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化學《沉淀溶解平衡》教學教案
第四單元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讓學生掌握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應用,并運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解決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轉化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動手實驗的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預習】
1、 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形成的過程及影響因素。
2、 寫出氯化銀、氫氧化鐵溶解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
【新課學習】 板塊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實驗探究】
1、在學習初中化學時,我們曾根據(jù)物質的溶解度將物質分為易溶、可溶、微溶、難溶等。如氯化銀、硫酸鋇就屬于難溶物。那么,它們在水中是否完全不能溶解?
2、請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1)將少量AgCl(難溶于水)固體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mL燒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攪拌,靜置一段時間。
(2)取上層清液2 mL,加入試管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xiàn)象。
3、請分析產(chǎn)生以上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
3、 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歸納整理]一、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
2、特點:
【鞏固練習】:分別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和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BaSO4
CaCO3
【交流與討論】根據(jù)化學平衡的相關知識,討論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1、內因(決定因素):
討論:對于平衡AgCl(S) Ag+(aq) + Cl-(aq) 若改變條件,對其有何影響
2、外因:
板塊二、溶度積常數(shù)
【交流與討論】寫出氯化銀、氫氧化鐵溶解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
【歸納整理】二、溶度積常數(shù)(簡稱溶度積)
1、定義
。病⒈磉_式:
。、意義:
。、特點:
【當堂鞏固】:
1、寫出難溶物BaCO3、Ag2CrO4、Mg(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和溶度積的表達式。
2、將足量AgCl分別溶于下列試劑中形成AgCl飽和溶液 ① 水中②10mL 0.1mol/L NaCl溶液③5mL 0.1mol/L 的MgCl2溶液中,Ag+濃度大小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與討論】5、溶度積的應用:
a、已知溶度積求離子濃度:
例1:已知室溫下PbI2的溶度積為7.1x10-9,求飽和溶液中Pb2+和I-的濃度;在c(I-)=0.1mol/l的溶液中,Pb2+的濃度最大可達到多少?
b、已知溶度積求溶解度:
例2:已知298K時Mg(OH)2的Ksp = 5.61×10-12,求其溶解度S(設溶液密度為1g/L)。
c、已知離子濃度求溶度積:
例3:已知298K時AgCl在水中溶解了1.92×10-3gL-1達飽和,計算其Ksp。
d、利用溶度積判斷離子共存:
例4:已知298K時,MgCO3的Ksp=6.82x10-6,溶液中c(Mg2+)=0.0001mol/L,
c(CO32-)=0.0001mol/L,此時Mg2+和CO32-能否共存?
6、離子積與溶度積規(guī)則
7、溶度積規(guī)則的應用
a.判斷是否產(chǎn)生沉淀
例1. 將5ml 1x10-5mol/L的AgNO3溶液和15ml 4x10-5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時,有無磚紅色Ag2CrO4沉淀生成?(已知該溫度下Ag2CrO4的Ksp=9x10-12)
例2:取5ml0.002molL-1 BaCl2與等體積的0.02molL-1Na2SO4的混合,是否有沉淀產(chǎn)生?若有,計算Ba2+是否沉淀完全[即c(Ba2+ )<1*10-5molL-1] (該溫度下BaSO4的Ksp=1.1×10-10.)?
b.判斷沉淀是否完全溶解
例3.室溫下,將1.0g氯化銀中加入1000L水中,氯化銀是否完全溶解(25℃氯化銀Ksp=1.8x10-10 )?
c.判斷沉淀是否能夠轉化
例4. 室溫下,向10ml飽和氯化銀溶液中,加入10ml0.01mol/l的KI溶液,試通過計算回答能否生成碘化銀沉淀 (25℃氯化銀Ksp=1.8x10-10 ,碘化銀Ksp=8.5x10-17)?
【課后反思】我的問題和收獲
【高中化學《沉淀溶解平衡》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01-09
溶解教案推薦03-02
中班教案《有趣的溶解》11-01
溶解度的教案10-12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6篇01-09
高中化學教學教案(6篇)01-09
生活的沉淀隨筆03-05
高中化學教學隨筆08-29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11-03
高中化學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