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芻議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組織方式教育論文
摘要:針對目前計算機教學中出現的學生起點不同的問題,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網絡方式的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組織方式。
關鍵字:計算機公共課組織方式
計算機公共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主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服務。另外公共課教學面向的是全校的新生,水平差異及學生性格的差異使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不再完全依靠老師的“一言堂”,被動學習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由原來單純的“傳授知識”向“傳授方法”轉變,使學生會利用周圍一切可用資源幫助自己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網絡學習方式是目前最為流行的一種主動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組織方式。
以人本主義為指導“以學生整個人作為教育對象的理念,稱為全人教育(whole-personeducation)”全人化教育的基本出發(fā)點是在全面了解學習者本身能力、經驗、性格、意志等條件的基礎上,實施個別化教學!耙逃龑W生必先了解學生”。要更好的實施教學,對于計算機公共課面向的學生群體廣而雜,所以更應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1.學生現狀調查分析
計算機公共課教學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應在學生入學后對學生的計算機初始水平進行調查摸底?紤]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在實施問卷調查適應注意調查對象應具有代表性:既有文科學生、又有理科學生;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既有城市來的學生,又有農村來的學生。
調查問卷應有專門的教學管理機構組織編制,其中應有權威的計算機公共課任課教師的參與,如通過以下幾個問題可以了解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初始水平、和網絡學習能力等。
問題一:計算機基本知識掌握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將學生劃分為4個層次:A、能夠自己裝機,對硬件熟悉,基本知識和操作都很熟悉:B、了解一般的基礎知識,熟悉基本操作;C、具備中學學習的基本知識,接觸過計算機,但操作不熟練:D、沒有接觸過計算機,不會操作。
問題二:網絡學習能力調查。
選擇項如下:A、經常上網,以網絡作為輔助學習工具,操作熟練;B、經常上網,以游戲、聊天為主,其他很少使用;C、有目的上網,查找資料,操作一般;D、偶爾上網,盲目瀏覽,操作不熟練;E、從沒上過網,不會操作。
筆者曾經對以上問題做過一個小范圍的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問題一,八成
學生選擇C選項。也就是說,中學曾學過,但操作不熟練:對于問題二,六成以上學生只是偶爾上網,操作很不熟練,兩成以上的學生經常上網,但以娛樂為主,對網絡其他用途知之甚少。
2.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組織方式
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我認為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應該循序漸進,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將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以網絡教學為主,多種方式并存”,即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1)認為自己有基礎的學生,可以直接申請參加統(tǒng)一的計算機考核系統(tǒng)考試,檢查自己掌握的情況,合格者可以免修該課程,不合格者則必須采用一種學習方式學習。不論學生采用什么學習方式,都以參加計算機自動考試系統(tǒng)考核結果為準,合格者可以取得相應的學分,不合格者則必須重修。
。2)根據調查結果,分幾個層次對學生進行集中培訓。如對一些計算機基礎較弱,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采取課堂教學和實驗結合的方式,通過老師課堂集中講解,親自示范,手把手的訓練達到目的:其一,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如開機、關機及鼠標的使用等;其二,使學生學會基本的網絡知識,如IE瀏覽器的使用,資料搜索與下載工具的使用等:對于基礎知識比較了解,但網絡實踐能力較差的學生,以實踐教學為主,在公共機房進行網絡知識培訓。
對于所有參與計算機公共課學習的學生,還應該進行一到兩次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介紹網絡學習的方法和網絡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講解計算機公共課網絡學習專用資源網的使用方法。
。3)經過短期培訓后,其余學習時間可以交給學生。利用己開發(fā)好的基于校園網的教學資源系統(tǒng),使學生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根據個人需求,采取自由學習方式。由于受中、小學十幾年的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多數學生己經習慣被動接受,要想使學生一下子由被動學習向主動獲取知識過渡,最終學會學習,這需要一個過程。學生雖然是整個網絡學習過程的中心,但校園網絡學習與單純基于Internet的學習有重要區(qū)別,就是對學生的可控性,教師控制了學習資源、環(huán)境和學習伙伴,給同學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網絡學習氛圍。
。4)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監(jiān)控,教師隨時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況,進行個別指導。對于不同的模塊,隨時可以調整教學方式。比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包括:基礎部分理論部分,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實用office軟件,網絡及多媒體技術應用等。對于基礎理論部分學生學習中反映出的難點部分,可以集中安排時間進行面授講解、面對面輔導;對于使用軟件的學習,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方式,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利用PowerPiont制作多媒體課件,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上傳到指定FTP服務器上等。
總之,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采用多種方式并存,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如密,關于教學模式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課程·教材·教法,1996(4)
[2]吳永志,杜愛明,董榕,高校教育技術機構工作新模式的理性思考,電化教
育研究,2005(1)
[3]孫昌達,基于寬帶網的遠程教學模式研究,電化教育研究,2004(8)
【芻議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組織方式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改革教學內容和考試方式構建計算機公共課程體系的論文10-04
合作式教學方式下的計算機教育應用論文10-11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方法芻議的論文10-04
芻議職中數學教育門徑論文10-09
少課時下的計算機基礎公共課教學改革論文10-10
芻議計算機應用軟件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論文10-08
談大班背景下計算機基礎教學方式論文10-11
芻議《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論文10-10
小學教育正確的懲罰方式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