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高考2020年起不分文理科”?4月7日,《北京市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簡稱“北京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向社會發(fā)布,這個消息一出,已經(jīng)畢業(yè)的網(wǎng)友們不淡定了:“又沒趕上好時候……”

16省份出臺高考改革方案 “統(tǒng)考+選考”模式成趨勢 中金網(wǎng) 4月1日電(韓家慧 劉雅睿)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關系到國家發(fā)展大計,關系每一個家庭的切身利益,關系千萬學子的前途命運。我國于2014年出臺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改革考試科目設置,改革考生錄取機制,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分散學生的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
據(jù)記者初步統(tǒng)計,全國已有16省份先后出臺了本地區(qū)高考改革方案,分別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江西、浙江、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甘肅、寧夏、西藏。此外,安徽、福建、四川將于今年公布本省高考改革方案。通過梳理不難發(fā)現(xiàn),改革招生批次和科目設置是多省份改革的重點。
“統(tǒng)考+選考”模式 增加考生選擇性
在高考成績的計算上,幾乎所有已公布改革方案的省份都選擇“統(tǒng)考+選考”模式,即語、數(shù)、外3科統(tǒng)考成績加上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的成績。稍有不同的是,有些省份選擇的是“6選3”,有的省份給出的是“7選3”,但是本質相同,即從6門或7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計入高考成績。
因為學生是從6門或7門中進行自主選擇,這也就打破了過去的文科和理科的界限,使文理不分科成為可能,也使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進行學習和選擇成為可能。
與高考科目變化相對應的一項措施是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不少省份也公布了改革時間表。比如,北京將從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起,年級開始實施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行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xiàn),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xiàn)。
大部分省份在方案中都提到了外語將實行一年兩考的模式。從高考科目上的這些變化可以看出,各省高考改革方案都突出了增加考生選擇性的特點,學生既可以自由選擇在什么時間完成考試——學生可在高一時就完成自己的英語考試,也可以自主選定哪些科目參加合格性考試,哪些科目將計入高考成績。這些措施真正實施后,將減輕學生集中應考的壓力,也會改變過去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統(tǒng)考變選考學生做選擇前對策略的把控:
1、利用高一階段的學習,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科特長與學科興趣,從高二開始在學科學習上揚長避短;
2、利用高一的時間去和父母充分溝通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在高二前初步確定自己的專業(yè)選擇與選考科目;
3、重視英語,從現(xiàn)在開始抓起,力爭第一次英語社會化考試,就考最高分,減輕日后的學習負擔。
4、提前樹立目標,為“高校自主招生”做準備。
現(xiàn)實是,很多的中學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改革核心本質,還在抱殘守缺,以對策應付改革的政策。在改革起始階段,學生、家長都懵懂的時候,學?梢匀フT導、強制規(guī)定學生做出選擇,這可能會一時成功,但是,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一旦學生、家長明白自己的選擇權力后,就一定會按照自己的選擇去做決定。
學生選擇的背后是走班制教學的開展,走班制有效開展的背后是學校課程體系的建立、完善和教師隊伍的改革,硬件矛盾反在其次。走班制帶給學校的壓力確實很大,可是,改革的潮流滾滾而來,順潮而動泳技一般都可能會死掉,更不要說逆潮和原地不動了。
錄取批次合并 錄取更加公平
這些已經(jīng)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多個方案都提到高考錄取批次的“合并”。
河北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2016年將合并本科二、三批錄取批次。江西省也提出,今年將合并文史、理工類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稱為本科第二批次;2018年起將合并藝術、體育類第二、第三本科批次;從2020年起,進一步減少錄取批次,優(yōu)化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辦法。北京市也提出將取消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并。
一些專家認為,合并本科二批、三批將有利于消除社會對本三錄取高校畢業(yè)生的偏見,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fā)展,有利于今后高校畢業(yè)生平等就業(yè)。
除了第二、三批次的合并外,一些省市還提出了合并第一、第二招生批次。比如,上海市提出將從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學生的高考總分和院校志愿,分學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山東省也提出,山東高校錄取從明年起將不再分一本二本。
這樣,傳統(tǒng)的“一本”和“二本”的區(qū)分沒有了,所有的本科院校都在同一個平臺上供學生填報。
北京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將取消本科三批
記者3月30日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獲悉,北京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已經(jīng)教育部審定,北京將于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根據(jù)方案要求,北京將從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起始年級開始實施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行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將取消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并;英語聽力考試要從筆試中分離,一年兩次機考等。
上海將深化高考綜合改革 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
1月24日,上海市市長楊雄在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今年上海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擴大綜合評價錄取試點范圍。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俞立中教授認為,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有利于引導學生更加從興趣和特長出發(fā),選擇合適的專業(yè)和學校,而不是單純地跟著學校“名氣”“檔次”走。
廣東:不設文理科 一年一科多考
經(jīng)教育部備案同意,3月3日,廣東省政府頒發(fā)《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廣東高考將統(tǒng)一實行“3+3”的考試模式,英語科、學業(yè)水平考試“一年兩考”。按照計劃,廣東省2018年出臺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并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新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2021年開始實行新高考方案。
江蘇高考新方案實行“3+3”模式 2021年高考開始實施
2月23日,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江蘇高考新方案已獲批,將實行“3+3”模式,即考生總成績將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江蘇高考新方案,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中實施,2021年高考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