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唱歌教案
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都采用唱歌的方式教學,學習結合音樂能更讓小朋友接受知識,下面是關于幼兒園小班唱歌教案。
幼兒園小班唱歌教案——誰在叫【1】
設計意圖:
毫無疑問,孩子們喜歡小動物。
各種各樣小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行為習慣、聲音等,都是會讓孩子們感到好奇的內(nèi)容。
有關動物的主題永遠是孩子們探究的重點之一。
很多動物不僅生動可愛,也很美妙,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可挖掘。
在參與了《動物世界》之《大熊貓》這一活動后,孩子們明顯更愛模仿小動物了,她們妙趣橫生的樣子,讓我靈機一動:何不生成一節(jié)音樂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動物們身上感染更多的藝術氣息呢?
音樂主題活動《誰在叫》由此而創(chuàng)設。
活動目的:
1、初步學會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學習領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體驗愉悅歡快的情緒,初步了解幾種動物的生態(tài)關系。
3、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賹W會并表演歌曲《大熊貓》
、趶纳钪、影視圖片中收集,了解多種動物資料。
2、物質(zhì)材料準備
①《大熊貓》音樂磁帶;《誰在叫》音樂磁帶。
、诙喾N動物頭像圖片、及對應的嘴形圖片
(如小貓、小雞、小鴨、小豬、老鼠、小魚、小象、小狗、青蛙等)
、酆唵伪尘皥D,表現(xiàn)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如圖片的起伏:高區(qū)對應歌曲高音、低壓對應歌曲低音)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1~24小節(jié))
1、聽《大熊貓》音樂,表演入場;
2、導入新課題:動物世界里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戲。
依次掛示“小貓”“小雞”“小鴨”“小豬”頭像圖片。
3、引導幼兒依次表現(xiàn)以上幾種動物的叫聲,并從圖片筐中找出相對應的動物嘴形貼在預留背景圖中。
4、教師模仿動物叫聲、范唱,幼兒學唱。
從圖譜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對照動物頭像唱出小動物名字:對照嘴型唱出動物叫聲。
5、對應圖譜觀察討論: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
第二部分:(25~42小節(jié))
6、分析討論:幾種常見動物的生態(tài)關系,導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學習。
7、學習領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視幼兒能力由教師先領唱、幼兒合唱,逐步到幼兒領唱、合唱。
第三部分:創(chuàng)編歌曲
8、請幼兒充分發(fā)揮想像;
、倌阍谏钪小游飯@里、影視圖片中分別聽到了哪種動物的叫聲?
、谀7逻@些動物的叫聲;
③盡可能將圖片筐中準備的圖片出示出來
(如青蛙、小鳥、小狗等)
9、利用創(chuàng)編的歌詞,結合已有旋律,創(chuàng)編歌曲。
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制作、收集多種動物圖片,學習、討論各種動物。
2、準備音樂旋律伴奏材料,為幼兒創(chuàng)造、表演提供平臺。
活動反思:
《誰在叫》是一首2/4拍,七聲宮調(diào)式的兒童歌曲,該歌曲描繪了小動物不同的叫聲,生動形象,極富童趣;歌曲節(jié)奏有規(guī)律地重復、變化著,旋律以級進為主,流暢上口,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的探究興趣。
本活動使用了靈活、多樣的方式,讓幼兒在較短時間內(nèi)學唱了歌曲《誰在叫》,嘗試并使用了“領唱”“合唱”的唱法,用旋律線的背景圖方式,淺顯地培養(yǎng)幼兒對高音區(qū)和低音區(qū)唱法的簡單感受,幼兒積極性較好,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不足之處,對第二部分的展示較少,幼兒在唱的時候,對歌詞、旋律掌握不太明朗;對幼兒啟發(fā)創(chuàng)編的力度還不夠,同時應作好系統(tǒng)歸納的準備(如提前準備可能出現(xiàn)的青蛙、小鳥、老虎等,小狗、牛、羊等動物圖片,用白極預留空間,及時展示幼兒的創(chuàng)造成果;也可給幼兒提供。
自制圖片、圖譜的空間,讓幼兒把想唱的畫出來)讓幼兒更多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
總體來講,幼兒在短短一節(jié)課時間內(nèi)學會了這首42小節(jié)的歌曲,并用多種形式來表現(xiàn),我覺得幼兒的能力不錯,并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唱歌教案——《兩只小象》【2】
活動目標:
1、自然地隨老師學唱歌曲,并積極扮演小象參加演唱活動。
2、借助老師體態(tài)動作、教學圖片理解并記憶歌詞,嘗試創(chuàng)編各種動作與同伴演唱。
3、體驗與同伴共同歌唱、律動、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兩張小象圖片活動過程:
1、出示兩張小象圖片,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理解歌詞,整體感知歌曲。
(1)教師用手指做小象,引導幼兒也用手指做小象,并和幼兒用手指進行游戲。
(2)教師自然地演唱歌曲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他們在哪里走?
他們在干什么?
他們就象什么?
見了面干什么?
邊提問邊引導幼兒讀歌詞。
3)教師再演唱一遍歌曲。
3、幼兒學唱歌曲。
師:小象們的游戲真有趣,寶寶和媽媽也一起來唱唱玩玩吧!
4、幼兒邊唱邊結伴游戲。
師:我們也到小河邊找個朋友。
一起唱唱玩玩。
5、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結伴游戲的方法,并替換歌詞演唱。
師:兩個象寶寶在一起勾鼻子,握握手,玩得很開心,象寶寶和朋友在一起還會怎樣呢?(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新歌詞)。
6、幼兒結伴做韻律活動"大象洗澡"。
師:喲,媽媽好象聞到了汗味了,象寶寶們,快快和媽媽到河里洗個澡吧!(帶領幼兒隨歌曲做小象洗澡的動作)活動延伸:
美工區(qū)讓幼兒印畫小象吹泡泡。
幼兒園小班唱歌教案——唱歌比賽【3】
設計思路:
對于剛進入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有一明顯的特點,即“膽量不夠”。
在課堂、游戲各方面都不愛在幼兒面前表現(xiàn)自我,所以只能通過給予一定的膽量知識,讓他們學習、體會是必要的。
從各方面逐步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多舉手,愛舉手,勇于參與各種活動的好習慣。
《綱要》指出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利用故事中的小動物唱歌方法來引導幼兒雜日常生活中要自然、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內(nèi)容。
學習詞:太快、太響、太輕、太慢
2、培養(yǎng)幼兒在多人面前較大膽、自然的表述。
活動準備:
小貓小羊小狗小雞等活動教具一套,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出示故事中的小動物角色,請幼兒辨認,并模仿小動物叫聲。)
二、 導入故事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完整講述故事一遍,然后啟發(fā)
幼兒共同回憶故事中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A、通過看、想回憶故事中誰參加了唱歌比賽?
B、小動物們是怎么唱歌的?
C、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并模仿?
2、那誰唱得最好呢?(分別讓幼兒模仿小雞、小鴨、小狗、小羊、小貓唱歌。
了解“太輕”“太響”“太快”“太慢”的含義)
3、聽錄音講述故事第二遍。
A、唱歌比賽誰得了第一名?
B、小貓為什么得第一名?
4、教師小結: 鼓勵幼兒再次模仿小貓唱歌,學說小貓唱得不輕也不響、不快也不慢,唱得好聽極了。
三、結束部分:
教師以歌表演《是誰打碎了花瓶》結束課程,請小朋友欣賞《是誰打碎了花瓶》。
【幼兒園小班唱歌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愛唱歌的小鳥04-07
小班語言教案唱歌比賽03-18
《會唱歌的小瓶子》小班教案10-08
小班語言教案唱歌比賽10-06
《愛唱歌的小麻雀》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0-07
小班語言小動物唱歌教案02-09
幼兒園唱歌活動教案10-07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會唱歌的樂器》含反思06-15
小班語言教案:愛唱歌的小麻雀01-30
小班的科學活動教案:會唱歌的瓶寶寶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