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具盒童話故事作文 推薦度:
- 文具盒童話故事作文300字 推薦度:
- 文具盒童話故事作文3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必備】童話文具故事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dá)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童話文具故事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童話文具故事作文 篇1
文具盒傳來了唧唧喳喳的聲音,仔細(xì)一聽,原來是鉛筆、橡皮、蠟筆爭吵的聲音。
“我是老大!”鉛筆驕傲地說:“因為小主人無論是數(shù)學(xué),還是語文都是我來寫字的,所以我的本領(lǐng)最大,我應(yīng)該當(dāng)你的老大!”
“我才是老大!因為我有五顏六色的兄弟姐妹,可以把一幅單調(diào)的圖案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蠟筆自豪地說。
“你們都給我靠邊站!”橡皮傲慢地說,“不管你們畫的得多么好看,寫得多么優(yōu)美,我都會把你們擦得干干凈凈,所以說我才是小主人所說的老大!”
它們一直爭論不休,也分不出來誰是老大,鉛筆盒實(shí)在聽不下去了,說:“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你們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認(rèn)識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取長補(bǔ)短,團(tuán)結(jié)有愛。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小主人服務(wù)!”
剛好美術(shù)課到了,他們?nèi)齻幫助小主人畫出了一幅美麗的作品。
從此以后,鉛筆、蠟筆、橡皮再也不爭吵了,懂得了團(tuán)結(jié)的重要性。
童話文具故事作文 篇2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我們一家人都睡了,星星眨著小眼睛,月亮的一絲亮光照到了我的文具盒上。突然,他們會講話了,也發(fā)生了驚天動地的爭吵。
鉛筆眨了眨它那雙漂亮的大眼睛,而且還帶了一頂小帽子,然后把手插在那纖細(xì)的
腰上,說:“小主人最喜歡我了,沒有我他就不能寫字,不寫字就拿不到好成績!蔽夷翘鹛鹑ο鹌た删筒煌饬耍χ蠖亲,嘟著嘴巴說:“每次你寫錯字都要我擦掉,沒有我,你算什么呀!沒有我,小主人能考到好成績嗎?”尺子聽得不耐煩了的站起來,左手捉了橡皮,右手拎起鉛筆,說:“我才是功勞最大的,沒有我,小主人的'直線要成啥樣了?沒有我,小主人1厘米有多長都不知道??反正,小主人不可以沒有我!本砉P刀坐不住了,說:“鉛筆姐姐沒有我,就寫不出來字,寫不出來字橡皮和尺子有啥用呢?有我鉛筆姐姐就可以寫出字來,橡皮和尺子自然有用!边@樣不知過去了多少時間。文具盒媽媽終于出口了,說:“你們各有自己的好處,鉛筆寫出來字要卷筆刀削,鉛筆寫錯字了,要用橡皮擦,小主人不知道幾厘米時,要尺子量。你們各有好處,互幫互助,小主人才有好成績!”大家聽了都低下了頭。
在大家的幫助下,小主人考試考了一百分。
評語:小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極具新意的構(gòu)思,向我們敘述了文具盒內(nèi)的爭吵。行文思路清晰,值得其他同學(xué)借鑒。
童話文具故事作文 篇3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忽然,傳出一陣說話聲。哦,原來是鉛筆和橡皮在聊天呢!
鉛筆說,你好,我是新來的,你呢?橡皮說;我也是新來的。認(rèn)識你很高興,你長的真高,你當(dāng)哥哥吧!我當(dāng)?shù)艿,好,咱們現(xiàn)在就是最最好的哥倆!
兩人談的很和的來,于是立刻就成了親密的好朋友。
可是,這種好日子沒過多久,它倆便又鬧翻天了。原來有一段時間,它的小主人明明特別喜歡水果香味橡皮,總是,把橡皮保護(hù)的干干凈凈。這回鉛筆可不高興了,它想呀想,終于想出一個壞計謀。每一次寫作業(yè)時,鉛筆都是老是故意寫錯字。明明不的不老用橡皮把錯字擦掉,鉛筆看著橡皮一天天消瘦,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又是一個深夜,鉛筆哥哥和橡皮弟弟跳出文具盒,來到鏡子跟前,鉛筆有禮貌的.說,弟弟,請你先照。橡皮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向鏡子,看著自己小小的身體說,哎,老了。這時鉛筆邁著大步走向鏡子,一看,!鏡子里那個短短的鉛筆頭是我嗎?
是呀!在你消弱我的同時,你也在變短!橡皮冷笑著說。
這時,鏡子爺爺說話了,你們呀!還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老想著對別人做什么壞事,上天對誰都是公平的。如果你現(xiàn)在還在和同學(xué)鬧別扭的話,請快和好哦!相信你一定 會做的更好!
【童話文具故事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文具童話故事作文11-11
童話故事文具的爭吵作文11-21
童話故事文具的爭吵作文(優(yōu)選)09-12
文具盒童話故事作文09-24
(精選)文具盒童話故事作文12-22
文具童話故事作文(精選40篇)06-23
精選童話文具故事作文(通用57篇)11-02
精選童話文具故事作文(通用39篇)10-17
文具盒童話故事作文(熱)10-05
(精)文具盒童話故事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