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歌鑒賞基本方法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jié)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歌鑒賞基本方法,歡迎大家分享。
詩歌鑒賞基本方法:
1、看明白
(1)看題目:題目中經常會蘊藏著與主旨相關的信息。
(2)看主體:
、俟湃怂靡庀蠡編в泄潭ǖ、特定的含義和情感寄托;
②抓住表達情感的關鍵字,如“萬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
(3)看背景:詩歌鑒賞題中,有時會有詩人人生經歷及寫作背景的相關注釋,一定要仔細分析,知人論詩、知事論詩。
2、寫清楚
常用的表述方式:
這首詩采用(某種表達方式、修辭方式、表現方法),寫出了(某個意象的某種)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種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種作用。
v常見考察點歸納:
1、常說的表達方式指的是: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
2、常說的表現方法指的是:
比興、象征、襯托、渲染、對照、想象、聯(lián)想、照應、虛實結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3、意境:指的是由許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藝術地組合到一起,形成的詩歌的基本的整體情境。
如孤獨凄涼、激情飛越、閑適淡泊、清新飄逸、沉郁頓挫……
4、常見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孤獨、寂寞、傷感、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
5、通常指的“作用”:意境優(yōu)美、意境深遠、言近旨遠、深化意境、升華主旨、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6、常見的內容:離情別緒、懷古傷今、思鄉(xiāng)懷遠、個人情志與山水田園、詠史詠物與諷喻抒懷、春恨秋悲與人生際遇、出世的山林之趣與入世的廟堂之志……
7、常見的創(chuàng)作風格:樸素自然、清新飄逸、沉郁頓挫、淡雅高遠、華妙艷麗、雄健高昂、悲壯蒼涼、嚴謹細膩、清麗婉約……
v基本的答題方法和步驟:
古詩詞鑒賞題,雖有一定的開放性,鼓勵有創(chuàng)意地答題,能自圓其說,都可給分。
但還是要根據試題的要求,問什么,相應答什么;要什么,相應給什么,講究答題一定的規(guī)范性,才不易丟分。
1、“詩眼”型題的答題模式:
、倏隙ā昂谩被蚩隙囊粋更好;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③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2、意境型題的答題模式:
、僬页鲈娭械奈锵、意象;②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jié)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yōu)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④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
3、句意型題的答題要點:
、訇U明語表義,有時要發(fā)掘它的深層意思;②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4、語言特色型題的答題模式:
、儆靡粌牲c或一二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簡練傳神、凝練沉郁、入木三分、煉字精巧、一字傳神、對仗工穩(wěn)、語近情遙、莊諧俱見……);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5.主旨型題的答題模式: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么;②抒發(fā)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6.技巧型題的答題模式: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
修辭手法:正反對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擬、夸張得體等。
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虛實、大小等);②結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如何鑒賞思鄉(xiāng)懷人類詩歌?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征人思鄉(xiāng),或寫閨中懷人。
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或托物傳情(月、雁、笛、柳),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鑒賞這類詩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確定情感類別;抓住意象,構建圖景;抓住關鍵詞語,體味藝術特點。
如何鑒賞“詩眼”?
“詩眼”之說,實際是考查詩歌的“煉字”,即體會作者在詞語使用方面的精妙之處。
古人寫詩“煉字”,一般體現在對動詞、形容詞的精心選擇上。
如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如何鑒賞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賞析時要重點把握①寫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诩耐惺裁粗尽
如何鑒賞邊塞詩?
邊塞詩的內容大體有: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和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將士久戍的鄉(xiāng)愁和閨中妻子的離恨;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zhàn)的慘烈;報國無門的怨憤和歸家無望的哀痛。
鑒賞邊塞詩要結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具體時間,體味詩人在詩中寫的是什么,抒發(fā)的哪一類型的情感。
如何鑒賞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fā)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
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這類詩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寫法上常常是白描、襯托。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鑒賞詩歌的形象"是高考考綱中明確規(guī)定的一個考點,也是歷年高考詩歌鑒賞題的一個?键c。分析詩歌的形象對于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及思想情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詩歌中的形象具體來說可分為三類:人物形象、景象和物象。我們結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詩歌來詳細論述這三類形象的特點及答題技巧。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鑒賞這類形象時要做到知人論世,關注詩人的背景。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寫這首詩時,當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后,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臺,慷慨悲吟,寫下了這首詩歌。了解了詩歌的寫作背景,便不難分析詩歌中所塑造的詩人自我形象: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
此外,對于鑒賞人物形象題的答題步驟,有以下三步:
。1)用高度概括的語言來概括詩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等?忌谄綍r復習時,應對這些形象做些積累。
(2)結合詩句中相關的語句具體分析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時應忠于原文,不可臆造。
(3)結合詩人的人生經歷或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對詩歌表情達意所起到的作用。以《尋陸鴻漸不遇》為例: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分析"陸鴻漸"這一形象,可按照上述的三個步驟來做答: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驟一)。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步驟二)。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驟三)。
詩歌的景象主要體現在詩歌的意象或意境上,解答詩歌景象時,主要側重于對意象、意境的解答。意象是指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在詩人看來,他所看到的自然景物,都附有詩人的情感在內,這正是所謂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在解答詩歌意象類的題目時,重要的是要積累一些常見的意象,如月、鴻雁、子規(guī)、蘭、竹、浮云、梧桐、夕陽等。更為重要的是,還要明確同一意象在不同詩歌中的不同意義。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中的"楓葉"則給人無限喜悅,激昂奮進之感。而"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中的"楓葉"則帶給人相思的愁苦。
詩歌中的意境是指情與景的有機契合,或者說是指具有相同特性的意象的組合。對意境類的解答,也有三個步驟: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描述時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同時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用雙音節(jié)字詞,這樣會使語句優(yōu)美,富有節(jié)奏感。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時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僅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以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為例: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分析該詩所描繪的景物時,可按照以上三個步驟: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詩歌中的物象主要相對于詠物詩而言。它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人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他的品格節(jié)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解答該類詩歌時,首先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和內在的品格,抓物與志的"契合點"。其次要聯(lián)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以張渭的《早梅》為例: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消。答題時首先應分析梅的自身特征: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fā)。然后結合詩歌中后兩句評價性述語,從而可以概括出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表達了對梅花由衷的敬仰之情。
一、復習要求:
1、通過復習,理清題型類別及各種題型的答題思路。
2、熟記古詩鑒賞的相關術語,進一步掌握答題方法和技巧。
3、能感知詩詞中的藝術形象,領會詩歌的意境,從關鍵字詞、語言、修辭、寫作手法等方面對古詩詞進行鑒賞,會評價詩詞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二、例說五種答題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此詩有什么樣的意境?(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或問:詩句表現了怎樣的畫面?詩人通過什么景物表達自己的何種感情?
2.答題步驟:
、倜鑼懺娋渲姓宫F的畫面(翻譯要尊重原文)。
②用4個字概括景物營造氛圍特點。如:孤寂冷清、蕭瑟凄涼、雄渾壯闊、恬靜優(yōu)美、明凈炫麗等。
③回答表現詩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備選詞語(感情):歡快、恬淡、閑適、悠然;迷戀、仰慕、追慕先賢;老大無成、壯志難酬、功業(yè)無就;孤獨寂寞、憂悶感傷、憂憤、憤激、憤懣;思念、羈旅愁懷、離別愁緒、懷人念遠;高蹈于世、清高自守、堅守節(jié)操;傷春惜春、韶華易逝等。
3.答題示例:
問:詩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這句詩描寫出友人離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轉,友人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此時詩人仍佇立在風雪中,遠望友人離去的路,只見雪地上留下一行長長的馬蹄印。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畫景,表現了詩人送友人歸去時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鄉(xiāng)之情。
小練習一: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二)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怎樣的表現手法?或怎樣的藝術手法、怎樣的技巧(手法)、怎樣抒發(fā)感情的等。
藝術手法題要關注鑒賞術語,常見的鑒賞術語:意境、意象、基調、點題、上片、下片、首頷頸尾聯(lián);常見的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格;常見的表現手法:虛實結合、聯(lián)想、想象、以動襯靜、白描、渲染、比興、鋪陳、細節(jié)描寫、正側面描寫、襯托、烘托、對比、曲筆、借古諷今、用典、托物言志、以小見大、抑揚、鋪墊、照應等。
2.答題步驟:
①明確告訴其手法。
、诮Y合詩句說明為什么。
、圻\用這種手法有效地表達出因……而產生的……情感。
3.答題示例:
例(1)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問:此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表達效果?
答:①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②明月之光可照反襯出深林的幽暗。
、郾磉_了詩人一種潛隱心底的沉郁與孤憤。
例(2)賞析詩句"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并說說它們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①這句話的意思是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貶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②詩句借用典故,前一句用向秀作《思舊賦》,說明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表達了對親舊凋零的傷痛之情。后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tài)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
小練習二:分析詩句"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所運用的藝術手法。
(三)分析語言型:
1.提問方式:此詩有什么語言風格(或語言特色、藝術)?
2.答題步驟:
①從以下詞中選一個或幾個作答:雄渾豪放、委婉含蓄、華美絢麗、運用口語、疊詞互用、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簡練生動等。②結合相關語句說明。③運用這種語言表現作者因……而產生的……感情。
3.答題示例:
問:請分析陸游《卜算子詠梅》的語言特色。
答:①此詩語言特點是委婉含蓄。②如"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一句借助比喻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絕不與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的心跡,表達了自己不畏讒言、堅貞自守的志趣。
小練習三:說說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語言特點。
(四)煉字型:
1.提問方式:最生動傳神的字是什么?給出一字,問是否認可。
2.答題步驟:①解釋此字在句中的含義。②翻譯此句(忠于原文,語言優(yōu)美)。③回答表現詩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題示例:
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句中"闊"字達到了一字傳神的水平,"闊"表現出一幅怎樣的情景?、
答:"闊"指江面廣闊浩渺,"闊"字既寫出了江水之勢,又寫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的景象,表現了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及豪邁的氣概。
小練習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寫景名句,請賞析"直"、"圓"二字。
(五)詩眼型:
1.提問方式:關鍵、不能刪掉的詞。
2.答題步驟:①解釋詞義。②點明中心。③是全詩的關鍵。(位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3.答題示例:
問:李白詩《春夜洛城聞笛》中"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xiāng)之情。②這種相思之情是從聽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啟下。③是全詩的關鍵。
小練習五:找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的詞眼并簡析之。
三、賞析下列詩歌(自找角度,自擬題目),要求體現以上五種答題模式: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詩歌鑒賞基本方法】相關文章:
鑒賞古代詩歌的實用方法06-08
中秋詩歌鑒賞10-04
文學鑒賞方法10-26
詩歌鑒賞修辭手法10-05
中考詩歌鑒賞答題技巧10-26
詩歌鑒賞之語言風格09-30
詩歌達方式鑒賞教案10-08
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09-30
最基本的預習方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