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課人文教育基本策略實施方案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而小學語文教材中具有豐富的人文素材,蘊含著許多值得推崇的人文精神,非常適合開始人文教育。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分析了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與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小學語文人文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營造教學情境
開展小學語文人文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善于挖掘和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分析其人文特性。比如,教授課文《黃果樹瀑布》時,教師要把握好其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理念,向學生滲透人文精神,展現(xiàn)人文之美,促使學生主動了解和發(fā)自內心的熱愛自然。在挖掘人文素材的同時,要營造一定的教學情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通過以情激情的方式開展人文教育。比如,教授《秋天的懷念》時,文章思想感情豐富,充滿了對母愛的贊美。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聲情并茂地朗誦文章,敘述其主要內容,將偉大與無私的母愛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此外,作者也描述了自己的友情,可幫助學生感受友誼的可貴,從而在生活中對自己的友情與親情更加珍惜。其次是以景觸情,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融入其中,產生內心共鳴,有效培養(yǎng)其人文情懷。比如,教授《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分別扮演盲人和雷鋒,表演“幫助盲人過馬路”,使學生通過實踐了解到盲人生活的不易與幫助他人所產生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最后是由情悟理,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再與實際相聯(lián)系,得到切身體會。比如,小學語文課本中許多文章涉及到人與自然或人和動物的感情,教師在教授此類內容時,可以將文章中的感人故事作為出發(fā)點,要求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是否曾發(fā)生過類似的故事,并鼓勵其呵護小動物,熱愛大自然,認識到人類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獲得持續(xù)發(fā)展的道理。
二、促使學生主動提升自我,給予人文指導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開展小學語文人文教育時,也要遵循該理念,尤其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提升意識,給予一定的人文指導。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一些預習問題,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時能夠體會到文章中蘊含的人文性,而且在課堂中還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引導性問題,促使學生對文章中的人文性進行主動、積極地思考與探索。比如,教授《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時,教師可以提前設計一系列問題,并且在課堂上一一提出,逐漸增加問題難度,由大體概括到具體細節(jié),使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獲得答案。比如先提問“駱駝為了什么內容而感到自豪?”接著提出與此相關的問題:“受到小紅馬的嘲笑時,小駱駝的心里在想什么?”“在實際生活中,你是否曾像小駱駝一樣遇到讓自己委屈的事?”接著著重介紹惡劣沙漠環(huán)境的特殊性,使學生掌握駱駝各個身體部位,如眼毛、腳掌、駝峰等的作用,從而認識到別人看到的、了解的自己并不全面,自己在他人眼中的缺點具有片面性,所以要學會對自己的優(yōu)缺點有客觀、全面地認識,增強學習信心,達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三、培養(yǎng)教師的人文情懷,有效感染學生
從校方來講,一方面要提升任課教師的學歷層次,除了要滿足小學語文的職業(yè)要求,還要確保其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水平,而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與自身的學歷層次之間恰好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lián)性。通常情況下,教師具備較高的學歷層次,那么其人文素養(yǎng)水平也能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而且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是否能順利開展人文教育,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所以學校要注重提升任課教師的學歷層次,比如高薪聘請高學歷教師,或者將教師的學歷水平和獎金、工資等相聯(lián)系,激勵教師在業(yè)余時間不斷學習,實現(xiàn)學歷層次的提升,發(fā)揮其在小學語文人文教育中的榜樣與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與積極完善考評機制。該項措施主要是以理念與制度為出發(fā)點來解決問題。學校要結合本校的資金、規(guī)模等情況與學生特點等定期組織語文教師參與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學習講座和培訓,并科學制定考評機制,將人文素養(yǎng)納入考評內容中,使教師認識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比如,邀請專家檢查組定期檢查語文教師開展、舉辦的教學活動,發(fā)現(xiàn)教學觀念、方法和模式均較為傳統(tǒng)和落后的教師后需明確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定出具體的整改時間,促進其自身人文素養(yǎng)與語文教學水平提高,在制度上保障人文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展開。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注意自己學習、豐富及提升。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淀,所以教師在向學生滲透人文教育的同時也要實踐自我的學習與提升。比如在空間時間閱讀經典書籍,獲取更多文學知識,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實現(xiàn)師生共同進步。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對學生開展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自主研讀教材,適當開展實踐活動,并根據(jù)反饋信息做出歸納和總結,從而有效解決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時遇到的問題,使小學語文課程的人文教育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為課堂與校園增添人文氣息,塑造民主、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語文課人文教育基本策略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促銷基本策略方案范文04-06
山區(qū)小學教育發(fā)展策略論文10-09
摘選人文校園建設實施方案10-08
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方案12-05
人文素質護理教育論文10-08
《小學后進生轉化策略研究》實施方案范本10-07
小學音樂教育的人文內涵研究論文10-09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探究論文10-08
綠色教育在小學語文實施策略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