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精選10篇)
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1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數(shù)學第二冊P81---82。
設(shè)計理念:
1、重視學法的多樣化。由于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法的多樣化,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如分的認識,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議一議、撥一撥、演一演、說一說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有較深刻的認識。
2、注重知識呈現(xiàn)的直觀性。作為認識時間最普通、最直觀的載體------時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也是很容易得到的教學具。因此在課的設(shè)計中比較注重知識呈現(xiàn)的直觀性,新授中學生借助時鐘認識鐘面、認識分針、認識時間,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借助鐘面解決難點。同時課件將靜止的知識動態(tài)演示,為學生突難點服務。
3、注重情感價值觀的滲透。認識時間是一課能夠很好的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的內(nèi)容。課的`設(shè)計中注重情感價值觀的滲透,通過感受1分鐘、想象1小時等環(huán)節(jié),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4、注重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完整性。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本課設(shè)計了讓老朋友小時鐘帶領(lǐng)小朋友認識時間的情節(jié),并貫穿于課的始終,既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又保證了課的生動完整,比較自然。
教學目標:
1、生能夠正確讀、寫鐘面時刻,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觀察、嘗試、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實踐操作的能力。
3、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進一步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教學重點: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等于60分。
教學具準備:課件、實物鐘、學生第四人小組一只小鬧鐘。
教學過程:
。ㄒ唬┘とひ耄
老師帶來一位大家的老朋友,猜猜看,會是誰呢?(實物出示)關(guān)于小時鐘,你已經(jīng)了解它多少呢?
學生回憶上學期學過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整點、半點的看法、讀法等。如學生回答比較散,教師拿實物鐘邊拔邊啟發(fā)。
師:這節(jié)課,小時鐘要繼續(xù)帶著我們?nèi)フJ識時間(出示課題)高興嗎?
。ǘ┨剿餍轮
1、認識鐘面。小時鐘是帶著它們家族的眾多成員一起來的,(課件出示多種形狀的小時鐘)它們已經(jīng)在小朋友的中間了(每個小組一只實物鐘),它們的臉上哪些部分長得是一樣的呢?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然后相互說說。(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依次出現(xiàn):時針、分針、大格、小格)
2、認識時間
(1)認識分:小時鐘可真是一個勤勞的寶寶,它體內(nèi)的兩根針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進行跑步比賽,你知道誰跑得快嗎?分針到底跑得有多快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分針一分鐘可以跑這樣的一小格。)
一分鐘有多長呢?請兩個學生上來分別跳繩、拍球。其余同學數(shù)數(shù)。
結(jié)論:一分鐘很短,但一分鐘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我們要珍惜時間。
師:從6跑到7,分針跑了幾分鐘?分針要跑10分鐘可以從哪里跑到哪里?假若12是時針、分針的起跑線,當分針停在3的時候,說明它跑了幾分鐘?停在8的時候呢?
你還能用當分針停在幾的時候它已經(jīng)跑了幾分鐘說話嗎?
比一比,看誰認得又準又快。老師撥實物的分針,請學生用幾時幾分說話。
。2)認識時間。
看自己組內(nèi)的小時鐘,它現(xiàn)在是幾分呢?(實物投影展示)
選中其中的一只時鐘,我們看看它的時針現(xiàn)在停在什么地方了?你認為這只時鐘顯示的是幾時幾分呢?你是怎么想的?
投影顯示書本第81面數(shù)一數(shù),你會看這幾只鐘面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指9:05,怎么讀?你在哪看到過這樣的時間?
你能拔出這些時間嗎?投影顯示書上第81面拔一拔
。3)時分的關(guān)系。
在拔時間的過程中你注意到分針與時針誰跑得快了嗎?(實物鐘演示)
那到底快多少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請拿出自己組內(nèi)的小時鐘拔一拔,他細觀察。
結(jié)論:1小時=60分
想像一下,1小時有多長呢?(進行珍惜時間教育)
。ㄈ╈柟绦轮
小時鐘不僅帶大家學習了知識,還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呢。它要送給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1、書本第82面做一做1
2、書本第82面做一做2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四)課堂小結(jié):小時鐘馬上要跟我們說再見了,你知道這節(jié)課它與我們一起學習了多長時間嗎?(課件出示兩個鐘面:上課鐘面與下課鐘面)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教師引導:上課時是幾時幾分?看老師撥鐘,我們一起5分分地數(shù)。)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認識時間的知識有系統(tǒng)性的認識,初步養(yǎng)成回顧與反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ǘ┻^程與方法
在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認識時間的相關(guān)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的意識和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幫助學生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感受數(shù)學思想,同時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二、目標解析
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在操作中回顧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認識時間的知識,并在不同的操作中,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牢固掌握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認識時間的知識。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
鐘面等
五、教學過程
(一)設(shè)問中揭示課題
1.情境中設(shè)問
。1)出示第100頁圖(二)的情境圖。
。2)指定學生說說和這學期學的什么知識有關(guān)?
。3)測量物體的長度應用到什么單位名稱?這學期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4)計量一節(jié)課的時間應用到什么計量單位?
2.揭示課題
板書: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認識時間
【設(shè)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及教師的設(shè)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操作中梳理知識
1.復習長度單位
。1)回顧已學過的長度單位。
測量鉛筆的長度應選( )作單位,測量一棵樹的高度應選( )作單位。
、僖龑W生回顧已學過的長度單位。
、谒伎迹簻y量物體的長度應選誰作單位?
、壑付▽W生匯報想法,并舉生活中的一些實例來加以說明。
、軐W生匯報:米和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
。2)及時練習。
、偬钜惶睿海ǔ鍪窘滩牡102頁的'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線段的長度,并指定學生說說測量的方法。
③畫一畫:(出示下面的題目。)
a.畫一條4厘米長的線段。 b.畫一條比5厘米長2厘米的線段。
c.畫一條比5厘米短2厘米的線段。
2.復習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組成
①學生在作業(yè)紙上畫一個角,并標出角各部分的名稱。
、趯W生作業(yè)展示并進行評析。
。2)角的分類
、俪鍪鞠旅娴娜齻角。
、谥付▽W生說出各個角的名稱,并說說你的判斷方法。
、墼谙旅娼o定的邊上分別畫一個直角、銳角、鈍角(從給出的點畫起)。
(3)及時鞏固
、倏匆豢矗合旅娴母鱾圖形哪幾個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幾個不是角?為什么?
②畫一畫:從這個角的頂點出發(fā)畫一條線,把它拆分成兩個角。這兩個角可能是什么角?會有幾種不同的情況?
先讓學生組內(nèi)交流,然后獨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3.復習認識時間
。1)出示一個鐘面,從鐘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識?
①先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
、谶@個鐘面現(xiàn)在表示幾時幾分?時針和分針組成的是什么角?
(2)及時練習
、佼嬕划嫞嚎纯磶讜r整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形成直角。(3時、9時)
、趯懸粚懀簩懗鲧娒嫔系臅r間,并說說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頁的第3題)
、蹞芤粨埽豪蠋熣f時間,學生在鐘面上撥出時針和分針所在的位置。
4:00 7:00 6:50 10:20
【設(shè)計意圖】在復習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認識時間時,沒有單純地進行知識點的復習,而是讓學生在“量一量、畫一畫、寫一寫、撥一撥” 等操作活動中,經(jīng)歷復習知識的全過程,避免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加深對所復習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中深化知識
1.出示教材第104頁的第9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點交流:選擇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05頁第10題
先讓學生估計,再動手測量,最后全班交流。
3.出示教材第105頁的第1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頂點是給定的)
4.出示教材第105頁的第12題。
先讓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時指定學生說說每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
【設(shè)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所復習知識的理解,使知識結(jié)構(gòu)更加系統(tǒng)完整。同時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意識,做到能輕輕松松學知識、做數(shù)學,從解決問題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
。ㄋ模┛偨Y(jié)中暢談收獲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感受或體會?覺得哪些地方還有疑問?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3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90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教具、學具準備:
掛圖、鐘表模型、手表
教學
一、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教學開始,先出示一幅學生們正準備上課的情境圖,讓學生猜是第幾節(jié)上課了,并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又激發(fā)起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鐘表模型,認識鐘表刻度
1、四人小組合作:觀察鐘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鐘面上一共有(x)大格
1大格有(x)小格
一共有(x)小格
2、讓學生觀察推理:分針從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幾小格,各是多少分。每一大格的刻度作為分針的單位時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撥一撥,引導學生觀察時鐘走1大格,分針走了幾小格,從而得出:1小時=60分。
三、加強觀察、實踐、探究幾時幾分。
1、讓學生觀察幾個分鐘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時的鐘面。通過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饋的方式說說鐘面的時間,并歸納看鐘的方法:先看時針,確定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可以用5分5分數(shù)的方法確定是幾分。
2、讓學生觀察一般情況的.幾時幾分,通過小組交流得出看分針的方法:可以先確定接近分針的大格刻度是幾分,再用1分1分順數(shù)或倒數(shù)的方法讀出是幾分。
四、讀讀撥撥、初步實踐應用
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撥一撥,每天上學、放學時間。
3、小組一起撥一撥,交流所撥的時間,并說說所發(fā)生的事情。
五、課堂小結(jié):
你今天學到了什么知識?怎么樣學的?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4
【教學內(nèi)容】
課本90、9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3.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讀寫鐘面時刻,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正確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二、以舊引新——掀起欲望
整時、半時、用幾時幾分引入課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認識鐘面(12個數(shù)、時針、分針、格子。)
2.認識分 分針走1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是1分,走幾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幾分。 課本第90頁在括號里填出相應的數(shù)。
3.時分關(guān)系 分針和時針進行比賽,時針從12走到1,走了一大格,是1小時;分針從12轉(zhuǎn)了一圈,是60分。(1時=60分)
4.讀寫鐘面時刻。
(1)認9時5分,寫9:05 (2)展示自我
四、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2、填空3、拓展4、小結(jié)
五、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認識時間
1時=60分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活動進一步認識時間,正確讀、寫幾時幾分。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經(jīng)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的能力。
3、情態(tài)、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一步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會正確讀、寫幾時幾分1小時=60分
教學方法:
四人小組合作
教具學具:
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通過師生談話,引出今天的活動主題是“我的一天”。
二、活動展開。
1、讓學生獨立制作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采用“幾時幾分”的計時方法或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在活動紙上寫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教師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用在鐘面上畫上時針分針的方法表示。
2、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一天作息時間安排。
3、班內(nèi)展示、評議。
(1)“我說我撥”形式。即自己邊匯報同學在鐘表模型上撥出時間。
。2)“我撥你說”形式。即匯報同學在鐘表模型上撥出時間,其他同學讀寫是幾時幾分。
。3)“我說你撥”形式。即匯報同學說出時間,其他同學在鐘面上撥出時間。
4、提高性練習。教師撥鐘面讓學生說出幾時幾分。再過幾分是幾時幾分。
5、調(diào)整完善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三、活動延伸。交流收集到的有關(guān)時間方面的數(shù)學素材(如火車票、汽車票、飛機票,工廠商店作息時間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數(shù)學”啟發(fā)學生在實際應用方面舉出更多的時間的例子。
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課本P92,例題3..
教學目標:
。薄⑼ㄟ^思考,學會找出合適的時間的方法;
。、在學習活動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排除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星期天,明明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但是還要完成作業(yè),他該怎么安排時間呢?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題
觀察主題圖,你知道了什么?
明明做完作業(yè)要去踢球
明明10:30還要去看木偶劇。
要把明明去踢球的時間找出來。
2、解決問題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在這三個時間中找一找,想一想哪些不可能,哪些有可能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檢查一下,解答正確嗎?
4、小結(jié)解決問題的方法
要根據(jù)做事的時間來思考,可以先把不可能的時間去掉,剩下的就是有可能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三第4題
想一想,應該怎樣找出小紅去摘西紅柿的時間?
2、完成練習二十三第4題
幫亮亮找出正在做某項事情的時間。
四、總結(jié)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隨堂練習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6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七章第81頁例1
教材分析:
“認識時間”這一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是用5分5分數(shù)的方法來讀取時間,并通過實際的操作,知道1時=60分。與一年級上冊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看,教材對時間的認識是按照從特殊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編排的,這樣的編排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也符合平時人們看表讀時間的經(jīng)驗與習慣。
分析學生:
“認識時間”這一內(nèi)容的教學是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學習了“認識鐘表”的基礎(chǔ)上進行學習的。通過以前的學習,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鐘表及時間的一些知識,如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有12個數(shù)字等,并已經(jīng)掌握了如何看整時和半時。
設(shè)計理念:
一、知識的呈現(xiàn)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
由于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學注意結(jié)合生活實際,使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更好地理解時間。為什么半時在兩點的后面用30來表示,就是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nèi)容。
二、在直觀中來呈現(xiàn)知識
在教學時,運用多媒體直觀地演示,通過看鐘面上的陰影部分,用5分5分數(shù)的方法讀取時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1時=60分時,讓學生自己撥鐘,通過直觀形象的.實物操作,就能對時與分的關(guān)系一目了然。
教學目標:
1.知道大格刻度對應分時表示幾分,會正確讀出、寫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根據(jù)時間撥出時針和分針。
2.讓學生自己探索看時間的方法,掌握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分針走過幾小格就是幾分。
3.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走的關(guān)系,知道1時=60分,理解幾時半就是幾時30分。
4.體會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讀出、寫出幾時幾分,會撥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讀出接近整時的時間,比較快速地說出幾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學生準備小鬧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同學們喜歡唱歌嗎?會唱《時間像小馬車》這首歌嗎?跟著音樂唱起來吧!時間像小馬車不停地奔跑,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二、直觀演示,探索新知
1、認識鐘面
(1)你在哪里見過這些鐘表。
(2)鐘面上都有什么?
(12個數(shù)字、時針、分針、認識大格、小格)
2、認識幾時
(1)時針短,時針指著12,當時針走過一個大格時,就表示時間經(jīng)過1小時。
(2)時針從12走到3,現(xiàn)在時針經(jīng)過了幾小時? (讓學生說理由)
(3)時針從12走到7,時針經(jīng)過了幾小時呢?
(4)時針從12走到8和9之間,現(xiàn)在是幾時呢?
小結(jié):我們認識了時針是怎樣計時的,它走到數(shù)字幾就是幾時,超過數(shù)字幾就是幾時多。
3、認識幾分
(1)分針又是怎樣計時的呢?分針走過1小格,時間經(jīng)過1分鐘。
(2)分針從12走到1是幾分鐘?說說你的理由。
(3)分針從1走到2是幾分鐘?說說你的理由。
(4)分針從12走到2是幾分鐘?
(5)分針從12走到5是幾分鐘?
(6)25分再走5分是多少分?當分針指向6的時候,分針剛好走到鐘面的(一半),所以半時就是30分。當分針指向9的時候,是多少分?
(7)比較時針和分針觀察比較,找出不同的地方。
4、認識幾時幾分
(1)讀出鐘面上的時刻。(9時)
(2)鐘面上發(fā)生了變化,時針和分針悄悄地挪動了腳步,現(xiàn)在的時刻你能讀出來嗎?(9時5分)時針和分針有什么變化?時針剛走過幾?分針從12起走過了幾個小格?(板書:9時5分)電子表表示法9:05點的前面表示時,點的后面表示分,還是讀作9時5分。(板書:9:05)為什么5的前面有個0呢?
(3)讓學生獨立認識6時25分。
說說:早上6時25分你們在做什么? 小結(jié)認識幾時幾分的方法。
(4)練習認鐘面上的時間。 P82做一做。
5、時分的關(guān)系
(1)學生分組操作。
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小鬧鐘,撥一撥,看一看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幾大格,并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結(jié)果。
(2)學生反饋交流結(jié)果。
學生反饋,教師出示課件:分針走一圈,同時時針走一大格。
(3)引出“1時=60分”。
師: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分?(60分)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1時)
師:通過同學們的操作,我們知道:1時=60分(板書)
(4)感受:1分、1時有多長?
三、鞏固練習。
小芳的一天(練習十五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一幅圖中小芳在做什么,分別讀出時間是幾時幾分,再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學生完成后,兩人為一小組,相互說說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是什么樣的。
四、擴展知識
1、老師向?qū)W生介紹中國古代計時器。
2、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7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的主要內(nèi)容有:時、分的認識,間隔5分鐘的讀寫,時間的實際應用和經(jīng)過時間的合理性。知識基礎(chǔ)是一年級下冊的認識鐘表和同學們的生活經(jīng)驗。在小學階段時間的學習共分三次:一年級的認識鐘表;二年級的時和分;三年級的年、月、日的認識,由此可以看出,在時間的學習上,本節(jié)內(nèi)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單位比較不易理解。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時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用鐘表模型等教具學具,讓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中體驗時間長短,掌握有關(guān)時間的知識。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掌握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知道1時=60分。讓學生通過體驗1小時、1分鐘的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1小時和1分鐘的時間觀念。
2.會看鐘表,能正確說出鐘面上的時刻,讀寫幾時幾分,并能進行簡單的時間計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1小時,1分鐘的時間觀念。
難點:幾時多的認讀,以及建立1小時、1分鐘的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情境導入→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導探究
↓ ↓
探究新知→知道1時=60分,能正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
↓ ↓
鞏固應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 ↓
課堂小結(jié)→總結(jié)學到的知識和方法
【情境導入】
師: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叫做“報數(shù)”:我們5個5個地報數(shù)到60,哪一大組來開火車呢?
學生活動。
師:小火車開得真不錯,我們?nèi)嗤瑢W一起來這樣報數(shù),好嗎?
全班同學按順序開始報數(shù),如果報數(shù)到60,然后從頭再來。
師:剛才我們做的'游戲是5個5個的報數(shù),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5個5個地數(shù)地情況?
生1:鐘表面上的情況?
生2:鐘表面上分1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又分5個小格,數(shù)數(shù)的時候就是5個5個地數(shù)。
師:同學們想得不錯,鐘表面上的數(shù)字也是5個5個地數(shù),鐘表能幫助我們認識時間,每天我們都離不開時間,我們曾學過看鐘表上的整點和半點,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認識時間。
【探究新知】
一、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教學例1。
1.認識鐘面。
出示鐘面,師提問:鐘面上有些什么?
生:12個數(shù),時針、分針、格子。
師: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
生: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
師:每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
生:每一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
師:從12到1里面有5個小格,那么從12到2里面有幾個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
生:一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從12到2里面有2個大格,2個大格里面就有10個小格,而12到3里面有3個大格,因此它有15個小格。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
生:60個。
(此過程都由課件演示)
2.認識時。
實物演示:閃動時針,并且時針從數(shù)12走到1,說明時針走1大格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1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小時,那么從4走到幾也是1小時?你還能說一說,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嗎?
生1:從4走到5是1小時。
生2:從7走到8,或從8走到9……經(jīng)過的時間都是1小時。
歸納總結(jié):時針從一個數(shù)走到下一個數(shù)經(jīng)過的時間是1小時。
3.認識分。
(1)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實物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教師邊說邊演示)
(2)教師利用教具邊演示邊提問:
、俜轴樦钢1是幾分?為什么?
生:一個大格有5個小格,所以是5分。
、诜轴樦钢4是幾分?為什么?
生:分針指著4就有4個大格,所以5×4=20分。
、鄯轴樦钢6是幾分?為什么?
生1:分針指著6就有6個大格,所以5×6=30分。
生2:30分也可以說成半小時。
師:如果分針指著6,是30分,也就是半小時,那么分針指著幾是1小時?
生:分針指著12是1小時。
師:為什么?
生:因為分針指著12就有12個大格,是5×12=60分,30分是半小時,那么60分就是1小時。
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今后就應該這樣,大膽思考,積極回答。
歸納總結(jié):
(1)鐘面上,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一大格里面有5個小格,就是5分鐘。
(2)30分鐘也可以說成半小時。
1時=60分
二、課件出示例2主題圖,教學例2。
1.讀取時間。
(1)師撥動實物鐘表,看圖1,學生讀取時間。
師: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
生:時針指著4多一點,是4時,分針指著1,是5分。
師:那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生:4時5分。
(2)師撥動實物鐘表,看圖2,讀取時間。
師: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
生:時針指著4和5的中間,是4時,分針指著6,是30分,也是半小時。
師:那這時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生:4時30分或4時半。
(3)師撥動實物鐘表,看圖3,讀取時間。
師: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
生:時針與5很接近,但也是4時,分針指著9,是45分。
師:這時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生:4時45分。
歸納總結(jié):時針走過數(shù)字4,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4時多少分。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8
教學設(shè)計說明
“認識時間”是在一年級上學期認識鐘表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學習的,由于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我注意選取富有情趣的學習素材并借助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教學伊始,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和課本的主題圖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關(guān)系,并提高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新授部分分為這幾個層次:首先,多媒體展示了一個鐘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鐘面上有12個數(shù)、指針和格子。緊接著,通過圖像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個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tài)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了時和分。接著,通過動畫演示和色彩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等于60分,較好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最后通過“小芳的一天”、給小動物找座位、“吃”水果,認時間這幾個活動來鞏固新知,貼近學生生活,體現(xiàn)了“生活數(shù)學”的新理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讀、寫鐘面時刻,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3.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進一步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81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多種水果鐘面等。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新課
1.猜謎語引入時間觀念。
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你能說出你什么時間做什么嗎?
3.主題圖導入。
教師請學生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再說一說鐘表上表示的時間是多少?揭示課題。
通過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和多媒體展示的主題圖,使學生對時間產(chǎn)生親切感,明白時間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
二、新授
1.認識鐘面。
媒體出示鐘面,教師提問:鐘面上有些什么?(12個數(shù)、時針、分針、格子)
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動態(tài)演示: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
每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動態(tài)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
從12到1里面有5個小格,從12到2里面有幾個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
你知道每個數(shù)對應的小格數(shù)嗎?同桌的同學先討論討論,再打開課本第81頁在括號里填出相應的數(shù)。
填好后,多媒體核對答案。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60個)
2.認識時。
媒體演示:閃動時針,并且時針從數(shù)12走到數(shù)1。時針走1大格經(jīng)過的時間是1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小時。從4走到幾是1小時?你還能說一說,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shù)走到下一個數(shù)經(jīng)過的時間是1時。
3.認識分。
媒體演示:閃動分針,并且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是1分。
通過多媒體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識得以形象的體現(xiàn),進而能使學生體會、理解所學知識。
媒體演示分針從12走到1的過程,提問:分針從12走到1經(jīng)過了幾分,你是怎樣想的?(12到1有5個小格,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走5小格的時間就是5分)
師: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幾分?你是怎樣想的?分針從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針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是1分,走幾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幾分。
4.感受一分鐘。
電腦計時,學生分組活動。第一組:讀課文。第二組:寫字。第三組:口算。第四組:數(shù)數(shù)。
通過讀、寫、算、數(shù)等活動,親身體驗1分鐘的時間觀念。
一分鐘結(jié)束后,提問:A.一分鐘讀多少字?(統(tǒng)一讀一篇課文)B.一分鐘寫多少字?(統(tǒng)一抄寫字)C.一分鐘做多少口算?(預先印好題)D.一分鐘數(shù)多少個數(shù)?
每組推薦兩人匯報。
5.讀寫鐘面時刻。
媒體出示鐘面,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著幾時。比如,現(xiàn)在時針不是正好指著9,而是過了一些,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現(xiàn)在分針從12走到了1,分針走過了多少分呢?(5分)
認讀鐘面時刻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針對這一難點,教師先示范講解,再讓學生討論、交流,最后共同總結(jié)出規(guī)律,從而較好地突破了難點。
因此,現(xiàn)在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5分。它有兩種表示方法,第一種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幾時幾分,就寫成幾時幾分;第二種是像電子表那樣,用兩個小圓點把左邊的時和右邊的分隔開。有幾時就寫幾再打兩個小圓點寫右邊的分。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數(shù)要占兩個位置,不滿10分的要用0來占位。比如,9時5分,不滿10分,我們就先寫0再寫5。(板書)
出示第二個鐘面,你能讀、寫鐘面上的時間嗎?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四人一小組互相討論。
討論好后,學生匯報。
師生共同總結(jié)讀時間的方法:要讀出一個時間,要根據(jù)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共同確定。先看時針剛走過數(shù)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這時鐘面上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6.時分關(guān)系。
媒體出示鐘面,現(xiàn)在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是幾時?(分針和時針重合,都指向12,是12時)
再仔細觀察(媒體演示),分針和時針是怎樣走動的?同桌討論。(分針和時針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時針從12轉(zhuǎn)到了12和1的正中間,時針轉(zhuǎn)過了半大格。同時分針從12轉(zhuǎn)到了6,也就是分針轉(zhuǎn)過的是整個鐘面的一半)
通過多媒體演示分針、時針走動的畫面,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中,認識時分的關(guān)系。
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12點半,12時30分)
媒體再演示,時針和分針現(xiàn)在又怎樣走動了?四人一組互相討論。(時針走到了數(shù)字1,分針走到了數(shù)字12,時針一共走了一大格,分針剛好走了一圈)
這說明什么?(1時=60分)
7.總結(jié)。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
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嗎,這兒有個小朋友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芳出場,畫外音: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芳,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小學生了,我要學會獨立生活。自從我學會看鐘以后,我的生活安排得有序多了,你能說出我什么時候干什么嗎?
將練習中的`四幅圖用電腦動畫、畫外音等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講述“小芳一天”的故事,從而巧妙地與所學內(nèi)容聯(lián)系上。在情境中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憑著興趣,自覺、自愿地學習,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芳講述自己的一天,請學生回答她的作息時間。
看來大家都會讀時間,你們會寫時間嗎?請同學們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寫好后,集體訂正。
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給小動物找座位。
大家今天表現(xiàn)很不錯。老師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森林樂園里要開聯(lián)歡會了,可是小動物還沒找到自己的位置,請同學們幫助找一找,要求小動物身上的時間與座位上的時間一樣。
媒體出示:小動物身上的時間和椅子上的時間,請同學們給小動物對號入座。例如:4∶25=4時25分
小松鼠怎么還沒有坐下呀?給它一把椅子,請一個同學寫出它的時間。
3.“吃”水果,認時間。
此處選取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內(nèi)容,通過給小動物找座位和“吃”水果,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非?鞓罚瑥亩嬲w驗了學數(shù)學的樂趣。
小松鼠非常的開心,是我們的小朋友們幫助了它。小松鼠為了感謝大家,準備了一些水果。有蘋果、梨子、香蕉、西瓜、草莓……它們好吃極了,忍不住讓人直流口水,但是它只想把水果送給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如果你能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就把它送給你。
投影展示各種水果鐘面,請同學們認時間。
四、配樂朗誦
在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媒體出示一分鐘價值圖片,“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你們看一分鐘能創(chuàng)造多少財富,做多少事情,時間的價值是多么巨大呀!小朋友們,對你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時間是人類所擁有的全部財富。希望你們珍惜每一分鐘,讀好今日書,成為明日才!
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樂曲聲中受到美的熏陶,體驗時間的價值。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面,認識時間單位時、分。
2.讓學生經(jīng)歷1時、1分的時間,初步建立時分的概念。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用幾時幾分表示鐘面上的時間,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
讓學生準確讀出某一時間和推算經(jīng)過的時間。
第1課時認識分和幾時幾分
教學目標
1.借助鐘面認識時間單位“分”,知道1時=60分;初步認識幾時幾分(5分5分地數(shù)),會讀寫幾時幾分和幾時半。
2.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會用5分5分數(shù)的方法認識時間。
教學難點
直觀理解1時=60分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地不停地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
生:時間。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生:圖上畫的是同學們正準備新一天的第一節(jié)課,同學起立,師生在互相問好。師:同學們剛開始上課,鐘表上表示的`時間是多少?你知道嗎?鐘表上的短針叫什么?它指在什么位置?
生:鐘表上的短針叫時針,時針指在8和9之間,說明現(xiàn)在是8時多。
(2)教師演示教具鐘面,指導學生觀察。
師:鐘面上的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這12個數(shù)字表示12個刻度,每個大格里面有什么?
生:每個大格里面有5個小格。
教師指著鐘面上放大的部分講述:分針走1小格是1分,分針從刻度12到刻度1,經(jīng)過了5個小格,一共經(jīng)過了5分,即分針走1大格是5分。
議一議:鐘面上1個大格的刻度表示哪些含義?學生交流,指名匯報。
強調(diào):當1個大格表示時針的刻度時,表示“1時”;當它表示分鐘的刻度時,表示“5分”。
師:分鐘走1大格是5分,走2大格是2個5分,說明鐘面上數(shù)1表示5分,數(shù)2表示10分……從數(shù)1開始5分5分地數(shù),就可以知道每一個大格刻度分別表示多少分了。學生在教材上獨立填出每一個大格表示的時間。
(3)教師利用教具鐘面演示連續(xù)拔針的過程,探究分與時的關(guān)系。第一個鐘面是起始狀態(tài),時針和分針均指向12,表示12時;
第二個鐘面,時針指向12和1之間,表示12時多,分針從12走到6,轉(zhuǎn)到6大格,表示30分(也就是半小時);
第三個鐘面表示當分針轉(zhuǎn)了一周以后,時針從刻度12轉(zhuǎn)到了刻度1,也就是60分鐘。
板書:1時=60分
2.教學例2。
(1)課件出示例2的三個鐘面,引導學生觀察,確定是幾時。
師:三個鐘面上的時針都指向刻度4和5之間,可以確定都是4時多,再看分針指向幾。
第一個鐘面,分針指向1,說明分針從12起走了5小格,就是4時過了5分。板書:4時5分4:05強調(diào):在用電子表的形式表示時間時,分鐘不到10分,在分鐘數(shù)前面加0。第二個鐘面,分針指向6,說明分針從12起走了5×6=30小格,就是4時30分。
板書:4時30分或4時半4:30第三個鐘面,分針指向9,說明分針從12起已經(jīng)走了5×9=45小格,就是4時45分。
板書:4時45分4:45
(2)學生結(jié)合自己在生活中看鐘表的方法,利用所學的知識,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是如何讀鐘面上的時間。
指名匯報,教師歸納:讀時間要根據(jù)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確定。先看時針的位置來確定“時”,再看分針的位置來確定“分”,合起來就可以確定當時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三、鞏固應用
1.完成練習二十三第
1、
2、3題。
2.完成練習二十三第8題。(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后一個鐘面總比前一個鐘面多一刻,也就是15分。)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 篇10
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第一冊第六單元《認識鐘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課。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中對本單元提出的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時法;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認識鐘表的經(jīng)驗,積累了一定的認識時間、看鐘表的方法,而且這節(jié)課又是建立在他們學生會準確認讀整時與半時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并且掌握了認識時間最關(guān)鍵的是要觀察時針與分針的位置才能準確認識時間的方法。所以這節(jié)課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chǔ),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升華。那么如何輕松的突破學習難點又能讓學生主動、自主的獲取知識是我備課的重點,于是我嘗試了兩種做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鞏固認讀鐘表,體會整時過一點或者整時差一點的情況,會用“快幾時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
2、數(shù)學能力: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結(jié)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學難點:
用語言準確描述“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學過程:
1、教師先出示一幅主題圖(上面是小華睡覺時鬧鐘響了的情景,鐘表顯示時間是6時整)
師:誰愿意講一講這幅圖的意思呢?
生:早上6時整小華的鬧鐘響了在叫她起床呢
師:說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認識6時整的'呢?
生: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就是6時整
2、師借機出示其他兩幅圖(一幅圖上是小華熟睡的樣子,鐘表顯示時間是快6時的,放在6時整的圖的前面,另一幅圖上是小華起床刷牙的情景,鐘表顯示時間是6時剛過)
師:這兩幅圖上小華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請你們細心觀察這3個鐘面上時針與分針
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第一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沒到12;
生2:第二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指向12;
生3:第三個鐘面時針指向6,分針在12過去一點……
3、觀察比較
師:這三個鐘面的時針與分針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討論在集體交流)
生:時針都指向6,一個分針指12,一個還沒有到12,一個是12過了一點點;
4、小結(jié)
師:象這樣的情況,(指圖)分針沒到12的,我們就說是快6時了,過12的則是6時剛過
5、鞏固練習:觀察書中主題圖,結(jié)合圖來認識鞏固時間。
這節(jié)課上下來,整體感覺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錯,能夠比較準確的說出幾時剛過或快幾時了,主要是因為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法讓學生觀察比較三個鐘面時針與分針位置的異同再去表述時間,在完全感知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概括,便于他們理解與掌握。但是整節(jié)課都是在教師的設(shè)問與追問下進行的,學生的學習情緒比較被動,并沒有完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深思可能是因為我忽略了去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體驗,去建構(gòu)新知,情境創(chuàng)設(shè)缺少“生活味”的緣故。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動進行了第二次嘗試。
【認識時間教學方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數(shù)學《長度單位 角的初步認識 認識時間復習課》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8
秒的認識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8
認識時鐘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8
認識南瓜的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8
認識詞組的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7
圓的認識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