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現狀與對策研究論文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質就是對公務人員的激勵。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使公務人員盡可能高效、廉潔、公正的為公共事務服務。[1]中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是一項新的課題,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的研究探討目前還處在初級摸索階段,當前在中國公共部門晉升制度、薪酬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及培訓制度等中有效運用激勵機制,對完善中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因此,本文所思考的是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現狀,并對其提出相關對策。
一、研究背景
(一) 本論文研究的意義
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既是市場經濟發(fā)展對政府人事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又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建立政府工作新秩序的客觀需要,也是不斷完善中國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制度的需要。它對提高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充分調動公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公共部門人員工作效率、吸引和保留人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二)本文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和重點
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一是批判和吸收國內外學者對激勵機制研究的理論,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在此方面的實踐經驗,為中國在公共部門有效運用激勵機制,提高公共部門人員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提供理論依據;二是通過中國公共部門實施激勵機制以來在機制本身及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進行分析;三是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借鑒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實施的成功經驗,結合影響激勵機制有效實施的多方面因素,探求完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的對策。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從中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出發(fā),綜合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知識對有效運用激勵機制進行一定的探索。此外,運用比較分析法,對比分析了西方各國在文官制度——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制度中實施激勵機制的經驗以汲取各國在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的可取之處。此外本文還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并運用例證法進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系統(tǒng)分析公共部門激勵機制本身存在的問題及其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二是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針對目前面臨的阻礙,認真探索構建完善公共部門激勵機制的有效途徑。
二、激勵機制的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由“激勵”與“機制”兩個詞組成。機制一詞來源于希臘語,意指機器運轉過程中的各個零部件之間的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連接關系及運轉力式。在經濟和管理科學中,機制是指一個經濟或管理系統(tǒng)內各子系統(tǒng)、各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及其整體功能。
激勵機制,是指組織系統(tǒng)中,激勵主體通過激勵因素或激勵手段與激勵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的總和,也就是指激勵內在關系結構、運行方式和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的總和。激勵機制理論就是以制度化為基礎。
(二)激勵機制的功能
組織的激勵機制一旦形成,它就會內在地作用于組織系統(tǒng)本身,使組織機能處于一定的狀態(tài),并進一步影響組織的生存和發(fā)展。科學的激勵機制,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有利于發(fā)揮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培養(yǎng)從業(yè)員工對部門發(fā)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只有通過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才能使公共部門充滿活力,其持續(xù)發(fā)展才有科學的管理制度作保證。激勵機制的本質就在于通過設置與人的需要相適應,并保證個人需求目標的合理實現。
潛能開發(fā)作用。公務人員隊伍的相對穩(wěn)定性與工作程式化和操作性特征,很不利于公務人員潛能的開發(fā),激勵機制是激活公務人員內在潛能的一種有效工具,在工作的程式化和操作性之外設置適量的對于枯燥工作的調節(jié)性措施,使公務人員積極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