了滕王閣居高臨遠之勢,又寫出了滕王閣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意境冷落、凄涼。與"佩玉鳴鸞罷歌舞"緊扣。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效果。描繪了滕王閣昔盛今衰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易逝,繁華難再的感慨。
"飛""卷",化靜為動,賦予靜景以動態(tài),增強了生動性和畫面的'靈動感。
2、這兩句寫景句所寫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一仰一俯,一高一低,錯落有致。
3、總結(jié):此聯(lián)為承,緊承首聯(lián),營造冷落凄涼的意境。抒發(fā)了興衰無常的感慨。
詩人通過時空轉(zhuǎn)換表達盛衰無常的感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思考: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屬于空間的有哪些?屬于時間的有哪些?
屬于空間的有:閣、江、棟、簾、云、雨、山、浦、潭影;
屬于時間的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
這些詞融混在一起,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環(huán)繞著一個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fā)揮其眾星拱月的作用。
(三)賞析頸聯(lián):
1、第五句"閑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筆觸則由頸聯(lián)的空間描寫,轉(zhuǎn)為時間的描寫。"悠悠"二字點出了時日的漫長。
2、"日悠悠""幾度秋"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慨?
詩人以博大、永恒、無極的景象物候襯托人生短暫,抒發(fā)白駒過隙、時不我待的進取激情和向上精神。自然過渡到"檻中帝子今何在"。
(四)賞析尾聯(lián):
1、末尾兩句,詩人在提出建閣的人如今何在的疑問后,"檻外長江空自流"句,融情于景,以景作結(jié),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感慨。以景作結(jié),似答非答,更進一步抒發(fā)了人生盛衰無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檻外長江空自流"一句與李白的詩句"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五、主旨:《滕王閣》詩以極其凝煉的語言高度概括了《序》的內(nèi)容,詩人回憶起滕王閣當年的繁華,如今卻是物轉(zhuǎn)星移,面對世間的盛衰無常,詩人不禁感慨萬千。詩人面對永恒的存在,產(chǎn)生了盛衰無常、人世滄桑之感,也委婉地流露出詩人時不我待、急切地想建立功業(yè)的心情,表現(xiàn)了詩人珍惜光陰、胸懷功名、感慨時事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全詩含蓄、凝練,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在歷代吟詠滕王閣的律絕中,王勃的《滕王閣詩》可謂上乘之作。詩歌以凝練、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內(nèi)容,氣度高遠,境界宏大,與《滕王閣序》真可謂雙璧同輝,相得益彰。
《滕王閣序》教案優(yōu)秀2
教學(xué)目標:
一、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
二、學(xué)習(xí)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三、掌握“故”、“盡”、“屬”、“即”等實詞的義項,體會“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四、背誦課文2~5段。
教學(xué)重點:
一、介紹寫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讀全文。
教學(xué)步驟:
一、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導(dǎo)入課文。
1、作者:見課下注釋①。教師補充: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
2、寫作背景:見課下注釋①。教師補充:《新唐書·文藝傳》記滕王閣詩會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可見當時王勃年輕氣盛,才華橫溢,揮毫潑墨,語驚四座的情景。
二、通讀全文。
1、通讀課文,把生字找出來,看注釋注音。
2、看注釋,粗通文意。
3、集體齊讀課文。要求:分段讀,師個別指導(dǎo)正音,節(jié)奏校正。
明確:誦讀的`停頓關(guān)系到語氣的準確性,本文是駢文,都是偶句,字數(shù)或四或六,也少數(shù)七字句。
四字句的讀法只有一種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讀法有五種模式:
。1)孟學(xué)士/詞宗;訪風(fēng)景/崇阿。
(2)臨/子之長洲;窮/嶼之縈回。
(3)鐘鳴/鼎食/之家;誰悲/失路/之人?
(4)響窮/彭蠡之濱;氣凌/彭澤之樽。
。5)撫/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偉餞。
七字句讀法有四種:
。1)襟三江/而帶五湖;潦水盡/而寒潭清。
(2)龍光/射/牛斗之墟;賓主/盡/東南之美。
。3)臺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長天/一色。
。4)都督/閻公/之雅望。
4、熟讀課文。
三、作業(yè):
背誦課文2~~5段。
《滕王閣序》教案優(yōu)秀3
教學(xué)目標
1、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
2、學(xué)習(xí)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3、了解相關(guān)文言知識及文學(xué)典故。
4、積累“故”、“盡”、“屬”、“即”等實詞義項,“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5、學(xué)習(xí)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理解作者復(fù)雜的感情。
教學(xué)重點
1、通讀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
3、體會作者復(fù)雜的感情。
教學(xué)難點
文中的語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在我們祖國這塊神奇的大陸上,積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遺產(chǎn),宮殿園林,樓閣廟宇,比比皆是。在這眾多的人文景觀中,“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因其精美的建筑流傳千古,更因為名人的游歷題詩而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名揚天下。它們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鸛鵲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學(xué)習(xí)王勃的《滕王閣序》。
二、關(guān)于文體
駢文,是魏晉以后產(chǎn)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文多以四、六字句為主,兼以雜言,所以后來也稱駢文為“四六文”。
駢文講究排比、對偶,注重藻飾和用典,講究運用平仄,聲韻要求嚴格。一般說來,駢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縛內(nèi)容,自無可取,但如果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shù)性。
三、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1、關(guān)于作者: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縣),初唐文學(xué)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詩和絕句成就較大。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的詩歌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齊梁香艷詩的框框,為初唐詩風(fēng)的轉(zhuǎn)變和近體格律詩的成熟做了貢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后人傳誦的名句!峨蹰w序》是他的著名文章,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也因其開闊的意境,宏大的氣勢,而成為千古絕唱。
2、關(guān)于本文寫作背景: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學(xué)士的才學(xué)。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zhuǎn)入帳后,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短撇抛觽鳌穭t記道:“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四、通讀全文
1、通讀全文,解決生字注音。
2、對照書下注釋,粗通文意,劃下不理解的語句。
3、分段請同學(xué)在全班誦讀,教師糾正字音,明確停頓。
五、作業(yè)
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分組分段朗讀課文,熟悉文章內(nèi)容,進入文章情境。
二、課文分析
1、第1段
概寫洪州的地理風(fēng)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起筆先介紹滕王閣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著由天及地,寫天地的'廣大,寫滕王閣的具體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一句,更寫出了滕王閣的宏大氣勢。
如此靈秀美麗的工地,一定也會產(chǎn)生杰出的人物吧!靶壑菸锪,俊采星馳”一句由陳述地理位置轉(zhuǎn)而對人進行描寫。在盛贊了賓主之后,又盛贊了這次盛會,最后,又謙遜委婉地介紹了自己參加這次盛會的原因。
2、第2段,第3段。
2、3兩段寫景。
先點明時間,深秋季節(jié),驟雨初歇,山巒景物全都籠罩在一片暮靄之中,從樓上向下眺望,繡闥,雕甍,山原川澤,閭閻撲地,舸艦彌津,再襯以水面上傳來的縷縷魚歌以及穿空飛過的大雁的啼叫,有聲有色,亦動亦靜,引人入勝。
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千古傳誦。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渾然一色,可算是全詩意境之眼。
作者一反傳統(tǒng)悲秋的習(xí)慣,將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邁,使景物描寫平添了一份灑脫之氣。
學(xué)生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當堂背誦,背誦時抓住景物描寫的特點及重點句。
教師可請一兩位同學(xué)當堂示范,但一定要把握好時間,不同層次的學(xué)生不要強求。
3、第4、5段。
寫宴會盛況,并抒發(fā)人生感慨。
第4段作者緊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寫,說到美麗的景色使自己情緒激動。極寫管弦之感,歌聲之美,鋪陳宴會賓主歡飲娛樂的場面,多次使用典故,簡練、含蓄的表現(xiàn)宴會的豪華。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難并”,心緒一轉(zhuǎn),不由得“興盡悲來”,由喜悅漸生憤慨。接下來的幾句,一方面體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嘆人生無常,感情基調(diào)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由此看出,“興盡悲來”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脈。
“興盡悲來”,而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空有絕世才華、卻遠離都城,無可施展;心懷君主,卻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見,不由得讓人感慨“時運不齊,命運多舛,”大有生不逢時之感。然而作者并沒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勱,在文中明確地表達了自己樂觀向上,不懈追求的決心和勇氣。其中的“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是最高思想意義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難執(zhí)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處逆境也不輕言放棄的積極、樂觀、堅定的品質(zhì)。“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蓖鹾略诖,表明了他不放棄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觀。
學(xué)生熟讀,背誦2—5自然段。
4、第6、7自然段
述說自己的身世以及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知己難遇。
三、作業(yè)
1、背誦課文2—5段。
2、完成課后練習(xí)二、三、四題。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完成課后練習(xí)二、三、四題的檢查。
三、總結(jié)駢文特點。
可采用學(xué)生自己歸納,匯總后老師指導(dǎo)方法。
由此文可看出駢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結(jié)構(gòu)相互對稱,詞語對偶。講求平仄,用韻嚴格,注意藻飾和用典。
四、課上練習(xí)
1、填空。
、僦袊先竺麡侵竉______________。
、凇俺跆扑慕堋敝竉___________________。
、弁醪謃________,繹州龍門人,初唐文學(xué)家。
2、《滕王閣序》中出現(xiàn)的成語有哪些?
3、默寫
①落霞與孤鶩齊飛。
、。雁陳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劾袭斠鎵,寧移百首之心?。
、鼙焙km賒,扶搖可接。
4、下面是一副名勝古跡的對聯(lián),閱讀后回答問題。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guān)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請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陽城東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zhèn)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lǐng)會得來?
、佟耙粯呛纹妗敝械摹皹恰敝浮
、凇皟勺株P(guān)情”中的“兩字”指。
參考答案:
1、①滕王閣,岳陽樓,鶴雀樓,黃鶴樓。
②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圩幼。
2、物華天寶,老當益壯,鐘鳴鼎食,人杰地靈,高朋滿座,萍水相逢,一介書生,高山流水,俊采星馳,窮且益堅,青云之志。
3、略
4、①岳陽樓②“憂”和“樂”
【《滕王閣序》教案優(yōu)秀】相關(guān)文章:
滕王閣序試講教案經(jīng)典05-01
滕王閣序的仿寫作文07-09
滕王閣之游小學(xué)生作文03-24
滕王閣游玩心得體會12-15
江西南昌滕王閣九字對聯(lián)欣賞07-15
江西南昌滕王閣七字對聯(lián)欣賞09-10
江西南昌滕王閣十一字對聯(lián)欣賞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