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了凡四訓》觀看心得體會
從同事手中借了一本《了凡四訓》,是《凈空法師講<了凡四訓>》這一版本。實在慚愧,之前并沒有聽說過這本大大有名的書,只是看到封面上“改造命運心想事成”這幾個字,當時運道正衰,就毫不猶豫借了來。
確實是本好書,雖然對于受到多年唯物主義教育的人而言,里面一些觀點不能認同,但仍是一本讀來大有裨益的書。剛剛讀,想把自己一些初步的感想寫出來共享。
改命先改心。
《了凡四訓》是一本家訓,簡單言是一本講改命的書,鼓勵人修身積善,改變命運。我讀了最大的感覺是——要改命,先改心。要使自己有一顆平靜之心,能平靜的面對命運中不能改變的部分;要有一顆勇敢之心,使自己有勇氣去改變命運中更夠改變的部分;要有一顆智慧之心,有足夠的智慧能夠分辨哪些是能夠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
人生來有命,這命既是外在的環(huán)境,如時空背景,你生于哪個時代,地區(qū),家庭背景,也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也許還有一些冥冥中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命運中很多不能改變,比如你是生于奴隸社會還是現(xiàn)代文明;生在米國還是利比亞阿富汗;父母是大富之人還是賭徒酒鬼;或者生來就有北京戶口還是長在偏僻山鄉(xiāng)。那些冥冥之中的東西就先讓它繼續(xù)說不清道不明吧,我們能改變的是我們的天性,也就是我們的內心環(huán)境,我們的心。命運的大部分已被時空環(huán)境所掌控,我們無法自主,可天助自助者,命運可以改善,要改善命運,就要先改變心靈。
很贊賞文中了凡先生與云谷禪師的一段對話:“云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余(了凡)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jié),常不能舍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其余過惡尚多,不能悉數(shù)。”
有果必有因,了凡先生反躬自身闡述了自己不得科第,沒有子嗣的原因。由于自己不培養(yǎng)福德,不耐煩劇,不能容人,喜歡出風頭,壓制別人,心直口快,輕言妄談這些毛病導致薄福,不能科第。因有潔癖,善怒,沒有愛心,心地殘忍,不能舍己救人,愛說話,發(fā)牢騷,喜飲酒,晚上不睡覺,傷害精神體力這些毛病,致使沒有子嗣。命運表象(科第不中無子)的產(chǎn)生與這些原因(自身性情、習慣)息息相關,要改善命運,就要先改“心”。
希望我能勤快一點,盡快寫出《了凡四訓》讀后感的下一節(jié)——向善之心。
【《了凡四訓》觀看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05-03
了凡四訓經(jīng)典語錄參考10-06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精華8篇]01-09
《了凡四訓》觀看心得體會12-14
了凡四訓讀后感02-04
《了凡四訓》讀后感12-01
《了凡四訓》讀后感范文03-24
凡卡心得體會04-29
讀《凡卡》心得體會03-14
讀凡卡心得體會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