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隨筆:淺析“寶寶成長錄”中的教師回應
“寶寶成長錄”作為家園溝通的一種方式,能讓老師和家長針對孩子的情況互相傳遞心聲,交流信息,教育隨筆:且談“寶寶成長錄”中的教師回應。所以從作用來講,它猶如一座橋梁,聯(lián)系了彼此。從內(nèi)容來說,它既可以是對幼兒在不同環(huán)境狀態(tài)下各種情況的記錄,也可以是孩子成長中的優(yōu)弱勢分析或?qū)⒆拥南M鹊取?/p>
但不可忽略的一點是在家長對教師的記錄回饋之后,教師必須仔細的品讀家長的反饋文字,并在下次聯(lián)系時做出恰當?shù)幕貞,這樣,既達成了“寶寶成長錄”你來我往的互動特性,又能提高家長反饋的積極性。比如說:剛開學時我們給婷婷小朋友的記錄是:婷婷上課時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真是好樣的!希望婷婷平時也能集中注意,不做小動作,認真聽講。相信婷婷一定會進步的。家長有以下反饋: 婷婷注意力易分散的毛病一直都有,總是坐不住,動來動去的,主要是我平時工作較忙,有時自己累了也就隨她去了,所以造成了這樣的習慣。不知老師有什么好辦法。 看了以上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在孩子的成長引導上,家長有著些許的無奈和困惑,而且它直接表明了希望教師能提供幫助的需求。試想,如果下一次的聯(lián)系我不去理會家長的心聲,僅僅繼續(xù)去記錄孩子的情況,那么,當家長拿到這本成長錄時,一定會感到失望。所以,我根據(jù)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再搜集了一些信息,給家長做出了這樣的回應:婷婷喜歡畫畫,所以這時候的她是投入而且十分能堅持的,這說明婷婷并非不能安靜下來。關鍵是在傾聽方面,老師注意到她在老師或同伴說話時比較容易分心。所以要提高的時她聽的能力。平時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篇幅較長的故事碟片,讓她安靜傾聽,之后圍繞故事向她發(fā)問檢查她聽的效果,日常還可以向她多發(fā)一些復雜的語言指令,讓她按指令行動。這一次家長的回復是:謝謝老師的指點,我也太失責了,平時只給她看碟片,從來沒讓她聽過故事,我一定去買故事磁帶。
我想,因為有了我的積極回應,家長們會對這本“寶寶成長錄”予以更多的重視。
【教育隨筆:淺析“寶寶成長錄”中的教師回應】相關文章:
成長的教育隨筆05-19
淺析美術(shù)教學中的人文教育10-26
淺析幸福隨筆散文10-08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05-14
幼兒成長教育隨筆06-12
伴我成長教育隨筆04-07
幼兒園成長教師教育隨筆06-15
關于他在關愛中成長的幼兒教師隨筆10-12
同學錄隨筆11-06
淺析德育教育在小學教學中的開展的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