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亭送別公開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長亭送別》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品讀曲詞,運用多種方法鑒賞曲詞
2、過程與方法:朗讀,品味,分析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劇情,分析崔鶯鶯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
教學難點:品讀曲詞,把握人物形象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從一些背景資料中了解到,王實甫的《西廂記》是一部天下奪魁,千古絕調的雜劇之冠,其詞章華麗,風韻優(yōu)美,散發(fā)出如玉環(huán)綠珠、花間美人一般的絕代風華,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西廂記》,走進這花間美人般的世界
設想:簡單回顧上節(jié)內容,讓學生盡快走入課文的情境
二、 解題
1、解讀課題《長亭送別》
2、復習柳永的《雨霖鈴》
設想:從解題入手,引出“離別”的主題從柳永的《雨霖鈴》引出傳統(tǒng)的離別詩詞“傷感”的情感特征
讓學生在學習中思考、總結,在體驗中感受、提升,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的思維由教材的一個“點”到文學教學的“面”
三、 鑒賞
1、讀課文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曲詞
2、找到其中可以表現(xiàn)崔鶯鶯情感的詞語或者句子,并且分析
3、反復朗讀,體會崔鶯鶯復雜的情感
設想:在師生互動中,走進曲詞,品味曲詞
四、 探究
1、在這一幅長亭古道邊,西風黃花時節(jié),離別人兒淚垂的圖畫中,崔鶯鶯唱道“此恨誰知”……
請大家散讀后面的曲詞,找到一些能體現(xiàn)出鶯鶯恨的內容的詞語或者句子做鶯鶯的知音人,談談她恨什么呢?
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崔鶯鶯是怎樣的一個女子?
設想:結合課文的曲詞,深入探究崔鶯鶯恨的內容,啟發(fā)學生對于人物性格的分析
五、 總結
《長亭送別》用唯美的筆觸,詩化的意境營造出一幅傷感而怨恨的離別圖,其中激蕩著鶯鶯對愛情異常執(zhí)著,追求自我個性的獨特精神,從古到今感動著無數(shù)人,林黛玉贊之“詞句警人,滿口余香”,不愧為天下奪魁的經典之作
六、 作業(yè)
一、任選一個角度,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曲子進行鑒賞
二、課外閱讀:1、《詩經·上邪》2、《有所思》3、唐代王昌齡《閨怨》,比較分析這些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設想:鞏固課堂學習內容,付諸筆墨,提高能力
引導學生對古代詩詞中女子形象的思考
附板書:
長亭送別
恨離別
恨 恨約束 敢愛敢恨的女子形象
恨制度
恨女子地位
【《長亭送別》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長亭送別公開課教案07-21
《長亭送別》教案范文10-12
課文《長亭送別》教案范文10-13
長亭送別教案及練習10-07
長亭送別教學教案范文10-08
《長亭送別》的表演課教學教案10-07
《長亭送別》教案范文集錦9篇10-21
《長亭送別》改寫作文10-07
長亭送別第二課時的教案10-11
長亭送別第二課時教學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