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范進中舉八年級下教案蘇教版
十七范進中舉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外貌、語言等手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十七范進中舉(八年級下教案蘇教版)。
2.理解夸張、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
3.比較孔乙己與范進的人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夸張、對比手法的運用及了解孔乙己、范進的不同遭遇,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準備
錄音材料、多媒體和小黑板。
設計思路
從整體上把握結(jié)構(gòu),比較范進中舉前后的經(jīng)濟與社會地位,合作探究文章的諷刺的表現(xiàn)手法,培養(yǎng)學生對小說情節(jié)及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孔乙已是熱衷功名的知識分子,孔乙己的傲氣、偷竊、懶惰,讓我們同情、可嘆,而范進中舉的情形又是如何的呢?(板書課題及作者。)
2.學生讀注釋①。
(出示課件l。)
師補充:《儒林外史》成書于作者50歲以前,這部長篇諷刺小說共55回,刻畫了100多個人物,但并無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連綴很多故事而成的長篇小說?墒侨珪鴧s有一個中心思想,這就是通過對科舉制度的弊害和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墮落的描繪,深刻地揭露和強烈地抨擊了封建社會道德風俗的敗壞和政治的黑暗,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十七范進中舉(八年級下教案蘇教版)》。它確實是一幅刻畫人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會儒林群丑圖。
要求:記住作者。
二、自主學習
(出示課件2。)
聽錄音,熟讀課文完成以下題目。
1.自讀課文畫出字詞。
2.范進中舉前后的狀況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3.試分析人物的語言,理解人物的形象。
三、合作學習
1.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小組或同位、前后位之間交流。
2.分角色朗讀課文,進入各自的角色,體會胡屠戶、范進這些人物的形象。
四、反饋交流
(出示課件3。)
1.給加點字注音。
(見《新課標作業(yè)設計》本課中的“積累運用”部分。)
(讓一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訂正。)
2.范進中舉前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問:范進中舉前,家境貧寒,社會地位卑微,文中如何體現(xiàn)的?中舉后其經(jīng)濟與社會地位有了怎樣的變化?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本文通過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諷刺了當時怎樣的人情世態(tài)及科舉制度的罪
【范進中舉八年級下教案】相關文章:
范進中舉教案優(yōu)秀10-30
《范進中舉》教學教案10-10
范進中舉課文教案(精選11篇)09-21
范進中舉改寫作文10-09
范進中舉續(xù)寫作文11-09
《范進中舉》續(xù)寫作文11-18
范進中舉續(xù)寫作文(精選29篇)11-01
范進中舉續(xù)寫作文(精選21篇)10-11
范進中舉續(xù)寫作文2篇11-02
《范進中舉》續(xù)寫作文(3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