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古代史論文
中國學人就如何進一步把中國學術推向世界,并在國際學術話語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問題,展開多維度、多層次、多學科的深入探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世界古代史論文,歡迎參考!
世界古代史論文一
世界古代史課堂教學與反思
一、課堂教學
在講世界古代史時,為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筆者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幽默風趣、氣氛活躍、和諧平等的環(huán)境,
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讓學生自覺、自發(fā)、自主地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利用多媒體、格言、歌曲等多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講“埃及金字塔”時,筆者播放了金字塔漫游者號探索的情況,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了,他們的好奇心大增,先是睜大眼睛觀看,然后就提出了許多問題:
里面還有木乃伊嗎?有其他寶物嗎?是否有機關?人進去了是否會死?這么高大雄偉的建筑僅是放尸體嗎?等等。
學生熱烈討論,氣氛異;钴S。
于是,筆者就趁機鼓勵學生帶著夢想向前飛,因為夢想的力量太大了,是永不枯竭的動力,樹一個夢想在心里,奇跡就會發(fā)生。
又如,在講“古羅馬”時,說到今天的諺語“條條大道通羅馬”的來歷,學生積極發(fā)言,復述了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的歷史,
不知不覺中目標已完成,課后比較難的一道習題學生也全答對了,學習效果特別好。
還有,在講到但丁的《神曲》時,立即就有學生回應現(xiàn)代“神曲”《忐忑》,筆者趁機說:“請咱班的音樂人士給大家表演一個。
”學生熱情高漲,一起唱起來,這樣一下子就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因此,教師也應掌握一些娛樂方面的知識,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更好地掌控課堂。
2.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及責任感。
如在教學“古猿進化”時,讓學生說說古猿進化的特點,有的學生觀察得很仔細,說得頭頭是道,筆者對他們進行了鼓勵,贊揚了他們敢于表達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勇氣。
又如,在講“愛琴文明史”時,學生對科諾索斯迷宮很感興趣,一遍遍猜想它的結構和故事,還有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學生在紙上畫了一幅幅的圖畫,想象著它的美好。
筆者對學生的這些做法都大加贊賞,肯定了他們的繪畫能力以及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并以金庸為例鼓勵他們:要擁有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不久的將來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原望。
再如,學完“大化改新”后,學生熱烈討論起魚島事件,日本為什么侵占中國的領土,從古代一個落后的國家到近代化的強國,一次次侵略我國,作為學生該如何做。
最后,學生還一起朗誦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筆者覺得學生一下子長大了,有了責任感與擔當。
3.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團隊意識。
在講“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時,筆者讓學生準備橡皮、小刀、紙張、墨水等用品,上課后讓學生刻寫這些文字,而且是反刻的。
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學生刻“中”字,還有的刻“王”字,他們專門找一些左右上下對稱的字,這樣反刻的時候好刻。
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專心認真的態(tài)度一點也不亞于刻章的師傅,刻完后讓學生念自己刻的字,學生很有成就感,最后分組合作,寫出一句古詩,有刻字的,
有圖墨水的,有蒙紙張描寫的,緊張有序,每組都不甘落后,最后每組選一個代表把詩讀出來,全班學生情緒高漲,收獲很大,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能力都很有幫助,教育的目的也達到了。
4.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欣賞,豐富人生。
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世界名著,像《天方夜譚》《巴黎圣母院》等。
教師還可以介紹改編的電影,如《特洛伊戰(zhàn)爭》《奧德賽》《角斗士》、《斯巴達克斯》等;此外,反映世界古文明中歷史人物的影視作品有
《埃及艷后》《阿育王》《亞歷山大大帝》等;還有反映古埃及文明的電影《木乃伊》,BBC出品的有關紀錄片,以及我國中央電視臺出品的《世界歷史》紀錄片等。
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對學生以后的人生也有借鑒意義。
二、教學反思
1.總結成功之處,分享成功喜悅。
作為教師,每上一節(jié)課總有自己最滿意的地方,這就是成功之處。
諸如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某一應變得當?shù)拇胧?某些思想教育滲透的巧妙之舉;
備課中忽視的問題而在課堂上突然爆發(fā)出的靈感之花;針對學生課上學習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實施“課后備課”調(diào)整教案的內(nèi)容,
以及課文寫法特點的延伸等,以上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學反思的素材。
2.尋誤查漏,及時矯正。
課后仔細查找教學中的不足和失誤,及時矯正,這樣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有時教材內(nèi)容處理不妥,有時教學方法選擇不佳,有時師生活動不協(xié)調(diào),有時教學效果不良,如果不及時查漏,就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對于自己不能解決的“疑難雜癥”,可以找同事或專家一起“會診”,力求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3.記錄課堂上創(chuàng)新的火花。
在課堂教學中,有時學生會提出獨到的見解和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給課堂增添異彩,這時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對他們無疑是一種贊賞和肯定。
這不僅可以拓寬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思路。
同時,對教師來說,也是教學相長的有利時機。
這些難得可貴的見解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因此,可以把它們記下來,作為以后豐富教學的材料。
4.授人以“漁”而非“魚”。
教師要提前告訴學生需要查找的資料、必備的東西,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做準備工作,這也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比死記硬背知識更重要,學生終生都會受益。
世界古代史論文二
分析世界古代史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1 雙語教學的內(nèi)涵
所謂雙語教學就是指用本族語(母語)和一門外語進行聽說讀寫的教學活動,目的是讓學習者在學齡階段通過教學和環(huán)境,
經(jīng)過若干階段的訓練,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語的表達水平,從而掌握母語以外的一種通用的語言,熟練地在不同人群之間和不同領域中進行交流和溝通。
就目前的國內(nèi)教育水平來說,雙語教學的第二語言選擇基本上是英語,即中英文式雙語教學,或者說英語講解滲透至課程的講授中。
但是,雙語教學不同于英語教學。
英語只是學科課程學習的媒介、工具和手段,英語的學習和使用不是課程的主導,而是漢語教學的輔助性、服務性語言。
2 世界古代史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
2.1 世界古代史課程雙語教學的可行性
20xx年8月,我國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明確提出了要在高校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的要求。
世界古代史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雙語教學的實施是提升本學科課程教學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世界古代史課程主要涉及希臘語、拉丁語、英語等語言的使用,這就為雙語教學提供了多種選擇,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在雙語教學中語言的選擇通常是英語。
世界古代史課程開設于大學一年級的第一學期,經(jīng)過高考的復習和針對性的訓練,學生具備了基本的英語語法和聽說閱讀能力。
與此同時,第一學期還開設有公共英語,可以作為學科課程中雙語教學的輔助學習。
從師資力量上來說,世界歷史專業(yè)的教師都是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專業(yè)教師,學位畢業(yè)論文中,
英文原始資料的搜集、翻譯和使用比例都超過80%,具有較好的英語讀寫聽說翻譯能力,能夠較好地駕馭世界古代史課程的雙語教學。
2.2 世界古代史課程雙語教學的嘗試
首先,選取適合學生閱讀能力的英文材料,布置課前預習,使雙語授課更有針對性。
在上課之前明確告訴學生下節(jié)課要講的內(nèi)容,根據(jù)內(nèi)容要求學生自己劃出并翻譯專業(yè)詞匯;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英文材料,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在雙語教學授課過程中,合理安排中英文授課的比例和難度,使英語教學服務于專業(yè)課程的學習。
世界古代史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側重點在于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因而雙語教學的課堂授課必須要以漢語講解為主,英語作為補充說明。
在雙語教學中講透英語詞匯的含義,這種含義的講解要牢牢結合歷史史實,不能只看字面意思,簡單地做出翻譯。
整個歷史事件講解完,要求學生能結合專業(yè)詞匯和預習時提出的問題,對事件進行英語復述和表達,
鼓勵學生用英語多說或者結合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在識記歷史史實的同時提升英語表達能力。
再次,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力求模擬恢復真實的歷史場景,加深學生的感官印象,形成理性認識。
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多媒體手段,通過英語紀錄片、經(jīng)典戰(zhàn)爭原聲電影、原聲演講、原聲英語對白等還原古代世界的戰(zhàn)爭場景,增進教學效果。
最后,布置作業(yè)鞏固教學成果,對雙語教學的課堂講授做出總結。
根據(jù)授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本節(jié)雙語教學的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做出自我評估和總結。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依據(jù)總結改進教學,對雙語教學進行進一步的實踐和探索。
3 世界古代史課程雙語教學的思考
3.1 世界古代史課程雙語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出現(xiàn)的問題
首先,盡管在概念上明確雙語教學不等同于英語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并不明顯。
英語學習的思維定勢,根深蒂固的英語學習習慣使雙語教學會下意識地轉向英語教學,尤其過于糾纏詞匯和語法的應用。
世界古代史課程在授課時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對英語詞匯語法的糾正上,忽略了歷史史實的講解,專業(yè)知識和英語講解時間比例分配不合理。
甚至有些學生,仍然按照英語學習的步驟,本末倒置,簡單地把歷史的學習當成英語的翻譯。
其次,學生英語水平有限,這是影響雙語教學的重要因素。
雙語教學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讀寫能力,但是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對原始資料的理解差異較大。
學生在預習中雖然搜集了不少材料,但是由于自身英語能力的限制,對材料可用性的篩選效率太低,
加上對世界古代史課程中的史實了解不透徹,往往效果事半功倍,這就導致有些學生在雙語教學的學習中壓力較大,進而喪失信心,對學習失去興趣。
第三,缺少系統(tǒng)、專業(yè)的教材。
不少教材依托專業(yè)英語,以專業(yè)英語的教材為教科書,實際上是加大了雙語教學中英語的學習難度。
專業(yè)英語不僅要求熟練掌握歷史背景史實,更要求對歷史史實更為準確的英語表達,其嚴謹性、科學性、準確性、專業(yè)性更為突出。
現(xiàn)階段雙語教學達不到專業(yè)英語要求的層次和能力水平,泛泛的使用專業(yè)英語的教材會加大教學的難度。
此外,目前還沒有出版和現(xiàn)階段雙語教學水平相吻合的教材,教師教材的選取較為混雜,授課難易程度不好掌握。
最后,教學方法、模式較為單一。
在世界古代史課程的雙語教學中,基本上遵循傳統(tǒng)的歷史填鴨式授課方法,教師仍舊是課堂的主導,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
學生即使意識到英語表達的重要性,也是先用漢語思考再翻譯成英語,雙語教學變成了漢譯英或者英譯漢。
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得雙語教學的實踐中,學生擔心英語表達出現(xiàn)問題,不敢說,不敢表達;而教師則擔心英語難易程度不好掌握,擔心學生聽不懂。
3.2 世界古代史課程雙語教學的進一步完善
第一,量力而行,教師要掌握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根據(jù)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能力選擇合適的英文原始材料, 隨著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逐漸加大難度。
第二,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授課時注意啟發(fā)誘導,不能使學生對英語的表達產(chǎn)生抵觸情緒,僅單純依靠漢語的表達。
在課堂上,要想用英語說、愿意用英語說、創(chuàng)造條件用英語說,形成英語的閱讀思維習慣,
在牢牢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辨別世界古代史中英語表達的古今異同,這本身就是一個英語能力的提升過程。
第三,師資力量需要進一步提升。
盡管世界古代史課程的專業(yè)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學位,但是學術的發(fā)展、先進教學模式的試行也在較快的更新變化。
專業(yè)教師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世界古代史課程所涉及的內(nèi)容,整合中世紀記載的史書、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世紀史詩等各種資源,
在自我學習、提升教學水平的同時關注學術性前沿,向有能力的學生推薦英語期刊、論文、甚至專著。
定期派遣專業(yè)教師去世界歷史雙語教學較為突出的高校觀摩學習,加強同行業(yè)者間的交流,實現(xiàn)雙贏。
【世界古代史論文】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史論文09-30
關于中國古代史論文09-30
中國古代史歷史論文09-30
秦漢中國古代史常識介紹09-30
從政治領域到生活世界論文10-09
孔子學說正在成為世界哲學的論文10-08
孔子學說正在成為世界哲學論文10-08
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分析論文10-08
世界文化遺產(chǎn)論文免費范文10-01