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一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2025-03-13 07:18:20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語文教案

一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些常見昆蟲的生活習性。

  過程與方法

  1.教師范讀生字和課文,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把握朗讀節(jié)奏。

  2.結合多媒體課件和板書內(nèi)容,教學字詞,了解課文呈現(xiàn)的豐富場景。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了解昆蟲的習性,學會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組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一些常見昆蟲的生活習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蜻蜓、蝴蝶、鳥兒給森林帶來了蓬勃的生機,蝌蚪、魚兒、青蛙給小溪帶來了快樂,小兔、小馬、小獅子給草地帶來了絢麗的色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兒歌,也講的是動物。文中介紹了哪些小動物呢?你都認識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和它們做朋友吧!

  (板書課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重點指導生字中的平舌音“藏、造”,翹舌音“食、蜘、蛛、池”,邊音“糧”和后鼻音“蜻、蜓”。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蜻、蜓、螞、蟻”等字時,可以結合圖片;學習“迷、藏、歡”等字時,可以通過學生集體表演的方法;學習“池”字時,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學習“間、運”等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

  謎語示例:

  如果有水,可以養(yǎng)魚,無水填土,可以栽花。(謎底:池)

  形近字對比示例:

  間-門(校門)-問(問題)

  運-遠(遠方)-送(送別)

  歡-吹(吹號)-飲(飲水)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間”的門字框要寫得豎長、橫短,呈長方形,里面“日”字形要小,位置居中。

  “池”左窄右寬,三點水略呈弧形。右邊“也”橫折鉤的橫要向右上傾斜;豎起筆高于左邊首點,豎彎鉤起筆略低于左邊首點,向右邊伸展,彎鉤圓潤有力。

  “迷、造、運”三個字都要注意寫好走之旁:第一筆偏右書寫;第二筆不能寫得太正,宜稍斜;第三筆的起筆在垂直方向要對準第二筆的起筆。走之旁與其他結構單位組成半包圍結構,屬左下包,因此,書寫被包部分時要稍偏右。當被包圍部分底部有橫或橫向筆畫時,捺的起筆位置與底橫或橫向筆畫等高;當被包圍部分底部有中豎時,捺的起筆位置略高于豎的收筆位置。

  易錯提示:

  “池”左邊是三點水,不要寫成了兩點水。

  “間”的框內(nèi)是“日”,不要寫成了“目”或“口”。

  “迷”的被包部分是“米”的變形,注意長捺變成了點。

  “歡”左邊第二筆是長點,不要寫成短撇;右邊是“欠”,不要寫成反文旁“攵”。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帶走之旁的字:迷(迷人)-造(制造)-運(運動)-達(到達)-遲(遲早)

  帶門字框的字:間(空間)-閃(閃光)-問(提問)-悶(悶熱)-閉(關閉)

  帶同字框的字:網(wǎng)(漁網(wǎng))-同(相同)-岡(山岡)-內(nèi)(內(nèi)心)-再(再見)

  (4)多音字。

  間

  jiān:空間 字里行間jiàn:間接 挑撥離間

  空

  kōng:空氣 天馬行空kòng:空白 空距 空閑

  結jié:結網(wǎng) 張燈結彩jiē:結實 開花結果

  (5)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點撥。

  朗讀指導:“蜻蜓/半空/展翅飛,蝴蝶/花間/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宮殿,螞蟻/地上/運食糧。蝌蚪/池中/游得歡,蜘蛛/房前/結網(wǎng)忙。”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全文,思考并回答問題:課文共有幾句話?介紹了哪幾種小動物?

  明確:課文共有三句話。介紹了六種小動物,分別是: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教師點撥: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jié)肢動物,是地球上數(shù)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余萬種,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蟑螂等。多數(shù)昆蟲可以制作成標本和珍貴的藥材,是人類可以利用的生物資源。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初讀課文,我們知道這篇課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為我們介紹了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這六種小動物,同時各用一句話展示了這六種小動物的生活場景,介紹了它們的習性。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同學們課下可以再讀一讀課文,感受一下小動物們的快樂和忙碌。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花間 捉迷藏 造宮殿

  運食糧 池子 歡笑 結網(wǎng)

  2.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用三句話介紹了六種小動物和它們的生活習性。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平時都在做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吧。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第一句,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生字認讀、詞語積累,思考問題。

  (1)這一句中介紹了哪兩種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么?

  明確:介紹了蜻蜓和蝴蝶。蜻蜓張開翅膀在半空中飛來飛去,蝴蝶在花叢中悠然自得地玩捉迷藏的游戲。

  (2)句中“展翅飛”和“捉迷藏”這兩個詞語用得很生動,說說它們好在哪里。

  明確:“展翅飛”寫出了蜻蜓飛翔時的姿態(tài)。“捉迷藏”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蝴蝶在花間飛來飛去、悠然自得的`樣子。

  2.學習第二句,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生字認讀、詞語積累,思考問題。

  (1)這一句中介紹了哪兩種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么?

  明確:介紹了蚯蚓和螞蟻。蚯蚓在土里爬來爬去,忙著建造自己的幸福家園;螞蟻也在地上爬來爬去,忙著搬運糧食。

  (2)句中“造宮殿”和“運食糧”這兩個詞語用得很生動,說說它們好在哪里。

  明確:“造宮殿”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了蚯蚓建造自己的家園,享受美好的生活!斑\食糧”指螞蟻搬運食物,突出了螞蟻的勤勞。一個“運”字也從側面寫出了“食糧”對于小螞蟻來說是多么重要。

  3.學習第三句,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生字認讀、詞語積累,思考問題。

  (1)這一句中介紹了哪兩種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么?

  明確:介紹了蝌蚪和蜘蛛。小蝌蚪在池塘里游來游去;蜘蛛在房前忙著織網(wǎng)捕食。

  (2)句中的“歡”和“忙”兩個字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歡”字點出了蝌蚪在池中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懊Α弊终f明了蜘蛛很勤勞,它正集中全部精神專注于織網(wǎng)的工作。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nèi)容。

  本課用________句話,介紹了______種小動物。其中,會飛的是________、________,會在土里建屋的是________,會在水里游泳的是________,能搬運糧食的是________,能織網(wǎng)的是________。

  答案:3 6 蜻蜓 蝴蝶 蚯蚓 蝌蚪 螞蟻 蜘蛛

  2.談話小結:這首兒歌用朗朗上口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的本領,激發(fā)了我們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只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我們就會從細小的事物上得到快樂。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一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地認讀11個新字,會寫8個新字。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認讀新字。

  教具準備:字卡、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自然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藝術家。它經(jīng)常為我們演奏一些奇妙、動聽的音樂,你都知道哪些聲音,能不能學一學?

  現(xiàn)在正是春天,春天的雨一般都是什么樣的雨?學生學一學。

  在春雨的滋潤下,事物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描述,師相應貼出柳樹、小草、燕子等圖片。

  你們知道嗎?春雨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

  (板書課題:雨鈴鐺)

  (二)新課

  課文:

  1、讀課題,認讀“鈴鐺”,注意“鐺”是輕聲。說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齊讀“鈴鐺”。

  2、生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3、指名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4、同桌互相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5、指導朗讀。

  (1)通過朗讀,你們知道這是一場什么樣的雨嗎?(小雨)從哪里看出來的?(沙沙響)應該怎么讀呢?(聲音輕)

  自己練習讀第一句話,指讀,生評議。

  師范讀,告訴學生就像春雨在和你說悄悄話一樣。學生練習讀,再指導。

  (2)出示一個鈴鐺?矗蠋煘槟銈儙砹耸裁?聽聽它的聲音,覺得怎么樣?(清脆、響亮)就這樣練習讀下面的'句子。

  指名讀,生評議。師強調(diào),兩個“丁零當啷”讀的要不一樣,生再練習讀,指讀。

  (3)誰能完整地將課文讀下來?男女生各選一名代表進

  行比賽。 生評議,選出勝利者,給予獎勵。

  認字:

  1、出示“雨鈴鐺”圖片,想像這些雨鈴鐺都會落在什么地方?

  生邊說邊相應的貼在黑板上。(雨鈴鐺會落在草地上)

  同學們讀的發(fā)生好,那么,課文中的字你們都認識了嗎?

  2、自己拿著字卡讀一讀,把以前就認識的字挑出來,和同學

  讀一讀。

  3、拿著不認識的或讀不熟的字卡,去找你的好朋友幫忙,把字學會,看看哪些好朋友合作得好!

  4、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這些雨鈴鐺后面還藏著字呢!如果誰能夠將字認下來,組成一個詞語,還能夠帶同學們讀一遍,老師就會把雨鈴鐺送給他!

  學生自己選擇摘取雨鈴鐺,帶讀。

  5、師出示字卡,開火車讀字

  (三)想像練習

  春雨在招呼誰?想一想,春雨還在招呼誰?像課文中那樣說。(它在招呼......)

  (四)全課總結

一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課文,激發(fā)、鼓勵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

  2、能夠用“誰從什么地方怎么樣”說一句話。

  3、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為實現(xiàn)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渴望。

  教學重難點:

  激發(fā)、鼓勵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

  教具準備:

  烏龜、小鳥的圖片“想飛的烏龜”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打個謎語大家猜猜吧

  身穿破殼袍,縮頭又縮腦。

  水里四腳劃,岸上慢慢爬。

  知道是一種什么動物嗎?

  板書:烏龜(出示課件:烏龜在草地上的圖)

  2、誰家養(yǎng)烏龜了,你了解哪些烏龜?shù)闹R?

  3、還想多了解烏龜嗎?丁丁啊,向大家推薦了一篇短文,是專門介紹烏龜?shù),請讀P74面。

  4、你們又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課外可以看看《十萬個為什么》。

  5、(點擊,出現(xiàn)藍天中小鳥飛的畫面)師描述:看,烏龜伸長脖子在看啥呢?多可愛的小鳥呀,它們在藍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綠茵茵的草地,五顏六色的花兒,真令人羨慕呀!小烏龜這時會想些什么呢?

  完成課題:想飛的烏龜

  6、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非常有趣的童話。(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讀準讀暢

  1、認讀識字條中的字,說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生:①以前學過;②拼讀;③猜的。)

  2、在文中圈出這些字。

  3、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解決。

  4、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5、學生自由讀,分自然段讀。學生評價、正音。

  6、讀全文,注意按標點停頓。

  三、細讀課文,入情入境。

  (一)圖文結合,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看讀或指讀)

  2、看圖,烏龜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說些什么呢?

  3、齊讀。

  (二)小組合作,學習2—6自然段。

  1、過渡

  烏龜每天仰望長空,時而幻想著自己飛起來的情景,時而嘆息著自己少了兩只翅膀。同學們,這時你們最想知道什么呢?(烏龜飛上天了嗎?它怎樣飛上天的?結果怎樣)

  2、指名分別讀2—6自然段。(點擊出示圖2)其余學生評議:讀得怎么樣?

  3、回顧金鑰匙:“把自己當作故事中的'人物去想、去說,就能讀得好!敝笇ёx出烏龜問話的語氣。

  4、烏龜這么傷心,你們能幫幫他嗎?有什么好辦法嗎?小組之間討論。

  5、交流、辯論。

  他的方法好嗎?你有什么意見或建議?

  生1:可以把烏龜?shù)乃闹荒_用繩子系好,把繩子的另一頭拴在風箏上。

  生2:我認為這個辦法不好,風箏失去了平衡,會栽下來。

  生3:最簡單的辦法是在熱氣球下掛個籃子,烏龜就在籃子里坐著。

  生4:用個泡沫紙盒,挖幾個很小的孔,讓烏龜在盒子里伸出頭透氣、看地上。用繩子把盒子對穿起來,把繩子兩端系在兩只小鳥的腳上。

  過渡:你們一個個都是智多星,一下子就說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那么,課文中的小鳥有沒有大家聰明呢?

  (三)演示想像,學習7—9自然段。

  1、自由讀7自然段,討論:讀懂了什么?

  2、指名表演、演示,其余學生觀察:說說小鳥是怎樣帶著烏龜飛的?

  3、此時你想對小鳥或烏龜說些什么?

  (小鳥,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真聰明!)

  (小烏龜,你高興嗎?感覺怎么樣?)

  4、同學們這么愛讀,老師也想讀讀。師范讀8自然段,學生聽讀,想像:讓我們和烏龜一塊飛上天,去看看。

  5、(點擊,出示圖3。)交流

  小烏龜看見什么了?

  你們還看見了什么了?

  (生:①老鷹……②小鳥的伙伴……③氣球……

  ④風箏……)

  5、小烏龜和我們一樣眼睛都不知看哪了,你們有什么感覺?小烏龜會說什么呢?

  6、書中告訴我們它說什么了?你們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生1:“啊”是烏龜?shù)粝聛頃r發(fā)出的尖叫,所以要讀得尖尖的。同時,出現(xiàn)動畫圖4)

  (生2:“啊”是小烏龜覺得美,發(fā)出的贊嘆,所以讀得輕輕的)……

  (換出示圖5),快瞧瞧小烏龜怎樣了?受傷了沒有?

  7、師生齊讀第9—10自然段。

  8、想想,此時烏龜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師相機點撥,激勵學生不怕困難,開動腦筋)

  9、全文表演讀。

  四、遷移拓展,課外延伸

  1、小組合作,再編故事。

 、贋槭裁礊觚?shù)臍ど嫌辛鸭y?②烏龜?shù)诙物w上天;③與烏龜相關的故事?煞抡照n文配幾幅插圖。

  2、典型范說,評議、發(fā)獎。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2、說說你會寫幾個字,描議后,上臺演示。

  3、你認為哪幾個字難寫?集中學習:前再做語文天地(一)鞏固字形、筆順。

  4、生字開花。

  六、作業(yè)

  1、繼續(xù)分角色表演讀。

  2、完成自編故事。

  3、做課后語文天地中的習題。

一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熱愛北京,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北京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長句子的讀法

  教學時數(shù)

  2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說話訓練

  1、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

  2、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

  3、有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課題)個人讀,全班讀

  二、初讀詩歌

  1、師范讀

  2、剛才大家聽得可認真了,誰聽出了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又說了什么

  3、同桌對讀,分角色,等會我們來比一比,哪一桌讀得好

  4、朗讀比賽,同桌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全班讀

  三、識字

  1、認讀詞語

 。1)這首詩歌中有不少詞用得可好了!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認得最快

  (2)出示詞語,生自由讀

 。3)比一比(開火車、挑戰(zhàn)讀、齊讀)

  2、認讀生字

 。1)剛才我們認識的.詞語中有很多今天要認識的生字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全班齊讀

 。4)師抽讀

 。5)小組學習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記住它們

  四、讀詩歌

  1、小組分角色讀

  2、全班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二、朗讀背誦詩歌

  1、看了_廣場儀式,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2、指導感情朗讀(個人讀—師生評議—教師范讀—自由讀—全班讀)

  3、背誦

  三、寫字

  1、觀察字結構

  2、比較字形,識記漢字

  3、指導書寫(師范寫—學生描紅)

一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等6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

  根據(jù)課文特點,以插圖設計教學主線,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形象性、情感性、創(chuàng)造性。課文插圖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增加課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繪制的。利用插圖來組織教學顯得新穎別致,符合學生的心理,能給教學增色不少。

  根據(jù)課文段落的特點,可以精讀一段,明白學習方法后,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己探索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2.鼓勵學生用筆畫出自己的家鄉(xiāng)。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

  2.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

  課前準備老師:

  1.圖片

  2.字卡、詞卡。學生:彩筆和畫紙。

  3.圖畫紙、彩筆

  一、激發(fā)興趣,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先帶大家去祖國各地參觀好嗎?注意邊看邊想一想,我們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展示:各地風光圖片)

  2.誰來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景物美嗎?指名答。

  3.是啊,我們祖國各地真美!今天還有五位小朋友想告訴我們,他們從小生活的家鄉(xiāng)也更美。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這五個小朋友分別來自哪里?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學生認識生字的情況。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認讀。

 。2)下面我們玩“撿貝殼”的'游戲吧。(課件)生字娃娃躲到貝殼下面去了,誰讀對了,貝殼就是你的啦!

  (3)齊讀生字。

  1、認真看圖,交流看到了什么?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這五個小朋友分別來自哪里?注意讀準字音。

  3、認讀生字。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2、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帶有生字的詞語或短句,強化識字。

  2、形式:可指名讀、可開火車讀。

  3、師配樂范讀文,學生看圖欣賞。

  4、聽了課文說一說,都介紹了誰的家鄉(xiāng),他們的家鄉(xiāng)都在哪?

  3.說一說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4.初步感知課文后,說說你打算先到誰的家鄉(xiāng)去。

一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讀文,認識本課生字;朗讀課文,積累詞匯和優(yōu)美的語句。

  2.能力目標: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甜蜜,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愛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語意理解。

  教學流程備注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節(jié)日吃月餅嗎?(出示課件)今天,一戶人家來到我們的'課堂,向我們介紹他們一家人是如何過中秋節(jié)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中秋節(jié)的晚上》。

  二、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這一家是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

  2.學生練讀,想一想:這一家是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

  3.出示:又大又圓、又香又甜、又——又——,教讀

  4.出示:月餅

  5.描述自己家過中秋接的難忘情景

  三、師生共同完成課后練習

  四、總結

一年級語文教案7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喜歡猜謎語嗎?一起來猜一則謎語,看誰聽的認真,猜的準確。(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都不見。)

  2、提問:生活中你見過什么樣的雨?3、同學們平時觀察可真仔細,知道那么多的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雨的科學童話。(板書課題:雨點兒

  板畫小雨點)

  4、看,多么可愛的小雨點,能把它讀的可愛些嗎?(齊讀課題)

 。ㄔO計意圖)

  謎語是學生喜歡的游戲,謎語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學習生字

  1、過渡:

  雨點兒可愛旅行了,今天它就邀請小朋友跟它一起去作一次有趣的旅行,想去嗎?那就打開課本的105頁去讀一讀吧!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怎么辦?

  就按照自己的學習方法去讀吧。

  2、檢查自學情況

  可愛的小雨點見大家讀得這么帶勁,他們迫不及待的趕來了。(幻燈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它們說誰能叫出生字寶寶的名字,誰就能成為它們的`好朋友,誰想?都想!那就先同桌合作一起讀讀吧,一個指,一個讀,然后再交換過來。

  3、學習生字誰來和它們交朋友?不過小雨點又提出一個要求:小朋友叫出它們的名字后,還要帶著其他小朋友再讀兩遍。

 。ㄔO計意圖)把學習課文當做一次旅行,更容易使學生盡快投如學習。

  三、理解課文

 。ㄒ唬┬∨笥颜媛斆鳎∮挈c兒也越來越喜歡大家了,這不,它馬上就要去旅行了,咱們一起跟她出發(fā)吧!我們先來讀讀第一自然段,看從這一自然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1、學生說到“從云彩里”師板畫“云”

  2、學生說到“數(shù)不清”

  師板畫一個雨點師問:你們同意我這樣畫嗎?為什么?誰愿意幫老師把數(shù)不清的雨點畫在黑板上。誰愿意把這數(shù)不清的雨點讀出來。生活中還有什么數(shù)不清?再讀第一自然段

 。ǘ┳x得真棒,現(xiàn)在數(shù)不清的雨點來到了半空中。這時,一個大雨點和一個小雨點,(貼圖,大雨點和小雨點)一問一答說起了悄悄話,它們在說什么呢?

  1、請小朋友讀讀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把大雨點的話用——畫出來,把小雨點的話用波浪線畫出來。

  2、咱們看看大雨點是怎樣問的,小雨點又是怎樣回答的?又問大雨點,雨點是怎樣說的?

  3、老師想和同學們合作讀一讀它們的話,可以嗎?找兩名學生扮演大雨點和小雨點,我來讀剩下的。(找兩組示范)還想來讀嗎?

  4、請小組長分分工,小組長合作讀一讀。

  5、展示。哪個小組愿意展示給大家看。(指一個小組進行展示)

  6、老師想請這一排扮演大雨點,請這一排扮演小雨點,咱們一起合作讀。(分排讀)7、理解:我先問大雨點,你們要到哪里去?

  (師板畫)再問小雨點你們要到哪里去?(板畫)

  四、過渡。大雨點和小雨點去了它們想去的地方,那里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請小朋友讀一讀第五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從中找到答案。

  1、你找到答案了嗎?老師板畫

  2、設疑:可是老師有個問題不明白,為什么小雨點去的地方花更紅草更綠呢?大雨點去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話綠的草呢?原來是這么回事!雨點兒給小花小草喝飽了水,它們更紅了,更綠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世界變的更加美麗,你們看!

 。ɑ脽舫鍪居旰蟮膱D片)

  3、你能把這么美麗的景色讀出來嗎?請小朋友自己試著讀一讀。(指生讀,齊讀)

  五、你們聽,在沙沙的雨中,種子也高興的唱歌,你們聽聽,它們在說什么?(播放《小雨沙沙》)

  1、種子在說什么呢?

  2、小朋友,如果你是這些小花小草,小種子,你會對小雨點說些什么?。⌒∮挈c的本領可真大呀!讓我們?nèi)フ嬲\地讀一讀全文,來感謝小雨點吧。

  六、拓展延伸

  雨點又要去旅行了,它們還會去哪里呢?那里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課下,請小朋友把你想到的畫出來,并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

一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玩、步、丫、眼、淚、流、她、給、跑、貝、青、氣”十二個生字,會寫“下、不、氣、貝、見、出”這六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

  3.通過讀課文,使學生體會到浪花帶來的變化,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對浪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浪花的聲音、生詞、課文的段落)、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1.放“浪花的聲音”的錄音。問:這是什么聲音?

  2.師生談話:你見過浪花嗎?浪花是在哪里的?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不會讀的畫出來,多拼讀幾遍,或問問同學。

  2.聽課文錄音,注意聽清楚生字的讀音。

  3.出示卡片,檢查會認字的讀音:

  邁步悄悄地小腳丫

  眼淚流出來跑回家

  4、小朋友這么快就和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是用的什么好辦法呢?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學生再自由讀課文,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邊讀邊想寫了什么,并標出是幾個自然段。

  2.選擇你喜歡的一段反復讀,讀到你認為讀流利了為止。然后讀給你的朋友聽聽,看誰讀得最好。

  3.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或要問的?

  4.小組討論:把你讀懂的和要問的問題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5.全班匯報交流,教師點撥。其中在學生的匯報中重點理解:

  (1)浪花怎么來的?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怎樣和我玩耍?和同座做一做“撓”的`動作。

  (2)浪花給我捧來了什么?還可能有哪些?為什么我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

  (3)為什么說浪花像一群淘氣的娃娃?指導用“像”說話。

  6.比賽讀課文,選擇你喜歡的一段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7.教師小結。

  四、質(zhì)疑

  讀了本課課文,大家有什么疑問或想法,提出來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

  [畫一畫,把大海的浪花畫下來。]

  六、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特點。

  [找出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壓在橫中線、豎中線的筆畫。]

  2.教師指導書空,描紅。

  3.學生在第一個田字格中試寫,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共同問題,集體糾正。

  4.學生在第二個田字格中書寫,教師個別輔導。

  5.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書寫情況,及時講評。

  6.在練習本上書寫生字。注意書寫規(guī)范,姿勢正確。

  七、課后練習

  1.照樣子,說一說,要求句子通順,搭配得當。

  2.找出自己的句子、段落,讀給同座聽。

  3.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寫在詞語花籃里,讀一讀。

  八、課后小結

  【板書設計】

  16.浪花

  輕輕的步子悄悄地撓著淘氣的娃娃

  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

  【教學反思】

  在進行教學時我明確了學生讀書的要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識字教學時讓學生匯報自己識字的方法,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主識字,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在理解課文時,讓學生在表演中,直接觸摸語言,體會浪花的可愛,感受海邊玩耍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并用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沉浸、暢游在課文的意境之中。今后還要多進行這種形式的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一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認識11個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春雨之美。

  教學難點:

  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春雨之美。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認識11個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欣賞歌曲《小雨沙沙》

  你們聽聽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雨”字課件)了解雨字的演變過程記憶“雨”字

  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古人是怎么造出來的呢?(出示:演示過程)這是甲骨文時代的”雨“字,這表示云,從云中落下的水滴就是雨。這是篆書的“雨”字,是不是和我們現(xiàn)在的“雨”字很像了。知道了雨字的演變過程記起字來就容易多了,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

  [點評:通過漢字演變記憶生字字形,提高識字能力。]

  2、課件出示書上插圖,板書課題

  春雨沙沙地下著,細細的、密密的'雨絲,輕輕的灑在房檐上,積成了滴滴水珠。金波爺爺給它起了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雨鈴鐺”。

  3、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1)看老師寫課題

  仔細觀察“鈴鐺”這兩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都有“钅”)

  (2)出示鈴鐺:你們看這就是“鈴鐺”,它是什么做的?(銅做的)它們都屬于金屬類,所以“鈴鐺”這兩個字用—(钅)

  [點評:根據(jù)漢字偏旁的特點,了解漢字的字義。]

  (3)誰想讀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解決讀音。

  打開書57頁,快來讀讀這首小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想辦法闖過生字小難關。

  (2)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教師巡視,了解生字認讀情況。

  (3)指名讀全文,要求讀正確。

  3、集體認讀生字詞

  (1)課件出示帶詞語的雨滴詞語:沙沙響、房檐、一串串、鈴鐺、蓋新房、招呼、

  A、自由讀。

  B、小老師帶讀。

  (2)、利用認讀卡片認讀生字

  a、自己讀卡片上的生字。

  B、聽老師讀生字,學生找生字卡片。

  [點評:此環(huán)節(jié)使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4、讀全文

  ⑴自由讀全文

 、浦该x

  三、賞讀課文,感悟理解

  1、賞讀第一、二句,理解:“房檐”、“串串”。

  (1)、自由讀一二句,想想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這首小詩一共有四句話,請你們自己小聲地讀讀前兩句,想想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讀第一二句,說說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聽到了下雨聲音,看到雨滴都滴落在房檐上了,像一串串的小鈴鐺)

  (板書:沙沙響)

  指導朗讀: “沙沙響”這雨像牛毛像細絲,怎么讀?

 、诳吹搅耸裁?

  (房檐上有許多水珠)

  (出示詞卡:房檐)讀讀這個詞。你們看看書上這幅圖,指指,找找哪是房檐?

  實物投影書上插圖:伸出房子屋頂以外的地方就是房檐。

  ③演示“串”

  (演示“串”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這個“串”字

  [點評:從“會意字”“串”的演變,讓孩子結合生活識字來記憶字形。]

  出示“串”字范寫

  (出示:一串,一串串)讀讀,有什么不一樣?

  想不想看看掛在房檐上的小水珠到底什么樣?

 、苤笇Ю首x

  2、賞讀第三句

  (1)指名讀。

  這雨鈴鐺落在地上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呢?讀讀

  (2)理解省略號用意

  (4)感受串串雨鈴鐺發(fā)出的聲音

  現(xiàn)在,你們當雨鈴鐺,我們每一個同學就是這一串雨鈴鐺。這一組就是4串雨鈴鐺,你們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呢?

  咱們就以組為單位,每個同學都來感受一下雨鈴鐺發(fā)出的聲音吧。

  [點評:體會雨鈴鐺發(fā)出的美妙聲音,感受聲音的延續(xù)。]

  3、賞讀第四句,

  (出示:燕子)看,誰來了?快和她打個招呼吧!

  我發(fā)現(xiàn)你們在招呼小燕子的時候都舉起了小手,在呼喊著小燕子,所以招呼的“招”是——扌“呼”是口子旁。

  當你們看到飛來的小燕子,你們會和她說些什么呢?想一想,嗨,小燕子......

  (1)出示第四句話。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4、拓展練習說話:春雨在招呼---------,快快--------------。

  這雨鈴鐺指的就是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它還會招呼誰,快快干什么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點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練習說話。]

  小結:經(jīng)過雨水的滋潤,小草才會鉆出水面,花兒張開了小臉,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生機勃勃。

  這么美的小詩,我特別想把他背下來,誰愿意和老師一起背?

  (3)“丁零當啷”是雨鈴鐺發(fā)出的聲音,像招呼小燕子蓋新房。

  你還聽到過什么樣的雨聲,像什么?

  [點評:讓他們用自己的心靈體驗課文的文學美,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膽想象。]

  四、指導書寫

  1、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寫幾個字,先讀讀,在選擇其中一個字組個詞,說一句話

  2、指導書寫

  用什么方法記字形

  ⑴范寫

 、频谝槐榘炎謱懻_

 、堑诙榭辞逦恢脤懚苏。

 、葘懲2遍后,拿出作業(yè)紙和書上字對照一下,那兒寫得好,那還有欠缺就改改。第三編就要寫得漂亮。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我們一起和金波爺爺賞雨,看到了大自然中的春雨是那么得可愛。

  作業(yè)

  1、把這首好聽得詩歌背誦給家人。

  2、用彩筆畫出自己心中的春雨美景。

  板書設計:

  雨鈴鐺

  沙沙響

  丁零當啷

一年級語文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學會z c s3個聲母和zi ci si3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2.能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z c s。

  3.練習拼讀音節(jié)。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8個生字。

  二、教學準備

  掛圖,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三、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磮D,說圖意。

  1.你知道圖上畫了些什么嗎?

  2.圖上人物穿的衣服跟我們一樣嗎?你知道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嗎?

 。ǘ┳x短文,引出“z c s”。

  1.師帶讀。

  2.結合“藏族、草原、壽廟”等詞語,引出z c s。

 。ㄈ┞暷缸x音教學。1.師帶讀,生跟讀。

  2.生自由讀,互讀,開火車讀,反復練習掌握發(fā)音要領。

  3.講解:z c s是平舌音。

  (四)整體認讀音節(jié)教學。

  1.講解:zi ci si可以直接用來給漢字注音,不能拼讀,要整體認讀,所以叫整體認讀音節(jié)。

  2.告訴學生把“z c s”的音發(fā)得長些,響亮些就是“zi ci si”的音。學生讀。

  3.帶上四聲讓學生練習。

 。ㄎ澹┢醋x練習。

  1.板書: zacasa

  zecese

  zucusu

  zuocuosuo

 。暷福嵞赣貌煌伾姆酃P)

  2.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拼音方法,自己練習拼讀,重點讀好三拼音節(jié)。

  3.指名拼讀,同學評議,教師適當指導。

  第二課時

 。ㄒ唬﹦(chuàng)設情境。

  1.多媒體演示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景。

  2.師配樂朗讀短文。

 。ǘ└形蚨涛。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短文,圈出帶有z c s或zi ci si的音節(jié)。

  2.自由讀短文,點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3.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互教不認識的字,互讀短文。

  4.指名學生大聲讀短文,感悟短文內(nèi)容。(師適時指導)。

  [設計意圖:葉老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绷己玫膶W習習慣,能夠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內(nèi)部動力因素。在本單元的.所有感知課文環(huán)節(jié),均為學生制定了比較穩(wěn)定的課堂學習指引,有利于習慣的養(yǎng)成。]

 。ㄈ┱J讀生字。

  1.游戲認讀:摘蘋果。(你認識哪個字就摘下寫有這個字的蘋果,告訴大家怎樣記住它)

  2.學生沒認識完的字,老師指導認識。

  3.鞏固所學漢字:卡片抽讀;游戲:找朋友,猜謎語。

 。ㄋ模┲笇鴮。

  重點指導學生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

一年級語文教案11

  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非常喜歡小動物,對于奇特的動物尾巴更是興趣盎然。在學前教育中大多數(shù)小朋友們接觸過這首兒歌,這些有利因素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教師考慮:

  兒歌抓住各種小動物尾巴特點,以“比”的形式為主線,充沛調(diào)動小朋友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同時兒歌形式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朗讀訓練為切入口,拓展學習資源,讓同學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比、尾、巴”等12個生字,會寫“云、公、車”3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信息資源:

  1、猴子、兔子、公雞等各種動物圖片和相關動物尾巴圖。

  2、同學收集查找自身喜歡的小動物文字、圖片、玩具或模型等資料,注意留心它們尾巴的特點。

  3、認讀生字的相關課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重點難點:練習朗讀和認字是教學重點;讀好書中問句是教學難點。

  課時布置:兩課時(根據(jù)教學實際自行布置)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以“動物王國要舉行競賽”為題談話導入,教師相機板書課題。

  2、引導同學認識“比、尾、巴”三個生字,注意“尾巴”的輕音讀法。

 。◤耐瑢W已有的識字經(jīng)驗動身,先讓同學試讀、領讀,然后教師再重點指導輕聲的讀法。)

  3、釋題: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借助拼音自身讀課文,邊讀邊圈劃出生字。要求:讀正確。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同座互相練讀,會讀的讀給小伙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協(xié)助,然后請4個小伙伴合作讀,嘗試互相評價,注意把課文讀通順。

  3、指名匯報讀,請同學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同學知道什么說什么,了解多少說多少,教師不設定統(tǒng)一的感知目標。)

三、隨文識字,感情朗讀。

  1、認讀理解帶動物名稱的生字。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鴨”,看拼音讀準字音。

 。2)不帶拼音,同學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

 。3)把生字卡片貼在對應的動物圖上,指名領讀。

  (4)找出帶有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2、認讀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2)重點指導問句的讀法:

  誰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師重點范讀指導好問句末尾詞語的升調(diào)。同學做游戲,兩個小朋友,我問你讀,你問我讀,看誰的語氣讀的最像。)

 。3)其他幾句問句同學可結合生活實際,體驗、嘗試讀。

  在問句的指導中,教師協(xié)助同學比較各種動物尾巴,順勢理解“最”的意思。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運用詞語。日常生活中什么東西長?什么東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彎”相反的詞是什么?

  3、利用字族“巴”認識“把”,教師重點指導長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傘”的停頓和斷句。同學感悟體驗著模仿讀。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師生、生生引讀、對讀。

  2、同座拍手讀。

  3、加上動作扮演讀。

  4、男女生競賽讀

  5、小組內(nèi)評讀、推薦讀

  6、開展“比尾巴”扮演賽(背誦)

  (多給同學展示、評價的機會,如“你喜歡背哪局部?”“你哪里比他讀的還好?比試著讀讀!薄罢l還想讀,站起來一起讀!薄皩τ谒睦首x,你談談自身的看法。”)

五、挖掘課外資源,拓展運用。

  1、貼畫,說尾巴。結合書后“讀讀畫畫”讓同學貼(指名貼)、畫(全班同學在書上畫)。然后教師再鼓勵同學說說它們尾巴的特點。

  2、開展“動物尾巴介紹會”。讓同學以小解說員的形式介紹自身收集的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表達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學習的詞語更好。

  (充沛展示同學課外的學習資源,如圖片、玩具、模型等。)

  3、有能力的同學還可模仿書上的句子也編幾句小兒歌。

  六、指導書寫“云、公、車”。

  1、同學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寫好這三個字的關鍵,教師范寫。

  3、同學描紅,練寫,看誰寫的正確美觀,寫幾個不限,直到自身滿意為止。

  4、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和時展示寫得好的同學作業(yè)。

七、課外建議:

  1、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

  2、請爸爸媽媽幫助繼續(xù)查找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文字和圖片資料整理好放在生長檔案袋中,課余時間和小伙伴交流。

  教學目標

  1、自由讀悟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圖文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課堂的口語和說話訓練。

  4、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內(nèi)容

  1、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相關二類字的音節(jié),指導“?”“反義詞”“打比方句子”“好看”等的學習

  2、了解各動物尾巴的特征,并與圖對應連線。

  3、練習給書中的六種動物畫尾巴。

  4、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各動物尾巴的特征,并與圖對應連線;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相關二類字的音節(jié),指導“?”“反義詞”“打比方句子”“好看”等的學習;練習給書中的六種動物畫尾巴。

  教具準備

  文中的六種動物及尾巴模型、彩色筆、小作業(yè)本紙一張、師畫的其它無尾動物圖及空白方框、彩色粉筆、音樂錄音磁帶及錄音機、師畫簡筆畫(空地、樹木、小草及野花)、課題板書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現(xiàn)在請大家聽老師講一個故事,你們邊聽邊想:?猴子叫大家干什么?

  2、(師配樂講述)從前,在一個美麗的大樹林里,居住著一群動物。有一天,動物們都聚到了一塊空地里。它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樹木,邊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和五顏六色野花。動物們在空地上玩耍、嬉戲,快樂極了。這時,倒掛在樹枝上的猴大哥發(fā)話了:“喂,大家停下來,我提個建議,咱們來比賽比賽吧!眴,小兔妹妹的耳朵最靈,馬上停住,趴在地上喊:“猴大哥,我們比賽什么呀?”猴子往下一瞧,看見了兔子的尾巴,再抬頭一瞅,望見了自己的尾巴,眼珠子骨綠綠一轉,有主意啦:“我們就來比尾巴吧!”

  3、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剛才的故事里,空地周圍有什么?(抽生答:綠樹、青草、各色野花。師畫黑板上)猴子叫大家在空地上準備干什么?(抽生答:比尾巴)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尾巴”這一課。(板書:比尾巴)請大家看課題的拼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抽生說:兩個三聲的變調(diào)、輕聲)

  5、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大家翻開書,看著課文,自由練習朗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然后,在書上作好記號。開始。(師進行個別學生的自學指導)

  2、現(xiàn)在,請小朋友交流:你讀懂些什么?(全班學生邊說邊互相補充)(略)(師根據(jù)學生說的順序,把無尾的插圖中的動物圖,貼在黑板上)(或用多媒體演示)

  三、圖文結合,了解各尾巴的特點

  1、請大家觀察黑板上的動物,它們都少了什么?(抽生答:尾巴)

  2、請看猴子,它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抽生答:長)(師出示“長”,并連線)

  3、現(xiàn)在大家邊聽音樂靜息,邊看老師寫。(師板書:短、傘、彎、扁、好看)

  4、坐好,你們看拼音,黑板上這幾個字的拼音要注意些什么?齊認讀三遍。(抽生說后齊認讀)

  5、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你們,照著前面“猴子——長”的樣子,給另外的`圖和字連線,大家會嗎?(會

  猴子——長公雞——彎

  兔子——短鴨子——扁

  松鼠——傘孔雀——好看(扇)

  6、我們來檢查,看連得對不對?(師指“長”字問:誰的尾巴長?生齊答:猴子的尾巴長)(后面略)鼓勵一下。

四、畫尾巴

  1、觀察書中動物們的尾巴,請大家用紙蒙在圖上,臨摹動物的尾巴,還可涂上顏色。(生自由臨摹,師觀察指導:略)

  2、現(xiàn)在,我們抽六個小朋友為黑板上的動物們畫出尾巴。老師這有彩色粉筆,你們自己上來,選出最喜歡的顏色粉筆畫尾巴。(抽生)

  3、老師講桌上有這些動物尾巴的模型,請一個同學上臺找出猴子的尾巴模型,與黑板上畫的尾巴比一比,說說同學畫得怎樣?(抽生說:哪點像,哪點不像?)最后貼上尾巴。(依次完成:略)

  五、鞏固練習

  1、動物們比尾巴,比出了各尾巴的特征。想一想,學了這一課,你認為“比尾巴”有結果嗎?小組討論。

  2、認為“沒結果”的同學站起來,說說你們的理由,老師看你們說得對不對?(抽生答后師表態(tài))

  3、認為“有結果”的同學站起來,也說說你們的理由,老師看你們說得有沒有道理?(抽生答后老師表態(tài))

  4、現(xiàn)在老師告訴你們:語文的答案很靈活,沒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你們開動腦筋,答得有道理,就一定對。但如果答不出道理來,就是錯的。

  六、有感情朗讀課文

  我們學完了這課,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到課文,有感情朗讀一遍。(齊讀)

  七、布置作業(yè)

  1、這大樹林里,除了我們剛才學習的六種動物,還有哪些動物?它們的尾巴又是怎樣的呢?請大家回家去想一想,下節(jié)課告訴老師,好嗎?

  2、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很努力,老師準備獎勵大家一幅動物畫。但由于老師粗心,忘記了給這些動物們畫上尾巴和涂顏色,你們今天回家去幫老師畫上,好嗎?

  3、你們畫好后,吳老師希望你們把它保存好,留作紀念。今后,只要看見這幅畫,你們就會想起老師,想起老師為你們上的《比尾巴》這堂課。(發(fā)《動物畫》獎品)

一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花籬笆帶給人的親切感,使學生受到健康、美好情操的陶冶。

  課前準備: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一、引入新課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圍墻嗎?你見到的圍墻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自由說一說)

  師:大家見到的圍墻好多都是高高的大墻,從里面看不到外面,今天我們來學習《花籬笆》欣賞一下這特別的圍墻。(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感知階段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小朋友們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課文。(記住要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時,用筆圈出來,多讀幾遍)

  2.同桌之間互相檢查認生字情況。

  3.檢查生字。(用摘蘋果比賽的形式)

  精讀感悟階段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同學們,今天學得真棒,現(xiàn)在讀課文,你一定會讀得很通順!快來試一試吧。

  2.師提出問題:你喜歡花籬笆嗎?把你喜歡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并說一說為什么?

  (1)講第二段時,教師自繪兩幅圖,結合圖指導朗讀。

  (2)講第四段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理解畫一畫,然后讓學生說一說畫上的內(nèi)

  容,評一評是否畫出

  花籬笆那種濃濃的鄉(xiāng)情。

  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可分行讀,分男女讀,指名讀,以讀代講,使學生體會出花籬笆帶給人的是濃濃的親情與溫馨。

  3.美麗的花籬笆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它,讓我們帶一種喜歡的心情再美美地讀一遍課文。

  四、指導生字書寫

  1.用生字卡片鞏固學生認字。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想怎樣記住要求會寫的這些字。(隨機點撥)

  3.讓學生練習組詞。

  4.練習書寫。

  課后向生活延伸:如果你是花籬笆,你想對我們說點啥?試著說說。寫在小本本上吧。

  讀《童年書架》。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說出花籬笆是鄉(xiāng)村獨好的風景。

  引導學生理解2、3、4自然段,學生說到哪段就講哪段。

  使學生體會出花籬笆帶給我們的親近感。

  花籬笆》一課為我們描畫了一幅美麗靜謐的田園風光,處處飄溢著恬適的鄉(xiāng)村生活氣息,將我們帶到了沁著新翻泥土氣息,飄著草木清香的鄉(xiāng)間農(nóng)舍。

  我對花籬笆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課文中花籬笆是那么美,那么溫馨,這樣的格調(diào),這樣的氛圍,與學生開啟心窗的交流,收獲頗豐。就是這一道美麗、充滿生機的花籬笆,筑就了和諧、融洽的鄰里生活。如春風拂面,使我們心靈也透亮輕盈起來。花籬笆的故事在字里行間為孩子滲透著鄰里之間濃濃的關愛之情,讓學生通過美讀語言文字,敞開心扉,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熱愛生活,關愛他人。使學生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之余也學會什么是愛別人,如何去愛別人,也讓學生深入的體會到在自己幫別人之后,也會有同樣的暖意涌上心頭。

  根據(jù)以上特點,教學中,我設想用一個“情”貫穿全課的教學。以理解各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為突破口品悟課文;通過想像、聯(lián)想,用多種手段使學生多感官積極參與學習中,使學生身心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達到情感讀文的目的`。通過表演情景劇,揣摩花籬笆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感受農(nóng)家人的熱情及農(nóng)家鄰里間的和睦,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學生初識生字的基礎上,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同桌讀、情境中讀、學生范讀、比賽讀等,讓學生讀出語言美,品出生活美,從而讓學生感悟到“享受語文,享受生活”的情趣濃郁的生活氣息,包含著多少耐人尋味的追憶,積淀于心田,存留于腦海。我激情洋溢,學生興趣盎然。每當聊到花兒的盛開,周圍似乎有濃郁的花香縈繞周圍,圖片、美景的想象中,已走入了文本的其間,整堂課輕松、自然。學生的言語貼近理解層面,更好地實現(xiàn)了文本與學生心靈的溝通。讓其自然美景、感受融洽組合。教學流程秩序井然,渾然與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是一個在課堂間開啟心橋,讓課堂中詮釋心情的最好氛圍。學生情感自然流溢,向往著淳樸的鄉(xiāng)村之風。

一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學過的聲母和6個單韻母,能正確區(qū)別形近字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病⒛苷_拼讀帶調(diào)音節(jié),認識事物,并把音節(jié)和圖畫正確連起來。

 。、能正確認讀學過的字,口頭造句,把認字和學習語言結合起來。

  教學重點:能正確理解題意,完成練習。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認識課程表

  2、認讀生字:文、數(shù)、學、音、樂

  3、認識自己班級的課程表。

  二、用拼音

  1、按聲母順序連線,看看圖畫是什么?

  2、出示聲母表,學生認讀,背會這張表。

  3、說說怎樣用生活中的'事物擺字母。

  4、出示圖畫,拼讀音節(jié)。區(qū)分形近聲母。指導區(qū)別b—d,f—t,p—q。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5、拼讀音節(jié),做出相應的動作。

  6、拼讀音節(jié),把同類的詞涂上顏色。

  第二課時

  一、字詞句運用

  1、認字,連線。

  2、進行拓展

  3、讀詞語,在圖中找一找。

  二、和大人一起讀

  1、老師帶領讀兒歌《剪窗花》。

  2、生自由讀兒歌。

  三、作業(yè)布置

  1、讀書

  2、完成語練

一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寫田字格里的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正確認識十二個生字。

  3、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的奇妙。

  教學準備: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多彩的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7課《心里的世界》(板書課題)

  看到大樹,你想到了什么

  生各抒己見

  文中的小作者和我們一樣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他心中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二、讀文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同桌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據(jù)回答貼圖片

  3、卡片檢查識字

 。1)師:現(xiàn)在,有一些生字寶寶從文中跑出來,你如果認識它,就站起來和它打個招呼,并且把你識字的好辦法說出來我們一起分享好嗎?

  卡片檢查

 。2)送生字寶寶回家

  師:生字寶寶玩得可開心啦,現(xiàn)在它們要回家,你們能把它們送回去,貼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嗎?

  生踴躍參與

  三、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1、你喜歡那一段?讀給大家聽

  2、指導朗讀

  一二兩段語氣舒緩,邊讀邊想象;后一段感情激昂

  相機指導擁抱:調(diào)動學生肢體語言,作擁抱的動作

  3、作者為什么會看到小草,想到草原呢?

  為什么會看到鮮花想到果園?……

  4、師小結:作者的想象力真是新奇、大膽、合理

  四、展開想象,拓展延伸

  1、聽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2、看到小草,你想到了什么?

  3、看到鮮花,你想到了什么?

  4、發(fā)揮你的想象力,你還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五、作業(yè)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真希望看到你們心中那多姿多彩的世界。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筆,將自己的世界在小本本上描述出來。

一年級語文教案15

  一、說明版本:

  《棉花姑娘》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nèi)容: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話故事。本課講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青蛙幫她捉害蟲,他們都幫不了她。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來了,把這些害蟲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快樂地成長,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教學要求:

  通過學文,讓學生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激發(fā)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4)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與人文素養(yǎng)。

  三、設計理念:

  1、以動畫課件為背景:

  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xiàn),根據(jù)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顯得新穎、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

  2、根據(jù)課文的結構特征,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第2—4自然段,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分角色朗讀,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出示棉花(課件),認識棉花。

 。戏降男∨笥押苌僖娺^棉花,通過課件的出示,讓學生認識棉花。)

  2、板書課題,認識認識生字“姑”“娘”,讀好輕聲。(“花”、“娘”)

 。ā懊藁ü媚铩笔潜疚牡闹魅宋蹋p聲“姑、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因此,開頭解決難點,對本文的朗讀起了鋪墊作用。)

  (二)課件出示童話故事,整體感知。

 。ū疚囊酝挼男问匠霈F(xiàn),我讓學生看動畫課件,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要求會認的生字作上記號,看拼音多讀幾遍,不會讀的地方作個記號。

  2.聽錄音讀全文。

  3、同桌合作學習生字“蚜、盼、治、啄、斑”,自主發(fā)現(xiàn)最好的識字方法。

 。ㄉ值膶W習,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四)讀感悟,理解課文。

  1.體會感情,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仔細看動畫,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學生找出“可惡的”,體會棉花姑娘病情的嚴重。)

 。2)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棉花姑娘當時的心情,用“”劃出,反復讀讀。

 。3) 教師范讀,學生領悟感情,再自由讀,指名讀。

  (抓住課文的情感因素,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

  2、緊扣上文,學習5-6自然段。

 。1)棉花姑娘的病這么重,到底誰幫助她治好了?哪段告訴我們的?自由讀一讀。

  (2)七星瓢蟲的本領大嗎?你從哪里知道的?你還能向同學介紹七星瓢蟲嗎?

 。ㄕ故緦W生收集的有關小資料,包括文字與圖片。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處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讓講臺成為學生的展示臺)

 。3)出示七星瓢蟲,指名扮演七星瓢蟲,并作自我介紹。

 。ㄑ菀谎,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

 。4)七星瓢蟲的本領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樣?你從哪個詞知道的?(驚奇),你表演一下這個神態(tài)嗎?

  (5)出示課件后問: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樣?你能讀好有關的句子嗎?棉花姑娘會怎樣稱贊七星瓢蟲?

  (在特定情景里贊一贊,不但能讓學生深入地體會課文思想內(nèi)容,而且能發(fā)展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6)在這段中你最喜歡的詞是哪些?用“( )”劃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7)質(zhì)疑過渡,引導探究:

  在七星瓢蟲來臨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難忍,她請過誰為自己治?結果怎樣?他們到底是不想幫還是不能幫?

  3、自主、合作、探究,學習2-4自然段。

 。ǎ保┬〗M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讀出恰當?shù)恼Z氣。

  自學提示:A分角色朗讀對話。

  B反復讀讀、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說話的語氣?

  C小動物幫棉花姑娘治病了嗎?為什么?(討論)

  (小組學習,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師講授的時間節(jié)省下來,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充分地感悟。)

  ( 2 )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a。 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最好,相機指導讀出請求的語氣。

  b。 匯報小組學習收獲。

  (確立探究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能很好地突破其它動物不能幫棉花姑娘是因為“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一難點。)

  4、師生合作表演童話故事。

  教師扮演棉花姑娘,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小角色(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

 。ㄟ@一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活躍)

  五、配樂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

 。ɡ斫庹n文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

  六、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這篇童話故事,知道了燕子、啄木鳥、青蛙不是不想幫棉花姑娘捉害蟲,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益蟲、益鳥呢,你們想知道嗎?請你們搜集有關資料,下節(jié)課匯報交流。

 。ā耙詥栴}開始,又以問題結束”,通過質(zhì)疑,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搜集相關資料的過程當中,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

  板書設計:

  棉花姑娘

  空中飛

  樹干里

  捉 害蟲

  田里

  葉子上

【一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08-08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11-30

新版語文一年級教案06-16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03-13

小學一年級語文《陽光》教案09-02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教案12-08

小學一年級語文《山村》教案11-01

【熱】一年級語文教案06-12

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