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經典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重點:
1.體味理解“散”的材料通過“線”(散文的“神”,即散文的主題)有機組合的方法,語文教案-我兒子一家。
2.認真把握本文的線索。
3.學習本文生動、風趣、口語化的語言。
難點:
本文“人稱錯位”的寫法和作用。
教學過程: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5分鐘),并概括回答:本文共寫了幾件事?(用幾個字或一句話概括)
2.討論哪些是詳寫?為什么要詳寫?
提示:(1)媽媽坐月子;(2)熄燈前與熄燈后;(3)“學玩”;(4)爸爸的鼾聲是詳寫。這些之所以詳寫,是因為最能突出表現主題。
3.速讀課文(兩分鐘)回答:
(1)寫的是哪一類的事?這些事有哪些共同特點?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得起來?請學生結合課文具體內容舉例說明。
提示:本文寫的都是家庭生活瑣事。這些事的共同特點是:充滿情趣。反映了“我”的
家庭生活和諧的情趣。(具體事例略。)
(2) 由(1)可以看出,這篇散文的“散”的材料,是通過一個什么線索貫患起來的?(參見教材分析~文章思路)
(3) 想一想,除了“情趣”這條主線之外,還有沒有另外一條線索,這篇文章記述的事件是誰觀察到的?這是否有助于找到另外一條線索?
提示:這篇文章的所有事件都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發(fā)生的,是“我”的親聞親見。所以“所聞所見”應是文章的另一條線索。正是由于我的親聞親見,才使事件那樣生動,真實可信。
(4)“所聞所見”這條線索對于有機地組織材料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作者“剪輯”了十多個家庭生活“鏡頭”這些鏡頭都相對獨立,作者在寫作時有時,有時也沒有著意安排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過渡。但我們讀來并無割裂之感,而是很自然,很順暢。這除了“情趣”主線的貫串作用外,“所聞所見”這條線索也起了重要作用。因為每件事都是通過“我”發(fā)生的,我是第一“證人”,所以真實可售,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我兒子一家》。無論講哪一件事,都無需著意過渡。
4.這篇文章語言有什么特點?請學生結合課文舉例,并稍加分析說明。
提示:因為文章以一個五歲孩子的眼光和身份寫的,所以口語化,天真、生動、活潑、新穎是其重要特點。這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當然這個世界就是清新的,美好的`,純真無邪的,而又天真有趣的。(具體事例略)
5.文章作者是舒婷,兒子卻成了第一人稱,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教學難點:人稱錯位) 如果把人稱改一改,讓作者(文中的媽媽)做第一人稱,兒子做第二人稱,效果會如何?試改文章第3段,把改前與改后的表達效果比較一下,看哪一個更好。(讓學生改寫第三段,然后進行比較)
提示:這樣安排便于把文章寫得生動有趣。因為孩子的眼光和筆法與成年人存在很大不同,孩子有孩子的特點和優(yōu)勢,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特點和優(yōu)勢,使得文章生動、活潑、天真、風趣。
6.歸納總結。
、傥恼戮索 ②文章主題 ③文章語言特點 ④文章人稱的妙換。
提示:讓學生歸納,不再贅述。
手段
閱讀方法的訓練與朗讀相結合
板書設計
可將下列13件事情用糖葫蘆形狀的圖標串起來,如圖示意。
線索:情趣
1. 媽媽坐月子:①媽媽好胃口 ②“胎”教 ③爸爸“嫌”我是男孩兒 ④起名字。
2. 媽媽是燈泡廠的
3. 背作家姓名能得大獎
4. 爸爸的鼾聲
5. 家中來客
6. 媽媽的“三怕”
7. 腦袋與板車把手
8. 熄燈前與熄燈后
9. 媽媽“怕”爸爸
10. 一個孩子和五個孩子
11. 唐阿姨的貓死了
12. “學玩”
長大不討老婆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薄⒁龑瑢W發(fā)現新的識字發(fā)現方法,培養(yǎng)同學的識字興趣,激發(fā)同學主動思維、大膽想象的能力。
。病^(qū)別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鼓勵小朋友的發(fā)明創(chuàng)新。
。、培養(yǎng)同學借圖畫看懂故事,并能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5、能根據情境想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進行口語交際,培養(yǎng)小朋友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識字卡片;自身設計的橋(圖或實物),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發(fā)現新的識字方法,區(qū)別形近字、同音字,激發(fā)同學的識字興趣。
。病⑦M行朗讀訓練。
〖教具準備
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我的發(fā)現
。薄⒆陨泶舐暤乩首x韻文,說說自身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同學歸納小結。
如:“千”和“口”合起來是“舌”;
“舌”和“甘”合起來是“甜”;
“土”和“里”合起來是“埋”;
……
。场⑼瑢W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漢字的部件在桌上擺一擺。
。础⒔涣魉鶖[生字:舌、甜、埋、棉、閃、闖、悶、拿、掰、跌。
5、用自身喜愛的方法識記生字:甘、埋、闖、掰、跌。
〖日積月累
。、我會填。
、 (出示字卡)同學認讀并說說每組字的異同點(音、形、義)。
、 選擇適當的字填在書上的( )里。
、 集體訂正。
、 擴展練習。
坐 座 圓 園 聲 生
。 )位 公( ) 學( )
請( ) ( )形 ( )病
。、我會讀。
⑴ 自讀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寫了什么?
、 小組合作學習,將短文讀正確、讀流利。
、 指名讀,并說說這臺機器有什么用處。
⑷ 說說自身讀了短文后的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充沛展示對未來橋的設想,培養(yǎng)同學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病⑴囵B(yǎng)同學條理、有序的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同學事先設計的.橋的圖畫或實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薄⒊鍪菊n件。(教師事先設計的橋,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同時伴有介紹)
2、引出課題:未來的橋。
二、小組交流
。、分組展示自身設計的橋。
2、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展示)
。场⒃u選自身認為滿意的橋并說出自身這樣選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真聰明,設計的橋也各具特色,希望小朋友們能設計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能借助已有的三幅圖畫,看懂故事的內容。
。、培養(yǎng)同學豐富的想象能力。
〖教具準備
放大的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指導觀察圖畫
。、認真看圖,了解圖意。
。、說說圖上給出的三幅圖上畫的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场⒄埻瑢W想想:空白的第三幅圖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撈上來的方法)
二、討論撈皮球的方法
。薄⑼瑢W介紹自身的方法。
2、小組討論:誰的方法能把皮球撈上來?
。、同學把自身認為最好的方法作為第三幅圖的內容畫下來。
三、編故事:將四幅圖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小結:這一節(jié)課老師發(fā)現大多數小朋友觀察認真仔細,并且愛動腦子。另外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應該知道:遇到困難,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 ,就一定能克服困難。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的一篇寫景散文。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學習目標:
、僦R與能力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谶^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并進行片段描寫。
、矍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反復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
前一課學習了《春》,學生對描寫景物運用生動詞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所體會,閱讀這篇課文,宜引導學生自己理解。
課前準備:
、俨贾脤W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诶仙崾俏覈F代作家,課前布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著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代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等。本文寫于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讀了課文后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加以印證。)
。2)、作者通過描寫什么來表現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濟南冬天的總體特點是什么?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并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鑒賞創(chuàng)新。
1、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a、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么角度寫的?
c、第1小節(jié)與第2、4、5小節(jié)之間有什么關系?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么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ㄋ娜诵〗M討論)
[明確](b、c、d、略)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溫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huán)山,像在“小搖籃里”。
b、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于贊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2、研讀第2—5小節(jié):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么關系?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ㄋ娜诵〗M討論后明確)
[明確]
a、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b、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五、課堂總結。
課堂小結: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溫晴”的總特點;然后具體描繪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六、布置作業(yè)。
掌握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鞏固詞語。
二、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重點研讀: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和水*,品味語言。
[問題]
a、第3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寫景順序有什么不同之處?
b、第3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在抒發(fā)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
c、找出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寫得好?(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明確]
a、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c、比喻、擬人句。(美句賞析,著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過渡)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說說好在哪兒?
[討論明確]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b、全在天底下曬著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2、體會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盡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你喜歡文中哪些優(yōu)美的語句?為什么喜歡?用簡潔的語言來分析。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并模仿舉例。你認為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位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些什么?
三、體驗反思。
[提問]為什么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
a、細致觀察
b、抓住特征
c、安排順序(角度)
d、運用修辭
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傧胍幌耄瑸槭裁醋髡吣苊枥L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yōu)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明確: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順序(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采用情景交融的寫法,色彩絢麗!洞骸愤從多種感官角度來描寫。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②假如你是一位導游,冬季帶領游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計一下導游詞。
五、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fā)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布置作業(yè)。
1、寫作練習:借鑒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七、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總特點:無風,響晴,溫晴貫串全文
對濟南的總感受:“溫暖安適”的“理想境界”
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城外遠處的山如詩似畫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八、課后反思。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字,會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青頭的話,讓學生懂得當遇到困難時,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學生要真心去幫助別人。
4.了解反芻現象。
教學重點:
1.抓住描寫青頭行動和語言的句子感受青頭為了朋友不顧個人安危。
2.通過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蟋蟀和牛的圖片、生字卡片、錄音機、磁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1.你喜歡旅行嗎?你到過哪里旅行?誰愿意向大家講講你的旅行故事?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有趣又驚險的故事。板書課題。
3.讀題,激疑。讀了課題后,你產生了哪些疑問?(誰在牛肚子里旅行?它為什么要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朗讀。思考: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
3.同桌對讀,互相檢查讀書效果。
4.討論交流: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5.課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觸最深?再讀一讀。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生字詞,記住字音、字形,了解字義、詞義。
2.認讀生字詞,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檢查自學情況。
3.指導寫字。相機指導:用“換一換”的方法可以記住“堆、憐、吞、瞇”四個生字。重點指導:旅,右邊部分共六筆,第三筆是“撇”,第四筆是“豎提”,不要將這兩筆合為一筆。胃:上下結構,下部“月”的'第一筆寫成“豎”。
4.將自己從本課中積累的詞語寫入“我的詞語庫”。
四、再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流利、有感情。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紅頭和青頭兩只蟋蟀在草地上捉迷藏時,紅頭被牛吃進了肚子里,經歷了一次驚險的旅行。這節(jié)課我們隨同紅頭和青頭再作一次旅行。板書課題。
二、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誰愿意把課文中感觸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1)讀完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2)找出描寫青頭的有關句子標記下來。
。3)讀句子,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青頭的動作和語言描寫理解課文。青頭的動作:蹦到牛身上、不顧疼痛爬起來大聲喊,又跳到牛背上、爬到牛背上用身體在牛鼻孔里蹭來蹭去。(為了朋友,青頭不顧個人的安危。)青頭的語言:“躲過它的牙齒……吞到肚子里去”“不要怕,你會出來的……”“當然有用。等一會兒牛休息的時候……”(青頭教給紅頭脫險的方法,給紅頭鼓氣,從精神上鼓勵它,讓它不害怕;青頭知識豐富。當人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朋友的幫助和支持是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
。4)朗讀課文,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僮杂稍囎x。
、谏ピu。
3.了解反芻現象。
。1)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反芻現象的認識。
。2)反芻:動物把粗粗咀嚼(jǔjué)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細細咀嚼,然后再咽下去。通常稱倒嚼(dǎojiào)。牛、羊、鹿和駱駝都是反芻動物。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注意讀出紅頭的緊張、著急的心情,讀出青頭的真誠、勇敢和沉著。
四、想象表演,深化理解。
1.想象:紅頭從牛肚子里出來后與青頭還會說些什么?
2.討論交流。
3.將自己想象的內容加上合適的動作把整個故事表演出來。
4.學習課文后,你最想說什么?(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朋友的幫助是非常有用的。朋友之間應互相幫助,人人都離不開朋友的關心和幫助。要多交好朋友……)
五、課外延伸。
閱讀、收集有趣又驚險的故事并講給別人聽。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通過小鳥與青蛙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樣只看到井口大的天,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锻鲅蜓a牢》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認真改,還不算晚。
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fā)揮想像,初步理解課文寓言,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重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難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課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坐井觀天》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朗讀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坐井觀天的成語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成語故事。
二、學習課文《坐井觀天》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故事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fā)生的什么事?
2.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寓言兩則井河口渴
、傩÷曌杂勺x,把帶拼音的字讀準。
、诶蠋煓z查,指名認讀生字。
、勰阍趺从涀∵@些字?把好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懿扇《喾N方式檢查認讀效果。
(2)指導寫字。
①出示會寫的生字卡片。
②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認真觀察,注意書寫。
重點指導:
沿:第五筆是橫折彎,不是橫折彎鉤。
渴、喝兩個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導學生用會意的方法識記?诳柿诵枰钥首质侨c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凵鷷鴮,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課文《坐井觀天》
1.再讀課文。(出示掛圖)
(1)圖文結合,以讀帶講,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可以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小鳥落在()。
(2)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讀句子(投影)。
青蛙坐在井里,抬頭看見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飛來了,落在井沿上,說天無邊無際,大極了。青蛙不信,還說小鳥弄錯了。
(4)到底誰錯了?
①討論。
(小鳥是對的,青蛙是錯的。)
(5)青蛙為什么會認為小鳥說大話?
、儆懻摾斫狻
、诖笤挘翰徽鎸嵉目浯笫聦嵉脑挕(教師引導學生說幾句大話。)
、蹮o邊無際:沒有邊際,形容非常大。(教師引導學生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
(因為小鳥在天空自由地飛,了解天是無邊無際的,青蛙整天坐井觀天,認識的天空只有井口大。)
(6)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2.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
(2)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四人小組再讀第二次對話。(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擔任評委)
朗讀提示:
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讀出勸告的語氣)
(4)感悟第三次對話。
①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青蛙:自信、愚蠢。小鳥:真誠,善意。)
②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
③朗讀對話,讀出適當的語氣。
朗讀提示: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tài);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tài)度。
五、引導想象,總結全文
(1)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2)如果青蛙仍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來可能發(fā)生什么事?
(3)最后談談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結這個故事:
通過生動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
六、作業(yè)
讀編青蛙跳出井口的故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亡羊補牢》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僬l能說說《坐井觀天》的故事?
②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再輕聲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想想課題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說互聽。
3.檢查學習情況。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注意正音。
沿:yán不讀yàn。
渴、喝聲母不同,渴(kě)
養(yǎng):窿、坊是后鼻音。
悔:(huǐ)是h,,不是f。
多音字:圈羊圈juàn)圓圈(quān)
(2)自由讀,開火車讀,找出句子測讀。
4.指導書寫。
(1)出示會寫的字生字卡片。
認真觀察,注意指導。
丟:與去要區(qū)別。
叼:最后一筆是。
補:是*字旁,不能少一點。
(2)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三、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題目的意思
(1)提問:亡是什么意思牢指什么?
(2)說說題目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能提到課文中的內容即可。
2.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寫了養(yǎng)羊人幾次丟養(yǎng)?(兩次)
(2)什么原因丟羊?(羊圈破了個窟窿)
(3)街坊怎么勸他的?
、僦该x街坊的話。
、谥笇Ю首x:要怎么讀才能體現街坊勸他的誠意呢?
(要用關心的語氣讀)
全班齊讀。
(4)養(yǎng)羊人是怎么說的?要怎么讀?
(不以為然的口氣,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全班齊讀。
(5)讀第四自然段。
、僦该f,為什么用又字?
②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全班齊讀。
五、總結全文
1.為了不丟羊,你認為最正確的態(tài)度是什么?
2.如果你是養(yǎng)羊人,應從這件事中吸取什么教訓?
(一個人做了錯事,只要認真改,還不算晚。)
3.你想跟那個養(yǎng)羊人說什么?
六、作業(yè)
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版本】
人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7課。
【教學意圖】
以培養(yǎng)寫作能力為取向,重言語形式的理解、感悟和運用。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熟視無睹、松弛、按摩、尷尬、彬彬有禮、紳士、氣氛、翩翩起舞”等詞語,積累幾個帶“睹”字的成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相關語段。
3.理解題目和內容之間的關系,初步體會題目的雙關作用,擴大命題范圍。
4.依托重點語段,感受語言表達的節(jié)奏和精確,體會人和象關系密切、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檢查預習導入。
二、字詞檢查與拓展
出示:
熟視無睹
指名讀,齊讀,解釋詞義。
出示:
有目共睹、先睹為快、耳聞目睹
指名讀,齊讀。
出示:
松弛、按摩、尷尬、氣氛
指名讀,齊讀。
出示:
在泰國,大象對人群已經(),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經完全可以松弛下來。
在泰國,據說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
在泰國,做按摩的大象偶爾也會跟人開開玩笑,這是觀眾()的事兒,你不必驚奇,更不必尷尬。
在泰國,你()象群和人群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的場面,你陶醉其中,難以忘懷。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成語。
三、課題猜想
從題目上,它的意思是什么?
如果讓你來寫《與象共舞》這篇命題作文,你會寫些什么呢?
四、細讀重點語段
課文題目叫《與象共舞》,作者從頭到尾、自始至終寫的都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嗎?真正寫到與象共舞的在哪兒?
默讀這一段,思考:文中的哪些描寫特別精彩,讓你難以忘懷?
。ǜ鶕䦟W生的.回答,隨機教學“句一”、“句二”)
“句一”
舞蹈的大象,沒有一點兒笨重的感覺,它們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搖頭晃腦,踮腳抬腿,前后左右顫動著身子,長長的鼻子在空中揮舞。
“句二”
表演的尾聲,也是最高潮,在歡樂的音樂聲中,象群翩翩起舞,觀眾都擁到了寬闊的廣場上,人群和象群混雜在一起舞之蹈之,熱烈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讀到這里,你對“與象共舞”又有什么新的體會、新的理解呢?
課文的1——4自然段,并沒有寫與大象一起跳舞,但是,現在你明白了與象共舞的另一層含義,你就會豁然開朗。
五、題型擴展
“與╳共舞”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詞語形式。它的意思主要不再是一起跳舞,而是和某某的關系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這是網上搜集到的與某某共舞的各種題目,有一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
出示:與龍共舞、與鯊共舞、與雪共舞、與墻共舞
有兩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
出示:與肖邦共舞、與風箏共舞、與壓力共舞、與飛碟共舞
更有三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
出示:與世界杯共舞、與奧運會共舞、與《紅樓夢》共舞、
這是史上最牛的題目——(指名朗讀)
出示:與上帝共舞
其實,不論與誰共舞,都寫出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一種渴望,那就是——(齊讀: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板書設計】
與象共舞
和大象一起跳舞
和大象親密無間
一語雙關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運用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
3.結合課文內容,認識趙普的勤奮學習、學以致用、為國薦才的精神。
課前預習:
1.查工具書解決古文中的生字詞,借助注釋,了解文章大意,能讀通課文。
2.搜集幾個有關刻苦讀書的成語或名言,
3.上網或圖書館查找趙普的資料,了解趙普生平事跡: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金匱之盟等。
課堂學習:
一、導入新課:
1.師:“人生不可無書”。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明白,刻苦讀書才可能成為有用之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么讀書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學生發(fā)言后,不忙著下結論)請同學們從北宋著名大臣趙普身上來對照一下吧!
2.學生交流展示收集的有關趙普資料,較多的了解趙普其人其事,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3.學生展示預習卡積累的字詞情況,對文章理解進行質疑。
二、朗讀課文,培養(yǎng)文言語感能力
1.教師組織學生用范讀、學讀、比讀等多種方式朗讀。
2.學生根據不同層次的朗讀要求朗讀,最終做到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受。
三、疏通文章。
1.學生獨立學習。
看注釋,借助工具書,譯出大意。
2.老師巡視,借機做好個別輔導。
3.學生合作學習,先四人小組交流,然后全班討論明確。
4.教師組織討論、歸納,幫助學生積累重點詞句。
四、評價人物,探究寫法
1.教師設疑導學。趙普是怎樣一個人?你覺得文章中哪部分寫的最精彩?趙普舉薦何人?作者沒寫舉薦的原因,沒有記敘趙普與太祖的對話,這樣寫突出了什么?
2.學生思考、討論。
3.教師組織交流歸納。
板書
內容: 中心 寫法
刻苦讀書 勤奮 細節(jié)描寫
四奏人才 以天下事為己任 語言簡潔
五、研究學習
1.教師出示材料。(投影)
資料上說:“趙普少時為吏,讀書不多,相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課文中,趙普晚年讀書勤奮,整天讀書,死后書箱里就是一部《論語》。
2.學生根據材料,說一說自己的研究發(fā)現。
3.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并點撥研究的角度、方法。
六、加深理解,能力遷移。
1.學生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2.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及開放性題目設計。
3.學生按要求積極參與。
4.教師組織學生解疑及對設計題作積極評價。
七、課后學習
整理本課出現的詞類活用現象及特殊句式。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第九課《歡慶》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慶、獻”等7個生字。會寫“億、潔”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點
。1)認識“慶、獻”等7個生字。會寫“億、潔”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
。1)認識“慶、獻”等7個生字。會寫“億、潔”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具
。1)課文朗讀錄音帶
。2)歡慶國慶的錄象片段。
。3)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制作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情景導入
1、課件出示全國人民歡慶國慶的熱鬧情景,通過花如海、歌如潮的情景感染學生。
2、讓學生說說畫面。從而導入課題:歡慶。認識生字“慶”。
。2)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詞語:歡慶、獻上、旗幟、潔白、奏起、樂曲、-十三億,學生自瀆正音。
2、小組合作:把不認識的字找出來,請教小組同學。
3、讀讀寫寫。出示生字卡,給生字找朋友,看誰找的多。
4、介紹識字經驗。
加一加:
大——慶南——獻只——幟
編字謎:
有水才有“潔”。三人合“奏”
。3)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愛的句子并讀給小伙伴聽。
2、展示:愿意讀的就站起來讀,愿意讀哪句就讀哪句。檢查是否讀得正確。特別是提醒“樂”在文中的不同讀音:歡樂(le)樂曲(yue).
3、整體感知。
小組輪讀第一句,每組讀一行;全班齊讀第二句。
教師引讀。
田野獻上……楓林舉起……藍天飛起……大海奏起……十三億孩子……十月一日……
4、你讀懂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分別演示出下列畫面:金色的果實、火紅的的楓樹、潔白的鴿子、波濤洶涌的大海。
5、學生看圖練朗讀。
。、學生試著背誦課文。
。ǎ矗⿲嵺`活動
備一份給祖國媽媽的禮物(可以是一句話,一幅畫,一個小制作……)
。、給課文畫一幅插圖。
。、給課文找一首相配的歌曲。
3、給課文編個舞蹈。
。础⒁陨匣顒,學生可以任選一兩項
第二課時
。ǎ保⿵土暬仡
自由朗讀課文
復習生字,詞語。
看圖面(課件顯示)找相應的詞語卡片,并做小老師帶大家讀。
將詞語卡片貼與黑板,組織學生比賽讀。
。ǎ玻┰僮x入情
1、課件分別演示下列畫面:金色的田野、火紅的楓林、風翔著鴿子的藍天、波濤洶涌的大海,手捧香花的.少數民族兒童。
。、學生看課件“歡慶國慶圖”自由輕聲背誦。
。ǎ常┲笇懽
1、讓學生找出田字格中的左右結構的字,引導發(fā)現這六個字的結構特點“左窄右寬”
2、教師范寫,有重點的指導。
億:“乙”是一筆寫成的。
潔:“吉”的上橫長下橫短。
曲:注意筆順。
祖:要注意偏旁不要多一點。
旗: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右上的“臥人”要寫小些。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學生描紅、臨寫。
。、完成“讀讀寫寫”的練習
。ǎ矗┩卣够顒
。薄⒄故窘涣鳎簩W生展示各自準備的獻給祖國的禮物和給課文配的插圖、歌曲、舞蹈、交流欣賞、評價。
。、推薦有關國慶的課外讀物。備注
作業(yè)布置背誦課文
抄寫生字,完成課程探索。
備一份給祖國媽媽的禮物(可以是一句話,一幅畫,一個小制作……)
板書設計
加一加:
大——慶南——獻只——幟
編字謎:
有水才有“潔”。三人合“奏”
教學后記通過感悟朗讀,讓學生更能感受到國慶的熱烈場面。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精選)12-01
語文教案【精選】01-07
語文古詩教案09-22
語文小學教案10-21
語文教案【精選】09-06
語文教案[精選]01-24
經典語文教案05-27
語文教案【經典】12-30
語文教案(經典)02-26
語文教案(精選)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