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二年級音樂第二單元教案
教學內(nèi)容:
欣賞《森林中的鐵匠》,延長《勞動最光榮》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樂曲歡快的情緒,通過欣賞音樂,體驗勞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
感受《森林中的鐵匠》中兩種不同的情緒。
教學用具:
打擊樂器、錄音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語:今天老師要請大家欣賞一首樂曲。聽完以后請你們說說這首樂曲前后的速度有什么變化?
。úシ艠非匿浺簦
學生活動:完整欣賞全曲
二、初聽樂曲、感受情緒
完整初聽,了解樂曲的基本情緒。
學生回答:這首樂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較慢的,后面部分速度是較快的。
師:回答得很好。這首樂曲為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但故事的內(nèi)容要由你們自己來聽。你們剛才說樂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較慢的,那我們就來聽聽這一部分,聽完以后,請你們想象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播放樂曲第一段錄音)
三、分段欣賞樂曲
1.欣賞樂曲第一部分
學生活動:聽第一部分旋律
生:時間是早上,地點是在森林里。
師:隊,那森林的景色是什么樣的呢?
生1:非常的安靜。
生2:非常的美,有大叔、小草,還有各式各樣的花。
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還有很多的霧氣。
師:下面就讓我們再來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麗景色,并且邊欣賞音樂邊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所描繪得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蘇醒了。
。úシ诺谝徊糠中桑
學生活動:再次欣賞第一部分旋律,跟著旋律做動作。
師:剛才,我們仔細欣賞了第一部分樂曲,作曲家用緩慢的速度、舒展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表現(xiàn)了大森林美麗的晨景。
2.欣賞樂曲第二部分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聽聽第二部分音樂與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這部分樂曲在速度、節(jié)奏、力度以及情緒方面起了什么變化?
(播放第二部分錄音)
生答:速度比較快,力度越來越強,節(jié)奏明快,旋律跳躍,情緒歡快熱烈。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這段樂曲告訴我們主人工的職業(yè),你們再來聽一聽,能聽到什么聲音。(再次播放樂曲第二部分)
生1:有三角鐵的聲音。
生2:由敲打的聲音。
生3:我聽見了叮叮當當?shù)穆曇。好像是打鐵的。
師:那請你們來為這首樂曲起個名字
生:森林的早晨、快樂的一天、神奇的鐵匠。
師:這首樂曲叫做《森林中的鐵匠》,又叫《鐵匠波爾卡》,是德國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創(chuàng)作的一首描繪性的作品。樂曲描繪了清晨森林的寧靜氣氛以及鐵匠打鐵的歡樂情緒,樂曲十分生動形象,經(jīng)常在音樂會上演奏。
師:你們知道這首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
生:小提琴、長笛。
師小結(jié):它是一首管弦樂曲,后也被改編為鋼琴曲和輕音樂。有人曾將本曲與艾倫貝格的《森林水車》和奧爾特的《在鐘表店里》一起并列為三首最著名的描繪性標題樂曲。
四、完整的欣賞樂曲:
師:現(xiàn)在我們就完整的欣賞一遍管弦樂曲《森林中的鐵匠》。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播放錄音,教師和學生一起做動作)
五、表現(xiàn)樂曲:
師:現(xiàn)在我們分成3組,一組同學在第一部分表現(xiàn)晨曦,可以扮演花草樹木,也可以扮演成森林里的小動物。第二組同學扮演成森林里的鐵將,在第二部分開始的時候模仿打鐵或是拉風箱的動作。第三組同學自己選擇可以模仿打鐵聲音的樂器,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打鐵。
學生活動:討論并分配角色。隨音樂的旋律表演,各組在音樂的不同段落,做不同的動作。
六、課后反思:
【二年級音樂第二單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第二單元小數(shù)除法教案10-09
《童趣》第一單元音樂教學教案10-09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教案設(shè)計10-09
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教案教學10-08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06-07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10-08
人教版九年級上第二單元教學指導教案10-08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總結(jié)范文(精選7篇)01-16
《五十六朵花》小學第三單元音樂教學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